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许多学生带着手机上学,有时上课会听到他们的手机响,影响课堂纪律。有些学生上课时还摆弄手机,上网,发短信。我现在已没收了两个手机了,都是在课堂上学生玩时收的,既不好还给他们,也不好一直放着——怕给学生弄丢了不好说。我该怎么办?
——郑州市六十一中秦保利
手机的普及也就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对于教育者而言,它竟然不知不觉成了一个问题。
记得我上世纪90年代初读大学那会儿,学校里还没有人用手机。那时的手机像砖块一样,俗名“大哥大”。用“大哥大”的人,多半儿身份尊贵,它与我等“草民”无缘。我1996年大学毕业,添置的第一件通讯工具是传呼机,俗称BP机。那时候,BP机就和现在的手机一样流行。BP机通常别在腰间,其功能就如同现在的手机短信一样。只不过,发短信的人必须先打电话到传呼台,把留言内容和号码告诉传呼小姐,由她们完成操作。有一次,我们一帮同事在其中一人家里玩到很晚,一已婚同事腰间的BP机不停地响,于是我们听到他给传呼台打电话,让其给自己的老婆留言:“我摩托车坏了,正在杨浦大桥上推车呢!”打完电话他还挺得意。我们提醒他说:“你既然在杨浦大桥上,哪来的电话打给传呼台呢?”这哥们儿一下傻眼了,接下来的大半年他没再跟我们出来玩过。
随着手机的出现并渐渐普及,BP机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手机的迅猛发展超乎所有人预料。在信息化大潮的滚滚洪流中,我们所有人都被卷入其中。
手机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手机,并且将其带入到校园中时,手机的弊端便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首先是对学习的影响。中小学生不像成人,将手机视为一个纯粹的通讯工具。据说,区分70后、80后、90后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看其每天发短信的数量。如果平均每天不超过20个,那多半是70后;如果超过60个,那基本就是90后了。青少年学生自控力弱,放在口袋里的手机一旦发生震动,总忍不住拿出来看,并且忍不住回复。这么来回折腾几次,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就基本上一无所知了。日复一日,对学习的影响将是致命的。一旦操作失误,上课的时候手机发出声响,更是影响他人,也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著名节目主持人万峰前不久客串演出一幕话剧,演到一半,突然听到台下一名男观众的手机响起,此男掏出手机大声接听。万峰大怒,停下演出,大骂此男,直到将其骂出剧场。这种本色表演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教师对于学生在上课时使用手机的深恶痛绝。
其次是对学生的毒害。现在的手机通常都带有游戏功能,学生都喜欢玩游戏,而老师一般不允许学生将游戏机带到学校里来,于是,有些学生就玩手机里的游戏。虽然手机游戏通常都是小游戏,但聊胜于无。更为恶劣的是,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开发,手机成了不法商家牟利的工具。最近一段时间,媒体就对“手机涉黄”事件集中作了报道。当通过手机浏览色情图片和文字对学生而言变得轻而易举时,手机便蕴含了极大的危险。电视台曾经报道过一个13岁的少女妈妈因为通过手机浏览黄色网站而偷尝禁果的案例。有媒体怒斥:难道那些手机运营商就没有子女吗?然而,有利益在后面驱动,除非有更严格的立法,否则“手机黄祸”短时间内恐怕很难绝迹。
再次是造成的攀比。对我而言,使用手机无非就是两个功能:打电话,发短信。所以,我买的手机都是简单实用型的,也不贵。学生就不同了,他们不是“使用”手机,而是“玩”手机。这就如同一般小康家庭买10万元左右的家庭轿车,而富二代却要开近百万元的豪华跑车。于是,彼此间的攀比便不可避免。一位家长曾经写信给儿子所在学校的校长,要求全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原因是他给儿子配了一部几百元的手机,以供日常联系,没想到儿子竟然回来缠着要买更好的手机,理由是他的手机是全班最次的,根本拿不出手。
最后是手机的管理。一部分学生的手机动辄数千元,如果学生自己保管不善,一旦丢失,就很容易造成麻烦。一名学生接连丢了几部价值不菲的手机后,其家长愤怒地报警,并指责教师管理不当,语言十分偏激:“学校成了贼窝!”这样的事给学校的教学秩序带来恶劣影响,教师也很头痛。学校通常都不允许学生带贵重物品来校,因为一旦丢失,便是烦恼。这种失窃事件通常都很难查实,即便查实,如何处置也让人大伤脑筋。古人说“慢藏诲盗”,意思是说,好东西不藏起来而拿出来显摆,那等于就是教唆犯罪。从这个角度说,还是手机惹的祸。
手机有这么多的危害,然而,真要让学生禁止使用手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手机毕竟只是一个工具,使用工具出了问题,应当检讨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不能把罪责算到工具头上。
手机是一种现代科技产品,学生应当有权利享受现代科技的便利。我的一位同事就很坚定地持这种观点。这正如我们小时候教室条件很简陋,但是不能说为了“锻炼”学生,就让现在的孩子吃我们小时候吃过的苦,就不给教室配备电视、投影机、空调等设施。更何况,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在信息沟通方面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曾听一位教师说,有一个孩子离家出走,幸好随身带了手机。他的老师发了50多条短消息,最终让孩子回心转意,安然返回。试想,如果当初剥夺孩子使用手机的权利,教师只怕连教育、劝说孩子的机会都没有。
