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防治疫病的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

来源 :中医药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古代典籍和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出艾灸防治疫病的历史与现状,以期为灸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艾灸在防治疫病中有两个显著作用:对特定穴位艾灸产生温热感可激发人体经络机能,匡扶正气,提升人体免疫机能,发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作用;艾烟可消毒空气以预防感染,从而达到防疫作用,且艾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随取随用,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或可成为空气消毒的替代品.艾灸“简、便、廉、效”的特点,在此次COVID-19的防治中具有特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刘完素玄府学说是刘完素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刘完素玄府学说越来越得到中医学者的重视,故很有必要对该学说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梳理、总结.本文从注重整体的生命观价值、不通致病的疾病观价值、由宏及微的诊断观价值、以通为用的治疗观价值、形神兼顾的养生观价值、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现代研究的源泉价值、求索创新的精神价值八个方面探讨了刘完素玄府学说的重要学术价值,以期促进刘完素玄府学说研究的广泛开展与不断深入.
本文旨在对李东垣“肾之脾胃病”理论思想作进一步探究,提出肾之脾胃病的具体含义,总结该病的诊断提纲,并深入分析其生理病理基础.文中指出该病的发生机制有二:其一,脾胃已伤而肾失所养,一损俱损;其二,实乃两者之间相克胜复关系失去平衡.对李氏著作涉及的运用“肾之脾胃病”理论进行论治的病证如小便不利、癃闭、腰痛、骨痿等,作进一步分析并总结其具体方药.另结合回顾既往文献关于该理论的研究,以期对中医临证从脾胃论治肾脏病有所裨益.
儿童腺样体肥大病程迁延,“痰”“瘀”为其主要病理因素.急性期多见邪毒久留、气滞血瘀证,治疗以行气活血、化瘀散结为主;缓解期以肺脾气虚、邪滞痰结证多见,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痰散结为主.陈黎主任运用中药联合温热电灸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湿热黄疸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成熟于张仲景,叶天士在继承前贤理论基础上,辨治湿热黄疸颇有特色,虽然所留病案并不多,但对后世医家颇有启迪.吴鞠通对其尤为服膺,并将《临证指南医案·湿》《临证指南医案·疸》中湿热黄疸四则医案整理编入《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中.本文首先通过回顾湿热黄疸的历史沿革,分析叶天士辨治湿热黄疸的思路,再从《临证指南医案》所录四则医案及《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所录条文入手,阐释叶天士辨治湿热黄疸用药特色及吴鞠通对其经验的继承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