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四川威远县八田煤矿突发透水事故,27名矿工被困井下。井下危急!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大营救迅速展开。
在井下漫长的26个小时里,副矿长、共产党员程荣辉,总工程师、共产党员张洪良沉着应对,把身边27名矿工兄弟牢牢地团结在一起,有序组织自救,为赢得救援工作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就是死,也要把他们带出来!”
谁都没有想到,矿难会这样突如其来。
每位被困的矿工都能清晰地回忆起那天中午:几位同事刚刚换班,剩下的人正在期待着20分钟后的午饭,一切都与平常没什么不同,直到脚下突然涌来了巨大洪流。
此刻,八田煤矿副矿长程荣辉正在洗手准备吃饭,忽然,远处传来急促嘶哑的声音:“井下涨水了!”程荣辉一惊:“不好!”
来不及更换工作服,他脱下外套,立即叫上煤矿总工程师张洪良,直奔井口。
脱险出井的矿工惊慌地拦住他俩:“进去就出不来了!”张洪良一把推开工友,大声说:“就是死,也要把他们带出来!”
两人的身影先后消逝在井口。
洪水汹涌而至,已经淹到膝盖以上,情况超过了他俩的预计。趟着逐渐涨高的水流,两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快步向矿井深处走去。
张洪良根据井下巷道的分布和水势情况,迅速确定地势较高的1号支巷“总回风巷”作为避险地带。事后看来,这一决定在整个救援计划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他俩决定分头到各支巷寻找工友并通知大家在此避险。一个,两个,三个……工友们陆续到达指定地点,一清点,足有21人。此时,一个刚刚过来的工友喊道:“在巷道里还有5个!”
“快!”他俩没有商量,同时脱口而出,趟着齐腰深的水向巷道深处走去。汹涌而来的洪水夹杂着泥沙、矿石不停地冲向他俩,一股钻心的疼痛让他俩难以忍受。更为糟糕的是,逆水而进,水的冲力让他俩几乎站立不稳,多次险些摔倒。
“顾不了那么多,救人要紧!”他俩抓住巷道内的支撑架艰难前行。在确认工友全部出了巷道后才返回同工友们会合。
经过3个多小时搜寻,被困住的矿工们很快聚集到了井下的“避难所”里。
“只要共产党在,就会管我们!”
井下,所有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又冷又饿,“哗哗”的流水声更平添了几分恐惧,矿工们又惊又怕。有的人开始急躁起来,悲观的情绪开始蔓延,有的甚至想潜水出去,这在体能消耗巨大的情况下,非常危险。
张洪良高声对大家说:“水已经漫到了坑道顶部,前面的路已经被水封死,‘风门’也打不开,人出不去。目前,最重要的是大家稳定情绪,尽量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程荣辉一字一句地说:“兄弟们,我和张工是事发后进井的,进来的目的是带你们出去,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会一直同大家在一起,直到安全出井。”
沮丧、无助、绝望……个别工友对他俩的话并不在意,说你们同我们一样被困在这里,有什么本事说大话,现在谁也管不了我们了。
巨大的恐惧像蜘蛛网一样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有人开始动摇,不知谁对张洪良突然喊道:“外面的人知道我们还活着吗?会丢下我们不管吗?”
张洪良脱口而出:“只要共产党在,就会管我们!”声音不高,却很有力量,躁动的人群顿时平静下来。有人回应说:“程矿和张工都在,我们怕啥?”
为了保存体力,大家静静地围坐在一起,相互用体温取暖。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兄弟,程荣辉对张洪良说:“27个兄弟,27个家,出了事,怎么向他们的家人交代?必须把他们安全带出去!”
但眼前的处境又不容乐观,程荣辉、张洪良简单交流后,将工友们的矿灯集中起来交替使用,把一盏矿灯吊在巷道顶上,保证照明和信号使用,把另一盏矿灯挂在巷道下方,用于观察水位。
“万一大家体力透支无法与外界联系时,两盏明亮的矿灯会帮助救援人员找到目标。总有人能活着出去,能救多少是多少。”他们作了最坏的打算。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严峻情况,他俩让工友收集没有吃完的食物,对所有受困矿工进行严格的食物配给,以应对可能来临的饥饿;安排2人轮流观察水位,注意水情变化。
尽管还被困在狭小的地下空间里,他们决定轮流不停地敲打矿壁,向外界传递信号。
时间一分一秒地滑过,矿井内出奇的安静,只有一上一下两盏矿灯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此时,求生成了每个人心底最大的希望。
所有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22日凌晨2时,负责观察水位的矿工报告,水位在下降。听到这个信息,程荣辉、张洪良立即给工友鼓劲说:“我们有救了!”