从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角度来说,不让他们使用手机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小的时候,社会物质条件还很不丰富。直到上高中,我才真正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那种自我价值的确定和满足感,让我至今难忘。同样地,当一名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时,那也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我意识的唤醒与确认,是一名青少年成长所必经的过程。手机于他们而言,已经超越了通讯工具,更是一种自我独立的标志。这便是为什么小学生对于有无手机无所谓,而进入青春期之后的孩子却坚持要让父母买手机的缘故。
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种信念,好的教育是“疏”而不是“堵”。针对学生用手机的现象,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制度。例如,小学生不允许带手机,初中生不提倡,高中生则可以放开。初中阶段,根据我的经验,八年级以上的学生对于手机的需求已经生根,如果学校禁止,学生便会转入地下,表面上看大家都不用,但是暗地里可能每个人书包里都藏着一个。
第二,对于手机在校园的使用约法三章。如:在上课时间必须关机,否则,学校有权代为保管。具体措施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商量之后约定。有老师可能说:如果学生不关机,怎么监管呢?方法一定是有的。我的一位高中教师朋友就有一个好办法,他要求所有带手机来校的学生都必须把号码告诉他,在最初的日子里,他经常在上课时用电话拨打这些学生的手机,一旦拨通了,就说明这个学生没有关机。自从使用了这种方法,学生上课时只能乖乖地关机。
第三,营造良好班级舆论,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针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误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通常都会有不错的效果。对于生活在集体中的学生而言,规则的影响还在其次,舆论和氛围的影响才更大。因此,如果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不用手机来攀比,都很少用手机玩游戏,都不用手机上网,那么,手机便会成为一个温顺而有用的工具。
手机在校园的使用有利有弊,就好像找一个伴侣一样,当我们欣赏其优点时,也必须接纳其缺点。当然,高明的人可以将对方的优点放大,甚至改造对方的缺点。一位语文教师就进行了很好的尝试,他发动学生创作“手机文学”。规定逢年过节,拥有手机的学生必须给他发短信,而所有的短信必须是原创。他会对每一条短信评分,每次都评选出若干优秀短信,并在课堂上点评。这真是一个有创意的做法。坦率地说,我自己每每浏览网页,常常会被网友精辟深刻的留言所打动,而不得不感叹:“人民群众有大智慧!”手机或者网络,都可以成为一个教育学生的有益平台。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无疑还会发展,未来人们如何使用手机?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手机》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思索,当葛优饰演的严守一将手机扔进炉火中,并最终从公众视线中消失时,这其实是一种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选择。而在西方,即使是现在,也有一些人坚持不用手机。他们不喜欢手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厌恶那种时刻能被人联系到的感觉以及时不时要看手机屏幕的烦恼。有一些人坚持不用手机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规律了。如果他们能够克服由此而带来的生活的不便,那么,他们便能够坚持下去。
我们必须认识到,手机的好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出现,也许是一场革命,但是伴随着革命,我们一定失去了什么东西。我的一位朋友住复式的大房子,晚上家里就夫妻二人,一人在楼上,一人在楼下,每人一台电脑,偶尔用MSN聊天。沟通工具的发达竟然造成人们的沟通障碍,竟然造就了那么多的“宅男宅女”,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吗?难怪有人会宣称:我现在进入“无MSN时代”了!我进入“无手机时代”了!这种轰轰烈烈,还不如像我这样的“本色平淡”:有手机亦可,无手机也行;注册了MSN,却极少使用。
我上个月去美国考察,到了那边才发现由于手机机型过于陈旧,尽管在国内开通了国际漫游功能,但仍没有信号。于是只能买一张电话卡,通过公用电话和家里人联系。这让我回忆起大学读书时,到长途电话点排队给家里打电话的情景。当电话接通的一瞬间,家人熟悉的声音传来时,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那是手机从来没有带给我过的温暖,“闻声如见人”“家书抵万金”,大抵就是这个意思了。
