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淮河上游和黄淮之间,不仅有生活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昌灵井人,还有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新密市李家沟文化遗址和舞阳大岗遗址。三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都属于北方猎人细石器文化,是北方猎人族群在距今约1.8万年前后南迁而留下的文化遗存。大约在距今1.2万年猎人族群又陆續向北方回迁,淮河上游和黄河之间的细石器时代也随之结束。约在距今9000年之后,一支掌握较为先进的农业文化的先民来到中原地区,发展成为淮河上游地区著名的裴李岗——贾湖文化。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这一地区的新旧石器之间尚存在约2000年的时间断层。
关键词:灵井遗址;李家沟遗址;大岗遗址;旧石器文化;裴李岗文化
中图分类号:K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06-04
在淮河上游和黄河之间,不仅有生活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昌灵井人,还有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及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新密李家沟文化遗址和舞阳大岗遗址。这些文化遗址不仅反映了淮河上游地区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面貌,同时也为我们考察这一地区从旧石器向新石器时期的过渡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一、灵井石器与南北方细石器文化均有联系
灵井旧石器遗址位于许昌市灵井镇西,从发现的人类和动物化石以及收集到的出土文物来看,这一遗址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从旧石器时代中期一直延续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灵井遗址出土的石器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石器的类型主要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以及球状物等。石器的种类有石锤、石核、石砧、石片、断块、碎屑等。其二,石器的原料以小型的白色脉石英砾石和较大的石英岩为主,其中脉石英占97%,石英岩占3%;脉石英主要用于制作中小型的刮削器、尖状器,石英岩主要用于制作大型的砍砸器。其三,打片多采用锤击法,还有部分脉石英采用砸击法来打片。其四,出土了大量的盘状石核,这是灵井遗址一种较为典型的石器。其五,在遗址中发现一个直径85—88毫米、重达414克的石球。表面有经过人工琢制的痕迹,由此说明我国石器的琢制技术很早就已出现①。
将灵井石器与我国旧石器时期其他石器特点相比较来看,它与南北方细石器都有一定的联系。
首先,灵井文化与北方细石器文化有着渊源关系。灵井遗址的石器跟山西大同峙峪旧石器晚期遗址十分接近:都以砾石为主要原料,用小石片制造体型较小的细石器,很多器物都体现出较为发达的细石器文化的特点。“在峙峪石器中有原始型的扇形石核石器、带有‘柄部’的器物、圆刮器、小圆头刮器、雕刻器等,与灵井遗址大致相似和完全相同的;峙峪石器中可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相比较的器物和制作技术;在灵井遗址中也可找到踪迹。”②
但灵井和峙峪遗址的石器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灵井既有细石器文化中诸如锥状石核、窄长小石片等标准器物,也有一些较大型的石片石器,而峙峪遗址则没有;峙峪遗址中的“箭簇”,在灵井遗址中却没有发现。灵井石器一部分石片石器和位于其北部的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很接近,如:小南海文化中代表性的“弧背长刮器”,在灵井遗址占有很大比例;小石片的打制风格非常接近。但两者也有所不同,如小南海文化中没有灵井遗址典型的细石器;灵井遗址石料以石英为主,小南海文化石器的石料以隧石为主,这大概与当时石料的来源有关。
尽管灵井文化与峙峪文化、小南海文化存在着不同,然而灵井文化与二者无疑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峙峪遗址和小南海遗址都与内蒙古的萨拉乌苏河遗址很接近,从而也说明许昌灵井遗址与我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有着一定的源渊关系。
2009年在灵井遗址发现一件用鹿角雕刻而成的鸟,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物品。鸟雕的线条简洁而流畅,翅膀有羽毛状刻线,体态优美,给人一种动静结合、栩栩如生的感觉。研究认为:“微型雕刻鸟在许昌‘许昌人’灵井遗址出土,其来源可能和同一层出土的细石器一样,是末次冰期盛冰期(距今约1.8万年)由北向南传播所致。”③