乐观的情绪升上每个人的心头。22日中午10时,他们终于等来了希望。有人突然发现隧道内的岩石开始出现些许剥落,随后,开始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顿时,沉默许久的人群热闹起来。
程荣辉马上安排矿工彭涛趟水走到水中央,向对面搜救队伍喊话:“我们有29个人,全都活着!”
“你们先走,我们最后!”
22日上午12时,救援队员到达了矿工们所在的避险地。
生的希望就在眼前,程荣辉当时一度激动得“喉咙哽咽”。为了避免不测,程荣辉、张洪良组织大家有序升井,把29人分成了6组,对大家说:“你们先走,我们最后!”
12时5分,刘明全等5人在救援队员搀扶下首批出井;13时19分,包括程荣辉、张洪良在内的最后一批矿工成功升井。最终,在黑暗阴冷的矿井中被困26小时后,29人全部成功获救。
在平常,26个小时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对于身处绝地的矿工们来说,这26个小时却是如此漫长。在经历了恐惧、绝望、惊喜等复杂的心理历程之后,被困矿工们经历了以前没有过的感受。
“如果不是程矿长和张工在,我们真不知道要出多大的祸事。”矿工刘师亮深有感触地说。
年龄最小,与父亲同困井下的胡海峰回忆起井下发生的一切,心中充满敬意:“看到程矿长和张工,我就感觉没啥好怕的,肯定能活着出去。”
“他们明知井下透水,进来就可能回不去了,还下井来寻我们。”
“他们在我们感到绝望时为我们鼓劲,坚定了大家伙求生的信念。”
“他们在升井时,最后离开,让我们先走。”
……
获救矿工们纷纷用这样朴素的话语评价程荣辉和张洪良,评价两位共产党员危险关头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怀。
(责任编辑:陈方)
在井下漫长的26个小时里,副矿长、共产党员程荣辉,总工程师、共产党员张洪良沉着应对,把身边27名矿工兄弟牢牢地团结在一起,有序组织自救,为赢得救援工作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就是死,也要把他们带出来!”
谁都没有想到,矿难会这样突如其来。
每位被困的矿工都能清晰地回忆起那天中午:几位同事刚刚换班,剩下的人正在期待着20分钟后的午饭,一切都与平常没什么不同,直到脚下突然涌来了巨大洪流。
此刻,八田煤矿副矿长程荣辉正在洗手准备吃饭,忽然,远处传来急促嘶哑的声音:“井下涨水了!”程荣辉一惊:“不好!”
来不及更换工作服,他脱下外套,立即叫上煤矿总工程师张洪良,直奔井口。
脱险出井的矿工惊慌地拦住他俩:“进去就出不来了!”张洪良一把推开工友,大声说:“就是死,也要把他们带出来!”
两人的身影先后消逝在井口。
洪水汹涌而至,已经淹到膝盖以上,情况超过了他俩的预计。趟着逐渐涨高的水流,两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快步向矿井深处走去。
张洪良根据井下巷道的分布和水势情况,迅速确定地势较高的1号支巷“总回风巷”作为避险地带。事后看来,这一决定在整个救援计划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他俩决定分头到各支巷寻找工友并通知大家在此避险。一个,两个,三个……工友们陆续到达指定地点,一清点,足有21人。此时,一个刚刚过来的工友喊道:“在巷道里还有5个!”
“快!”他俩没有商量,同时脱口而出,趟着齐腰深的水向巷道深处走去。汹涌而来的洪水夹杂着泥沙、矿石不停地冲向他俩,一股钻心的疼痛让他俩难以忍受。更为糟糕的是,逆水而进,水的冲力让他俩几乎站立不稳,多次险些摔倒。
“顾不了那么多,救人要紧!”他俩抓住巷道内的支撑架艰难前行。在确认工友全部出了巷道后才返回同工友们会合。
经过3个多小时搜寻,被困住的矿工们很快聚集到了井下的“避难所”里。
“只要共产党在,就会管我们!”
