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政府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b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公众也逐渐的参与到了交通运输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公众在参与交通运输管理中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公众参与政府交通运输管理的重要性做了简单的介绍,深入的分析了公众在参与政府交通运输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公众参与政府交通运输管理的对策,希望以此能够加快对交通运输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发挥公众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问题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政治领域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以及法制保障的这样的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公众参与这一理念的提出,符合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同时也是应对当今国际局势潮流所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决策。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对交通运输管理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深刻的要求,而对于这么大的压力,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效的呼吁公众,促进公众更好的参于到交通运输管理中。公众参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伟大的实践,可以有效的促进交通运输管理创新性的发展,保证交通运输管理向着一个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
  一、公众参与政府交通运输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交通运输管理职能的转变。
  长期以来,受我国封建制度的影响,“官本位”思想残余还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之中,对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我国的政府部门在交通运输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他们自身的职能和责任划分的不是特别的明确,执行的力度也较弱,虽然可能会对交通运输管理做出相应的贡献,但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从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就旨在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但是,从目前来看,政府在管理交通运输时所用的手段单一,对公众的想法考虑的也较少。因此,新时期,公众参与到政府交通运输管理中,有助于政府划清职责,更好的让公众进行参与。
  2.有助于创新交通运输管理新模式。
  交通运输管理是关系到民生、民意,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项重要的事情。从主体上来看,有必要让公众参与到交通运输管理中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参与到交通运输管理之中。在交通运输管理的过程中,让公众参与进来,有利于民众和政府之间更容易的进行沟通,交流,有助于公众和政府之间彼此信任和理解,从而促进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之间矛盾的解决,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3.有利于解决交通运输管理面临的冲突。
  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很多的城市相继出台了很多的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例如车号限号,但是这一举措很可能会受到当地市民的严重不满。很多的政府与公众就这些举措展开了积极地讨论,让公众参与到交通运输管理之中,帮助政府进行决策,寻求解决目前冲突的最佳的办法。在政府交通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多考虑公众的意见,同时也能够寻求公众的支持,让公众接受政府的决策,促进政府和公众两大主体利益的实现。
  二、公众在参与政府交通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众积极性较低,存在形式主义。
  公众在参与交通运输管理的过程中,其参与意识较差,积极性不够高,管理的意识有待加强。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所运用的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结构,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就没有参与的积极主动权,一般情况下,公众基本上都是被动性的进行接受,对于政府的一些决策,公众往往不能够参与进去。长此以往,公众的参与意识变得特別的薄弱,在实施的过程中,公众基本上表现的都是形式主义,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交通运输管理之中去。
  2.公众所参与的范围有限,途径不畅。
  政府部门长期对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进行决策,参与管理,这使得政府部门既是交通运输决策的制定者,同时也是执行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大多是维护自身的利益的,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其所承受的政府的压力比较大,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为了加快交通运输管理,往往将公众所参与的管理范围进行限制,使公众仅仅能够参与到管理的表层方面去,在交通运输的核心部分则没有加强公众的参与,使得公众参与表现出形式化。在很多情况下,即便公众已经参与交通运输管理之中,但是还不免会出现电话无人接听的情况,这都需要人们进一步的加以改进。
  3.公众参与管理的素质较低。
  公众在参与交通运输管理中,其专业知识有限,基本上没有经历过系统化的培养,其管理的素质较低。同时,交通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愿意向公众公布一些管理的数据和信息,提高公众的培养力度。在很多时候,公众所获得的数据途径是十分的有限的,这些都制约了公众参与管理的素质,不利于交通运输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推动公众参与政府交通运输管理的对策
  1.增强公众参与决策的意识,更新观念。
  很多的公众认为,交通运输管理这一项责任就是政府部门的,基本上和普通的公民是没有关系的,因此,在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态度表现的十分的冷漠,不愿意参与到管理事项中来。因此,在交通运输管理中,首先有必要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让公众认识到其自身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改变其自身的观念和思想,提高参与的意识,让公众能够从思想上对交通运输管理进行重视起来。
  2.拓宽公众参与范围,提高监管水平。
  要想让公众参与到政府交通运输管理之中,就必须要拓宽公众参与的范围,让公众不仅仅停留在一些管理的表层方面,同时,也要加快参与到交通运输管理的核心层面中去。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必须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的水平,通过利用一些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平台,加强对政府交通运输管理进行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监管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扩大监管的范围,让公众参与进去。
  3.提高公众素质,加快公众学习。
  公众的参与能力以及参与素质是极其有限的,其素质的多层次性也影响了交通运输管理的效率。因此,新时期,要不断地提高公众的素质 ,加快公众学习交通运输管理知识。政府要适当的安排一些培训会,让公众进行知识储备。同时,政府也要及时的将相关的数据向公众公布,从而让公众了解政府目前所管理的现状,加快其能够根据目前所处的状况,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从而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公众参与的意识也逐渐的得以增强。新时期,在政府交通运输管理之中,公众要积极的参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扩宽公众参与的途径,加快数据的发布,以保证交通运输管理向着一个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 综合交通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研究[J]. 综合运输,2015,37(06):32-38.
  [2]史秀英. 如何提高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的积极性[J]. 管理观察,2015,(25):79-80.
  [3]李菲,裴宗亭. 公众参与高速铁路建设问题的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38(08):97-100.
  [4]董治,李林波,王艳丽. 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1):38-41+49.
  [5]安实,胡晓伟,王健. 公众参与下城市客运交通政策决策[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3):33-38+43.
  [6]青锋. 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决策状况分析[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2,27(06):1-13.
其他文献
期刊
如今,大数据思维正在成为全球思维新常态,美国、日本、欧洲纷纷提出大数据战略.rn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动力正在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而大数据技术正是创新驱
周武王封宗姬于巴,以江州(重庆)为府.南宋赵惇,封王称帝;双重喜庆,沿用今矣.群山环绕,河流纵横;山势奇俊,险峡幽洞;高楼鳞立,层叠呼应;巴山夜雨,别具风情.巫山龙骨,人类起源
随着“致力于打造民族品牌”或者“致力于打造行业第一品牌”的中小企业主越来越多,似乎做品牌已成为了众多中小企业主的共识。大家都毫不怀疑,中小企业的出路就是做品牌。
摘要:如何组织物理复习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课业负担,一直是令很多教师头疼、郁闷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每个教师都在不断地探索着,教师之间针对这个问题也不断地相互交流着各自的经验.  关键词:分类 关联 疏导  如何提高物理复习教学效果?多年来,我一直在不间断地探索、思考着这个问题.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个问题.  物理复习教学要出效果,要兼顾方方面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摘要:完善发展规划评估机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在我国发展规划评估机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发展规划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发展规划评估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发展规划评估机制 完善 对策与建议  一、我国发展规划评估的实践探索  (一)规划中期评估成为法律要求  为了克服“重规划编制、轻实施评估”的突出问题,我国在“十一五”时期中将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确
写下这个标题,记者不禁想起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出访美国,在参观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农场后说,中国有工会,但没有农会.他会见了美国农场局主席,并邀请他访华,向中国介绍经验,以
传统意义上的SOHO一词是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自由职业者的意思,多指那些专门的灵活就业者,如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工艺品设计人员、艺术家等.当然,S
摘要: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身欲望的能力评价,商品效用的大小直接决定消费者的消费导向。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导向战略存在紧密而深刻的联系。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首先分析效用的含义与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导出效用与消费者导向战略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效用;消费导向;战略  一、效用的含义与特点  (一)效用的含义  所谓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或拥有商品对欲望的满足程度。商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