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位女性,她的山水画得法宋元、清丽脱俗,她的用笔苍劲厚润、确又不失女性的秀雅;她自幼临各家山水、学习中国画,一生几乎只为中国画而存在;她年纪轻轻便在上海崭露头角,在海上画坛拥有一席之地,她就是著名山水画家房师田先生。
要说房师田的山水画.首先要谈谈两位先生。
其一便是她的父亲房虎卿。房虎卿(1889-1979)先生是由江苏常州老家走向上海画坛的一位名画家,他青年时在苏南县城做图画教师。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经济,文化已成为中国的前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派艺术.也犹如接纳了千百条河流的大江.奔腾人海.气势夺人。各地的画家多向上海聚集,海派绘画也发展很快。1929年.40岁的房虎卿也携家人一起定居上海,并开始了他的绘画事业。当时的上海,画家云集.一个外来画家要想站住脚,实是不易。然而,虎卿先生凭着坚实的艺术功力和坚韧的毅力,不仅在上海画坛立住了脚跟,而且成为海上画派所瞩目的名家。在上海画坛奋斗了几十年后.1959年,江苏省国画院成立时,被傅抱石院长选为首批专职画师.后因山水画传统功力极为深厚,兼任江苏画院山水画进修班导师,培养出一大批山水画才俊.其中一些人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山水画大家。而房虎卿先生对此都是不足为道.但他最为得意的是,他常说“在我的学生中.最聪明最用功的,就是我的长女师田。”可见他对自己女儿寄托了殷切的期望,在女儿的一幅画上,虎卿先生题书“投身艺苑,当能继求深造……书此以勉其勤学”。
房师田少年时随父母到上海定居,住在河南中路吉祥里的一座宅子中。当时念中学的她,下课后经常在父亲的画案边观看父亲作画.久而久之.虎卿先生发现女儿在绘画方面很有兴趣和情致,便让师田试着临摹《芥子园画谱》和自己的课徒稿,并且告诫她.对传统绘画的学习有三点缺一不可:一是对传统笔墨的掌握;二是对传统精神的领悟;三是勤奋和刻苦的学习毅力。师田牢记父亲教诲.从一石一树人手,从局部到整体.不几年.师田便能画较复杂的山水画,而且经营布局都相当得体。每天下課后,放下功课就是拿起毛笔一直画到深夜,就连母亲再三叫她吃晚饭她还是不舍离开画案。师田对绘画的痴迷以及悟性与执着,让虎卿先生喜在心中。
另一位是郑午昌先生。郑午昌(1894-1952)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的绘画史论著作至今影响着画坛。同时,郑先生又是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他的画,法度森严,古意中透出清新之气。著名画家王康乐、陈佩秋.演员赵丹,常州乡贤谢伯子等都曾是郑先生的学生。郑午昌与房虎卿是好友,相互钦慕。郑先生经常到房家与虎卿先生切磋画艺。有一次在房家看到师田临摹的画作后很为惊叹,主动要求收其为弟子,当时的房师田才十七岁。从此,师田的绘画更讲求传统法度,更注重文人气息。
数月前,笔者等一行有幸前往上海嘉定拜访郑午昌先生之子郑孝同先生。郑先生说,父亲生他比较晚,收房师田为弟子那年他刚出生,后房先生一家又迁往常州居住,因此并未见过面,但长大后听家人谈起过父亲的这位灵气和悟性都非常好的女弟子,也见到过房老的一些山水画作品,完全不像出自一位纤弱女性之手,也不是一般女性的附庸风雅之作.她的笔力,造境、气韵、格调等都非常到位,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山水画家。
房师田十七岁时,便加入了上海中国画会,成为当时上海最年轻的女画家。与吴青霞,陈小翠、谢月梅,周辣霞等并称为“上海画坛十姊妹”,进入海上画坛的主流圈。上海中国画院著名画家吴青霞在“十姊妹”中最年长,房师田小她十六岁,最年轻.吴老在九十佘岁时与师田见面还是姊妹相称,亲切地叫她”师田妹”,并且”师田妹“年轻时的样子她还记忆深刻,因而还把房师田年轻的小女儿认作是她本人而闹了笑话。
此后,房师田的绘画才华和勤奋越来越被更多上海的艺术界名流所关注和认可。三四十年代,上海企业界艺术界流行沙龙,雅集。工商界人士借此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与社会知名度。20世纪40年代初、中期,在当时著名的亦村雅集上,虎卿先生常带女儿师田出席。亦村雅集,在当时的文化耆老与艺术精英如蒋维乔、商衍鎏、沙彦楷、吴湖帆、郑午昌,谢稚柳、吴青霞等都是常客,年轻的房师田,在他们的谈话交流中,领略了文质与大气;在他们的运笔中,体悟到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
