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蛋的眼泪》通过寓言甚至童话的叙事方式,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人畜共存的现实世界,“《鸡蛋的眼泪》告诉我们的是一个真实的‘成年人的童话’。这个‘成年人的童话’已经完全变幻了原有的色彩和情调”。在这篇“成年人的童话中”,有着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情节:主人公嘀咕作为一个成年男性,居然通过把鸡蛋放在脖子边的方式孵出了三只小鸡;蒋勇家鸡舍里养的鸡—骄傲的大公鸡、忧郁的母鸡小白、勤恳的母鸡黑黄、谨慎的母鸡芦花,以及其他叽叽喳喳的小鸡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等等。这些令人费解的情节,既无逻辑,也少关联。这使得金瓯的小说“遭遇一些现实困难。要么读者必须连着读到三篇以上,方可理解并喜欢他的意图;要么索性因语境的隔膜,望而生畏,远离他的小说”。笔者认为,金瓯的小说逻辑链条模糊不清的背后,隐藏的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独特的思考。为理解这种颇具特色的写作方式,本文拟利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鸡蛋的眼泪》中的思想内涵。
文学狂欢化源自“狂欢节”型的庆典。狂欢节型的庆典起源较早,根据目前的文献记载,该庆典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就有名为“大酒神节”的活动。每年3月,古希腊人都会在雅典城邦举行这项活动,以表达人们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敬意。随着“大酒神节”的开展,古希腊产生著名的悲剧、戏剧和羊人剧。在古罗马,该类型的“狂欢节”型庆典略有差异,被称为“农神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农神节”有着这样的记录:“在农神节期间,一切工作与商业交易都暂停了,而奴隶也被给予短暂的自由,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一些传统的道德规范也被放宽,人们也可以自由地交换节日礼物。”也就是说,在农神节期间,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尽情享受世俗生活。
这样一种“狂欢节”型庆典活动的礼仪、形式等的总和被巴赫金称为“狂欢式”。在谈到“狂欢化”时,巴赫金指出,在狂欢节的典礼上,通过大型的群众性戏剧以及个人的狂欢节表演,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这种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分别地,可以说是分解地(任何语言都如此)表现了统一的(但复杂的)狂欢节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渗透了狂欢节的所有形式”。可是问题在于,这样一种复杂的语言形式无法被某种特定的语言文字翻译、记录并保存下来,也很难用抽象的概念对其进行概括。不过某种程度上,这种语言可以用更为感性直观、情感更加外化的艺术形象的语言来进行概括。简而言之,也就是把狂欢节中的语言转化为文学的语言。“狂欢式转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狂欢化的外在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狂欢仪式的移植
狂欢节具有特定的形式与礼仪。如换装礼仪、加冕与脱冕等。在这些繁杂的礼仪之中,加冕与脱冕礼仪对文学思维有着较大的影响。加冕与脱冕原指为笑谑地为狂欢国王加冕和随后的脱冕。当这种礼仪形式移植到文学中时,其相应的场景或情节就具有了滑稽的意味。在创造滑稽场景的背后,也赋予了文学作品深刻的象征意义和两重性。
《鸡蛋的眼泪》里体现了对动物的加冕。通过对鸡舍里各类鸡的内心世界的描述,原本同质化的家禽变得性格鲜明,形象各异。它们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禽类,而是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行动的动物;相应的,《鸡蛋的眼泪》里有两种脱冕仪式:一种是人类的脱冕。在大公鸡看来,饲养它们的人类比它强不了多少,甚至还比不上一般人。蒋勇的“智力比一只蚂蚱强不了多少”,他认为自己“要是会下蛋,就好了”。火车上的人被警察搞得“嚷嚷了起来,有的躺到地下去了,有的互相摞在一起,有的就哭了,边揉着肚子边哭边大口出气”。蒋勇“喉结大得像颗土豆,胡子拉碴,说话瓮声瓮气,走起路来老踩着别人的脚”。嘀咕“就是管他叫‘蚂蚱’,或者是那种‘扁豆蛄儿’,或者是一切那种长着两条长腿,玩命地在地上傻蹦的东西中的任何一种,他也会这么点着头”。有的人鼻子大到随时能钻进一只老鼠,有的人“鼻子像是一副老式配电箱上用的那种可以上下推的大拉闸”。另一种是动物的脱冕。这主要体现在家禽幻想的破灭中。小鸡点点“这只可怜的小母鸡,自高自大,不可一世的家伙,瘦得没有三两重,只不过刚一出来,想摆出一副训人的架势,那只爪子就落了下来,把她抓走了”,小鸡毛毛“这个笨蛋什么也干不成,包括死去都是一副窝囊相”,鸡舍里最为忧郁、谨慎的两只母鸡小白和芦花,最终还是没能逃掉被吃掉的命运,嘀咕用体温孵出来的小鸡被“挨打毛”毫无怜悯地吃掉了。