因此,回过头来看学生带不带手机的问题,其实已经无关宏旨了。
工具毕竟只是工具,能影响人的依旧还是人。
(责 编 卢丽君)
——郑州市六十一中秦保利
手机的普及也就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对于教育者而言,它竟然不知不觉成了一个问题。
记得我上世纪90年代初读大学那会儿,学校里还没有人用手机。那时的手机像砖块一样,俗名“大哥大”。用“大哥大”的人,多半儿身份尊贵,它与我等“草民”无缘。我1996年大学毕业,添置的第一件通讯工具是传呼机,俗称BP机。那时候,BP机就和现在的手机一样流行。BP机通常别在腰间,其功能就如同现在的手机短信一样。只不过,发短信的人必须先打电话到传呼台,把留言内容和号码告诉传呼小姐,由她们完成操作。有一次,我们一帮同事在其中一人家里玩到很晚,一已婚同事腰间的BP机不停地响,于是我们听到他给传呼台打电话,让其给自己的老婆留言:“我摩托车坏了,正在杨浦大桥上推车呢!”打完电话他还挺得意。我们提醒他说:“你既然在杨浦大桥上,哪来的电话打给传呼台呢?”这哥们儿一下傻眼了,接下来的大半年他没再跟我们出来玩过。
随着手机的出现并渐渐普及,BP机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手机的迅猛发展超乎所有人预料。在信息化大潮的滚滚洪流中,我们所有人都被卷入其中。
手机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手机,并且将其带入到校园中时,手机的弊端便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首先是对学习的影响。中小学生不像成人,将手机视为一个纯粹的通讯工具。据说,区分70后、80后、90后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看其每天发短信的数量。如果平均每天不超过20个,那多半是70后;如果超过60个,那基本就是90后了。青少年学生自控力弱,放在口袋里的手机一旦发生震动,总忍不住拿出来看,并且忍不住回复。这么来回折腾几次,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就基本上一无所知了。日复一日,对学习的影响将是致命的。一旦操作失误,上课的时候手机发出声响,更是影响他人,也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著名节目主持人万峰前不久客串演出一幕话剧,演到一半,突然听到台下一名男观众的手机响起,此男掏出手机大声接听。万峰大怒,停下演出,大骂此男,直到将其骂出剧场。这种本色表演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教师对于学生在上课时使用手机的深恶痛绝。
其次是对学生的毒害。现在的手机通常都带有游戏功能,学生都喜欢玩游戏,而老师一般不允许学生将游戏机带到学校里来,于是,有些学生就玩手机里的游戏。虽然手机游戏通常都是小游戏,但聊胜于无。更为恶劣的是,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开发,手机成了不法商家牟利的工具。最近一段时间,媒体就对“手机涉黄”事件集中作了报道。当通过手机浏览色情图片和文字对学生而言变得轻而易举时,手机便蕴含了极大的危险。电视台曾经报道过一个13岁的少女妈妈因为通过手机浏览黄色网站而偷尝禁果的案例。有媒体怒斥:难道那些手机运营商就没有子女吗?然而,有利益在后面驱动,除非有更严格的立法,否则“手机黄祸”短时间内恐怕很难绝迹。
再次是造成的攀比。对我而言,使用手机无非就是两个功能:打电话,发短信。所以,我买的手机都是简单实用型的,也不贵。学生就不同了,他们不是“使用”手机,而是“玩”手机。这就如同一般小康家庭买10万元左右的家庭轿车,而富二代却要开近百万元的豪华跑车。于是,彼此间的攀比便不可避免。一位家长曾经写信给儿子所在学校的校长,要求全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原因是他给儿子配了一部几百元的手机,以供日常联系,没想到儿子竟然回来缠着要买更好的手机,理由是他的手机是全班最次的,根本拿不出手。
最后是手机的管理。一部分学生的手机动辄数千元,如果学生自己保管不善,一旦丢失,就很容易造成麻烦。一名学生接连丢了几部价值不菲的手机后,其家长愤怒地报警,并指责教师管理不当,语言十分偏激:“学校成了贼窝!”这样的事给学校的教学秩序带来恶劣影响,教师也很头痛。学校通常都不允许学生带贵重物品来校,因为一旦丢失,便是烦恼。这种失窃事件通常都很难查实,即便查实,如何处置也让人大伤脑筋。古人说“慢藏诲盗”,意思是说,好东西不藏起来而拿出来显摆,那等于就是教唆犯罪。从这个角度说,还是手机惹的祸。
手机有这么多的危害,然而,真要让学生禁止使用手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手机毕竟只是一个工具,使用工具出了问题,应当检讨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不能把罪责算到工具头上。
手机是一种现代科技产品,学生应当有权利享受现代科技的便利。我的一位同事就很坚定地持这种观点。这正如我们小时候教室条件很简陋,但是不能说为了“锻炼”学生,就让现在的孩子吃我们小时候吃过的苦,就不给教室配备电视、投影机、空调等设施。更何况,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在信息沟通方面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曾听一位教师说,有一个孩子离家出走,幸好随身带了手机。他的老师发了50多条短消息,最终让孩子回心转意,安然返回。试想,如果当初剥夺孩子使用手机的权利,教师只怕连教育、劝说孩子的机会都没有。