其次,灵井文化又与南方细石器文化存在着某种联系。如灵井人用砾石做的砍砸器等有着南方旧石器的因素。灵井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据《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2006年发掘报告》称:“宽吻灵猫相似种,熊未定种,中国硕鬣狗相似种,古菱齿象未定种,披毛犀,梅氏犀,普通马,蒙古野驴,李氏野猪,更新獐,河套大角鹿,马鹿,普氏原羚和原始牛。此外还有两个鹿科化石新种类:灵井轴鹿新种,许昌三叉角鹿新属、新种。综上所述,从灵井遗址出土的食肉目、长鼻目和奇蹄目化石共有八个种,加上偶蹄目八个种,还有两种啮齿目的门齿,灵井遗址出土的已鉴定出的哺乳动物化石共有十八个种。”“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灵猫和熊偏向于森林型,鬣狗偏向于草原型,犀类、长鼻类、猪类、鹿类偏向于半开阔的树林型,马类和洞角类偏向于草原型。熊类、野驴、马鹿是温带偏寒地区的常见种类,大角鹿和披毛犀是寒冷区常见的种类。因此,灵井动物群的生态环境应为平原地区以开阔的草原为主,镶嵌有零散的森林和混交林,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应和现在相当。”④
从动物种类和古动物生活属性、地理的角度看,灵井遗址中发现的大部分动物种类都属于中国北方区物种。由此判断,灵井人生活的环境属于较为湿润的草原灌木环境,周边的湖泊分布着大片草原,成群的马、驴等食草动物在这里生活,丘陵地带的灌木丛林里还有一些诸如鬣狗、熊、灵猫等出没。灵井人不仅进行狩猎,还辅以采集、捕捞活动。灵井人的主体属于来自北方的猎人族群。
二、淮河上游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文化演进存在断层
淮河上游地区还有李家沟文化和舞阳大岗文化,李家沟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北部岳村镇,2009年秋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李家沟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距今10500年至8600年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在文化堆积的下层出土有细石核与细石叶等比较典型的细石器文化遗存,而在遗址的中部则出土了含有绳纹及刻划纹等装饰的夹砂粗陶和石磨盘等新石器时期的遗物,上部发现了典型的裴李岗文化陶片。李家沟文化遗址包括南北两个区域,北区的文化层厚约3米,分为7层。其中第4—6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出土大量陶片、石器;第7层为旧石器文化层,只发现打制的石器。在北区还发现了人工搬运石块的遗迹。南区也分为7层,其第5层出土夹砂陶片与石磨盘,与北区的5、6层相当;第6层发现典型的细石器文化遗存,与北区的第7层相当。经碳14测定,南区第6层为距今10300—10500年的文化遗存,北区第6—4层为距今10000—9000年和8600年的文化遗存。⑤ 李家沟出土的细石器有端刮器、石镞、琢背刀和雕刻器等。石器轻巧精致、口刃锋利。同时还在细石器文化层发现了2件陶片与1件局部磨制的石锛。李家沟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牛、马、鹿、猪、鸟类等。其中牛、马、鹿等大型食草类动物达半数以上。由此说明,早期的李家沟人仍是以狩猎为主的,捕获大型食草动物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舞阳县大岗遗址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北28公里侯集乡大岗村,最早在这里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早期时代裴李岗文化遗址,1989年又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大岗文化遗址的第4层发现一层稳定的黑护土,可以据此判断它当在距今1万年左右,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
大岗遗址在裴李岗文化层的下面发现了典型的细石器遗存,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有300余件。石器制作原料大部分是燧石,还有部分脉石英;主要采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来打片;细石核以楔状为主;石器大多比较精致,器物类型主要是刮削器,包括端刮器、凹缺刮器、边刮器等,还有琢背石刀和尖状器等;大多数石器在加工过程中采用锤击法来修理,也有少数石器用砸击进行修理,这也是大岗石制作的一个特色。⑥
从大岗遗址出土的石器来看,大岗文化与北方的李家沟文化有相似的因素,也同属于北方猎人文化。
通过研究,这里面还存在着两个问题尚没有得到解决:
其一,淮河上游地区旧石器到新石器之间仍存在时间上的断层。在灵井遗址中,钙板层和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层中间有大约3米厚的地层,里面既没有石器时代遗物也没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大岗遗址第6层约距今1万年,而上面覆盖的贾湖第3期文化距今为8000多年。由此表明,北方猎人族群在距今1万年以前北撒之后,到裴李岗文化出现之间,还有2000年左右的时间断层。
其二,淮河上游地区旧石器到新石器之间缺乏文化上的有机衔接。李家沟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陶片,它与典型的细石器同时存在于一个文化层中,李家沟文化中包含旧石器晚期的细石器文化层、由旧石器到新石器过渡的文化层和新石器时期的裴李岗文化层。尤其是在第二层的黑垆土层中出土的夹砂陶和无足石磨盘,填补了中原地区从旧石器晚期文化向裴李岗文化之间过渡的空白。然而,李家沟文化层发现大量的陶片,它与典型的细石器并存,年代远比当地的新石器时期裴李岗文化要早,从制作技术、器物形制和纹饰方面与后来的裴李岗文化大不相同,李家沟大部分陶片的质地坚硬,火候较高;颜色呈浅灰黄色、褐色;陶器单一,多为直口筒形;绝大部分陶器有绳纹、刻划纹等;石磨盘呈板状无足。而裴李岗文化的陶质松软,火候低;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陶器多为素面,少数有篦点纹、篦划纹和绳纹等;石磨盘多数形如鞋底,下有四足。可见在距今10000—9000年间,在裴李岗文化之前还存在着一支不同于裴李岗文化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然而在李家沟文化与裴李岗文化之间似乎还存在着文化上的断层。
可是,李家沟文化中的陶器在时代上远早于裴李岗文化,器物的类型、式样、工艺、纹饰等都与新石器时期的裴李岗文化大不相同,北方的猎人文化与裴李岗成熟的农业文化之间似乎没有交集。无论是李家沟文化还是大岗文化,都不能确定它们与裴李岗文化的渊源关系。
三、灵井、李家沟、大岗文化与淮河上游地区新旧石器时期文化的演进
灵井遗址出土的距今8—10万年的人类化石,说明早在10万年前,灵井就有属于旧石器中期的先民们在这里生活,因为考古资料之缺,我们不能知道最早灵井人的来源及后来的去向。而生活在从旧石器晚期到中石器过渡时期灵井人则很有可能来自北方。灵井遗址中出现的北方细石器和北方动物群,说明这一文化遗址与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在距今约1.8万年,末次冰期达到最盛时期,冰雪覆盖着原本较为温暖的北部广大地区,由于气候转寒,大量生活在北方的动物向南方迁徙,而以狩猎为主的北方猎人也随着南迁的猎物而向南迁徙,他们越过黄河,到达当时气候湿润、草原茂盛、灌木浓密的许昌及其周边地区,并在这里定居下来,而北方的细石器文化也随之被带到这里。
在灵井的西北有李家沟文化,其南部有舞阳的大岗文化,这两处文化遗址中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面貌与灵井文化有相同的因素,都属于细石器文化,它们也是新石器晚期来自北方的猎人族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北方猎人文化在中原地区到达的最南端为舞阳大岗。大约在距今1.2万年,全球气候变暖,这批北方来的猎人族群又陆续向北方回迁,从而结束了旧石器时代的灵井文化。
灵井文化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淮河上游地区从旧石器中期到旧石器晚期之间的发展线索,而李家沟文化和大岗文化则提供了淮河上游地区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的过渡材料。在李家沟旧石器文化层发现的夹砂陶和无足石磨盘,在大岗第6文化层之上覆盖着贾湖第3期文化,似乎可以找到淮河上游地区新旧石器时代发展的线索,也似乎看到了从灵井文化、李家沟文化和大岗文化向裴李岗文化发展的脉略。
基于此,我们认为,生活在10万年左右的许昌灵井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生活在淮河上游和黄淮之间旧石器时代的原始族群,这个族群在之后数万年里,大概因为自然或社会原因而发生迁徙,不知去向。到至今1.8万年前后,由于北方温度升高,生活于北方草原上以狩猎为生的族群随着大型动物的南迁而南移,最终来到中原地区,并在此定居,在黄淮之间的许昌灵井、新密李家沟、舞阳大岗等地留下了他们的遗迹,同时也将北方的细石器文化带入中原。约在距今1万年,随着中原气候的变化,气温升高,不适应高温的草原猎人又退回北方,淮河上游和黄河之间的细石器时代也随之结束。
在猎人族群生活在中原的时期,多支来自不同族群的先民也同时来到中原的黄淮地区,所以这里就有了惯于使用砾石做砍砸器的南方人,也有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陶器制作技术的其他先民。而随着北方猎人的迁徙,这些先民们也都相继离开。