加冕与脱冕仪式的意义在于,它动摇了传统阶级观、价值观的权威性与优越性。它对传统价值观里所鄙夷的人物进行加冕,同时对其所赞扬的人物进行脱冕,从而使崇高与滑稽、高尚与卑下混杂在一起。这也正是狂欢化诗学理论的美学意义,它动摇了古典美学的一些基本范畴的权威性。而《鸡蛋的眼泪》中的加冕与脱冕仪式,动摇了人类社会对文化的垄断地位。不仅是人类,动物也可以有纯粹的思辨性的诗歌创作。这类仪式也打破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身份界限。动物可以和人一样,进行平等对话,传递各自的思想。这使得森严的等级秩序被破坏,各类文化得以交流,创造了开放、包容的环境。
二、狂欢广场的扩充
广场是全民性的象征。除了剧院的舞台,任何有可能出现聚集的地点,在巴赫金看来,只要可以让形形色色的人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不管它是大街还是客厅,澡堂或是酒馆,它们都会为作品增添一种狂欢广场的意味。因此,狂欢节演出的基本舞台,实际上只受时间的限制,而不受空间的限制。“不过,中心的场地只能是广场,因为狂欢节就其意义来说是全民性的,无所不包的,所有的人都需要加入亲昵的交际。广场是全民性的象征”。
《鸡蛋的眼泪》以嘀咕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对鸡舍、城市、乡村进行了描写,小说中汇集了形形色色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的人与动物:心智不成熟的蒋勇与他的亲戚朋友、性格各异的鸡、火车里逃票的乘客、广州势利的市民、大街上的骗子等等。鸡舍里,家禽擺脱了对人的从属地位,它们的思想不再由人类所代言;农村里,嘀咕取代了母鸡,竟凭借自己的体温孵化出了小鸡。《鸡蛋的眼泪中》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正如巴赫金所描述的那样,在狂欢广场中,由于没有空间的界限,“狂欢节期间只能按照它的规律,即狂欢节自由的规律生活。狂欢节具有世界性,这是整个世界的特殊状态,是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世界的复兴和革新”。在《鸡蛋的眼泪》中,所有的动物都和形形色色的人一样,一同处于“狂欢广场”之中。他们都是狂欢化的参与者与组织者,不再听从某个特权阶级的命令,过着自己的生活。从这个意义来说,它颠覆了传统的等级制度,从而建立起了一种乌托邦式的人际关系。 三、越出常规的生活
除了狂欢场景,被称作“贫民窟自然主义”的底层人民的生活,以及可以称作精神心理实验的各种类型的精神错乱、个性分裂、异常的梦境、“幻想游历”等,这都是描写越出常规的“第二种生活”,“翻了个儿的世界”,这亦是狂欢化的外在特点。
《鸡蛋的眼泪》通过第一视角进行叙事,对不同的人、动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独特而隐秘的内心世界:蒋勇对人类与鸡之间的关系的奇特思考;嘀咕对金钱、时间、生命、人类社会的特殊看法;大公鸡对小鸡教育问题的建议、对人类的印象;母鸡小白忧郁的现代诗;母鸡黑黄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抱怨;母鸡芦花整日地提心吊胆;嘀咕爸爸对妻子的埋怨;杜蓝对生存意义的思考;小鸡们对彼此以及自身生存环境的看法;蒋勇妈妈的发财梦;等等。这些反常的、异于常人的心理活动与巴赫金所探讨的狂欢式的生活方式十分类似。中世纪的人们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是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不敬和猥亵,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鸡蛋的眼淚》通过逆向化的、陌生化的描写,展现出来的非现实的、虚拟的世界以及人与动物的交往状态,正是巴赫金所描述的狂欢化了的、自由自在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没有人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他们不再单纯地对现实充满恐惧,教条地生活、对阶级毕恭毕敬、对宗教充满虔诚,而是追随自己的内心,过着自由的生活。
四、狂欢化的时间
由于情节与场景的狂欢化,也就是空间的狂欢化,相应的,时间同样具有狂欢化的特点。狂欢化的时间与传统的线性发展的、连续不断的时间不同,它“仿佛是从历史时间中剔除的时间,它的进程遵循着狂欢化特殊的规律,包含着无数彻底的更替和根本的变化”。
