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两者在语文教学中同等重要,不可以机械割裂开来。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但近年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颇有争议,“人文性”日渐崛起,“工具性”日渐沉寂。因此,本文就替“工具性”寻找正确地位,以及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语文大语文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学科既然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那么工具性当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了。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语文学习与小学生的人格成长、知识修养的发展,与小学生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从这几句话中很难得出理想的答案,而这正是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最为重要的。只有真正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才能进一步拓宽思路,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语文学科本来声名显赫的“工具性”这一性质,沦落到如今谈其色变的地步呢?标准化考试历史已久,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先进的一面,但时至今日其显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语文学科是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惟其模糊和多义,才更有韵味。可笑的是语文课居然有了统一的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更是内涵丰富,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层出不穷,何来标准可言?“齐心协力”与“同心协力”何别之有?由此可见,标准化考试中的诸多试题非但不见“人文性”的踪迹,反而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引入限歧途,完全偏离了其本来的航向,从而沦落为标准化考试的奴隶,甚至充当了标准化考试的侩子手,替标准化考试背了黑锅却浑然不知。语文标准化考试还使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成了编题与解题教学,亦是导致各种练习册、AB卷盛行,题海大战不断的原因。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本身就意味着灵活的、多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计算机阅卷和所谓的标准化考试早已抹煞了“灵活、多变”,取而代之的只是僵化的所谓“唯一”的答案,可笑之至。按照叶老先生的说法: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语文是一种工具,这在语文界已达成了共识。但对语文工具的特殊性,未必有多少人理解。这种特殊性至少是: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的基本训练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训练,而要联系人们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生活状况,包括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等)。
联系生活进行语文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脱离了生活,语文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训练必然呆板枯燥、劳而寡效。具体说,读(包括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一旦脱离生活,读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活动,吸收和鉴赏都失去了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写(包括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服务于生活;一旦脱离生活,写就成了无源之水,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从而达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而进行“大语文教育”则是达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境界的理想模式。那么何谓“大语文教育”呢?“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简言之,大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这也正是“大语文教育”的灵魂。总之,課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对错如何始终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两者各有优缺利弊,不论过于侧重于哪一方都是不科学的。在语文教学中,要相互调剂、互相弥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学科既然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那么工具性当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了。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语文学习与小学生的人格成长、知识修养的发展,与小学生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从这几句话中很难得出理想的答案,而这正是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最为重要的。只有真正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才能进一步拓宽思路,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语文学科本来声名显赫的“工具性”这一性质,沦落到如今谈其色变的地步呢?标准化考试历史已久,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先进的一面,但时至今日其显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语文学科是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惟其模糊和多义,才更有韵味。可笑的是语文课居然有了统一的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更是内涵丰富,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层出不穷,何来标准可言?“齐心协力”与“同心协力”何别之有?由此可见,标准化考试中的诸多试题非但不见“人文性”的踪迹,反而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引入限歧途,完全偏离了其本来的航向,从而沦落为标准化考试的奴隶,甚至充当了标准化考试的侩子手,替标准化考试背了黑锅却浑然不知。语文标准化考试还使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成了编题与解题教学,亦是导致各种练习册、AB卷盛行,题海大战不断的原因。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本身就意味着灵活的、多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计算机阅卷和所谓的标准化考试早已抹煞了“灵活、多变”,取而代之的只是僵化的所谓“唯一”的答案,可笑之至。按照叶老先生的说法: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语文是一种工具,这在语文界已达成了共识。但对语文工具的特殊性,未必有多少人理解。这种特殊性至少是: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的基本训练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训练,而要联系人们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生活状况,包括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等)。
联系生活进行语文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脱离了生活,语文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训练必然呆板枯燥、劳而寡效。具体说,读(包括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一旦脱离生活,读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活动,吸收和鉴赏都失去了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写(包括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服务于生活;一旦脱离生活,写就成了无源之水,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从而达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而进行“大语文教育”则是达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境界的理想模式。那么何谓“大语文教育”呢?“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简言之,大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这也正是“大语文教育”的灵魂。总之,課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对错如何始终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两者各有优缺利弊,不论过于侧重于哪一方都是不科学的。在语文教学中,要相互调剂、互相弥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