约在距今9000年之后,一支掌握较为先进的农业文化的先民来到中原地区,发展成为淮河上游地区著名的裴李岗—贾湖文化。创造裴李岗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人群到底来自何方,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李占扬在《关于中原地区新、旧石器时代文化过渡问题的思考》一文认为:“大概与猎人文化北迁的同时,华南的早期新石器大体循着旧石器时代南方主工业砾石石器文化北进的路线,向北扩展,经洞庭湖地区、长江流域、江淮地区、进而扩展到中原腹地,之后继续北进,东扩西传,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南部这一广袤地区,或直接发展成本地早期新石器文化,或同当地大约同期形成的早期新石器文化汇合,发展成今天看到的具有各自特点的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面貌,农业经济也以往日从未有过的速度在沃土上迅猛发展。”⑦张弛的《论贾湖一期文化遗存》一文也认为贾湖人就是长江流域人北迁而来⑧。陈德珍、张居中等人的《早期新石器时代贾湖遗址人类的体质特征及与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和现代人的比较》一文根据贾湖人类的体质特征证明贾湖人来自于北方族群⑨。
但无论裴李岗——贾湖文化的人群到底来自于南方、北方还是其它地区,抑或是本地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这都有待于今后考古发现来进一步证明,而淮河上游新旧石器时期的文化断层也将由考古发现来完成衔接。可以确定的是,淮河上游和黄淮之间,自古就是各种文化汇集、碰撞、融合的地区,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并最终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之中。
注释
①李占扬:《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研究思路及最新进展》,《东方考古》第9辑。
②周国兴:《河南许昌灵井的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74年第2期。
③李占扬:《河南灵井“許昌人”遗址的考古新收获》,《化石》2009年第3期。
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2006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0年第1期。
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第4期。
⑥张居中、李占扬:《河南舞阳大岗细石器地点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⑦李占扬:《关于中原地区新、旧石器时代文化过渡问题的思考——以灵井遗址为例》,《考古学研究》第七辑。
⑧张弛:《论贾湖一期文化遗存》,《文物》2001年第3期。
⑨陈德珍、张居中:《早期新石器时代贾湖遗址人类的体质特征及与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和现代人的比较》,《人类学学报》1998年第3期。
责任编辑:王轲
关键词:灵井遗址;李家沟遗址;大岗遗址;旧石器文化;裴李岗文化
中图分类号:K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06-04
在淮河上游和黄河之间,不仅有生活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昌灵井人,还有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及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新密李家沟文化遗址和舞阳大岗遗址。这些文化遗址不仅反映了淮河上游地区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面貌,同时也为我们考察这一地区从旧石器向新石器时期的过渡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一、灵井石器与南北方细石器文化均有联系
灵井旧石器遗址位于许昌市灵井镇西,从发现的人类和动物化石以及收集到的出土文物来看,这一遗址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从旧石器时代中期一直延续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灵井遗址出土的石器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石器的类型主要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以及球状物等。石器的种类有石锤、石核、石砧、石片、断块、碎屑等。其二,石器的原料以小型的白色脉石英砾石和较大的石英岩为主,其中脉石英占97%,石英岩占3%;脉石英主要用于制作中小型的刮削器、尖状器,石英岩主要用于制作大型的砍砸器。其三,打片多采用锤击法,还有部分脉石英采用砸击法来打片。其四,出土了大量的盘状石核,这是灵井遗址一种较为典型的石器。其五,在遗址中发现一个直径85—88毫米、重达414克的石球。表面有经过人工琢制的痕迹,由此说明我国石器的琢制技术很早就已出现①。
