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貌对建筑形体和层高的影响

来源 :中国建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ter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南起北纬4度,北至北纬5 3度,跨越五个温度带,地质形式多变,各个地域的建筑特点也因此有所不同。现就地形地貌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对建筑形体和层高的影响,引导建筑产业向经济适用、绿色宜居方向发展。
  关键词:地形地貌;建筑形体;建筑层高
  1.引言
  建筑不仅要满足安全、可靠、耐久、适用等功能,还应在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所体现,这些要素又受到建筑物所处地形地貌的制约与影响。地形地貌以场地的坡度、地势情况等为基本特征,地形地貌对于建筑设计的制约作用的强弱与其自身变化的程度有关,建筑与地形地貌的适应关系是一种双向适应。中国很多山地传统民居常沿坡地等高线阶梯状布局,就是因地制宜的利用过街楼、吊脚楼、通廊、吊层处理等手法适应地形的变化,并巧妙运用踏步、楼梯、空廊、平台与地形自然协调。满足生产、生活、交通等功能的同时营造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独特村寨风貌。
  2.地形地貌特征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一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为西部高,东部低。我国地势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土壤肥沃,悠久历史。我国的地形高低起伏,平原、丘陵、山区层层分布,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地貌特征。
  3.主要地形地貌分布
  我国地势复杂,但是从宏观的角度看,大体上是西面比东面高,各个地区层层分布,大致形成了三个阶梯。首先是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往下面一层则是位于我国中部的一些高原和盆地;第三阶梯指的是我国的东南部,我国东南部海拔大都在五百米以下,地理特征主要是丘陵和平原。我国地域面积广,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均在我国分布,我国既有一望无尽的平原,也有高耸的青藏高原,更有世界第一屋脊珠穆朗玛峰。因此我国的地形地貌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特征。首先是位于我国地阶梯的青藏高原,常年积雪,冻土广布,海拔较高,属于高寒气候区,植被主要是荒漠、高山草甸为主,冰川广布,所以不适合人类的居住,建筑的建设开发难度较大,造价高,基本不适合建筑物的建设;位于我国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在我国的平原地区大部分是河流冲积而成,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的居住,更适合大型高层建筑的建设。由于我国地形复杂,除了上述分布特点外,还有面积广大,类型复杂的山区。
  4.地形地貌分布区的气候与光照分析
  我国分为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地区。高原大气相对稀薄,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丰富。气温上,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山地方面,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则会降低,阴坡阳坡光照也不尽相同。盆地则相对复杂的多,外流盆地由于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丰富多云多雾,太阳辐射弱(四川盆地)。内陆盆地,由于身居大陆内部,四周远离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丰富。平原相对周围地势来说就要低一些,水网密布,热量不易散失,夏季气温较高。降水也比周围山地少很多。我国西部主要是高海拔的高原地区,气候严寒,却阳光直射极为强烈;位于中部的第二阶梯,属于黄土高原,从整体上讲属于半干旱地区,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干燥,太阳直射程度较强;第三阶梯主要在我国的东南部地区,属于东部季风区,阳光直射不强烈,是人类居住和高层建筑发展的理想地区。
  5.建筑形体的研究
  5.1主要的建筑形体
  建筑与地形地貌的双向适应关系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建筑应适应地形地貌,基地的地形结构对建筑形态产生作用,建筑应尊重基地地形所提供的基本格调、人致轮廓、植被覆盖物等已有环境。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和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观都追求人与白然环境的和谐,主张尽量顺应自然环境。建筑从平面布局、空间构成到形体造型能不改变原有环境的形态,强调对地形和自然的适应关系。我国建筑形体的设计要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我国传统的建筑形体有亭子、轩、榭、四合院组成的传统村落等,我国现代的建筑形体主要是多层和高层组成各种风格的小区等。
  5.2地形地貌对建筑形体影响的探究
  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主要是气候温暖湿润,海拔低、植被多以森林为主,大江大河众多,所以是我国的人口主要的集中地区,在乡村的建筑多为两层的小楼,在乡镇的建筑多为中低层建筑,楼层一般在10层以下框架和砌体结构。在繁华的大都市,为了解决更多的人口对于房屋的需求,更多的是高层建筑,这类建筑也多为剪力墙、框剪、框筒、钢框等结构体系,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和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的。而在我国的四川盆地地区,气候湿润,海拔低,气温高,气候闷热,气压高,植被茂盛,常有蛇等动物出现,所以人们居住的大多是竹楼。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因此建筑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注重精神以及文化上的享受。一个好的有特色的建筑能够作为一个城市地标,因此只有将合理的内部结构设计与艺术的建筑外观相结合,这样的建筑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亭、轩、阁、榭、窑洞、竹楼、四合院等旧建筑为主,时光的变迁使得建筑形体体系也随之沉淀发展。