亦村是上海淮海西路支路上的一处幽静的别墅区。后来成为房师田夫君的江子砺先生是这处主人的侄儿。子砺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从事化学工业.1949年后担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多届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子砺先生和他的长辈当时虽从事工业工作,但对书画艺术也十分喜好。他和师田结婚时,不要任何嫁妆,只要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陪嫁,一时成为美谈。著名学者.书法家,清末探花,翰林院编修商衍鎏(1875-1963)先生为他们证婚。
房师田婚后,夫家人依然非常支持她的绘画事业。夫君江子砺的好友刘靖基先生(后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为著名收藏家,见师田学画刻苦,领悟深刻,便主动将自己收藏的宋、元、明、清的名家绘画真迹借与师田临摹。不论当时或现今.有这种学习条件的,均极为鲜见,令人羡慕。
房师田在1949年前的作品已不多见。现存的师田女士在二十岁时所绘的四幅山水,传统功力深厚,章法得体,笔力秀健,意境幽远。画坛大家吴湖帆先生在其中一幅上题日:“颇具风度,殊堪嘉佩,长此精进,未可量也。“体现了一代大家对后学的赞许和殷切期望。郑午昌先生在另一幅上题道”画雨山以水墨浓淡传神,而尤以用笔见力为上,“浑厚庄静.殊快心目”,对女弟子的教导爱护,溢于言表。
笔者还在上海玉佛寺见到房师田在二十岁左右画的两幅山水,笔简意赅,清新深远。对中国山水画传统领悟如此深刻.实践如此到位,实属珍贵。在当今有人否定民族传统的观点面前.坚持传统.传承传统,发展传统,更显实际意义。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房师田因夫君江子砺先生的工作调动.由上海迁往常州。几乎是同时.师田的父亲房虎卿先生被国务院批准的新成立的三大画院之一的江苏省国画院吸纳为首批画师,也由长期生活,创作的上海回到江苏南京工作。后因房老年事已高.江苏省国画院不要求其坐班,虎卿先生就长期与女儿女婿生活在常州。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起到70年代末,房师田与父亲共同生活.在一起学习、创作、交流绘事,这种耳濡目染对她在绘画艺术上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常州是一个具有二千五百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城.历代常州人重文崇教,就绘画而言.清代出过“清初六家”之一的恽南田,创立了常州画派;近现代出过现代美术教育拓荒者、著名画家刘海粟,书画鉴定名家谢稚柳。房师田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地域文化的滋养,同时,她的艺术,也被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喜爱。
1949年后,党和政府号召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基层,传统深厚的房师田,也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中迈出一步。她到工矿企业、农村山区和军营体验生活.到名山大川写生,把从青年时期开始研习的笔墨传统与生活实际、自然风貌有机地结合起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创作的《渔港之春》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深山探宝》被国家送往欧洲数国巡展;《海防前哨》在江苏省美展获大奖……这一系列新题材的作品,凝结了房师田对传统语言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探索和开拓精神。
1981年,“三代画展”即房虎卿、房师田和师田的长子江可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应邀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在房师田的几十幅作品面前.人们流连忘返,认为有如此表现力和传统功力的女画家,真是不多见,弥足珍贵啊! “三代画展”原定展出十天,结果再三延展,共展出了近一个月。
时隔十年.1991年,“房师田.江可群母子国画展”应邀在香港大会堂展览馆举行。著名鉴定家,画家也是常州老乡的谢稚柳先生在香港观看了预展,认为师田女士绘画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雄强之气,雄强与柔秀结合得好是不容易的.谢老还为画展题写了展标,并在开幕时再次前去参观。李嘉诚先生是香港乃至世界的大实业家,他来到展馆参观时,对房师田的作品大加赞赏,并当场选中了五件作品予以珍藏。