《鸡蛋的眼泪》中时间的狂欢化是通过嘀咕对时间的认识体现出来的。“在我小的时候,或说在我出生的时候,我是一年一年地活着”。后来嘀咕长大了,“会认人了,会哼哼了,会爬了,会走路了,会说话了,会跑了,会骂人了”,他的生活方式就变成了“一个月一个月地活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嘀咕变成了“一天一天地活着”,但这种日子让嘀咕变得忧郁了,因为他“过日子已经不盼月底了,而改成盼天黑了”,认为这种生活“完蛋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嘀咕感到害怕。为了改变现状,他去了广州。在广州的生活让他学会了“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活着”,甚至“一分钟一分钟地活着”,但这种生活方式同样令他反感:“人要是能意识到自己是一秒钟一秒钟地活着的时候,该是什么样呢?人到底能不能这样活着,这样活着是更没劲还是就彻底好了?我想不通这个问题,所以后来我干脆就不想了,结果这一下帮了我的大忙,我把时间这玩意儿给忘了,于是我没有时间,只有活着了”。在嘀咕的生活体验中,时间的完整性与连续性被打乱。“狂欢节特有的时间是从实践中的解放,是从相对封闭的和严格的历史范型中的缓解”。当嘀咕的生活场景由农村转入现代都市时,他的时间也就从自由走向了规范。因此,他只能选择忘记时间,以寻找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之路”。
狂欢式的逻辑是一反常态的。这样一种“‘转变’的逻辑、上与下及前与后倒置等等的逻辑、戏谑化的逻辑、戏耍式的加冕和脱冕的逻辑……它废旧立新,使‘圭臬’有所贬抑,使一切降之于地,附着于地,把大地视为吞噬一切,又是一切赖以萌生的基原”。狂欢式的逻辑使得不同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得以缓和,它打破了严密的等级制度,让崇高与滑稽、伟大与渺小、诞生与死亡合为一体,使得不同阶级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狂欢节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颠覆等级制,主张平等的对话精神,坚持开放性,强调未完成性、变异性、双重性,崇尚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摧毁一切与变更一切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
五、小结
巴赫金在对小说的话语分析中,十分重视对小说性、民间性与杂语现象的综合分析,而《鸡蛋的眼泪》正是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文学作品。《鸡蛋的眼泪》通过陌生化的视角,对家禽、对有缺陷的人进行描写,展示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编造了一个看起来荒诞、滑稽的故事。但在叙事的过程中,《鸡蛋的眼泪》营造出的“狂欢化”氛围将各个阶层组织到了一起,实现了杂语共生,从而在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中创造出一个独特的、颇具魅力的“狂欢式”的世界,体现了狂欢化的内在精神特质:平等性与开放性。这样的世界使得狂欢式的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比起具有高度思辨性、抽象性的哲学思考,《鸡蛋的眼泪》将平等对话的精神体现得更具体,也更平易近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YDT201606)阶段性成果。
文学狂欢化源自“狂欢节”型的庆典。狂欢节型的庆典起源较早,根据目前的文献记载,该庆典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就有名为“大酒神节”的活动。每年3月,古希腊人都会在雅典城邦举行这项活动,以表达人们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敬意。随着“大酒神节”的开展,古希腊产生著名的悲剧、戏剧和羊人剧。在古罗马,该类型的“狂欢节”型庆典略有差异,被称为“农神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农神节”有着这样的记录:“在农神节期间,一切工作与商业交易都暂停了,而奴隶也被给予短暂的自由,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一些传统的道德规范也被放宽,人们也可以自由地交换节日礼物。”也就是说,在农神节期间,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尽情享受世俗生活。
这样一种“狂欢节”型庆典活动的礼仪、形式等的总和被巴赫金称为“狂欢式”。在谈到“狂欢化”时,巴赫金指出,在狂欢节的典礼上,通过大型的群众性戏剧以及个人的狂欢节表演,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这种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分别地,可以说是分解地(任何语言都如此)表现了统一的(但复杂的)狂欢节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渗透了狂欢节的所有形式”。可是问题在于,这样一种复杂的语言形式无法被某种特定的语言文字翻译、记录并保存下来,也很难用抽象的概念对其进行概括。不过某种程度上,这种语言可以用更为感性直观、情感更加外化的艺术形象的语言来进行概括。简而言之,也就是把狂欢节中的语言转化为文学的语言。“狂欢式转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狂欢化的外在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狂欢仪式的移植