  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城镇建设步伐,随着建筑科技突飞猛进,建筑的类型日趋多样化,并且其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自古至今不论是哪种建筑类型,在开发设计时务必要考虑地形地貌对建筑的影响。总的来说,我国东部地区的建筑一般都较高,逐渐往西会随着我国东低西高的地势特征而出现建筑较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和地形地貌有直接关系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大部分的区域都存在气候环境恶略、地质环境复杂的情况,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较大、施工困难、维护不易,所以建筑形体一般都会比较简单。在我国的中部以及东南部地区,气候、海拔以及其他多方面的人居环境等都很适宜人类居住,这里是我国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因此建筑形体一般以高层建筑为主,这样既解决了人口众多但地域面积较小的矛盾,又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处在这一区域的乡镇级地区,其建筑形体主要以层高在10层以内的多、中层建筑为主。对于农村而言,其建筑形体大部分已经由原来的平房转变为两层的独院小楼。在一些海拔较低、气候湿润但气温较高较闷热的盆地地区,会存在很多竹楼等建筑类型。对于一些平原地区,虽没有复杂的地形地貌,但也会有一些小的差异存在。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通常会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从而使得我国各地区的建筑形体有所不同。比如,位于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地区,以往人们的住所大多是窑洞,这种窑洞沿着黄土建造,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采光,所以单层的高度比较高;而在平原地区,不管是民用或者商业的楼层建筑,大多都是按照前面叙述的标准来进行楼层的建设工作,由于该地区的气候适宜,为建筑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的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因此建筑物的层高通常情况下都比较高,而且建筑物的楼顶呈尖状,这主要是为了能够很好的保持室内通风和室内的环境干燥。而我国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气候严寒,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因此房屋大多为单层建筑,而且房顶平整。   从以上都可以看出,建筑的体系和当地的地形地貌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很好的掌握了建筑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在此地势影响下所特有的气候环境,才能够充分利用地势的优势,将其作为一种建筑资源投入到建筑施工当中,在满足经济实用以及各项建筑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因地制宜的使建筑很好的与所处地域融合。
  6.建筑层高的研究
  6.1地形地貌对建筑层高的影响
  建筑的层高通常除了按米来计量以外,还会以层来计。在设计建筑的层高时,是多方因素综合考虑来设计的。因此,建筑层高有着很严格的规范及要求。若层高达不到,再大面积的建筑都会给人以压抑、憋闷的感觉。但若是层高过高,又会增大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见,合理的层高设计对于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虽然地形地貌能够在占地面积小的情况下满足更多的建筑容纳需求,但是其并不是适合各种地形地貌。对于平原地区,由于这里地形地貌简单,气候环境较好,因此不论是哪种建筑都较适合。对于地质环境较差的地方,通常来说层高都较低。在地质环境较好的条件下,不同用途的建筑其层高也不同。那么,在一些大型的商场等超大空间的商业建筑中,其层高可以按照其功能需求做以合理适当的提高。对于工业建筑而言,通常情况下其占地面积都较广,因此在单层的工业建筑中,其层高一般不受影响和限制,可按需而建。若不是单层工业建筑,就要根据首层的层高来计入容积率平衡。不论是哪一种用途的建筑,在设计以及施工时都要根据其特有的地质环境来有针对性的设计施工,不能按部就班,勉强建设,要“因地制宜”,形成建筑与周边地质环境相协调的建筑发展模式。
  6.2建筑层高
  在我国的居民建筑的层高有一定标准,一般的普通住宅层高2.9米是最为理想的,而对于我国的西南现行居民的居住的建筑层高最多为3米;卧室、起居室的室内的净高要在2.4米及其以上,局部的净高不得低2.2米,面积不能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三分之一;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3米,而在厨房卫生间内的排水横管下面于楼面、地面的距离也不得低于2.0米,但是不能影响门窗的正常开启。对于商业建筑的层高的标准应在4.5米和6米之间,无论在层内是否有隔层,都是按照该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算建筑面积和容积率,在商业建筑的层高标准在6米和7.5米之间的,建筑面积和容积率的面积计算就是2倍;当层面面积达到两千平方米以上的超大空间的商业建筑,例如商场,建筑的层高就可以根据其功能适当的提高。对于工业用地而言,由于工业用地的面积较广,所以单层工业建筑的层高是不受任何的限制的,只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建设。而对于非单层的工业建筑而言,当首层的层高小于8米时,就按照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平衡;而层高大于8米时,就按照建筑面积的2倍计入容积率平衡。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得出,建筑形体以及建筑的层高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时,虽然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建筑主体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及实用性、舒适性,才能满足建筑物的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要求。
  7.具体案例
  全国首批美丽乡村信阳郝堂村茶禅文化研习院结合当地形地貌的优势,传统村落的自然条件,利用已有建筑和山体,对建筑形体体系等方面做了合理的规划、布置。
  结合沿海气候环境和冲积平原地形地貌,利用已有周边建筑,并结合该市的建筑风格和本建筑的功能要求,对建筑形体体系等方面做了合理的规划设计并符合绿绝建筑现代要求。
  8.小结
  宜居、宜业是建筑的灵魂。目前,建筑业界及城建决策层的部分专家学者偏好国外设计师的建筑作品,过份追求建筑体形的独特、大体量、超高层,崇尚标新立异而忽视建造费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及建筑的本土特色。建筑主要是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舒适场所,我们应尊重各个地区的地形地貌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差异,在设计和建造时注重建筑形体和建筑层高的适宜性,突出建筑物的结构坚固、功能完善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其他文献
