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是初冬,这是我第二次到普洱,与前次不同的是,此行仅为茶。从机场到市区,一路上似乎都能嗅到空气中茶叶的清香,细瞧,公路上的绿化带,竟然都种植着修剪整齐的茶树,这真是一座长在茶叶中的城市。普洱,名不虚传!
茶家
晚饭是普洱林业局的朋友老李安排的,农家乐浓浓的气息一下子消除了彼此陌生感,拉近了初次见面的距离。一番豪饮交流后,我们已是无话不谈,正酒酣半醉半醒间,被邀品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却说“一方水土养一方茶!”
装饰古朴典雅的“景迈人家”茶庄,女主人泡了两壶陈年古茶饼。一生一熟,一杯汤色青黄、一杯色泽红润,色香味俱佳的茶汤,沁人心脾、温醇香气,回味悠长。品普洱茶如同在品味一段散发着陈香的岁月,甘中有点涩,涩中有点甜,它不像红茶、绿茶、乌龙茶那般清新内敛,更多的是洋溢着大自然的味道,使饮者回味无穷。
话题渐深,意犹却未尽,豪放的老李竟然邀请一班人至家中再品。原来老李是普洱有名的茶家,做过10多年文化局长的他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文人雅士,别墅大门口的一幅宋文治的太湖山水图便说明了一切。一如主人的热情好客,老李给我们泡了一壶滇红,奇香、奇色、奇味。光是那惊心动魄的宝石红,就让人过目难忘,纯净中泛着高贵、典雅。再闻那个香啊,甘甜韵味,不是玫瑰不是茉莉也不是檀木,甘甜的香韵犹如刚刚摘下切开的新疆哈蜜瓜,可以闻见瓜囊散发的宜人芳香,很清新很舒心,还带有一丝丝的凉意。喝一口,那种凉意直至咽喉,使人清新舒畅。味觉的变化是先凉、涩,中甘甜,后淡雅飘逸。古茶树的陈年滇红加上一点沉香,居然会如此动人魂魄,让我至今魂牵梦绕。我们的话题也从普洱茶到字画、紫砂壶、文玩,真是丰富多彩、意犹未尽。
茶山
次日一早出发,从普洱市到澜沧县的景迈山大概要四五小时的路程。西双版纳著名的古茶山,全部位于澜沧江南岸,分别是南糯、南峤、勐宋、景迈、无量。无论哪座古茶山,都与澜沧江存在着紧密联系。一个念头突然浮现在脑海,世上的每一个文明都离不开一条生养这个文明的河流,澜沧江就是生养普洱茶文化的母亲河。我们沿着澜沧江边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进,一路的颠簸让我难受至极,但到了茶山时,顿时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拥有四百多万株古茶树的景迈山,面积达二万八千亩,是六大古茶山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惠民村缓慢延伸,缓慢抬高,缓慢铺陈,完全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山冈。景迈山的相对高差估计很难超过一百米,它只是一个绿树成荫的巨大土包。这样一座山冈,确实容易被大地和时间所秘藏。走在茶山上,竟然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就像是进了一座大地的迷宫,也是一座时间的迷宫。千年以前,它跟眼前的景致应该是一样的吧?入冬的茶山是那样的美好、静谥,让人舍不得去打破它的宁静,甚至连多看一眼也觉得是亵渎。
古茶树青葱绿叶,妖娆虬枝,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这茶树的姿态,它清丽宛若少女,阳光撒落时,一枝一叶更透着一种别样的媚态,这迥异的对比,令人不觉情迷。
西双版纳初冬的天气温暖得让人想放懒,午后的阳光穿过茶树的间隙,落下柔软的斑驳影子,让人想起普洱茶的味道,一入口便是满腔的柔软,回旋的白雾迷蒙了眼,空余口中的甘甜。
茶山上的茶树都很粗壮,棚面很宽。因为采茶时采的是茶树最上面的芽叶,摘除了茶树的顶端优势,所以茶树就生长缓慢而横向蔓延。怪不得普洱茶的味道那么让人心醉,原来我喝的不是普洱茶,而是普洱茶蕴含着的大自然的美。
在这片古茶树林里,还生长着其他乔木,它们大多数是高高在上的;也生长着各种灌木、花草,完整地保持着天然林的特征。即使在一棵古茶树上,也会生长着蕨类等寄生植物,自成一个生态系统。这就带来一个好处,古茶树与所在的外部世界是平衡、和谐的,不缺少营养,也免遭受病虫害。古茶树生长得十分缓慢,这也许是人们对古茶树更信赖、安心的地方。
我无法描述茶山之美,也无法描绘茶树之美,这样的美,只有亲眼看到过,亲心感悟过,才会懂得,无法多书一笔。在我看来,这才是大自然的瑰宝,人世间最绝佳的盛景。对于那些爱普洱茶的人来说,普洱茶是结,是蛊,是毒,令人痴迷,上瘾,不可自拔而又心甘情愿。我从此爱上普洱,自愿成为一位地道的茶痴,只因,你的美,你的味道,让我甘愿入迷。试问茶道深?闻香不觉远!茶之魅,如此尔。
茶悟
普洱之行真是收获颇丰,带回了一百多个无量山和景迈山的古茶树饼,十几公斤滇红,但真正的收获却在茶外。
喜欢茶无可否认的理由,那就是健康。维生素C:茶叶维生素含量很高,只需25克就可满足一日的需要。谁不想青春永驻呢?茶多酚:最吸引人的功效就是抗衰老。维生素B:对皮肤有好处。无机盐和矿物质:人体必需这些元素……可除了健康外,喝茶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会与文化、禅道、人生深深联系到一起,真是神奇。
喝茶不过拿起、放下两个动作,就是这么简单。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何必纠缠不清?很多时候,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罢了。
