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农科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项目固化、内容与专业知识融合度不够等问题,该文提出构建“多元化”实验教学内容,推行实验项目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实行学生实验考核准入制度,打造“专业化”的农科类化学实验教学团队的改革方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提升基础教育的专业融合度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科类;化学实验;实验项目;融合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2-0153-02
Abstract:As to the problems of experimental category fossilization,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between content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chemical experiments of agronomy specialty,this article presented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ontent with diversification,practice of combination between required experimental content and elective courses,implementation of admittance system for student experiment examination,building of reform scheme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for agronomy chemistry experiment,are to lay the strong basis 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kills,and increase the degree of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on basic education.
Key words:Agronomy;Chemical experiment;Experiment category;Degree of integration
化学实验是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课程,更是培养其实验技能的重要课程。在教育理念时时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农科类专业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智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然而,化学实验技能的养成不是依靠几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期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来实现内化,达到质的提升。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完成动作技能的观察学习,更要能够学会解决实验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切实提高实验技能水平,保障实验完成质量,创造性的进行观察学习。
安徽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曾先后针对各专业学生需掌握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按照探究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设置了单独考核的实验课程《基础化学实验》,但由于实验内容多而全,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动手能力和参与度较低,收效甚微[1]。这一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更不能满足学生就业技能需求培养。鉴于此,笔者对农科类专业学生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水平,为其今后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农科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化学实验》是面向全校各類理、工、农专业大一第1、2学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经过几年的实践,课程效果初现,但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1 实验内容具有普适性,未能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目前安徽科技学院开设《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专业不仅有农科类专业植物保护、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还有生物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等理工科类专业。众所周知,理工科和农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相差甚远。然而,在进行基础化学实验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完全一致,没有体现专业差异,未能实现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1.2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目前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全按照教师或者实验操作要求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无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欠佳。
1.3 实验项目固化,未能体现因“材”施教 目前开设的实验项目主要是由开课院系统一设置,学生对实验项目没有选择权;实验项目相对固定,学生在实验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下降,效果欠佳。
1.4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欠缺,学习积极性不高 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最早接触到的基础性操作技能实验,也是农科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中用到最多的实用性操作技能。由于学生高中阶段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对实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没有进行系统的操作培训,致使学生在大学接触化学实验时基本操作技能欠缺,学习能力层次不齐,学习兴趣不高。
2 教学改革建议
2.1 构建“多元化”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基础教育专业融合度 根据各专业不同要求和特点,在现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挑选适合不同专业的多元化的实验项目,与生产或生活贴近,与时代前沿、科技进步紧密结合,增强实验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2]及应用性。积极实行化学实验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开放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创造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技能,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基础。如农科类学生在上分析化学实验部分中的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比较滴定实验时,可以选择肥料中的氮元素含量的测定作为综合实验项目,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酸碱滴定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化学基本实验对专业的实际作用。 2.2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选修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项目,应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根据实验目的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3]。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案,完成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在教学管理中也要积极推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如广东海洋大学蔡鹰[4]等提出利用手机APP进行实验预习、预习效果在线检查、实验报告提交、审核、批改以及相关微课连接演示等内容进行融合,形成“融合式”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既可以有效增强师生互动,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2.3 推行实验项目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在已改革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基础上,根据农科类专业的不同需求,将实验项目划分为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重构实验教学模块,按照基础性实验(必修)——验证性实验(必修+选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选修)——探索研究性实验(选修)的教学思路搭建开放的基础实验平台。将现有实验内容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实验项目设置改革,课时设置按照实验项目性质划分为必修实验和选修实验。必修实验是所有专业都要掌握的基础性操作技能实验,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熟练操作;选修实验是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和特点,挑选适合不同专业的实验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选修。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改进实验项目,从而让学生获得对专业的认知和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5]。
2.4 实行学生实验考核准入制度,确保实验教学取得成效 为了确保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养成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开设《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均要进行实验技能和实验安全知识考核,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实验项目选修及实验课程学习,不合格这需进行实验技能强化学习,学习期满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项目选修和学习。采取学生实验考核准入制度是为了从源头上保障基础教育的一致性,避免由于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实验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实验教学的效果。
2.5 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农科类化学实验教学团队 “专业化”的农科类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必须是一支精通化学与农科类专业基础知识的全面的复合型教学队伍,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的化学知识,还要具备的农科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实验任课教师必需了解與农科类专业联系紧密的化学基础,以及这些学科亟需解决的化学问题,了解化学与农科类专业的交叉融合点以及化学在农科类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6]。
3 结语
为充分发挥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在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能够建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应大类招生背景的农科类专业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撑,使化学实验课程成为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加强班。
参考文献
[1]龙恩艳,罗文强.浅谈高校化学实验项目多元化[J].实验室科学.2018,21(2):238-240.
[2]张月娟,刘艺芳,赵庶吏,等.“趣味化学实验”选修课的设计与实践[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32(1):96-101.
[3]谢建平,陈春华,谢东坡.化学·生物·农学类院系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管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44-9445.
[4]蔡鹰,李思东,杨磊,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19-22.