房师田先生驰骋艺坛七十余年,八十几高龄时还依然笔耕不辍,把绘画当作每天必修的重要事务。绘画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精神寄托。她不求名利,不计较金钱,从不主动宣传,也从不拒绝上门求画者。
八十六周岁时,在家人和身边友人再三的恳请下,她答应举办个人画展.这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个展,原本打算帮她好好宣传.去北京或上海等地办.但她说不要去外地办了,就在常州,在这块生她.养她的土地举办她的个人画展.来回报几十年来关爱她的故乡以及拥戴她的画界同道与艺坛好友。画展在常州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开幕当天人山人海,工作人员说是刘海粟美术馆开馆二十多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画展开幕式。虽在常州举办,但还是收到来自包括上海、江苏省乃至其他各地画界的祝賀,也有友人远道专程赶来观展的。
这次个展展出了房师田先生一生各个时期创作的中国画作品一百二十余幅,除了山水画,还有她青年时期作的仕女图,惟妙惟肖的形象一眼就可见所绘人物的性格特征;她画的果蔬图也是一绝,雅致清新,寓意美好j她画的虎更是别具一格.少了凶猛.多了平和.却又不失老虎的威武;她还画墨龙,这主要是得父亲房虎卿先生之道,而这些画看得出她在工笔画上的功夫也是令人钦佩。
房师田先生的作品.最为让人叹服的还是山水画。她的山水画拥有一种独特的气质,集众家所长,又极具自身笔墨魅力。她在画展上讲: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产物.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她的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一辈子。她还表示,传统历来都不是一威不变的.我们在继承的同时,要开拓,发展,要有时代感和画家的个性,我们的中国画艺术才能长盛不衰,立足世界。房师田先生道出了中国画艺术传承与开拓的关系,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可以相信,中国画艺术经过一代代有志于传承与开拓的画家们的努力,定能以她特有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精神内涵.光耀世界艺林。
要说房师田的山水画.首先要谈谈两位先生。
其一便是她的父亲房虎卿。房虎卿(1889-1979)先生是由江苏常州老家走向上海画坛的一位名画家,他青年时在苏南县城做图画教师。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经济,文化已成为中国的前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派艺术.也犹如接纳了千百条河流的大江.奔腾人海.气势夺人。各地的画家多向上海聚集,海派绘画也发展很快。1929年.40岁的房虎卿也携家人一起定居上海,并开始了他的绘画事业。当时的上海,画家云集.一个外来画家要想站住脚,实是不易。然而,虎卿先生凭着坚实的艺术功力和坚韧的毅力,不仅在上海画坛立住了脚跟,而且成为海上画派所瞩目的名家。在上海画坛奋斗了几十年后.1959年,江苏省国画院成立时,被傅抱石院长选为首批专职画师.后因山水画传统功力极为深厚,兼任江苏画院山水画进修班导师,培养出一大批山水画才俊.其中一些人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山水画大家。而房虎卿先生对此都是不足为道.但他最为得意的是,他常说“在我的学生中.最聪明最用功的,就是我的长女师田。”可见他对自己女儿寄托了殷切的期望,在女儿的一幅画上,虎卿先生题书“投身艺苑,当能继求深造……书此以勉其勤学”。
房师田少年时随父母到上海定居,住在河南中路吉祥里的一座宅子中。当时念中学的她,下课后经常在父亲的画案边观看父亲作画.久而久之.虎卿先生发现女儿在绘画方面很有兴趣和情致,便让师田试着临摹《芥子园画谱》和自己的课徒稿,并且告诫她.对传统绘画的学习有三点缺一不可:一是对传统笔墨的掌握;二是对传统精神的领悟;三是勤奋和刻苦的学习毅力。师田牢记父亲教诲.从一石一树人手,从局部到整体.不几年.师田便能画较复杂的山水画,而且经营布局都相当得体。每天下課后,放下功课就是拿起毛笔一直画到深夜,就连母亲再三叫她吃晚饭她还是不舍离开画案。师田对绘画的痴迷以及悟性与执着,让虎卿先生喜在心中。
