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语感”一词听起来十分玄妙,要培养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一项一朝一夕便能够完成的工作。但也不能因为语感培养起来绝非易事而将它束之高阁,只要能够遵循科学的方法,良好的语感也是能够逐渐培养起来的。
一、在“读”中培养语感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来进行。
现在不少的学生怕“读”书,读书的声音小、声音拖长、越读越快的唱读,读不出感情,老师就怕听。原因是学生对于课文的思想感情体味不深,语感不强,对读书的兴趣不大,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愿意开口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使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读书的形式有多种: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自由读等,教师要针对教材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形式不同的读书中体味语言文字。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荷花》第四自然段时,先由教师范读,再出示挂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本段的配乐朗读录音;接着叫学生闭上眼睛,再听一遍配乐朗读录音,还要求随着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最后,由学生自由朗读,品赏这段情景交融文字的情味。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朗读, 把那段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内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二、在品味词句中培养语感
语感不是自然生成的,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中心环节。教材中那些典范作品,其语言经过作者的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语感的培养才有保证。
减还比较中品味。减还比较是对句子中所要理解的词语进行先减掉再还原的比较,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的准确领悟感。如《桂林山水》一课写道:“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如果减去“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这两个分别描述“大海”“西湖”特点的词语,就成了“我看见过大海,欣赏过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学生对照原文进行读议比较,就会觉得删后的句子只有空洞的内容,失去“大海”和“西湖”的特点,从而失去了对“漓江”特点的烘托作用,读起来黯然失色。
换词比较中品味。换词比较就是把句子中要理解、赏析的词语换成一个与之相近的词语相比较,让学生品味运用哪个词语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包含的丰富意义的感知。如《鸬鹚》一课中有一句“渔人忽然站起来,拿起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教师先让学生朗读句子,然后用换词法理解“抹”的词义,学生懂得是“擦、挥、扫”的意思。为什么用“抹”不用“擦、挥、扫”呢?学生进入思考阶段,边读边做“抹、擦、挥、扫”的动作,并联系上文,体会到当时周围的环境很静,渔人发现了鱼群,为了不惊动鱼群,所以赶鸬鹚的动作轻柔用“抹”。
对比中品味。有对比才有鉴别,对比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写小蝌蚪“迎”上去问鲤鱼妈妈,它们的妈妈在哪里;看见乌龟,“追”上去认乌龟为妈妈。这里的“迎”与“追”这两个动作词,“迎”是双方面对着面靠近;“追”是从后面赶上去。孩子通过对比,对一词一句就能透彻理解。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来,在比较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培养语感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例如:《两只小狮子》的结尾写道:“你应该刻苦练功,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会成为真正的狮子。”全文就是围绕这个中心叙述的,其中“生活的本领”“真正的狮子”等富有感触性的文字,在教学时应该紧紧抓住,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描写,结合自己生活实践中理解的道理,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这种语感训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语言文字和生活相结合,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在“读”中培养语感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来进行。
现在不少的学生怕“读”书,读书的声音小、声音拖长、越读越快的唱读,读不出感情,老师就怕听。原因是学生对于课文的思想感情体味不深,语感不强,对读书的兴趣不大,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愿意开口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使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读书的形式有多种: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自由读等,教师要针对教材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形式不同的读书中体味语言文字。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荷花》第四自然段时,先由教师范读,再出示挂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本段的配乐朗读录音;接着叫学生闭上眼睛,再听一遍配乐朗读录音,还要求随着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最后,由学生自由朗读,品赏这段情景交融文字的情味。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朗读, 把那段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内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二、在品味词句中培养语感
语感不是自然生成的,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中心环节。教材中那些典范作品,其语言经过作者的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语感的培养才有保证。
减还比较中品味。减还比较是对句子中所要理解的词语进行先减掉再还原的比较,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的准确领悟感。如《桂林山水》一课写道:“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如果减去“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这两个分别描述“大海”“西湖”特点的词语,就成了“我看见过大海,欣赏过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学生对照原文进行读议比较,就会觉得删后的句子只有空洞的内容,失去“大海”和“西湖”的特点,从而失去了对“漓江”特点的烘托作用,读起来黯然失色。
换词比较中品味。换词比较就是把句子中要理解、赏析的词语换成一个与之相近的词语相比较,让学生品味运用哪个词语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包含的丰富意义的感知。如《鸬鹚》一课中有一句“渔人忽然站起来,拿起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教师先让学生朗读句子,然后用换词法理解“抹”的词义,学生懂得是“擦、挥、扫”的意思。为什么用“抹”不用“擦、挥、扫”呢?学生进入思考阶段,边读边做“抹、擦、挥、扫”的动作,并联系上文,体会到当时周围的环境很静,渔人发现了鱼群,为了不惊动鱼群,所以赶鸬鹚的动作轻柔用“抹”。
对比中品味。有对比才有鉴别,对比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写小蝌蚪“迎”上去问鲤鱼妈妈,它们的妈妈在哪里;看见乌龟,“追”上去认乌龟为妈妈。这里的“迎”与“追”这两个动作词,“迎”是双方面对着面靠近;“追”是从后面赶上去。孩子通过对比,对一词一句就能透彻理解。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来,在比较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培养语感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例如:《两只小狮子》的结尾写道:“你应该刻苦练功,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会成为真正的狮子。”全文就是围绕这个中心叙述的,其中“生活的本领”“真正的狮子”等富有感触性的文字,在教学时应该紧紧抓住,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描写,结合自己生活实践中理解的道理,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这种语感训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语言文字和生活相结合,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