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角色扮演之多样性,若不加以分辨和把握,会使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无从谈起。班主任只有从思想上先认可并热爱本职工作,认识到角色的多样性,才能处理好诸多角色的对立统一关系,实现对立角色之间的平稳过渡和灵活转换,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尊互信、相容相长的新型关系。
[关键词]班主任;角色;新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74-02
教育学中明确定义,“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和领导者”“学生成长的关护者”“在班级建设中行使着多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将班主任定义为“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现实生活中,班主任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人,与学生一样生活着、学习着,是学生身边的“普通人”“朋友”,乃至共同成长的“小伙伴”。班主任角色充满了多样性,厘清并把握好这些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要面向新时代,坚定立德树人理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一、平衡好“组织者”与“朋友”的角色矛盾。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因此,班主任首先是一个管理者,在这方面与学生是无法平等的。过于强调履行这一角色职责,容易导致“严肃有余,宽容不足”。另一方面,师生法律、人格等权利平等,感情、心理等身心体验平等。认真细致的班主任能抓住这一角色,在和学生交朋友的过程中发挥人格魅力的影响,做到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粗心或年轻的班主任则易与学生“混成一片,不分你我”,在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情感交流时往往不分大小、甚至言语有失教导,这样很容易导致传统教育中班主任因长者、尊者的身份而获得的权威不复存在。
出色的班主任需要把握好、度量好两种不同角色的期望,使“组织者”与“朋友”两种角色相辅相成,与学生建立师友关系。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为人师表者,与学生之间不是以个人感情为主线的完整意义上的朋友,而是一种以实现教育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制度化的合作关系。班主任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始终坚持为人师表的原则,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职业规定,恪尽职守,秉承传统优秀师德,平衡好“组织者”与“朋友者”的角色冲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协调好“榜样”与“普通人”的角色关系,建立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班主任总是会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家长、学生对班主任的期待不仅是“学高为师”,还要“身正为范”;不仅要做学生的榜样,还要做社会的榜样。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等等。另一方面,剖开这一层层社会期望,在教育情境之外,班主任则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一面,少不了柴米油盐,少不了言语失误、行为出错,因为班主任也是一个与学生一样个性突出、情感复杂的群体。“榜样”与“普通人”角色的同时存在,使班主任在工作中陷入矛盾冲突。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榜样”角色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普通人”角色的存在更需要班主任言传身教的统一,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堅决不做。
班主任要减少或避免“普通人”角色的负面影响,发挥好“榜样”的良好风范,让自己的神韵、风采为学生所折服,要明白,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中构成教育的因素。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精准定位“榜样”角色,在学生面前,尽量避免讲话的随意性和行为举止的不规范。班主任要学会协调好“榜样”与“普通人”的角色关系,多与学生沟通,坦诚相待,不避自身缺点,敢于承认犯下的错误,并善于抓住时机,改正错误,躬亲示范,让不经意间犯下的错误转变为良好的教育因素,促使“普通人”角色与“榜样”角色之间的巧妙转换,构建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
三、实现好“成年人”与“小伙伴”的角色统一,建立相容相长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社会化的成熟者,在工作中大多习惯于把自己成年人的体验强加给学生,习惯于以成年人的思想、眼光、思维去评定学生,甚至无法理解学生超出预计的独特体验。譬如,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都说过三次了,学生怎么就那么执迷不悟呢”或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讲了好几遍了,学生怎么就不懂呢”,很简单,这是只注重“成年人”角色的问题。神圣的教育职责要求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蹲下身来感受学生的心跳和呼吸,做到能与学生一起经历学习生活的悲欢成败,最终成为一名准“中学生”伴随他们成长,这就是隐藏在班主任身上截然不同的“小伙伴”角色。班主任不能进入“小伙伴”角色,仅以“成年人”的角色出现,会造成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不理解教师、师生关系紧张疏远、师生情感无法正常交流的局面,严重阻碍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
首先,班主任要从职责上认清工作性质,深入了解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认识到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要转变观念、革新方法,才能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多从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考虑,进行换位思考,才能实现从“成年人”到“小伙伴”的角色过渡。
其次,面对学生出现问题甚至有令人恼怒的行为时,班主任要及时回归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角色,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防止情绪失控,维护好班主任宽容大量的形象,才不会与学生停留在同一层面而纠缠不清,以至于产生正面冲突。
善用成年人的经验和智慧,理智、灵活地处理好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坚守班主任岗位,愿意与学生同步成长,同享喜乐,同分哀怒,就能做到既是“成年人”又是“小伙伴”的角色统一,实现师生关系的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班主任角色扮演之多样性,若不加以分辨和把握,会使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无从谈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从思想上先认可并热爱本职工作,认识到班主任角色的多样性,才能清晰认识诸多角色的对立统一关系,实现对立角色之间的平稳过渡和灵活转换,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尊互信、相容相长的新型关系。
