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而言,对于过去的40年而言,女排早已不仅是一支队伍,一项体育运动,她还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整个民族需要一种力量的时候,女排适时出现。同时,这种力量不仅来源于女排,体育可以穿越时代,穿越未来。
激情燃烧的岁月
很多人会想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狭窄的院子里,一群人围坐在一台黑白电视机前。孩子的眼中,屏幕上的小人在球场上跑来跑去,球飞来飞去,解说员的语速非常快(应该是著名的宋世雄先生),依稀听到“一传不到位”“打手出界”“上手飘球”这些术语。
人群不断发出欢呼和叹息,孩子们后来干脆不看球,转过身看那些叔叔大爷,平常挺严肃的长辈这时候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欢呼都岔了音。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根本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人却越聚越多,不少人站在门外伸着耳朵听。
那一场似乎打得很艰难,是和当时实力最强的日本队决胜负。胜利的瞬间,女排姑娘们抱头痛哭,失败的日本队也在嚎啕,看球的大人们都跳起来,有的忙着擦眼泪,有的像孩子一样欢呼,直到深夜大家还久久不愿散去。
38年前那个初冬的夜晚,定格在许多人的记忆中。
那个坐在最前排的孩子回忆道:“后来,我们又看过很多次女排的直播,逐渐大家都买了电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为了看女排而买电视的,只要一有女排的直播,肯定是街上不见人影,没有人统计过那时的收视率,肯定是非常惊人的。印象最深的依旧是郎平的扣球绝杀,只要‘铁榔头’一挥动,几乎百发百中。”
整个80年代,女排成为时代偶像,排球早已经超出了体育领域,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点。那时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充满正能量的词——拼搏精神,出处就是中国女排。各行各业都在学习女排精神,都在拼搏奋进。
1981年,《人民日报》第一次提出号召:“向女排学习,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女排精神,振兴中华。”“向女排学习”成为各行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代强音,中国女排的精神内核成为社会各行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女排几代人传承延续的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地激励着社会向前发展。
长期以来,“女排精神”成为中国女排永葆活力、奋斗不息的源泉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40年来,“女排精神”始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步演化成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在社会各界产生了高度的思想聚合力,为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亦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女排姑娘们一次次地飞身鱼跃救球,一次次带伤参加比赛,一次次扣球得分,正代表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人,经历一次次困难和挫折后,依然坚定前行不放弃的精神品质。看到女排夺得世界冠军,更能激发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信。当时的《人民日报》就曾报道,北京商标一厂、无锡钟表厂等生产单位职工表示:学习女排精神,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还有媒体报道,某工厂女工看了女排的事迹之后,每天早来晚走,精心操作,班产量天天超额完成计划;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加义务班,日日超产。
一位鞋匠,看到五连冠的女排姑娘们穿的是日本的美津浓,痛下决心,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为中国运动员做出高质量的运动鞋。他号召全体员工学“女排精神”,带领职工开展“百日会战”,做出中国人自己的排球鞋。
研发成功后,这位企业家背上为女排赶制出的排球鞋,到北京去给女排送鞋。正在训练的女排姑娘们,看到他背着一大包运动鞋站在训练场外,好奇地跑了过来。由于受当时商业合同限制,比赛过程中不能穿用,但是,当时的女排在训练时,一直穿企业家送的排球鞋。
这位企业家就是汪海,双星排球鞋也成为那个时代的全民记忆之一。
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女排精神”为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是体育的力量。直到今天,“女排精神”依然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它依然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改革浪潮中,奋勇前进。
振兴中华,响彻时代的口号力量
口號的力量,可以穿越时代。
1979年9月,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17岁的中国跳水新星陈肖霞力压对手,夺得了中国体育历史上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几天后,《体育报》在刊登陈肖霞夺冠消息的同时,专门配发了一篇评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他们立志要在亚洲以外的大型国际比赛中,与世界第一流选手较量,同世界冠军争高低。”
从亚洲走向世界,既是体育健儿的目标,也是一个国家的志向。随着全国各领域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呼声传遍了各行各业,成为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就在陈肖霞夺冠的同一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重回奥运大家庭的中国体育由此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征程,并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成为国际体坛的一支重要力量。
那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故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225名选手组成的中国代表团重返夏季奥运会赛场,“神枪手”许海峰为中国射落奥运首金。15枚金牌的优异成绩,宣告着体育大国的强势回归。
中国何时有人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曾几何时,“奥运三问”是中国人的情结与愿景。从解答第一问到实现第二问的目标,中国体育人耗费半个多世纪,而从第二问到完成第三问,仅仅用时24年。
1981年,注定了是中国排球史上里程碑的一年。这一年,男排也载入史册。
这一年3月20日,傍晚,北大燕园。
11座宿舍楼的4000多名学生不约而同涌出房门。楼群间的空地上,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祖国万岁!”“中国万岁!”“向我国排球健儿致敬!”口号和呐喊声划破夜空,其中,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声音尤为突出,逐渐成为了人群中的主旋律。 从香港传来消息,在男排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决赛上,中国男排在0比2落后的局面下,连扳三局,战胜了对手韩国队,获得世界杯决赛的入场券。
你或许难以想象,排球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彼时中国百废待兴,刚刚开眼看世界,此时中国排球在国际上发声并取得突破性成绩,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
随后,人民日报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题报道了此次活动。很快,这一饱含力量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激励中国人奋发图强的磅礴精神力量。在城镇、在乡村,不少商店、工厂以“振兴”“振华”命名。在此后历次国庆游行的队伍中,“振兴中华”也是最响亮的口号之一。