摘要:STP超薄绝热板的导热系数仅为0.008,超低的导热性能,大大降低了保温厚度,保温隔热效果比同类产品好,同时具备轻质的特点,运输、搬运方便,施工工艺简单,粘贴效率高,降低了施工成本,从生产到运输、施工、使用效果都实现了低碳环保的绿色经济。本文就以湖州市市民服务中心工程外墙STP超薄绝热板施工为例,对其施工技术和工艺进行了探讨,确保了质量一次成优,可作为同行在同类施工中参考。  关键词:STP
期刊
摘要:当预应力混凝土梁处于腐蚀环境下时,其结构疲劳性能的降低要比静态性能的降低明显。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腐蚀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可靠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腐蚀环境对混凝土和预应力筋及普通钢筋的影响,根据材料极限应力模式提出了材料的极限状态方程并运用累积损伤理论和一次二阶矩法求解其疲劳可靠度指标;分析表明,预应力钢筋的腐蚀率以及疲劳荷载的应力比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可靠度影响很大。  关键词: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也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我国新建工程项目数量迅猛增加,规模不断增大,投资额日趋增加,建设周期不断延长,导致实施失控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因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展开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建
期刊
摘要: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路面工程是其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运行安全以及使用寿命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平整度则是评价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指标。本文就平整度的试验检测技术方法进行具体的探讨和分析,从而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公路平整度检测的相关情况,不断提高和加强公路路面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平整度;试验检测;激光平整度仪  
期刊
摘要:在我国,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生产对水的依赖性很强,有水才能做到稳产高产。目前,我国灌溉用水量的比例在经历明显的下降过程后,呈稳定态势,但从长远看,随着工业,城市,生活,生态用水的不断增加,由于新增加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越来越小,开发代价越来越大,因此乃将有一部分灌溉用水转为其他行业用水。目前,农业用水占全国总有用水量的70%,由于受工程配套状况和管理水平所限,灌溉用水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没有对小型水库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做明确的鉴定,没有纳入相应的编制管理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扶持政策。小型水库游离于公益性管理体制之外,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得不到完善,设备老化失修,管理技术薄弱等问题。这不仅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本文分析了小型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保证工程正常运行与管护并持续发挥效益,提出了相应的
期刊
摘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塔里木河流域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症状,认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生态用水的保障。从思想观念、水权制度、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四方面讨论了修复流域生态环境的途径。  关键词:塔里木河;  生态环境;  修复途径  1.生态环境恶化状况  1.1土地沙化加剧。据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近20年来,塔河干
期刊
摘要:隧道工程稳定性评价是确保隧道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该评价涉及影响因素复杂众多。结合建筑基坑开挖对临近隧道稳定性影响的工程实际,首先对隧道建成后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建筑基坑开挖对临近隧道的影响因素的变化并采用乘积标度法重新确定隶属度,对隧道稳定性进一步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乘积标度法相结合可以全面的反映隧道在建设和后期受周围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自身稳定
期刊
摘要: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项目,是一项生态恢复与建设的系统工程,必将成为天山南坡经济带发展做好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入与自然和谐,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篇大文章。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对策  1.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效益分析  搞好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必须重视科学技术,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根本,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为核心,以流域总体规划为指导,坚持源流与干流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水利工程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旋和基础产业故此,如何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是每个水利人应该负有的一项艰巨任务。  关键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  1.维修养护看法  1.1为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工程维修养护施工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阶段性要求,及时安排各阶段的日常维修养护任务,不间断地开展日常工程的维修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