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奢侈品,路在何方?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k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中国茶与奢侈品的“瓜葛”,众说纷纭,很难理得清孰是孰非。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已经有一些茶企开始有意识地尝试走奢侈品的路线,尽管它们的产品是否是奢侈品仍然存在分歧。例如,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推出的“论道•竹叶青”屡屡在国内外奢侈品展中亮相,广东百聪茶业的“金颂顶茶•金骏眉”出现在第五届广州国际奢侈品展TOP LUXURY上,还有安溪的八马、华祥苑、中闽魏氏、三和、坪山等5家茶企抱团进军欧洲奢侈品市场。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业界人士对这些新闻事件的看法和态度颇为模糊,哪怕是同一个人的观点也是正反参半,事无绝对。同时,倘若以国际上现有的奢侈品标准来衡量,那么中国茶很有可能成不了“气候”,因而根据中国茶产业的现状与特点,中国茶若要诞生民族奢侈品品牌,或走中式奢侈品之路,显然道阻且长。
  
  品质的高度
  
  在很大程度上,奢侈品的高价位与高品位取决它们的高品质,比如LV包,不仅美观,而且用上十多年甚至数十年都不容易坏。法国葡萄酒亦然。Dustinz是一个铁杆葡萄酒迷,他说,在法国,酒庄有着很严格的等级制度。葡萄产地、酿酒用的葡萄品种、酒精浓度、葡萄汁糖分、酒的发酵方法、酒的储藏等等都有几近于严苛的规定。曾有一家酒庄,为了提早上市,将酿好的酒加入新酒中以提高酒精浓度,这一做法被曝光后,这家酒庄很快就受到法律的制裁,遭受的打击也是致命的。“而在中国的茶叶生产中,这最多算是制造工序的不同,从未见过有茶企受罚,更不用说付诸法律了。”他说。综观中国茶产业,质量问题的确是制约茶业发展的掣肘,而奢侈品必须是建立在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产品高品质基础上的,若撇开茶叶质量,一味地在表面上做奢侈品的文章,这无异于本末倒置。
  此外,业界也有人认为,不是说纯手工制作的茶就算是奢侈品,必须以茶叶的安全卫生质量为基础(这也是所有茶叶的根本所在),在传承传统制茶工艺的基础上,引进高新技术创新制茶技艺,从每一道制作工序的细节入手。从深度上挖掘茶叶的品质,从品质上保证它达到奢侈品的高度。“不仅要实行标准化栽培,保证生态绿色、高品质的产品,而且还要培育新的高端特色品种,如由茶树的室外栽培转向室内培育,人工营造最適合茶叶生长的室内环境,以保证每一片茶叶都做到精益求精。”王启联如是说。
  
  品牌的打造
  
  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多数都是冲着牌子去的,也许消费者并不在于奢侈品本身成本是多少,但是奢侈品的品牌就是一个很好的向外界传达高端、高品位形象的符号。“有新闻披露说,一个LV包就算用最好的皮料做。成本也不过千元,但售价为什么都要几万元?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Dustinz说。从这一角度思考,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花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同类产品的价格去购买奢侈品,其缘由正是出于对奢侈品品牌的认同。然而,当前中国够得上国际水平的茶叶品牌有几多呢?上海锦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高级咨询师认为,从目前中国茶产业现状来看,只有个别有一定品牌价值的茶叶品牌才具有一定的基础,但这样的企业还寥寥无几,只是少部分企业根据自己的定位涉足奢侈品领域,如四川竹叶青茶业、八马茶业等。
  看来,万流归宗,症结还是在于品牌。
  “营销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认知大干事实’。”许孙鑫说,消费者是塑造品牌的关键,茶企要塑造品牌,应是建立在销量基础上的,只有销量上去了才有消费者,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认可度决定着品牌影响力大小。杨光辉也认为,做销量与做品牌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为了做品牌而做品牌,这也是当前许多中国茶企打造品牌不得法的具体表现。“做响、做大、做强品牌,大家都在喊,当然这也是茶企当前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但是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上,要去如实地解决问题。做响,即提升品牌认知度,能否做到品牌的家喻户晓,能否做到妇孺皆知;做大做强,即品牌的忠诚度,能否做到拥有多而广的忠诚消费人群,能否让他们的忠心坚如磐石。为何‘苹果’系列的产品一推出,就有那么多‘果迷’们半夜排队争相购买,就是品牌忠诚度使然。”他说。因此,他建议,茶企打造奢侈品必须先深耕国内市场,待在国内站稳脚跟后,再走向国际。“比如家电行业的海尔,前期也是先立足国内,把国内市场占有率做到30%以上,然后再‘出国’,通过卡萨帝走高端路线,走‘曲线救国’的路线,而拔苗助长、急于求成都是很难做大做强的。等做到高端品牌之后,哪怕不说是奢侈品。自然也是公众心目中的奢侈品了。”
  许峰胜对于中国茶企打造奢侈品品牌有别解,认为茶企可以“借船出海”。他举例说,源于台湾的高级化妆品品牌“肯梦(AVEDA)”,顾客到店,服务生就会奉上一杯“福康茶”,后来福康茶变成它们的产品,比自己的很多化妆品卖得还要好。“中国茶要成为奢侈品,可以尝试做OEM,LV也可以找国内茶企代工卖武夷岩茶啊!”他说。
  