将灵井石器与我国旧石器时期其他石器特点相比较来看,它与南北方细石器都有一定的联系。
首先,灵井文化与北方细石器文化有着渊源关系。灵井遗址的石器跟山西大同峙峪旧石器晚期遗址十分接近:都以砾石为主要原料,用小石片制造体型较小的细石器,很多器物都体现出较为发达的细石器文化的特点。“在峙峪石器中有原始型的扇形石核石器、带有‘柄部’的器物、圆刮器、小圆头刮器、雕刻器等,与灵井遗址大致相似和完全相同的;峙峪石器中可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相比较的器物和制作技术;在灵井遗址中也可找到踪迹。”②
但灵井和峙峪遗址的石器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灵井既有细石器文化中诸如锥状石核、窄长小石片等标准器物,也有一些较大型的石片石器,而峙峪遗址则没有;峙峪遗址中的“箭簇”,在灵井遗址中却没有发现。灵井石器一部分石片石器和位于其北部的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很接近,如:小南海文化中代表性的“弧背长刮器”,在灵井遗址占有很大比例;小石片的打制风格非常接近。但两者也有所不同,如小南海文化中没有灵井遗址典型的细石器;灵井遗址石料以石英为主,小南海文化石器的石料以隧石为主,这大概与当时石料的来源有关。
尽管灵井文化与峙峪文化、小南海文化存在着不同,然而灵井文化与二者无疑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峙峪遗址和小南海遗址都与内蒙古的萨拉乌苏河遗址很接近,从而也说明许昌灵井遗址与我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有着一定的源渊关系。
2009年在灵井遗址发现一件用鹿角雕刻而成的鸟,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物品。鸟雕的线条简洁而流畅,翅膀有羽毛状刻线,体态优美,给人一种动静结合、栩栩如生的感觉。研究认为:“微型雕刻鸟在许昌‘许昌人’灵井遗址出土,其来源可能和同一层出土的细石器一样,是末次冰期盛冰期(距今约1.8万年)由北向南传播所致。”③
其次,灵井文化又与南方细石器文化存在着某种联系。如灵井人用砾石做的砍砸器等有着南方旧石器的因素。灵井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据《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2006年发掘报告》称:“宽吻灵猫相似种,熊未定种,中国硕鬣狗相似种,古菱齿象未定种,披毛犀,梅氏犀,普通马,蒙古野驴,李氏野猪,更新獐,河套大角鹿,马鹿,普氏原羚和原始牛。此外还有两个鹿科化石新种类:灵井轴鹿新种,许昌三叉角鹿新属、新种。综上所述,从灵井遗址出土的食肉目、长鼻目和奇蹄目化石共有八个种,加上偶蹄目八个种,还有两种啮齿目的门齿,灵井遗址出土的已鉴定出的哺乳动物化石共有十八个种。”“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灵猫和熊偏向于森林型,鬣狗偏向于草原型,犀类、长鼻类、猪类、鹿类偏向于半开阔的树林型,马类和洞角类偏向于草原型。熊类、野驴、马鹿是温带偏寒地区的常见种类,大角鹿和披毛犀是寒冷区常见的种类。因此,灵井动物群的生态环境应为平原地区以开阔的草原为主,镶嵌有零散的森林和混交林,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应和现在相当。”④
从动物种类和古动物生活属性、地理的角度看,灵井遗址中发现的大部分动物种类都属于中国北方区物种。由此判断,灵井人生活的环境属于较为湿润的草原灌木环境,周边的湖泊分布着大片草原,成群的马、驴等食草动物在这里生活,丘陵地带的灌木丛林里还有一些诸如鬣狗、熊、灵猫等出没。灵井人不仅进行狩猎,还辅以采集、捕捞活动。灵井人的主体属于来自北方的猎人族群。
二、淮河上游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文化演进存在断层
淮河上游地区还有李家沟文化和舞阳大岗文化,李家沟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北部岳村镇,2009年秋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李家沟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距今10500年至8600年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在文化堆积的下层出土有细石核与细石叶等比较典型的细石器文化遗存,而在遗址的中部则出土了含有绳纹及刻划纹等装饰的夹砂粗陶和石磨盘等新石器时期的遗物,上部发现了典型的裴李岗文化陶片。李家沟文化遗址包括南北两个区域,北区的文化层厚约3米,分为7层。其中第4—6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出土大量陶片、石器;第7层为旧石器文化层,只发现打制的石器。在北区还发现了人工搬运石块的遗迹。南区也分为7层,其第5层出土夹砂陶片与石磨盘,与北区的5、6层相当;第6层发现典型的细石器文化遗存,与北区的第7层相当。经碳14测定,南区第6层为距今10300—10500年的文化遗存,北区第6—4层为距今10000—9000年和8600年的文化遗存。