(责任编辑 斯陌)
[关键词]班主任;角色;新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74-02
教育学中明确定义,“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和领导者”“学生成长的关护者”“在班级建设中行使着多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将班主任定义为“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现实生活中,班主任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人,与学生一样生活着、学习着,是学生身边的“普通人”“朋友”,乃至共同成长的“小伙伴”。班主任角色充满了多样性,厘清并把握好这些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要面向新时代,坚定立德树人理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一、平衡好“组织者”与“朋友”的角色矛盾。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因此,班主任首先是一个管理者,在这方面与学生是无法平等的。过于强调履行这一角色职责,容易导致“严肃有余,宽容不足”。另一方面,师生法律、人格等权利平等,感情、心理等身心体验平等。认真细致的班主任能抓住这一角色,在和学生交朋友的过程中发挥人格魅力的影响,做到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粗心或年轻的班主任则易与学生“混成一片,不分你我”,在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情感交流时往往不分大小、甚至言语有失教导,这样很容易导致传统教育中班主任因长者、尊者的身份而获得的权威不复存在。
出色的班主任需要把握好、度量好两种不同角色的期望,使“组织者”与“朋友”两种角色相辅相成,与学生建立师友关系。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为人师表者,与学生之间不是以个人感情为主线的完整意义上的朋友,而是一种以实现教育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制度化的合作关系。班主任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始终坚持为人师表的原则,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职业规定,恪尽职守,秉承传统优秀师德,平衡好“组织者”与“朋友者”的角色冲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协调好“榜样”与“普通人”的角色关系,建立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班主任总是会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家长、学生对班主任的期待不仅是“学高为师”,还要“身正为范”;不仅要做学生的榜样,还要做社会的榜样。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等等。另一方面,剖开这一层层社会期望,在教育情境之外,班主任则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一面,少不了柴米油盐,少不了言语失误、行为出错,因为班主任也是一个与学生一样个性突出、情感复杂的群体。“榜样”与“普通人”角色的同时存在,使班主任在工作中陷入矛盾冲突。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榜样”角色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普通人”角色的存在更需要班主任言传身教的统一,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堅决不做。
班主任要减少或避免“普通人”角色的负面影响,发挥好“榜样”的良好风范,让自己的神韵、风采为学生所折服,要明白,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中构成教育的因素。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精准定位“榜样”角色,在学生面前,尽量避免讲话的随意性和行为举止的不规范。班主任要学会协调好“榜样”与“普通人”的角色关系,多与学生沟通,坦诚相待,不避自身缺点,敢于承认犯下的错误,并善于抓住时机,改正错误,躬亲示范,让不经意间犯下的错误转变为良好的教育因素,促使“普通人”角色与“榜样”角色之间的巧妙转换,构建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
三、实现好“成年人”与“小伙伴”的角色统一,建立相容相长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社会化的成熟者,在工作中大多习惯于把自己成年人的体验强加给学生,习惯于以成年人的思想、眼光、思维去评定学生,甚至无法理解学生超出预计的独特体验。譬如,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都说过三次了,学生怎么就那么执迷不悟呢”或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讲了好几遍了,学生怎么就不懂呢”,很简单,这是只注重“成年人”角色的问题。神圣的教育职责要求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蹲下身来感受学生的心跳和呼吸,做到能与学生一起经历学习生活的悲欢成败,最终成为一名准“中学生”伴随他们成长,这就是隐藏在班主任身上截然不同的“小伙伴”角色。班主任不能进入“小伙伴”角色,仅以“成年人”的角色出现,会造成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不理解教师、师生关系紧张疏远、师生情感无法正常交流的局面,严重阻碍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
首先,班主任要从职责上认清工作性质,深入了解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认识到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要转变观念、革新方法,才能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多从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考虑,进行换位思考,才能实现从“成年人”到“小伙伴”的角色过渡。
其次,面对学生出现问题甚至有令人恼怒的行为时,班主任要及时回归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角色,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防止情绪失控,维护好班主任宽容大量的形象,才不会与学生停留在同一层面而纠缠不清,以至于产生正面冲突。
善用成年人的经验和智慧,理智、灵活地处理好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坚守班主任岗位,愿意与学生同步成长,同享喜乐,同分哀怒,就能做到既是“成年人”又是“小伙伴”的角色统一,实现师生关系的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班主任角色扮演之多样性,若不加以分辨和把握,会使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无从谈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从思想上先认可并热爱本职工作,认识到班主任角色的多样性,才能清晰认识诸多角色的对立统一关系,实现对立角色之间的平稳过渡和灵活转换,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尊互信、相容相长的新型关系。
(责任编辑 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