  文化的灵魂
  
  前面我们曾提到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背后都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沉淀,而中国茶尽管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却是缺失深厚的品牌文化,因而如何将中国茶自身的悠久文化与茶企品牌文化对接起来才是关键。“中国茶企如果加以品牌包装,就有希望成为奢侈品品牌。”许峰胜说。这里的包装并不是产品的包装,而是品牌的文化包装。
  进军欧洲奢侈品市场的“五虎将”之一的三和茶业,前不久刚刚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UNESCO)回来,它是作为“茶文化”交流大使为第九届中欧论坛提供茶艺服务。“这次我们在论坛的茶歇时间给与会人员泡茶,展示中国的功夫茶茶艺。有不少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中国功夫上,他们不太理解为什么喝茶还要用闻香杯。而我们到法国去开店,并不是为了要卖贵的茶,而是要把中国茶文化借中国茶介绍给法国人,就像他们把法国葡萄酒和葡萄酒文化介绍给我们一样。”执行董事许乔珊说。她认为,三和与其它四家安溪铁观音品牌茶企在巴黎圣日耳曼区开店,是为了把中国茶文化带入欧洲市场,而非纯粹是为了卖茶。而圣日耳曼区高端人士比较集中,容易吸引他们的关注,更容易、更快地认识和接受中国茶文化,进而再认识茶企品牌。此外,她本人也是奢侈品的消费者之一。她说,她也常常会去逛LV、GUCCI等商店,进店不一定要买东西,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感受店堂装饰、服务态度等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等。“文化就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一种无形的东西,奢侈品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在欣赏或是使用的时候,就会将很多感觉联系在一起,这些是无法用言语可以表达的。”
  法国LV首席设计师马克•加克布斯(Marc Jaccobs)曾说过:“对于法国奢侈品来说,审美的终极目标是艺术,艺术是奢侈品的灵魂。”换言之,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这句话也同样適用于中国茶叶,欲打造中式奢侈品,茶企必须融汇中国茶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品质是基础,品牌是目标,文化是灵魂。非文无以成“品”,非文无以成“奢”。
  编者按:如今,中国人日益增长的购买力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奢侈品品牌感到惊叹与欣喜,全球许多知名奢侈品品牌都把中国市场看作是一座新辟的金矿,纷纷抢滩登陆中国,这些奢侈品品牌几乎囊括了衣食住行。然而,反观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饮茶国度,国饮——茶也正经历着“奢侈化”——高价茶的井喷,虽然在熠熠发光的高价光环下掩藏着许多猫腻与泡沫,但是它始终“高热不退”。由于有着和奢侈品一样的高价格特征,且文化味厚重,故业界有人声称,中国荼或成奢侈品。此说一出炉,业界很快“嘈杂”起来,有捧有砸,或褒或贬。而问题的机杼在于:以中国茶产业现状为视角,究竟奢侈品是什么?这个问号一直像座大山横亘在前面,让“风景”总是模糊不清。有人用中国国情的“标尺”,茶的确是奢侈品;有人用国际奢侈品的“标尺”,茶又不够格了。其实,归根结底,茶与奢侈品是否可以或者是否会划等号,落脚点终究还是要回到品质和品牌上来,然后再把话语权交给时间与市场。
其他文献
现在,普洱就像是一个大观园。  所以,我喝普洱时特别地小心翼翼,生怕被茶艺师或者茶友的一言半词给先入为主地误导了,以至于没有自己的判断。这些年,普洱的世界花样迭出,纷繁复杂,熟普与生普、生态茶与有机茶、纯料茶和拼配茶以及新六大茶山与古六大茶山,名目众多的分类不一而足,难怪有人戏日,现在喝普洱,就像是读补习班,先得普及一番普洱的基本常识。  这些年,我也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喝过来了。  2017年的秋天
期刊
他是声名远播的名厨,入行接近30载,获奖无数,从一名普通的厨师到酒店行政总厨、再到北京富豪酒店总经理,官方授予的各种头衔也不胜枚举,光鲜的履历令人咋舌。面对成绩,王卫东坦言:用心乃是制胜法宝。  梦想少年厨心求艺  王卫东师傅和我们想象中的大厨一模一样,短发圆脸,笑容满面,亲切随和。王卫东入行的原因很简单,17岁那年,在跳水队摸爬滚打10余年的他到了退役的日子,虽然满心不舍,但也别无他法。退役后,
期刊