从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角度来说,不让他们使用手机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小的时候,社会物质条件还很不丰富。直到上高中,我才真正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那种自我价值的确定和满足感,让我至今难忘。同样地,当一名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时,那也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我意识的唤醒与确认,是一名青少年成长所必经的过程。手机于他们而言,已经超越了通讯工具,更是一种自我独立的标志。这便是为什么小学生对于有无手机无所谓,而进入青春期之后的孩子却坚持要让父母买手机的缘故。
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种信念,好的教育是“疏”而不是“堵”。针对学生用手机的现象,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制度。例如,小学生不允许带手机,初中生不提倡,高中生则可以放开。初中阶段,根据我的经验,八年级以上的学生对于手机的需求已经生根,如果学校禁止,学生便会转入地下,表面上看大家都不用,但是暗地里可能每个人书包里都藏着一个。
第二,对于手机在校园的使用约法三章。如:在上课时间必须关机,否则,学校有权代为保管。具体措施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商量之后约定。有老师可能说:如果学生不关机,怎么监管呢?方法一定是有的。我的一位高中教师朋友就有一个好办法,他要求所有带手机来校的学生都必须把号码告诉他,在最初的日子里,他经常在上课时用电话拨打这些学生的手机,一旦拨通了,就说明这个学生没有关机。自从使用了这种方法,学生上课时只能乖乖地关机。
第三,营造良好班级舆论,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针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误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通常都会有不错的效果。对于生活在集体中的学生而言,规则的影响还在其次,舆论和氛围的影响才更大。因此,如果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不用手机来攀比,都很少用手机玩游戏,都不用手机上网,那么,手机便会成为一个温顺而有用的工具。
手机在校园的使用有利有弊,就好像找一个伴侣一样,当我们欣赏其优点时,也必须接纳其缺点。当然,高明的人可以将对方的优点放大,甚至改造对方的缺点。一位语文教师就进行了很好的尝试,他发动学生创作“手机文学”。规定逢年过节,拥有手机的学生必须给他发短信,而所有的短信必须是原创。他会对每一条短信评分,每次都评选出若干优秀短信,并在课堂上点评。这真是一个有创意的做法。坦率地说,我自己每每浏览网页,常常会被网友精辟深刻的留言所打动,而不得不感叹:“人民群众有大智慧!”手机或者网络,都可以成为一个教育学生的有益平台。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无疑还会发展,未来人们如何使用手机?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手机》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思索,当葛优饰演的严守一将手机扔进炉火中,并最终从公众视线中消失时,这其实是一种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选择。而在西方,即使是现在,也有一些人坚持不用手机。他们不喜欢手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厌恶那种时刻能被人联系到的感觉以及时不时要看手机屏幕的烦恼。有一些人坚持不用手机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规律了。如果他们能够克服由此而带来的生活的不便,那么,他们便能够坚持下去。
我们必须认识到,手机的好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出现,也许是一场革命,但是伴随着革命,我们一定失去了什么东西。我的一位朋友住复式的大房子,晚上家里就夫妻二人,一人在楼上,一人在楼下,每人一台电脑,偶尔用MSN聊天。沟通工具的发达竟然造成人们的沟通障碍,竟然造就了那么多的“宅男宅女”,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吗?难怪有人会宣称:我现在进入“无MSN时代”了!我进入“无手机时代”了!这种轰轰烈烈,还不如像我这样的“本色平淡”:有手机亦可,无手机也行;注册了MSN,却极少使用。
我上个月去美国考察,到了那边才发现由于手机机型过于陈旧,尽管在国内开通了国际漫游功能,但仍没有信号。于是只能买一张电话卡,通过公用电话和家里人联系。这让我回忆起大学读书时,到长途电话点排队给家里打电话的情景。当电话接通的一瞬间,家人熟悉的声音传来时,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那是手机从来没有带给我过的温暖,“闻声如见人”“家书抵万金”,大抵就是这个意思了。
因此,回过头来看学生带不带手机的问题,其实已经无关宏旨了。
工具毕竟只是工具,能影响人的依旧还是人。
(责 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