井下,所有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又冷又饿,“哗哗”的流水声更平添了几分恐惧,矿工们又惊又怕。有的人开始急躁起来,悲观的情绪开始蔓延,有的甚至想潜水出去,这在体能消耗巨大的情况下,非常危险。
张洪良高声对大家说:“水已经漫到了坑道顶部,前面的路已经被水封死,‘风门’也打不开,人出不去。目前,最重要的是大家稳定情绪,尽量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程荣辉一字一句地说:“兄弟们,我和张工是事发后进井的,进来的目的是带你们出去,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会一直同大家在一起,直到安全出井。”
沮丧、无助、绝望……个别工友对他俩的话并不在意,说你们同我们一样被困在这里,有什么本事说大话,现在谁也管不了我们了。
巨大的恐惧像蜘蛛网一样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有人开始动摇,不知谁对张洪良突然喊道:“外面的人知道我们还活着吗?会丢下我们不管吗?”
张洪良脱口而出:“只要共产党在,就会管我们!”声音不高,却很有力量,躁动的人群顿时平静下来。有人回应说:“程矿和张工都在,我们怕啥?”
为了保存体力,大家静静地围坐在一起,相互用体温取暖。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兄弟,程荣辉对张洪良说:“27个兄弟,27个家,出了事,怎么向他们的家人交代?必须把他们安全带出去!”
但眼前的处境又不容乐观,程荣辉、张洪良简单交流后,将工友们的矿灯集中起来交替使用,把一盏矿灯吊在巷道顶上,保证照明和信号使用,把另一盏矿灯挂在巷道下方,用于观察水位。
“万一大家体力透支无法与外界联系时,两盏明亮的矿灯会帮助救援人员找到目标。总有人能活着出去,能救多少是多少。”他们作了最坏的打算。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严峻情况,他俩让工友收集没有吃完的食物,对所有受困矿工进行严格的食物配给,以应对可能来临的饥饿;安排2人轮流观察水位,注意水情变化。
尽管还被困在狭小的地下空间里,他们决定轮流不停地敲打矿壁,向外界传递信号。
时间一分一秒地滑过,矿井内出奇的安静,只有一上一下两盏矿灯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此时,求生成了每个人心底最大的希望。
所有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22日凌晨2时,负责观察水位的矿工报告,水位在下降。听到这个信息,程荣辉、张洪良立即给工友鼓劲说:“我们有救了!”
乐观的情绪升上每个人的心头。22日中午10时,他们终于等来了希望。有人突然发现隧道内的岩石开始出现些许剥落,随后,开始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顿时,沉默许久的人群热闹起来。
程荣辉马上安排矿工彭涛趟水走到水中央,向对面搜救队伍喊话:“我们有29个人,全都活着!”
“你们先走,我们最后!”
22日上午12时,救援队员到达了矿工们所在的避险地。
生的希望就在眼前,程荣辉当时一度激动得“喉咙哽咽”。为了避免不测,程荣辉、张洪良组织大家有序升井,把29人分成了6组,对大家说:“你们先走,我们最后!”
12时5分,刘明全等5人在救援队员搀扶下首批出井;13时19分,包括程荣辉、张洪良在内的最后一批矿工成功升井。最终,在黑暗阴冷的矿井中被困26小时后,29人全部成功获救。
在平常,26个小时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对于身处绝地的矿工们来说,这26个小时却是如此漫长。在经历了恐惧、绝望、惊喜等复杂的心理历程之后,被困矿工们经历了以前没有过的感受。
“如果不是程矿长和张工在,我们真不知道要出多大的祸事。”矿工刘师亮深有感触地说。
年龄最小,与父亲同困井下的胡海峰回忆起井下发生的一切,心中充满敬意:“看到程矿长和张工,我就感觉没啥好怕的,肯定能活着出去。”
“他们明知井下透水,进来就可能回不去了,还下井来寻我们。”
“他们在我们感到绝望时为我们鼓劲,坚定了大家伙求生的信念。”
“他们在升井时,最后离开,让我们先走。”
……
获救矿工们纷纷用这样朴素的话语评价程荣辉和张洪良,评价两位共产党员危险关头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怀。
(责任编辑: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