一句口号的诞生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不仅成为了中华体育文化的历史经典,同时也成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励志动员。
如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东北角,依旧竖立着一座书写着“振兴中华”四个大字的石碑。它记述着1981年这个影响中国口号的诞生,见证了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整个中国社会投身改革、激荡梦想的热情与期待。
同“沖出亚洲,走向世界”相比,“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有着更外露的色彩,甚至在字面上一点看不出是一句源于体育比赛的口号,在整个改革开放年代直至现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竞技体育对于人心的凝聚和民族精神的激励,常能起到这样立竿见影且无可替代的作用。今天,随着竞技体育水平整体的提升,我们可能不再会为奥运金牌数量的多寡或金牌榜的座次升降而纠结,但依然会为苏炳添成为首位打破百米10秒大关的黄种人而欢呼,为中国女排拿到第10个世界冠军而骄傲。
这,就是体育的精神力量。
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诠释了体育运动的本质,就是要造福人民群众,这为新中国体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为中国打破第一个世界纪录;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运动员们的佳绩鼓舞了人民群众,他们的口号则成为那个时代最流行的口号之一,“革命加拼命”,以及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回搏!”,不仅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群众建设新中国的决心,直到现在仍然是很多人的座右铭。
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赛前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即将出征的中国乒乓球队的时候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在这个口号指引下,中国乒乓球队与美国队在世乒赛期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接触,促成了两队随后的互访,为中美两国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打开了一扇大门。随着尼克松总统不久后正式访华,“乒乓球外交”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此后成为业余体育运动的准则,堪称体育人文精神的典范,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直到2008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使中国融入世界,也让世界更加了解开放的中国,更让东方与西方文化水乳交融。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勉励北大师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1981年北大学子在燕园一起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今天我们仍然要叫响这个口号,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从“振兴中华”到“实现中国梦”,精神内核从未发生改变。
为时代寻找偶像
过去的40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体育成为引领时代的符号。同时,更多时代符号响彻天空。
改革开放需要人才、需要知识,伴随着1978年中国科技大会的召开,科学技术事业实现了重大的转折,迎来了崭新的春天。那个时代,青少年崇拜的英雄偶像是中外有名的科学家,外国的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中国的华罗庚、陈景润、杨乐、张广厚。他们那种在求知道路上勇攀高峰、钻研拼搏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少年。科学家的格言警句是一代青少年的座右铭。
紧接着,《高山下的花环》中战斗英雄们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和血染的风采感动了一代人。
改革开放、鼓励先行先试,马胜利、鲁冠球等乡镇企业家成了那个时代的宠儿。改革开放初期,知名乡镇企业家的事迹占据了报刊的主要版面,在中小学校,乡镇企业家们登上了学校的讲台,给中小学生作报告。一些乡镇企业家还获得转干、家属转非、在乡镇政府兼职等奖金之外的重大奖励。
那个时代,战胜自我,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也是一代年轻人崇拜的英雄和偶像。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张海迪的事迹鞭策了一代年轻人的成长。
那个时代,还涌现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孔繁森、优秀大学生张华、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等一大批模范英模人物。榜样给年轻一代赋予了无穷的力量。
还要说到体育。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打破了奥运会金牌零的记录,许海峰、李宁等奥运金牌获得者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偶像。
李宁,这个横跨体育和企业等不同领域的人物,可以看做改革开放的缩影。
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是李宁体操生涯的第一个高光时刻:这个身材修长、面相英俊的小个子,一人独揽男子个人全能、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单杠6枚金牌,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奇迹,至今无人打破这个纪录。南斯拉夫《战斗报》评论说:“李宁揭开了世界体操史的新篇章。”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李宁再次惊艳世界,他一人独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三枚金牌。其中自由体操更是中国选手的第一枚奥运体操金牌。 在李宁的体操生涯中,他一共获得14个世界冠军、106塊金牌,被世界体操权威人士誉为“最完美的体操选手”。体操带给他无数荣誉、鲜花和掌声,他也回馈给体操很多“李宁制造”,为世界体操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独创的“吊环后悬垂前摆上接直角支撑”“吊环李宁正吊”“双杠李宁大回环”等,至今仍被体操后辈模仿学习。
李宁可以说是中国运动员退役经商中最成功的一个。追寻他一路走来的足迹,你会发现,这是一长串奋斗者的足印。饥饿、贫困、艰苦生活所打磨沉淀出的吃苦耐劳、砥砺奋进、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绝不放弃、绝处逢生的奋斗者的品质、气质成就了李宁的成功。正是成千上万个像李宁这样的奋斗者,成就了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
随着时代变迁,新的偶像身上有了新的标签。比如姚明和刘翔,他们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不再高调重弹为国争光,而是巧妙地以风趣幽默和生活化的方式,将其融汇并淡化在言行中,同时以更开阔的视野,将体育的内涵从爱国到奥林匹克精神,进行了更宽泛的拓宽和衔接。
还有李娜,以她的口无遮拦和出言不逊,抵抗着非体育对体育的侵犯,力求完成体育从政治到文化的回归,并尽力还原体育自身的本义。
在著名体育学者易剑东看来,如今中国体育不缺乏冠军,但最终称得上“偶像”的相对有限。“可这不意味着过去没有全民偶像,体操、女排、乒乓球等,都有不同量级影响力的明星存在。”只是随着时代发展,“偶像”的作用除了提振民族自信,更多又体现在“推动项目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对时代发展中体育地位以及体育对人们生活方式影响等方面能发挥巨大作用”。
当然,时间无法冲淡那些曾经的光辉,我们依旧会记住女排、李宁、许海峰、姚明……直到今天,体育依旧不仅是体育本身,它是家国,亦是日常,力量和速度的内涵不断,外延在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