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互联网思维,能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提供一个很大的空间。作为施教者,应做好互联网思维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工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互联网思维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计算机与互联网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微商等不再是空想,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离我们也越来越近,没有互联网思维,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一、互联网思维概述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甚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它是一种民主化的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和服务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自带了媒体属性。互联网思维中的第一个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二、互联网思维及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系
探究互联网思维,可以发现其具有三点特征:一是其综合性强,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全部吸纳了进来;二是其适用对象广泛,从经济社会视角来看,其既包括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三是其强调一种新兴思维方式,这意味着要摆脱传统思维的约束,其势不可挡地延伸到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众所周知,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一般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实际发展,这是受教材编写、教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施教者不能故步自封,死守教材,而应当开阔视野,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着眼于当下我们所处的信息社会,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为己任。而互联网思维就能为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一个很大的空间。
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访问各种类型的教育网站,进行在线学习、网络课堂、疑难解答、优秀教案及案例下载等。互联网有以下几个特点:1.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获取各类信息;2.信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表现能力,更加有利于用户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3.信息内容共享。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扩大了信息传递的范围;4.信息使用的交互性。与传统媒体不同,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交互性。高中信息技术课是技术类课程,实践性较强,让互联网资源走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成为必然之势。例如,在讲解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中的电子表格时,我发现在学习稍微复杂一点的函数(如countif函数)时,学生基本都能听懂,但是等到下节课具体应用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于此,我将此类问题收集起来,有针对性地做成微课。通过互联网共享,学生再遇到问题时,就可从相关的微课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讲到IP地址时,我结合一则警方通过IP地址最终抓获嫌疑人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的兴致高涨,其中A、B、C、D、E类IP地址对学生来说也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且学生还理解了子网掩码的意义,真是一举多得。
一、互联网思维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
借助于互联网,我们可以得到海量的信息,将互联网上各种相关的资源与教学科目整合在一起,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展现给学生,开阔学生的眼界,减少更多的死记硬背,的确可以使教学活动的效率更高。但是,“事物有利必有弊”,互联网上的信息也是这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信息泛濫的今天,各种虚假信息、恶意信息随处可见。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才能“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给学生互联网思维呢?第一,根据信息的来源来判断、取舍信息,认真鉴别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否来自官方,是否权威;第二,根据已有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验证、整理,判断其是否真实、可靠;第三,向权威机构、专业文献资料或者前沿人士进行求证。现在的很多信息,前瞻性很强,要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有效,必须着眼于具有先进理念的媒体及有前瞻性的文献或者专家。例如,我的一位学生家里以前开了做粮油生意的实体店,受大众媒体的影响以及这位学生的倡议,家里开拓了电商运营模式,产品也新增了有机蔬菜、农家禽蛋等的配送业务,现在事业蒸蒸日上,还开了连锁加盟店。说起互联网思维,这位学生可以滔滔不绝讲一个小时,这就是互联网思维渗透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有力证据。
综上可知,互联网思维的渗透既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学生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应用。当然,互联网思维要全面进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课程的施教者与学习者都应当具有长远的眼光。互联网思维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一种必然,而且首当其冲。当学生因为互联网思维而具有长远眼光,那么,目前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情形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且这一思维可以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进入大学或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一件有关“百年大计”的益事。
(特约编辑 安平)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互联网思维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计算机与互联网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微商等不再是空想,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离我们也越来越近,没有互联网思维,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一、互联网思维概述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甚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它是一种民主化的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和服务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自带了媒体属性。互联网思维中的第一个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二、互联网思维及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系
探究互联网思维,可以发现其具有三点特征:一是其综合性强,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全部吸纳了进来;二是其适用对象广泛,从经济社会视角来看,其既包括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三是其强调一种新兴思维方式,这意味着要摆脱传统思维的约束,其势不可挡地延伸到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众所周知,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一般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实际发展,这是受教材编写、教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施教者不能故步自封,死守教材,而应当开阔视野,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着眼于当下我们所处的信息社会,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为己任。而互联网思维就能为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一个很大的空间。
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访问各种类型的教育网站,进行在线学习、网络课堂、疑难解答、优秀教案及案例下载等。互联网有以下几个特点:1.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获取各类信息;2.信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表现能力,更加有利于用户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3.信息内容共享。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扩大了信息传递的范围;4.信息使用的交互性。与传统媒体不同,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交互性。高中信息技术课是技术类课程,实践性较强,让互联网资源走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成为必然之势。例如,在讲解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中的电子表格时,我发现在学习稍微复杂一点的函数(如countif函数)时,学生基本都能听懂,但是等到下节课具体应用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于此,我将此类问题收集起来,有针对性地做成微课。通过互联网共享,学生再遇到问题时,就可从相关的微课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讲到IP地址时,我结合一则警方通过IP地址最终抓获嫌疑人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的兴致高涨,其中A、B、C、D、E类IP地址对学生来说也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且学生还理解了子网掩码的意义,真是一举多得。
一、互联网思维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
借助于互联网,我们可以得到海量的信息,将互联网上各种相关的资源与教学科目整合在一起,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展现给学生,开阔学生的眼界,减少更多的死记硬背,的确可以使教学活动的效率更高。但是,“事物有利必有弊”,互联网上的信息也是这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信息泛濫的今天,各种虚假信息、恶意信息随处可见。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才能“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给学生互联网思维呢?第一,根据信息的来源来判断、取舍信息,认真鉴别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否来自官方,是否权威;第二,根据已有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验证、整理,判断其是否真实、可靠;第三,向权威机构、专业文献资料或者前沿人士进行求证。现在的很多信息,前瞻性很强,要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有效,必须着眼于具有先进理念的媒体及有前瞻性的文献或者专家。例如,我的一位学生家里以前开了做粮油生意的实体店,受大众媒体的影响以及这位学生的倡议,家里开拓了电商运营模式,产品也新增了有机蔬菜、农家禽蛋等的配送业务,现在事业蒸蒸日上,还开了连锁加盟店。说起互联网思维,这位学生可以滔滔不绝讲一个小时,这就是互联网思维渗透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有力证据。
综上可知,互联网思维的渗透既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学生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应用。当然,互联网思维要全面进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课程的施教者与学习者都应当具有长远的眼光。互联网思维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一种必然,而且首当其冲。当学生因为互联网思维而具有长远眼光,那么,目前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情形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且这一思维可以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进入大学或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一件有关“百年大计”的益事。
(特约编辑 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