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数据中心已经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数据中心交换以光盘、磁带为介质的数字地震资料。这些 GDSN 资料的利用将大大地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研究。使用 GDSN 资料必须首先了解其台站的类型和位置。早期的 GDSN 台站是由地震研究观测台(SRO)、简易地震研究观测台(ASRO)以及数字化世界标准地震台网(DWWSSN)组成的。1986年以后 CDSN 中的北京台、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数据中心已经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数据中心交换以光盘、磁带为介质的数字地震资料。这些 GDSN 资料的利用将大大地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研究。使用 GDSN 资料必须首先了解其台站的类型和位置。早期的 GDSN 台站是由地震研究观测台(SRO)、简易地震研究观测台(ASRO)以及数字化世界标准地震台网(DWWSSN)组成的。1986年以后 CDSN 中的北京台、兰州台、昆明台、乌鲁木齐台、牡丹江台也成了GDSN 的组成部分(恩施台、琼中台、佘山台、海拉尔台不参加交
其他文献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王碧泉、范洪顺等人已将“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ESEP 的核心移置到微机上,于1990年完成了转机工作。“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ESEP”是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王碧泉、陈祖荫、马淑田、范洪顺等人研制的。该项目是国家地震局下达的合同项目,于1989年5月完成,同年11月1日通过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鉴定,认为该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转到微机上的 ESEP 称为 ESE
据报道,从1990年12月13日到1991年3月26日,我国台湾省连续发生6.7、7.1、6.3,6.0和6.7级5次地震,而且余震不断,仅3月12—17日一个星期来就发生近300次,其中5.0级以上余震多次。据台湾报纸报道,公众对近期连续发生地震心中恐惧万分。有关方面正在
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的研究对象有地震灾害、火山灾害、风水灾害、砂土灾害、冰雪灾害、海洋灾害,等等。研究开发工作的目的在于:①灾害预防;②防止灾害扩大;③恢复工作。业务范围(1)有关防灾科学技术的综合性试验研究开展集每个研究人员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和各项研究共同的基础性研究。(2)防灾科学技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提供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防灾科学技
美国地质调查局是美国地震预报研究的牵头单位。目标为预报未来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内容包括地震力学和断裂带物理特征的现场、实验室及理论的研究和调查。这些工作集中在加州中部和南部地区,特别是进行大范围地震预报试验的帕克菲尔德地区。为了提高预报的分析能力和仪器观测能力,重点放在对各种地震物理前兆的评价。可靠的预报依赖于利用可靠的地球物理仪器观测各种前兆和了解地震的物理性质。除开发用于预报的仪器和
学者们认为,每一次地震都是一堂课,同时又是一次考验,尤其是1988年12月7日在亚美尼亚北部发生的那场自然灾害更是这样。那么人们从斯皮塔克地震中吸取了哪些教训,而且是否经受住了考验呢?对此,在苏联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矿山科学学部的专题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学部的科学秘书索科洛夫院士致开幕词时说,“我们经受了一次造成全民性后果的地质灾害。完全理所当然的是,学部的学者们都应该参加斯皮塔克地震的
关于生命线系统设计方法与标准的研究生命线系统对公众的健康、安全与生存至关重要。它提供人员、货物、信息、能源、水及废弃物的供应和运送手段。地震时,一个城市的幸存完全依赖于关键性生命线系统的存在。例如,旧金山1906年地震,城市供水系统的破坏造成火灾失控,导致城市本身几近被毁。类似的灾害在日本也曾发生,如1923年东京地震。在 Dames 和 Moore,Ronald Eguchi 先生正在进行两项研
地中海盆地是在板块相互作用下逐渐演变而成的镶嵌结构。板块的碰撞过程生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孕震环境。对许多地中海国家来说,地震危险是对生命财产的一种经常性威胁,并往往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经济崩溃。在制定发展和投资规划时,必须系统地考虑这种威胁。
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努尔(AmosNur)是一位地震学专家,不过,直到去年10月的一次破坏性地震袭击旧金山之前,他还从未有过亲身的体验。当他感觉到楼房开始“象大海上的船一样”动荡时,他正坐在他在斯坦福的三楼办公室里。就在满载的巨大书柜倒下并砸扁他的坐椅之前几秒钟,他本能地钻到了办公桌下面。努尔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时,警惕地掠了一眼重新立在原来位置上的书柜说,“也许我和校园里的任何人一样面临着
在由大学进行的全国性微震观测网建设中,只有九州地区是个观测网的“空区”,近几年来才得以日趋完备。在此,就九州大学观测网的建设情况和今后的计划等做一简单介绍。九州大学的微震观测网是由该大学理学部的附属设施——岛原地震火山观测站建立并维护的,现在共有固定观测点12个。
俄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伽里津曾说过,“我们的地球这颗行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物理实验室,故应当更加勇敢地掀开隐藏着地球内部物理性质秘密的那层神秘的面纱。应该把曾经是一门描述性科学的地震学,发展成为一门精确的物理-数学科学, 即成为一门能经常觉察到行星(地球)脉搏的悲剧性跳动的精确科学。”(援引自《在普尔科夫天文台上的报告》,1906年)自从关于 BAH 地震预报系统(“BAH”以该法创始人——3名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