⑤ 李家沟出土的细石器有端刮器、石镞、琢背刀和雕刻器等。石器轻巧精致、口刃锋利。同时还在细石器文化层发现了2件陶片与1件局部磨制的石锛。李家沟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牛、马、鹿、猪、鸟类等。其中牛、马、鹿等大型食草类动物达半数以上。由此说明,早期的李家沟人仍是以狩猎为主的,捕获大型食草动物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舞阳县大岗遗址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北28公里侯集乡大岗村,最早在这里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早期时代裴李岗文化遗址,1989年又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大岗文化遗址的第4层发现一层稳定的黑护土,可以据此判断它当在距今1万年左右,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
大岗遗址在裴李岗文化层的下面发现了典型的细石器遗存,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有300余件。石器制作原料大部分是燧石,还有部分脉石英;主要采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来打片;细石核以楔状为主;石器大多比较精致,器物类型主要是刮削器,包括端刮器、凹缺刮器、边刮器等,还有琢背石刀和尖状器等;大多数石器在加工过程中采用锤击法来修理,也有少数石器用砸击进行修理,这也是大岗石制作的一个特色。⑥
从大岗遗址出土的石器来看,大岗文化与北方的李家沟文化有相似的因素,也同属于北方猎人文化。
通过研究,这里面还存在着两个问题尚没有得到解决:
其一,淮河上游地区旧石器到新石器之间仍存在时间上的断层。在灵井遗址中,钙板层和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层中间有大约3米厚的地层,里面既没有石器时代遗物也没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大岗遗址第6层约距今1万年,而上面覆盖的贾湖第3期文化距今为8000多年。由此表明,北方猎人族群在距今1万年以前北撒之后,到裴李岗文化出现之间,还有2000年左右的时间断层。
其二,淮河上游地区旧石器到新石器之间缺乏文化上的有机衔接。李家沟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陶片,它与典型的细石器同时存在于一个文化层中,李家沟文化中包含旧石器晚期的细石器文化层、由旧石器到新石器过渡的文化层和新石器时期的裴李岗文化层。尤其是在第二层的黑垆土层中出土的夹砂陶和无足石磨盘,填补了中原地区从旧石器晚期文化向裴李岗文化之间过渡的空白。然而,李家沟文化层发现大量的陶片,它与典型的细石器并存,年代远比当地的新石器时期裴李岗文化要早,从制作技术、器物形制和纹饰方面与后来的裴李岗文化大不相同,李家沟大部分陶片的质地坚硬,火候较高;颜色呈浅灰黄色、褐色;陶器单一,多为直口筒形;绝大部分陶器有绳纹、刻划纹等;石磨盘呈板状无足。而裴李岗文化的陶质松软,火候低;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陶器多为素面,少数有篦点纹、篦划纹和绳纹等;石磨盘多数形如鞋底,下有四足。可见在距今10000—9000年间,在裴李岗文化之前还存在着一支不同于裴李岗文化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然而在李家沟文化与裴李岗文化之间似乎还存在着文化上的断层。
可是,李家沟文化中的陶器在时代上远早于裴李岗文化,器物的类型、式样、工艺、纹饰等都与新石器时期的裴李岗文化大不相同,北方的猎人文化与裴李岗成熟的农业文化之间似乎没有交集。无论是李家沟文化还是大岗文化,都不能确定它们与裴李岗文化的渊源关系。
三、灵井、李家沟、大岗文化与淮河上游地区新旧石器时期文化的演进
灵井遗址出土的距今8—10万年的人类化石,说明早在10万年前,灵井就有属于旧石器中期的先民们在这里生活,因为考古资料之缺,我们不能知道最早灵井人的来源及后来的去向。而生活在从旧石器晚期到中石器过渡时期灵井人则很有可能来自北方。灵井遗址中出现的北方细石器和北方动物群,说明这一文化遗址与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在距今约1.8万年,末次冰期达到最盛时期,冰雪覆盖着原本较为温暖的北部广大地区,由于气候转寒,大量生活在北方的动物向南方迁徙,而以狩猎为主的北方猎人也随着南迁的猎物而向南迁徙,他们越过黄河,到达当时气候湿润、草原茂盛、灌木浓密的许昌及其周边地区,并在这里定居下来,而北方的细石器文化也随之被带到这里。
在灵井的西北有李家沟文化,其南部有舞阳的大岗文化,这两处文化遗址中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面貌与灵井文化有相同的因素,都属于细石器文化,它们也是新石器晚期来自北方的猎人族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北方猎人文化在中原地区到达的最南端为舞阳大岗。大约在距今1.2万年,全球气候变暖,这批北方来的猎人族群又陆续向北方回迁,从而结束了旧石器时代的灵井文化。