[5]杨娟,多专业普适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10):43-46.
[6]吴方琼,杨新斌,张莉.农科化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195-196.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农科类;化学实验;实验项目;融合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2-0153-02
Abstract:As to the problems of experimental category fossilization,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between content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chemical experiments of agronomy specialty,this article presented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ontent with diversification,practice of combination between required experimental content and elective courses,implementation of admittance system for student experiment examination,building of reform scheme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for agronomy chemistry experiment,are to lay the strong basis 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kills,and increase the degree of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on basic education.
Key words:Agronomy;Chemical experiment;Experiment category;Degree of integration
化学实验是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课程,更是培养其实验技能的重要课程。在教育理念时时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农科类专业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智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然而,化学实验技能的养成不是依靠几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期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来实现内化,达到质的提升。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完成动作技能的观察学习,更要能够学会解决实验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切实提高实验技能水平,保障实验完成质量,创造性的进行观察学习。
安徽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曾先后针对各专业学生需掌握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按照探究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设置了单独考核的实验课程《基础化学实验》,但由于实验内容多而全,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动手能力和参与度较低,收效甚微[1]。这一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更不能满足学生就业技能需求培养。鉴于此,笔者对农科类专业学生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水平,为其今后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农科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化学实验》是面向全校各類理、工、农专业大一第1、2学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经过几年的实践,课程效果初现,但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1 实验内容具有普适性,未能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目前安徽科技学院开设《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专业不仅有农科类专业植物保护、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还有生物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等理工科类专业。众所周知,理工科和农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相差甚远。然而,在进行基础化学实验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完全一致,没有体现专业差异,未能实现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1.2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目前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全按照教师或者实验操作要求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无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欠佳。
1.3 实验项目固化,未能体现因“材”施教 目前开设的实验项目主要是由开课院系统一设置,学生对实验项目没有选择权;实验项目相对固定,学生在实验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下降,效果欠佳。
1.4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欠缺,学习积极性不高 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最早接触到的基础性操作技能实验,也是农科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中用到最多的实用性操作技能。由于学生高中阶段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对实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没有进行系统的操作培训,致使学生在大学接触化学实验时基本操作技能欠缺,学习能力层次不齐,学习兴趣不高。
2 教学改革建议
2.1 构建“多元化”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基础教育专业融合度 根据各专业不同要求和特点,在现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挑选适合不同专业的多元化的实验项目,与生产或生活贴近,与时代前沿、科技进步紧密结合,增强实验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2]及应用性。积极实行化学实验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开放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创造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技能,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基础。如农科类学生在上分析化学实验部分中的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比较滴定实验时,可以选择肥料中的氮元素含量的测定作为综合实验项目,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酸碱滴定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化学基本实验对专业的实际作用。 2.2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选修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项目,应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根据实验目的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3]。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案,完成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在教学管理中也要积极推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如广东海洋大学蔡鹰[4]等提出利用手机APP进行实验预习、预习效果在线检查、实验报告提交、审核、批改以及相关微课连接演示等内容进行融合,形成“融合式”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既可以有效增强师生互动,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2.3 推行实验项目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在已改革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基础上,根据农科类专业的不同需求,将实验项目划分为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重构实验教学模块,按照基础性实验(必修)——验证性实验(必修+选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选修)——探索研究性实验(选修)的教学思路搭建开放的基础实验平台。将现有实验内容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实验项目设置改革,课时设置按照实验项目性质划分为必修实验和选修实验。必修实验是所有专业都要掌握的基础性操作技能实验,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熟练操作;选修实验是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和特点,挑选适合不同专业的实验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选修。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改进实验项目,从而让学生获得对专业的认知和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5]。
2.4 实行学生实验考核准入制度,确保实验教学取得成效 为了确保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养成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开设《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均要进行实验技能和实验安全知识考核,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实验项目选修及实验课程学习,不合格这需进行实验技能强化学习,学习期满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项目选修和学习。采取学生实验考核准入制度是为了从源头上保障基础教育的一致性,避免由于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实验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实验教学的效果。
2.5 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农科类化学实验教学团队 “专业化”的农科类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必须是一支精通化学与农科类专业基础知识的全面的复合型教学队伍,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的化学知识,还要具备的农科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实验任课教师必需了解與农科类专业联系紧密的化学基础,以及这些学科亟需解决的化学问题,了解化学与农科类专业的交叉融合点以及化学在农科类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6]。
3 结语
为充分发挥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在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能够建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应大类招生背景的农科类专业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撑,使化学实验课程成为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加强班。
参考文献
[1]龙恩艳,罗文强.浅谈高校化学实验项目多元化[J].实验室科学.2018,21(2):238-240.
[2]张月娟,刘艺芳,赵庶吏,等.“趣味化学实验”选修课的设计与实践[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32(1):96-101.
[3]谢建平,陈春华,谢东坡.化学·生物·农学类院系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管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44-9445.
[4]蔡鹰,李思东,杨磊,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19-22.
[5]杨娟,多专业普适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10):43-46.
[6]吴方琼,杨新斌,张莉.农科化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195-196.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