另一位是郑午昌先生。郑午昌(1894-1952)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的绘画史论著作至今影响着画坛。同时,郑先生又是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他的画,法度森严,古意中透出清新之气。著名画家王康乐、陈佩秋.演员赵丹,常州乡贤谢伯子等都曾是郑先生的学生。郑午昌与房虎卿是好友,相互钦慕。郑先生经常到房家与虎卿先生切磋画艺。有一次在房家看到师田临摹的画作后很为惊叹,主动要求收其为弟子,当时的房师田才十七岁。从此,师田的绘画更讲求传统法度,更注重文人气息。
数月前,笔者等一行有幸前往上海嘉定拜访郑午昌先生之子郑孝同先生。郑先生说,父亲生他比较晚,收房师田为弟子那年他刚出生,后房先生一家又迁往常州居住,因此并未见过面,但长大后听家人谈起过父亲的这位灵气和悟性都非常好的女弟子,也见到过房老的一些山水画作品,完全不像出自一位纤弱女性之手,也不是一般女性的附庸风雅之作.她的笔力,造境、气韵、格调等都非常到位,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山水画家。
房师田十七岁时,便加入了上海中国画会,成为当时上海最年轻的女画家。与吴青霞,陈小翠、谢月梅,周辣霞等并称为“上海画坛十姊妹”,进入海上画坛的主流圈。上海中国画院著名画家吴青霞在“十姊妹”中最年长,房师田小她十六岁,最年轻.吴老在九十佘岁时与师田见面还是姊妹相称,亲切地叫她”师田妹”,并且”师田妹“年轻时的样子她还记忆深刻,因而还把房师田年轻的小女儿认作是她本人而闹了笑话。
此后,房师田的绘画才华和勤奋越来越被更多上海的艺术界名流所关注和认可。三四十年代,上海企业界艺术界流行沙龙,雅集。工商界人士借此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与社会知名度。20世纪40年代初、中期,在当时著名的亦村雅集上,虎卿先生常带女儿师田出席。亦村雅集,在当时的文化耆老与艺术精英如蒋维乔、商衍鎏、沙彦楷、吴湖帆、郑午昌,谢稚柳、吴青霞等都是常客,年轻的房师田,在他们的谈话交流中,领略了文质与大气;在他们的运笔中,体悟到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
亦村是上海淮海西路支路上的一处幽静的别墅区。后来成为房师田夫君的江子砺先生是这处主人的侄儿。子砺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从事化学工业.1949年后担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多届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子砺先生和他的长辈当时虽从事工业工作,但对书画艺术也十分喜好。他和师田结婚时,不要任何嫁妆,只要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陪嫁,一时成为美谈。著名学者.书法家,清末探花,翰林院编修商衍鎏(1875-1963)先生为他们证婚。
房师田婚后,夫家人依然非常支持她的绘画事业。夫君江子砺的好友刘靖基先生(后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为著名收藏家,见师田学画刻苦,领悟深刻,便主动将自己收藏的宋、元、明、清的名家绘画真迹借与师田临摹。不论当时或现今.有这种学习条件的,均极为鲜见,令人羡慕。
房师田在1949年前的作品已不多见。现存的师田女士在二十岁时所绘的四幅山水,传统功力深厚,章法得体,笔力秀健,意境幽远。画坛大家吴湖帆先生在其中一幅上题日:“颇具风度,殊堪嘉佩,长此精进,未可量也。“体现了一代大家对后学的赞许和殷切期望。郑午昌先生在另一幅上题道”画雨山以水墨浓淡传神,而尤以用笔见力为上,“浑厚庄静.殊快心目”,对女弟子的教导爱护,溢于言表。
笔者还在上海玉佛寺见到房师田在二十岁左右画的两幅山水,笔简意赅,清新深远。对中国山水画传统领悟如此深刻.实践如此到位,实属珍贵。在当今有人否定民族传统的观点面前.坚持传统.传承传统,发展传统,更显实际意义。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房师田因夫君江子砺先生的工作调动.由上海迁往常州。几乎是同时.师田的父亲房虎卿先生被国务院批准的新成立的三大画院之一的江苏省国画院吸纳为首批画师,也由长期生活,创作的上海回到江苏南京工作。后因房老年事已高.江苏省国画院不要求其坐班,虎卿先生就长期与女儿女婿生活在常州。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起到70年代末,房师田与父亲共同生活.在一起学习、创作、交流绘事,这种耳濡目染对她在绘画艺术上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常州是一个具有二千五百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城.历代常州人重文崇教,就绘画而言.清代出过“清初六家”之一的恽南田,创立了常州画派;近现代出过现代美术教育拓荒者、著名画家刘海粟,书画鉴定名家谢稚柳。房师田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地域文化的滋养,同时,她的艺术,也被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喜爱。
