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使本校开设的以教师心身健康的维护继续教育课程发挥更大的效益,满足更多中小学教师乃至社会人员的需求,2004年起,我们开始将此门课程立项为开展远程教学的网络课程。由于本课程存在与广大学员互动学习的需要,符合专题学习网站集建设资源和课程学习兼顾的特征,[1]因此我们按照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规范,对此门课程进行了设计和开发。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心身健康的维护;远程教学;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8-0064-02
一、研究的意义
目前,教师心身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综观国内外研究,对教师心身健康问题在成因上的探讨较为成熟,但干预上探讨显得不足,尚未见以网络作平台,为教师们提供心身健康辅导的研究项目报告。在我们前期面向广大教师远程授课的过程中了解到教师们对教师心身健康维护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强烈的需求,鉴于教师的身份和日常工作的忙碌,教师适应于以网络平台与辅导者进行互动。我们开发此课题基于这一出发点。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组成和内容
1.专题学习网站组成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它通常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专题结构化知识”、“专题学习资源库”、“专题协作学习”、“专题论坛”。
2.专题学习网站内容
本研究项目是以网络为载体,以“维护教师心身健康”为主题目标,建立“教师心身健康维护”的专题学习网站,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全面展现教师心身健康维护的各方面知识,将通过专业资源库——名词术语、案例分析、视频课堂等,以及心身健康论坛、专题研究平台等平台支持,建立一个权威的教师心身健康乐园,向教师呈现系统的专业化知识、方便的互动交流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维护心身健康的知识和保健方法,正视和干预教师心身健康的问题,帮助教师全面维护心身健康,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1)专题知识
以“维护教师心身健康”课程内容为主题。以“教师心身健康”涉及到的主要病例,其主要特征及预防、改善方式为专题知识,从现代健康观入手,全面阐述维护教师心身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常见的心身健康问题。专题知识的表现形式:视频流媒体课件,电子课件及相关资源。
(2)专题资源
以专业知识属性分类的专题资源。包括名词术语、心理常识、典型案例、相关论文、参考网址、心灵驿站等内容。
以文件属性分类的专题资源(可按照关键字检索):以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形式提供资源。
资源的内容具体包括: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基本知识;心身健康标准,有关名词术语(如现代健康观,心理健康标准、身体健康标准、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职业倦怠、应激、社会支持等);教师面临严重心身健康问题的现状;心理咨询方法、技能;危机干预方法;常见心身疾病的自然疗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心理学家简介;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心理咨询与治疗各流派的理论与技术;心理学常用书籍简介;心理学趣味常识及故事等。
以及下列典型案例的分析:职业倦怠案例分析;人格障碍案例分析;人际交往案例分析;心身疾病案例分析;心理疾病案例分析;躯体疾病案例分析,等等。
(3)在线测试
针对专题知识的测验题库,主要分为单选、判断和问答题。教师可设定测试数量和难度,针对不同章节随机从题库选择题目形成套题,学员可通过测验检查学习情况,系统给出自动评价。
(4)在线心理测试
通过网络实现常用和专业的心理测查、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具有创新性。
具体的量表包括: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和谐量表;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总体幸福度量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A型行为类型问卷。
(5)互动学习
实际上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论坛,具有检索功能(按标题关键字模糊查询和按照发布人姓名精确查询)。
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定时提供在线服务,解答问题,分析案例,搭建互动平台。本研究已经开展3年,目前已经将前期师生互动的一些案例和内容添加进来,作为学习资源。
三、网站主要模块技术
1.专题学习模块
(1)网页资源
管理部分:添加标题,随后添加内容,学习注意事项,url-视频地址)。
用户浏览:标题,内容,学习注意事项。
(2)视频资源
图1 专题学习网站内容结构图与网站模块结构图
教师专题讲座视频流媒体课件。
2.专题资源模块
资源上传(分类资源及格式:文本,txt doc;图片,jpg gif;声音:wav mp3;视频:mpg wmv);资源显示和下载(分类显示:章节,类型);资源检索(按标题检索,按资源类型检索)。
3.学习效果测试模块
每单元输入一定数量题目,形成题库。教师可设定测试数量和难度,形成套题。学员在线测试后,可得到系统自动评价。
4.在线心理测评模块(特色)
量表——问卷——分析。
5.互动学习模块
BBS系统;在线心理咨询;网站功能与技术保障;网站开发技术;静态网页制作:Dreamweaver;动态网页制作;程序: JSP、Javascript、JAVA;数据库: Tomcat。
主要功能:
具有注册、登陆界面,并进行用户数据库维护。
提供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在线学习功能,尽可能实现保存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功能。
对专题知识定期更新。
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工具,让学习者可以按主题分组进行讨论、发问、回答等。
对心理测查结果能作出反馈并提出解决建议。
网站具有良好的反应速度,运行稳定可靠。
四、网站应用及后续研究
教师心身健康的维护网站建立已经3年时间,几千名深圳市中小学教师通过它进行了学习。教师评价说,这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让他们懂得了在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中怎样缓解和改善心身的状况。通过网络的形式,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更能使他们能够自由自在、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
对于教师心身健康的维护专题网站的应用,是采用“专题探索——网站开发”的学习模式。[2]即:一方面中小学教师通过进行学习专题知识的学习、与教师和其他学员进行在线互动和探索学习、进行个人在线心理测评等活动,不但完成了一次的培训和学习;一方面,已经开展学习过的学员留下的学习状况,以及心理测评资料,经过整理不但可以作为专题素材中的典型案例,也有助于根据大量教师的心身健康实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为切实提高教师心身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娟,李克东.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及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及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9期.