灵井文化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淮河上游地区从旧石器中期到旧石器晚期之间的发展线索,而李家沟文化和大岗文化则提供了淮河上游地区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的过渡材料。在李家沟旧石器文化层发现的夹砂陶和无足石磨盘,在大岗第6文化层之上覆盖着贾湖第3期文化,似乎可以找到淮河上游地区新旧石器时代发展的线索,也似乎看到了从灵井文化、李家沟文化和大岗文化向裴李岗文化发展的脉略。
基于此,我们认为,生活在10万年左右的许昌灵井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生活在淮河上游和黄淮之间旧石器时代的原始族群,这个族群在之后数万年里,大概因为自然或社会原因而发生迁徙,不知去向。到至今1.8万年前后,由于北方温度升高,生活于北方草原上以狩猎为生的族群随着大型动物的南迁而南移,最终来到中原地区,并在此定居,在黄淮之间的许昌灵井、新密李家沟、舞阳大岗等地留下了他们的遗迹,同时也将北方的细石器文化带入中原。约在距今1万年,随着中原气候的变化,气温升高,不适应高温的草原猎人又退回北方,淮河上游和黄河之间的细石器时代也随之结束。
在猎人族群生活在中原的时期,多支来自不同族群的先民也同时来到中原的黄淮地区,所以这里就有了惯于使用砾石做砍砸器的南方人,也有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陶器制作技术的其他先民。而随着北方猎人的迁徙,这些先民们也都相继离开。
约在距今9000年之后,一支掌握较为先进的农业文化的先民来到中原地区,发展成为淮河上游地区著名的裴李岗—贾湖文化。创造裴李岗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人群到底来自何方,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李占扬在《关于中原地区新、旧石器时代文化过渡问题的思考》一文认为:“大概与猎人文化北迁的同时,华南的早期新石器大体循着旧石器时代南方主工业砾石石器文化北进的路线,向北扩展,经洞庭湖地区、长江流域、江淮地区、进而扩展到中原腹地,之后继续北进,东扩西传,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南部这一广袤地区,或直接发展成本地早期新石器文化,或同当地大约同期形成的早期新石器文化汇合,发展成今天看到的具有各自特点的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面貌,农业经济也以往日从未有过的速度在沃土上迅猛发展。”⑦张弛的《论贾湖一期文化遗存》一文也认为贾湖人就是长江流域人北迁而来⑧。陈德珍、张居中等人的《早期新石器时代贾湖遗址人类的体质特征及与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和现代人的比较》一文根据贾湖人类的体质特征证明贾湖人来自于北方族群⑨。
但无论裴李岗——贾湖文化的人群到底来自于南方、北方还是其它地区,抑或是本地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这都有待于今后考古发现来进一步证明,而淮河上游新旧石器时期的文化断层也将由考古发现来完成衔接。可以确定的是,淮河上游和黄淮之间,自古就是各种文化汇集、碰撞、融合的地区,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并最终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之中。
注释
①李占扬:《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研究思路及最新进展》,《东方考古》第9辑。
②周国兴:《河南许昌灵井的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74年第2期。
③李占扬:《河南灵井“許昌人”遗址的考古新收获》,《化石》2009年第3期。
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2006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0年第1期。
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第4期。
⑥张居中、李占扬:《河南舞阳大岗细石器地点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⑦李占扬:《关于中原地区新、旧石器时代文化过渡问题的思考——以灵井遗址为例》,《考古学研究》第七辑。
⑧张弛:《论贾湖一期文化遗存》,《文物》2001年第3期。
⑨陈德珍、张居中:《早期新石器时代贾湖遗址人类的体质特征及与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和现代人的比较》,《人类学学报》1998年第3期。
责任编辑:王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