1949年后,党和政府号召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基层,传统深厚的房师田,也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中迈出一步。她到工矿企业、农村山区和军营体验生活.到名山大川写生,把从青年时期开始研习的笔墨传统与生活实际、自然风貌有机地结合起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创作的《渔港之春》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深山探宝》被国家送往欧洲数国巡展;《海防前哨》在江苏省美展获大奖……这一系列新题材的作品,凝结了房师田对传统语言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探索和开拓精神。
1981年,“三代画展”即房虎卿、房师田和师田的长子江可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应邀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在房师田的几十幅作品面前.人们流连忘返,认为有如此表现力和传统功力的女画家,真是不多见,弥足珍贵啊! “三代画展”原定展出十天,结果再三延展,共展出了近一个月。
时隔十年.1991年,“房师田.江可群母子国画展”应邀在香港大会堂展览馆举行。著名鉴定家,画家也是常州老乡的谢稚柳先生在香港观看了预展,认为师田女士绘画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雄强之气,雄强与柔秀结合得好是不容易的.谢老还为画展题写了展标,并在开幕时再次前去参观。李嘉诚先生是香港乃至世界的大实业家,他来到展馆参观时,对房师田的作品大加赞赏,并当场选中了五件作品予以珍藏。
房师田先生驰骋艺坛七十余年,八十几高龄时还依然笔耕不辍,把绘画当作每天必修的重要事务。绘画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精神寄托。她不求名利,不计较金钱,从不主动宣传,也从不拒绝上门求画者。
八十六周岁时,在家人和身边友人再三的恳请下,她答应举办个人画展.这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个展,原本打算帮她好好宣传.去北京或上海等地办.但她说不要去外地办了,就在常州,在这块生她.养她的土地举办她的个人画展.来回报几十年来关爱她的故乡以及拥戴她的画界同道与艺坛好友。画展在常州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开幕当天人山人海,工作人员说是刘海粟美术馆开馆二十多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画展开幕式。虽在常州举办,但还是收到来自包括上海、江苏省乃至其他各地画界的祝賀,也有友人远道专程赶来观展的。
这次个展展出了房师田先生一生各个时期创作的中国画作品一百二十余幅,除了山水画,还有她青年时期作的仕女图,惟妙惟肖的形象一眼就可见所绘人物的性格特征;她画的果蔬图也是一绝,雅致清新,寓意美好j她画的虎更是别具一格.少了凶猛.多了平和.却又不失老虎的威武;她还画墨龙,这主要是得父亲房虎卿先生之道,而这些画看得出她在工笔画上的功夫也是令人钦佩。
房师田先生的作品.最为让人叹服的还是山水画。她的山水画拥有一种独特的气质,集众家所长,又极具自身笔墨魅力。她在画展上讲: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产物.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她的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一辈子。她还表示,传统历来都不是一威不变的.我们在继承的同时,要开拓,发展,要有时代感和画家的个性,我们的中国画艺术才能长盛不衰,立足世界。房师田先生道出了中国画艺术传承与开拓的关系,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可以相信,中国画艺术经过一代代有志于传承与开拓的画家们的努力,定能以她特有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精神内涵.光耀世界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