狂欢节具有特定的形式与礼仪。如换装礼仪、加冕与脱冕等。在这些繁杂的礼仪之中,加冕与脱冕礼仪对文学思维有着较大的影响。加冕与脱冕原指为笑谑地为狂欢国王加冕和随后的脱冕。当这种礼仪形式移植到文学中时,其相应的场景或情节就具有了滑稽的意味。在创造滑稽场景的背后,也赋予了文学作品深刻的象征意义和两重性。
《鸡蛋的眼泪》里体现了对动物的加冕。通过对鸡舍里各类鸡的内心世界的描述,原本同质化的家禽变得性格鲜明,形象各异。它们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禽类,而是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行动的动物;相应的,《鸡蛋的眼泪》里有两种脱冕仪式:一种是人类的脱冕。在大公鸡看来,饲养它们的人类比它强不了多少,甚至还比不上一般人。蒋勇的“智力比一只蚂蚱强不了多少”,他认为自己“要是会下蛋,就好了”。火车上的人被警察搞得“嚷嚷了起来,有的躺到地下去了,有的互相摞在一起,有的就哭了,边揉着肚子边哭边大口出气”。蒋勇“喉结大得像颗土豆,胡子拉碴,说话瓮声瓮气,走起路来老踩着别人的脚”。嘀咕“就是管他叫‘蚂蚱’,或者是那种‘扁豆蛄儿’,或者是一切那种长着两条长腿,玩命地在地上傻蹦的东西中的任何一种,他也会这么点着头”。有的人鼻子大到随时能钻进一只老鼠,有的人“鼻子像是一副老式配电箱上用的那种可以上下推的大拉闸”。另一种是动物的脱冕。这主要体现在家禽幻想的破灭中。小鸡点点“这只可怜的小母鸡,自高自大,不可一世的家伙,瘦得没有三两重,只不过刚一出来,想摆出一副训人的架势,那只爪子就落了下来,把她抓走了”,小鸡毛毛“这个笨蛋什么也干不成,包括死去都是一副窝囊相”,鸡舍里最为忧郁、谨慎的两只母鸡小白和芦花,最终还是没能逃掉被吃掉的命运,嘀咕用体温孵出来的小鸡被“挨打毛”毫无怜悯地吃掉了。
加冕与脱冕仪式的意义在于,它动摇了传统阶级观、价值观的权威性与优越性。它对传统价值观里所鄙夷的人物进行加冕,同时对其所赞扬的人物进行脱冕,从而使崇高与滑稽、高尚与卑下混杂在一起。这也正是狂欢化诗学理论的美学意义,它动摇了古典美学的一些基本范畴的权威性。而《鸡蛋的眼泪》中的加冕与脱冕仪式,动摇了人类社会对文化的垄断地位。不仅是人类,动物也可以有纯粹的思辨性的诗歌创作。这类仪式也打破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身份界限。动物可以和人一样,进行平等对话,传递各自的思想。这使得森严的等级秩序被破坏,各类文化得以交流,创造了开放、包容的环境。
二、狂欢广场的扩充
广场是全民性的象征。除了剧院的舞台,任何有可能出现聚集的地点,在巴赫金看来,只要可以让形形色色的人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不管它是大街还是客厅,澡堂或是酒馆,它们都会为作品增添一种狂欢广场的意味。因此,狂欢节演出的基本舞台,实际上只受时间的限制,而不受空间的限制。“不过,中心的场地只能是广场,因为狂欢节就其意义来说是全民性的,无所不包的,所有的人都需要加入亲昵的交际。广场是全民性的象征”。
《鸡蛋的眼泪》以嘀咕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对鸡舍、城市、乡村进行了描写,小说中汇集了形形色色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的人与动物:心智不成熟的蒋勇与他的亲戚朋友、性格各异的鸡、火车里逃票的乘客、广州势利的市民、大街上的骗子等等。鸡舍里,家禽擺脱了对人的从属地位,它们的思想不再由人类所代言;农村里,嘀咕取代了母鸡,竟凭借自己的体温孵化出了小鸡。《鸡蛋的眼泪中》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正如巴赫金所描述的那样,在狂欢广场中,由于没有空间的界限,“狂欢节期间只能按照它的规律,即狂欢节自由的规律生活。狂欢节具有世界性,这是整个世界的特殊状态,是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世界的复兴和革新”。在《鸡蛋的眼泪》中,所有的动物都和形形色色的人一样,一同处于“狂欢广场”之中。他们都是狂欢化的参与者与组织者,不再听从某个特权阶级的命令,过着自己的生活。从这个意义来说,它颠覆了传统的等级制度,从而建立起了一种乌托邦式的人际关系。 三、越出常规的生活
除了狂欢场景,被称作“贫民窟自然主义”的底层人民的生活,以及可以称作精神心理实验的各种类型的精神错乱、个性分裂、异常的梦境、“幻想游历”等,这都是描写越出常规的“第二种生活”,“翻了个儿的世界”,这亦是狂欢化的外在特点。