艺术与文化是索菲特品牌法式优雅的重要标志之一,2015年6月19日,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在Vous大堂吧呈献“法国音乐节”活动—— 源自法国的年度音乐狂欢节,现在已成为世界闻名的音乐盛事。自晚19点至22点,大堂吧设有DJ现场表演。客人可享受夏季鸡尾酒及啤酒半价的清凉礼遇。当晚,吸引了众多大使馆的客人以及驻店客人前来一同感受音乐带来的高雅魅力。  金茂北京威斯汀大饭店威斯汀扒房推出商务午间套餐  
期刊
描述火锅的文字总是诱人的。南宋林洪所撰《山家清供》中有一段:游武夷六曲访至止师,遇雪天,得一兔,无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枇,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侯汤响一杯后,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汤、摆熟、啖之,及随宜各以汁供。”此段说的便是林洪在武夷山吃野兔火锅的诱人经历。火锅看似制作简单,炉上放个加水的汤锅,将食材切片,涮熟之后蘸味碟里的料吃即可,但火锅要美味可口,食材的优劣、汤底的烹制
期刊
雪山垭口、扎尕尔措、龙尕沟、良美叶实神山、雪线、帐篷、牧道、河曲马、藏袍、龙达。这是一幅横亘在四川与青海交界处的壮美画卷。越来越多的目光聚集在这样一块河山的时候,而多数的人们是带着猎奇的眼光而来。人们看见的是迥异于祖国内地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安多藏区这块地域的人们,在人们的眼光中,和生养他们的土地一道,成为风景,成为传奇。当这种图片见诸于旅游杂志,各种鸡汤见诸于各种自媒体的时候,人们还是普遍觉得
期刊
不知不觉,2018年已过了3/4。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非遗”、“技艺”、“工匠”、“大师”等关键词,一直都是茶界备受关注的热点,而围绕制茶技艺展开的各项茶事也是叫人眼花缭乱。  的确,评大师,拼技艺,可以更好地保护传承传统制茶技艺,并推动代表性制茶工艺的传习推广与科学创新。但是,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品质”二字上。  茶之品质应由“品”与“质”组成,“品”是茶之形、色、香、味等固有的风味风格,“质
期刊
2014年,在首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上,中国文化院院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在致辞中提出,为了中华文化普及和走出去,我们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传播观念。“体”是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伦理观和审美观,而“翼”是让“体”能够飞起来的通道,这“两翼”一为中国医学,一为中国茶文化。  为什么中国茶文化有如此大的能量?用许嘉璐的话说就是“在中华文化无数形态中,茶最全面、最系统、最具体、最切身地反映了
期刊
一、“第三世界”的丰富内涵  英布草心新著《第三世界》,书名很新颖。“第三世界”,是指向整个中国大的历史发展进程来讲的。中国西南边陲高寒山区,彝族先民聚居的地方,对应于同一时间递进的强大的宋朝和西夏而言,是属于鲜为人知的“第三世界”。在空间意义上和社会发展进程上,《第三世界》的视觉叙述,可以分为大视觉的叙述与小视觉的叙述,具体来说,是大视觉下的宋朝历史与小视觉下的大凉山彝族的历史并存着、并进着。大
期刊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茶产业在继承和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呈现出旺盛的生機与活力。茶产量、茶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预计到201 8年底福建将率先实现茶业综合产值千亿元。福建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是品牌多而强,这是闽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站得住、叫得响的重要原因。回望40年,我们循着这些龙头企业走过的轨迹,也能窥见闽茶产业的发展历程。  他是一位爱拼会赢的企业家,面对一穷二白的境况,不服
期刊
茶产业,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行业;会展业,一个新兴且朝阳的产业。传统行业“联姻”朝阳产业,为农业尤其是茶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茶业链上来看,展会形式在短时间内聚集了整个茶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对于茶人茶企而言都是一个获取信息和交流的绝佳平台;从供需环节来看。展会形式能够在同一时间、地点汇聚大量品牌、茶品,给采购商提供很大的选择空间;从地域上来看,茶博会之热加强了各大名茶产区间、茶叶产区与销区之间的交流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