[3]刘玎, 卢宁.中学教师A型行为与疲劳及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5).
[4]中学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及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6).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心身健康的维护;远程教学;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8-0064-02
一、研究的意义
目前,教师心身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综观国内外研究,对教师心身健康问题在成因上的探讨较为成熟,但干预上探讨显得不足,尚未见以网络作平台,为教师们提供心身健康辅导的研究项目报告。在我们前期面向广大教师远程授课的过程中了解到教师们对教师心身健康维护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强烈的需求,鉴于教师的身份和日常工作的忙碌,教师适应于以网络平台与辅导者进行互动。我们开发此课题基于这一出发点。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组成和内容
1.专题学习网站组成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它通常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专题结构化知识”、“专题学习资源库”、“专题协作学习”、“专题论坛”。
2.专题学习网站内容
本研究项目是以网络为载体,以“维护教师心身健康”为主题目标,建立“教师心身健康维护”的专题学习网站,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全面展现教师心身健康维护的各方面知识,将通过专业资源库——名词术语、案例分析、视频课堂等,以及心身健康论坛、专题研究平台等平台支持,建立一个权威的教师心身健康乐园,向教师呈现系统的专业化知识、方便的互动交流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维护心身健康的知识和保健方法,正视和干预教师心身健康的问题,帮助教师全面维护心身健康,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1)专题知识
以“维护教师心身健康”课程内容为主题。以“教师心身健康”涉及到的主要病例,其主要特征及预防、改善方式为专题知识,从现代健康观入手,全面阐述维护教师心身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常见的心身健康问题。专题知识的表现形式:视频流媒体课件,电子课件及相关资源。
(2)专题资源
以专业知识属性分类的专题资源。包括名词术语、心理常识、典型案例、相关论文、参考网址、心灵驿站等内容。
以文件属性分类的专题资源(可按照关键字检索):以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形式提供资源。
资源的内容具体包括: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基本知识;心身健康标准,有关名词术语(如现代健康观,心理健康标准、身体健康标准、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职业倦怠、应激、社会支持等);教师面临严重心身健康问题的现状;心理咨询方法、技能;危机干预方法;常见心身疾病的自然疗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心理学家简介;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心理咨询与治疗各流派的理论与技术;心理学常用书籍简介;心理学趣味常识及故事等。
以及下列典型案例的分析:职业倦怠案例分析;人格障碍案例分析;人际交往案例分析;心身疾病案例分析;心理疾病案例分析;躯体疾病案例分析,等等。
(3)在线测试
针对专题知识的测验题库,主要分为单选、判断和问答题。教师可设定测试数量和难度,针对不同章节随机从题库选择题目形成套题,学员可通过测验检查学习情况,系统给出自动评价。
(4)在线心理测试
通过网络实现常用和专业的心理测查、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具有创新性。
具体的量表包括: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和谐量表;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总体幸福度量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A型行为类型问卷。
(5)互动学习
实际上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论坛,具有检索功能(按标题关键字模糊查询和按照发布人姓名精确查询)。
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定时提供在线服务,解答问题,分析案例,搭建互动平台。本研究已经开展3年,目前已经将前期师生互动的一些案例和内容添加进来,作为学习资源。
三、网站主要模块技术
1.专题学习模块
(1)网页资源
管理部分:添加标题,随后添加内容,学习注意事项,url-视频地址)。
用户浏览:标题,内容,学习注意事项。
(2)视频资源

图1 专题学习网站内容结构图与网站模块结构图
教师专题讲座视频流媒体课件。
2.专题资源模块
资源上传(分类资源及格式:文本,txt doc;图片,jpg gif;声音:wav mp3;视频:mpg wmv);资源显示和下载(分类显示:章节,类型);资源检索(按标题检索,按资源类型检索)。
3.学习效果测试模块
每单元输入一定数量题目,形成题库。教师可设定测试数量和难度,形成套题。学员在线测试后,可得到系统自动评价。
4.在线心理测评模块(特色)
量表——问卷——分析。
5.互动学习模块
BBS系统;在线心理咨询;网站功能与技术保障;网站开发技术;静态网页制作:Dreamweaver;动态网页制作;程序: JSP、Javascript、JAVA;数据库: Tomcat。
主要功能:
具有注册、登陆界面,并进行用户数据库维护。
提供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在线学习功能,尽可能实现保存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功能。
对专题知识定期更新。
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工具,让学习者可以按主题分组进行讨论、发问、回答等。
对心理测查结果能作出反馈并提出解决建议。
网站具有良好的反应速度,运行稳定可靠。
四、网站应用及后续研究
教师心身健康的维护网站建立已经3年时间,几千名深圳市中小学教师通过它进行了学习。教师评价说,这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让他们懂得了在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中怎样缓解和改善心身的状况。通过网络的形式,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更能使他们能够自由自在、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
对于教师心身健康的维护专题网站的应用,是采用“专题探索——网站开发”的学习模式。[2]即:一方面中小学教师通过进行学习专题知识的学习、与教师和其他学员进行在线互动和探索学习、进行个人在线心理测评等活动,不但完成了一次的培训和学习;一方面,已经开展学习过的学员留下的学习状况,以及心理测评资料,经过整理不但可以作为专题素材中的典型案例,也有助于根据大量教师的心身健康实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为切实提高教师心身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娟,李克东.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及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及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9期.
[3]刘玎, 卢宁.中学教师A型行为与疲劳及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5).
[4]中学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及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