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重在积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积累语言的主要阵地,同时开展课外阅读,利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为正确表达夯实语言基础。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学生 语文教学 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积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总目标”中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每一个阶段目标都规定了要诵读儿歌、古诗、优秀诗文等,“积累”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况在《劝学》中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学习重在积累。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呢?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认为可以作以下尝试。
一、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积累语言的主要阵地
1.在识字中积累语言。
识字课的内容形式多样:有描写一年四季美丽景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有描写国庆盛会的……这些语言优美、内容丰富的识字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识字的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而且加强了字、词、句的综合练习,有利于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兴趣和热爱。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语文教学要注意引导语言积累(包括识字)。“积累本”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最好办法。因此,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备一个“积累本”,在“积累本”中写下用生字组成的词语、成语或句子,进行语言积累。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素养必然会非常扎实。
2.在朗读中积累语言。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对于描写丹顶鹤色颜色美、形体美、姿态美的第2、3自然段,我没有多讲,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些美丽的丹顶鹤,让学生去观察,自己体会感受丹顶鹤的美,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把这些美读出来。学生既学到了不少优美的词语,又被其中精彩的描写所感染,都说想去看看这些美丽可爱的丹顶鹤。
3.在复述中积累语言。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而且通过内化,能规范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态的一种学习语言方法。复述根据要求和难易不同,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创造性复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在迁移练习中积累语言。
语言的积累是为了迁移运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迁移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在语言接受的初期,学生往往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应用情绪,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往往是凭直觉,一个词可以给他们一个灵感,一句话可以给他们一个启迪,而一篇课文能给他们带来一种情绪。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第3小节描绘了歌声的奇妙作用,把盲婆婆置身于原野中,回了欢乐的童年。我引导学生想象:歌声还会把盲婆婆带到哪儿?启发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续写,孩子们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歌声会把您带进树林,来到了鸟语花香的世界。”“歌声会把您带到太空,看到满天眨眼的星星。”……这就帮助学生迁移了积累的语言。
二、开展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活动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阅读的面要宽,阅读的量要大。因为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不可能形成语感,不可能形成丰富的语文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少根基和土壤,也就无法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为此,在学校开展读书月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的大氛围下,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教材为基点,阅读美文积累语言。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阅读面。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虽然是精心挑选的,但涉及的范围还不是很广泛。如《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游的情境,抓住了秋天的一些特征描绘了一幅秋景图,但文中对秋景的描写却不是很多,于是我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小学生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的同题美文《秋天》,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秋天,积累更多描绘秋景的语句。
2.推荐适合的读物,积累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选入教材的文章是有限的,学生加强课外阅读,重视积累,才能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以及一些图文并茂的卡通、漫画、报纸,等等。例如《白雪公主》、《丑小鸭》、《小红帽》、《知了学飞》等作品,使童话大师的作品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学生虽然从教材中只学了一两篇童话,然而由这一篇童话引发的阅读热,使他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朗朗上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为此我提出了每周背诵两篇古诗的要求,让小学生从中既发展语言,提高智力,陶冶情操,又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3.收看影视节目,促进语言积累。
影视节目丰富多彩,对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在指导学生收看合适的影视节目的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少儿节目的语言形象生动,体育节目的解说词妙语连珠,综艺节目的语言诗情画意,新闻节目的语言深含哲理,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记下一些,能吸收多方面的语言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能用上几句,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三、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是积累语言的必要手段
积累局限在小课堂里是不行的,同样运用也不应该禁锢在课堂上,还要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新格局,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运用于日常的言语交际中去,才能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与远方的亲友通信,在节假日体验生活,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语言积累是薄弱的,他们的语言表达与语言储备是成正比的。我们要给低年级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让他们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大量地汲取、储存,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美的熏陶与感染,为正确表达夯实语言基础。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学生 语文教学 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积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总目标”中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每一个阶段目标都规定了要诵读儿歌、古诗、优秀诗文等,“积累”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况在《劝学》中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学习重在积累。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呢?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认为可以作以下尝试。
一、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积累语言的主要阵地
1.在识字中积累语言。
识字课的内容形式多样:有描写一年四季美丽景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有描写国庆盛会的……这些语言优美、内容丰富的识字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识字的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而且加强了字、词、句的综合练习,有利于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兴趣和热爱。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语文教学要注意引导语言积累(包括识字)。“积累本”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最好办法。因此,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备一个“积累本”,在“积累本”中写下用生字组成的词语、成语或句子,进行语言积累。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素养必然会非常扎实。
2.在朗读中积累语言。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对于描写丹顶鹤色颜色美、形体美、姿态美的第2、3自然段,我没有多讲,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些美丽的丹顶鹤,让学生去观察,自己体会感受丹顶鹤的美,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把这些美读出来。学生既学到了不少优美的词语,又被其中精彩的描写所感染,都说想去看看这些美丽可爱的丹顶鹤。
3.在复述中积累语言。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而且通过内化,能规范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态的一种学习语言方法。复述根据要求和难易不同,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创造性复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在迁移练习中积累语言。
语言的积累是为了迁移运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迁移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在语言接受的初期,学生往往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应用情绪,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往往是凭直觉,一个词可以给他们一个灵感,一句话可以给他们一个启迪,而一篇课文能给他们带来一种情绪。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第3小节描绘了歌声的奇妙作用,把盲婆婆置身于原野中,回了欢乐的童年。我引导学生想象:歌声还会把盲婆婆带到哪儿?启发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续写,孩子们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歌声会把您带进树林,来到了鸟语花香的世界。”“歌声会把您带到太空,看到满天眨眼的星星。”……这就帮助学生迁移了积累的语言。
二、开展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活动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阅读的面要宽,阅读的量要大。因为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不可能形成语感,不可能形成丰富的语文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少根基和土壤,也就无法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为此,在学校开展读书月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的大氛围下,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教材为基点,阅读美文积累语言。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阅读面。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虽然是精心挑选的,但涉及的范围还不是很广泛。如《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游的情境,抓住了秋天的一些特征描绘了一幅秋景图,但文中对秋景的描写却不是很多,于是我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小学生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的同题美文《秋天》,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秋天,积累更多描绘秋景的语句。
2.推荐适合的读物,积累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选入教材的文章是有限的,学生加强课外阅读,重视积累,才能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以及一些图文并茂的卡通、漫画、报纸,等等。例如《白雪公主》、《丑小鸭》、《小红帽》、《知了学飞》等作品,使童话大师的作品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学生虽然从教材中只学了一两篇童话,然而由这一篇童话引发的阅读热,使他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朗朗上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为此我提出了每周背诵两篇古诗的要求,让小学生从中既发展语言,提高智力,陶冶情操,又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3.收看影视节目,促进语言积累。
影视节目丰富多彩,对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在指导学生收看合适的影视节目的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少儿节目的语言形象生动,体育节目的解说词妙语连珠,综艺节目的语言诗情画意,新闻节目的语言深含哲理,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记下一些,能吸收多方面的语言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能用上几句,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三、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是积累语言的必要手段
积累局限在小课堂里是不行的,同样运用也不应该禁锢在课堂上,还要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新格局,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运用于日常的言语交际中去,才能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与远方的亲友通信,在节假日体验生活,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语言积累是薄弱的,他们的语言表达与语言储备是成正比的。我们要给低年级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让他们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大量地汲取、储存,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美的熏陶与感染,为正确表达夯实语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