泡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浮沉时才能氤氲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时机则成就茶艺。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待这茶尽具净之后,自有人会记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满溢。
茶毕,留下清清白白的叶底,回归本真,坦坦荡荡,任人检看,随人评说,无俱无忧,既理直气壮,又理所应当。茶渣大多成垃圾腐烂报母恩,亦有有心之人,晒干后做成枕头,以茶入枕,可健脑安神,明目清心,治失眠多梦,延年益寿。据说古代文人雅士以及康熙、乾隆等皇帝都有睡茶枕的习惯,曾在上流社会形成一种风尚。真可谓是“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安静一点,淡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品茶,品人生百态,在一杯茶面前,世界安静了下来,喧嚣、浮华如潮水般地褪去。就如那四个字“寂静欢喜”,我不想了解它的深刻涵义,我只想解读它的词面,连寂静也是欢喜的。
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千利休禅师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
月色朦胧,将尘世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任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茶之道,茶知道。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处:时间短了,茶没有入味,淡了;时间长了,入味太浓,苦了。而茶与水的缘,许是因万年前溪边婆娑的小树,此时才牵手相随;水与茶的份,许是千年前嫩叶上留连的珠露,今朝才倾身相许,味因水觉甘美,心因茶而和宁;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音。茶凉时,水静了,水静时,茶清了;时光悠远,世事淡然;有一种情怀,淡香如茶,有一种人生,清澈如水,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淡名,淡利,无争,无夺。一切自然,一切脱俗,一切如幽美邈远的意境,都是人生的淡雅之美。
水甘味真,茶清梦好!一杯清茶,一颗静心。最后,还是让我们回归到茶的本真,再次体验卢仝的七碗茶诗吧: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
你能喝出这样的境界吗?好好品茶吧,祝愿所有喜欢茶的人,都能有得道成仙的感悟。
编辑 尹伏仓 [email protected]
茶家
晚饭是普洱林业局的朋友老李安排的,农家乐浓浓的气息一下子消除了彼此陌生感,拉近了初次见面的距离。一番豪饮交流后,我们已是无话不谈,正酒酣半醉半醒间,被邀品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却说“一方水土养一方茶!”
装饰古朴典雅的“景迈人家”茶庄,女主人泡了两壶陈年古茶饼。一生一熟,一杯汤色青黄、一杯色泽红润,色香味俱佳的茶汤,沁人心脾、温醇香气,回味悠长。品普洱茶如同在品味一段散发着陈香的岁月,甘中有点涩,涩中有点甜,它不像红茶、绿茶、乌龙茶那般清新内敛,更多的是洋溢着大自然的味道,使饮者回味无穷。
话题渐深,意犹却未尽,豪放的老李竟然邀请一班人至家中再品。原来老李是普洱有名的茶家,做过10多年文化局长的他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文人雅士,别墅大门口的一幅宋文治的太湖山水图便说明了一切。一如主人的热情好客,老李给我们泡了一壶滇红,奇香、奇色、奇味。光是那惊心动魄的宝石红,就让人过目难忘,纯净中泛着高贵、典雅。再闻那个香啊,甘甜韵味,不是玫瑰不是茉莉也不是檀木,甘甜的香韵犹如刚刚摘下切开的新疆哈蜜瓜,可以闻见瓜囊散发的宜人芳香,很清新很舒心,还带有一丝丝的凉意。喝一口,那种凉意直至咽喉,使人清新舒畅。味觉的变化是先凉、涩,中甘甜,后淡雅飘逸。古茶树的陈年滇红加上一点沉香,居然会如此动人魂魄,让我至今魂牵梦绕。我们的话题也从普洱茶到字画、紫砂壶、文玩,真是丰富多彩、意犹未尽。
茶山
次日一早出发,从普洱市到澜沧县的景迈山大概要四五小时的路程。西双版纳著名的古茶山,全部位于澜沧江南岸,分别是南糯、南峤、勐宋、景迈、无量。无论哪座古茶山,都与澜沧江存在着紧密联系。一个念头突然浮现在脑海,世上的每一个文明都离不开一条生养这个文明的河流,澜沧江就是生养普洱茶文化的母亲河。我们沿着澜沧江边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进,一路的颠簸让我难受至极,但到了茶山时,顿时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拥有四百多万株古茶树的景迈山,面积达二万八千亩,是六大古茶山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惠民村缓慢延伸,缓慢抬高,缓慢铺陈,完全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山冈。景迈山的相对高差估计很难超过一百米,它只是一个绿树成荫的巨大土包。这样一座山冈,确实容易被大地和时间所秘藏。走在茶山上,竟然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就像是进了一座大地的迷宫,也是一座时间的迷宫。千年以前,它跟眼前的景致应该是一样的吧?入冬的茶山是那样的美好、静谥,让人舍不得去打破它的宁静,甚至连多看一眼也觉得是亵渎。
