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收集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資料,排除合并症,如心率失常、心衰等。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心理护理贯穿康复全过程。根据入院第21天的运动实验,平均步行速度,平均住院天数,分析康复护理的效果,运动时间迁长(P<0.0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1)。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护理;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心血管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对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不仅要加强急性期治疗,同时还应重视心脏的康复,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长期效果。1993年WHO关于心脏病康复的报告确认康复是所有心脏病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使进行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治疗规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入院的AMI患者,年龄40~72,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排除合并严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及其它心外疾病,如:肺气肿、贫血等。随机分为2组,1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即第一周绝对卧床,第二周卧床休息为主并采取逐渐增加活动量。另一组为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和护理。
1.2 康复训练
1.3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威胁生命而需紧急医疗救护的疾病,患者多有紧张、忧虑、忧郁和压抑的心理,故做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1.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接触交流,做好基础护理,使其尽快习惯监护病房中的环境和气氛,并向患者解释病情及各项必需的诊疗措施和康复过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1.3.2 在不影响监护和治疗的情况下,允许鼓励少数亲属来探视及问候,消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在心理上给予支持。
1.3.3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护理工作必须一丝不苟,恪守职责,协助医师完成各项诊疗工作。
2结果
根据入院第21天运动训练,平均步行距离,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分析康复的结果如下:
2.1第21天的踏车实验显示,康复组总运动时间较对照增加了(P<0.5),最后运动负荷,最大收缩压和最大心率无明显差别(P>0.05)。
2.2复组第21天的平均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增加(P<0.00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01)康复组仅有2例发生便秘,而对照组有18例发生便秘,差别显著(P>0.05)。
3讨论
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康复护理的全过程,多数患者初次发生心肌梗塞,部分人既往有过心绞痛,但再发时胸痛更加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从而产生濒死感,表现极度的恐惧,加之疾病发作时需在短期内采取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措施,特别是一些床边的器械操作,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紧张和焦虑,迫切希望获得良好的医疗和护理[2]。因此,针对不同患者的个别情况,减轻和消除患者的恐惧感、悲观情绪,说服病人和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圆满完成整个临床和康复疗程。
现代康复心脏病学的建立和发展始于对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更加已日益成为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3]。老年患者修复能力差,适当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更加重要。心肌梗塞的康复以往多在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中进行,近年相继开展了对有一定并发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老年人心肌梗塞合并心衰的康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报道揭示:早期的活动,可以防止不活动的衰弱效应,降低静息时心率,增加血流量,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此外,运动可降低血压、血脂、减轻体重,增加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延缓及逆转动脉硬化[4]。
4 结论
心肌梗塞患者康复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改善氧气运送能力,促进心肌缺血的改善及侧支循环的形成;消除精神紧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症状;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降低再梗塞及猝死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刘冬.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3):70-70.
[2]朱剑辉.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20):340-341
[3]何玲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1,09(11):707-708.
[4]包彩霞.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4,(4):62-62,89.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护理;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心血管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对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不仅要加强急性期治疗,同时还应重视心脏的康复,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长期效果。1993年WHO关于心脏病康复的报告确认康复是所有心脏病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使进行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治疗规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入院的AMI患者,年龄40~72,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排除合并严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及其它心外疾病,如:肺气肿、贫血等。随机分为2组,1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即第一周绝对卧床,第二周卧床休息为主并采取逐渐增加活动量。另一组为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和护理。
1.2 康复训练
1.3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威胁生命而需紧急医疗救护的疾病,患者多有紧张、忧虑、忧郁和压抑的心理,故做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1.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接触交流,做好基础护理,使其尽快习惯监护病房中的环境和气氛,并向患者解释病情及各项必需的诊疗措施和康复过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1.3.2 在不影响监护和治疗的情况下,允许鼓励少数亲属来探视及问候,消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在心理上给予支持。
1.3.3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护理工作必须一丝不苟,恪守职责,协助医师完成各项诊疗工作。
2结果
根据入院第21天运动训练,平均步行距离,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分析康复的结果如下:
2.1第21天的踏车实验显示,康复组总运动时间较对照增加了(P<0.5),最后运动负荷,最大收缩压和最大心率无明显差别(P>0.05)。
2.2复组第21天的平均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增加(P<0.00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01)康复组仅有2例发生便秘,而对照组有18例发生便秘,差别显著(P>0.05)。
3讨论
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康复护理的全过程,多数患者初次发生心肌梗塞,部分人既往有过心绞痛,但再发时胸痛更加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从而产生濒死感,表现极度的恐惧,加之疾病发作时需在短期内采取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措施,特别是一些床边的器械操作,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紧张和焦虑,迫切希望获得良好的医疗和护理[2]。因此,针对不同患者的个别情况,减轻和消除患者的恐惧感、悲观情绪,说服病人和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圆满完成整个临床和康复疗程。
现代康复心脏病学的建立和发展始于对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更加已日益成为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3]。老年患者修复能力差,适当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更加重要。心肌梗塞的康复以往多在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中进行,近年相继开展了对有一定并发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老年人心肌梗塞合并心衰的康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报道揭示:早期的活动,可以防止不活动的衰弱效应,降低静息时心率,增加血流量,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此外,运动可降低血压、血脂、减轻体重,增加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延缓及逆转动脉硬化[4]。
4 结论
心肌梗塞患者康复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改善氧气运送能力,促进心肌缺血的改善及侧支循环的形成;消除精神紧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症状;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降低再梗塞及猝死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刘冬.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3):70-70.
[2]朱剑辉.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20):340-341
[3]何玲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1,09(11):707-708.
[4]包彩霞.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4,(4):62-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