《鸡蛋的眼泪》通过第一视角进行叙事,对不同的人、动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独特而隐秘的内心世界:蒋勇对人类与鸡之间的关系的奇特思考;嘀咕对金钱、时间、生命、人类社会的特殊看法;大公鸡对小鸡教育问题的建议、对人类的印象;母鸡小白忧郁的现代诗;母鸡黑黄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抱怨;母鸡芦花整日地提心吊胆;嘀咕爸爸对妻子的埋怨;杜蓝对生存意义的思考;小鸡们对彼此以及自身生存环境的看法;蒋勇妈妈的发财梦;等等。这些反常的、异于常人的心理活动与巴赫金所探讨的狂欢式的生活方式十分类似。中世纪的人们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是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不敬和猥亵,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鸡蛋的眼淚》通过逆向化的、陌生化的描写,展现出来的非现实的、虚拟的世界以及人与动物的交往状态,正是巴赫金所描述的狂欢化了的、自由自在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没有人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他们不再单纯地对现实充满恐惧,教条地生活、对阶级毕恭毕敬、对宗教充满虔诚,而是追随自己的内心,过着自由的生活。
四、狂欢化的时间
由于情节与场景的狂欢化,也就是空间的狂欢化,相应的,时间同样具有狂欢化的特点。狂欢化的时间与传统的线性发展的、连续不断的时间不同,它“仿佛是从历史时间中剔除的时间,它的进程遵循着狂欢化特殊的规律,包含着无数彻底的更替和根本的变化”。
《鸡蛋的眼泪》中时间的狂欢化是通过嘀咕对时间的认识体现出来的。“在我小的时候,或说在我出生的时候,我是一年一年地活着”。后来嘀咕长大了,“会认人了,会哼哼了,会爬了,会走路了,会说话了,会跑了,会骂人了”,他的生活方式就变成了“一个月一个月地活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嘀咕变成了“一天一天地活着”,但这种日子让嘀咕变得忧郁了,因为他“过日子已经不盼月底了,而改成盼天黑了”,认为这种生活“完蛋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嘀咕感到害怕。为了改变现状,他去了广州。在广州的生活让他学会了“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活着”,甚至“一分钟一分钟地活着”,但这种生活方式同样令他反感:“人要是能意识到自己是一秒钟一秒钟地活着的时候,该是什么样呢?人到底能不能这样活着,这样活着是更没劲还是就彻底好了?我想不通这个问题,所以后来我干脆就不想了,结果这一下帮了我的大忙,我把时间这玩意儿给忘了,于是我没有时间,只有活着了”。在嘀咕的生活体验中,时间的完整性与连续性被打乱。“狂欢节特有的时间是从实践中的解放,是从相对封闭的和严格的历史范型中的缓解”。当嘀咕的生活场景由农村转入现代都市时,他的时间也就从自由走向了规范。因此,他只能选择忘记时间,以寻找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之路”。
狂欢式的逻辑是一反常态的。这样一种“‘转变’的逻辑、上与下及前与后倒置等等的逻辑、戏谑化的逻辑、戏耍式的加冕和脱冕的逻辑……它废旧立新,使‘圭臬’有所贬抑,使一切降之于地,附着于地,把大地视为吞噬一切,又是一切赖以萌生的基原”。狂欢式的逻辑使得不同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得以缓和,它打破了严密的等级制度,让崇高与滑稽、伟大与渺小、诞生与死亡合为一体,使得不同阶级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狂欢节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颠覆等级制,主张平等的对话精神,坚持开放性,强调未完成性、变异性、双重性,崇尚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摧毁一切与变更一切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
五、小结
巴赫金在对小说的话语分析中,十分重视对小说性、民间性与杂语现象的综合分析,而《鸡蛋的眼泪》正是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文学作品。《鸡蛋的眼泪》通过陌生化的视角,对家禽、对有缺陷的人进行描写,展示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编造了一个看起来荒诞、滑稽的故事。但在叙事的过程中,《鸡蛋的眼泪》营造出的“狂欢化”氛围将各个阶层组织到了一起,实现了杂语共生,从而在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中创造出一个独特的、颇具魅力的“狂欢式”的世界,体现了狂欢化的内在精神特质:平等性与开放性。这样的世界使得狂欢式的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比起具有高度思辨性、抽象性的哲学思考,《鸡蛋的眼泪》将平等对话的精神体现得更具体,也更平易近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YDT20160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