古茶树青葱绿叶,妖娆虬枝,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这茶树的姿态,它清丽宛若少女,阳光撒落时,一枝一叶更透着一种别样的媚态,这迥异的对比,令人不觉情迷。
西双版纳初冬的天气温暖得让人想放懒,午后的阳光穿过茶树的间隙,落下柔软的斑驳影子,让人想起普洱茶的味道,一入口便是满腔的柔软,回旋的白雾迷蒙了眼,空余口中的甘甜。
茶山上的茶树都很粗壮,棚面很宽。因为采茶时采的是茶树最上面的芽叶,摘除了茶树的顶端优势,所以茶树就生长缓慢而横向蔓延。怪不得普洱茶的味道那么让人心醉,原来我喝的不是普洱茶,而是普洱茶蕴含着的大自然的美。
在这片古茶树林里,还生长着其他乔木,它们大多数是高高在上的;也生长着各种灌木、花草,完整地保持着天然林的特征。即使在一棵古茶树上,也会生长着蕨类等寄生植物,自成一个生态系统。这就带来一个好处,古茶树与所在的外部世界是平衡、和谐的,不缺少营养,也免遭受病虫害。古茶树生长得十分缓慢,这也许是人们对古茶树更信赖、安心的地方。
我无法描述茶山之美,也无法描绘茶树之美,这样的美,只有亲眼看到过,亲心感悟过,才会懂得,无法多书一笔。在我看来,这才是大自然的瑰宝,人世间最绝佳的盛景。对于那些爱普洱茶的人来说,普洱茶是结,是蛊,是毒,令人痴迷,上瘾,不可自拔而又心甘情愿。我从此爱上普洱,自愿成为一位地道的茶痴,只因,你的美,你的味道,让我甘愿入迷。试问茶道深?闻香不觉远!茶之魅,如此尔。
茶悟
普洱之行真是收获颇丰,带回了一百多个无量山和景迈山的古茶树饼,十几公斤滇红,但真正的收获却在茶外。
喜欢茶无可否认的理由,那就是健康。维生素C:茶叶维生素含量很高,只需25克就可满足一日的需要。谁不想青春永驻呢?茶多酚:最吸引人的功效就是抗衰老。维生素B:对皮肤有好处。无机盐和矿物质:人体必需这些元素……可除了健康外,喝茶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会与文化、禅道、人生深深联系到一起,真是神奇。
喝茶不过拿起、放下两个动作,就是这么简单。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何必纠缠不清?很多时候,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罢了。
泡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浮沉时才能氤氲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时机则成就茶艺。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待这茶尽具净之后,自有人会记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满溢。
茶毕,留下清清白白的叶底,回归本真,坦坦荡荡,任人检看,随人评说,无俱无忧,既理直气壮,又理所应当。茶渣大多成垃圾腐烂报母恩,亦有有心之人,晒干后做成枕头,以茶入枕,可健脑安神,明目清心,治失眠多梦,延年益寿。据说古代文人雅士以及康熙、乾隆等皇帝都有睡茶枕的习惯,曾在上流社会形成一种风尚。真可谓是“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安静一点,淡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品茶,品人生百态,在一杯茶面前,世界安静了下来,喧嚣、浮华如潮水般地褪去。就如那四个字“寂静欢喜”,我不想了解它的深刻涵义,我只想解读它的词面,连寂静也是欢喜的。
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千利休禅师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
月色朦胧,将尘世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任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茶之道,茶知道。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处:时间短了,茶没有入味,淡了;时间长了,入味太浓,苦了。而茶与水的缘,许是因万年前溪边婆娑的小树,此时才牵手相随;水与茶的份,许是千年前嫩叶上留连的珠露,今朝才倾身相许,味因水觉甘美,心因茶而和宁;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音。茶凉时,水静了,水静时,茶清了;时光悠远,世事淡然;有一种情怀,淡香如茶,有一种人生,清澈如水,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淡名,淡利,无争,无夺。一切自然,一切脱俗,一切如幽美邈远的意境,都是人生的淡雅之美。
水甘味真,茶清梦好!一杯清茶,一颗静心。最后,还是让我们回归到茶的本真,再次体验卢仝的七碗茶诗吧: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
你能喝出这样的境界吗?好好品茶吧,祝愿所有喜欢茶的人,都能有得道成仙的感悟。
编辑 尹伏仓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