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旨在研发菌丝含量高、菌丝活力强、萌发点多、松散均一的双孢蘑菇新型颗粒原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相对菌丝量为指标,考察了颗粒基质配方的C/N、起始pH、含水量和珍珠岩添加量对双孢蘑菇颗粒原种的影响,并优化新型颗粒原种配方;以谷粒原种为对照,通过多项指标比较了新型颗粒原种扩繁栽培种效果.结果表明,双孢蘑菇颗粒基质配方的C/N越小,相对菌丝量越大;珍珠岩添加量越少,相对菌丝量越大;颗粒原种最优配方组合A1B1C3D3,优化配方为菜籽粕78 g,麸皮10 g,粪草发酵料20 g,硅藻岩20 g,珍珠岩5 g、
【机 构】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特色食用菌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州 3500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研发菌丝含量高、菌丝活力强、萌发点多、松散均一的双孢蘑菇新型颗粒原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相对菌丝量为指标,考察了颗粒基质配方的C/N、起始pH、含水量和珍珠岩添加量对双孢蘑菇颗粒原种的影响,并优化新型颗粒原种配方;以谷粒原种为对照,通过多项指标比较了新型颗粒原种扩繁栽培种效果.结果表明,双孢蘑菇颗粒基质配方的C/N越小,相对菌丝量越大;珍珠岩添加量越少,相对菌丝量越大;颗粒原种最优配方组合A1B1C3D3,优化配方为菜籽粕78 g,麸皮10 g,粪草发酵料20 g,硅藻岩20 g,珍珠岩5 g、轻质碳酸钙15 g,起始pH 7.6,含水量54%;新型颗粒原种颗粒数280-300 n/g,多于小米原种颗粒数180-200 n/g,显著多于麦粒原种颗粒数16-18 n/g,新型颗粒原种相对菌丝量为326.5 mg/g,分别是小米原种相对菌丝量252.9 mg/g的1.29倍和麦粒原种139.2 mg/g的2.35倍.在接种量为0.2%条件下,新型颗粒原种扩繁透气袋栽培种平均菌丝满袋时间为15.8 d,短于小米原种的18.4 d和麦粒原种的19.6 d.说明新型颗粒原种较谷粒原种扩繁栽培种具有优势.
其他文献
为探讨灵芝子实体(GLM)、菌丝体(GLHM)和孢子(GLSM)黑色素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差异,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分析这3种黑色素的结构,并对这3种黑色素的理化性质如溶解性、色价、稳定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黑色素为真黑色素.与灵芝子实体和孢子黑色素相比,灵芝菌丝体黑色素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色价和稳定性以及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外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灵芝菌丝体黑色素的生物活性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利用香菇菌渣开发生物有机肥目前是解决废弃菌渣资源化的主要趋势,为了更好地腐熟香菇菌渣,从废弃香菇菌渣中筛选出1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DGW1,并优化产纤维素酶条件及评估降解菌渣能力,以期为后续利用香菇菌渣进行堆肥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奠定基础.采用CMC-Na平板法和刚果红染色法初步筛选,结合滤纸条崩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性测定进行复筛,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优化菌株DGW1的产纤维素降解酶条件.结果表明:获得的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DGW1鉴定为里氏木霉,7 d内可将滤纸条降解为糊状.
鹿茸菇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鹿茸菇子实体粗多糖具有抗肿瘤、保肝等多种生理活性.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分析鹿茸菇多糖的化学抗氧化活性,再以H2O2建立LO2肝细胞损伤模型,进一步研究鹿茸菇子实体多糖对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机制.结果表明:在体外抗氧化方面,鹿茸菇子实体多糖对DPPH、ABTS、O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0.218 mg/mL、0.027 mg/mL和2.744 mg/mL;在改善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方面,随着多糖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也显著提高,当多糖浓度为5 mmo
总分:100分rn时间:90 minrn●请将你的学生代码写入标题页的方框中.rn●使用单独提供的答题纸回答所有问题.rn●不会评估写在试题纸中的答案.rn●旗帜的使用(桌子上的标志),只需将其置于桌子左墙上的旗架上即可.rn●请确保你可使用所有材料和设备.如果遗漏任何东西,请在考试开始后5 min内将旗帜放在旗架上.(15 min后的任何投诉都不会被接受)rn●如遇紧急情况或问题,请将您的黄旗置于旗架上.rn●在实验过程中,任何材料损失都不会额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