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南平原青紫塥粘田的大田自然环境中,在分蘖中后期进行不同管水办法以控制杂交早稻的无效分孽的试验。结果表明,其效果以10~17cm的深水最好,4~8cm的淹水和1hm ̄2苗数未达270万始搁的早搁田处理次之,1hm ̄2苗数超过270万始搁的迟搁田处理控制无效分孽的效果不好。试验表明,由于杂交稻的生长势,分蘖力,和根系优势均比常规稻强,因此控制无效分蘖的栽培措施应提早。杂交水稻提早搁田使群体和个体间合理协调,苗峰下降,成穗率提高,个体健壮,穗型整齐、增大,库容增大。提早搁田又在时间上争取了主动,即使在搁田期间遇连续阴雨,或防病冶虫需保持水层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搁田效果。试验表明,杂交水稻提早搁田,使稻株的基部节间缩短,直径增大,充实度增加,群体透光性增大,株型变好,所以既提高了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又有利于水稻生育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经济系数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