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霍的美丽与欲望交缠的激情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3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有些孤傲的名字往往隐匿在遥远的他方,只静待少数有缘人去发掘。
  莱欧娜·费妮(Léonor Fini,1918~1996),这位堪称二十世纪30年代最丰富多产且最具影响力的超现实主义女画家、舞台设计师及书刊插画家,其作品总是带有某种令人不安的神秘感与强烈的女性意识,时而残酷绝美,时而放荡不羁,仿佛镜子上的裂痕,游离在白天和黑夜、现实和梦幻之间。
  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首都),费妮不到一岁时母亲便与阿根廷籍的丈夫离异,随即搬迁至意大利娘家和父母同居住在崔斯特(Trieste,意大利东北部的港口城市)。之后费妮的父亲几番从阿根廷追逐而来,一心想要夺回费妮的抚养权,最终徒劳而返,从此就失去了连络,此后费妮再未见过自己父亲的样貌。
  年少时期的费妮一度饱受眼疾之苦,为了进行治疗复健,须将两眼缠上绷带,使她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只能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为此,她感到相当苦闷,便逐渐发掘内心世界为出口,每天不停地想象着各种梦幻般的图画场景。十四岁那年(1932),费妮开始自习构图和绘画,凭着自己追求艺术的热情和信念参观了许多博物馆,潜心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诸位大师的画风流派,并且经常在她舅舅所收藏各类艺术图书极为丰富的私人藏书室里阅览群书,因此眼界大开。
  1935年,十七岁的费妮初次在意大利举办画展,并受邀到米兰绘制第一幅委托人像画。翌年(1936)迁居至巴黎闯荡,她展开了投身艺术创作的职业生涯。彼时费妮的初期画作大多带有神秘、朦胧的气息,其画风主要偏向古典风格及色调,屡屡强调构图中展现唯美的笔触,精致的线条(流转如音乐)。此外,由于费妮自幼居住在海边(港口),童年记忆中的海岸、潮蚀的洞窟、贝壳、藻、蟹,以及山羊的头盖骨等便经常成为她入画的题材。
  “绘画的本能从我自己当中引出整个世界,且那世界就是我。”费妮曾对作家好友戈蒂埃(Xavière Gauthier)如是宣称。此处饶富兴味的是,早在三四十年代期间,费妮即以自我投射的肖像画作发展出定型的个人象征,并且经常在自己的画中出现,但她却总是不直接标明为自画像。一如她早期绘制《Harper's Bazaar》、《Plexus》等系列杂志封面,画面中常以单一女性为主体,不仅外表有着浓密卷曲的夸张发型,宽大的华服裹着瘦削的身体,甚至就连眉宇之间那双充满挑衅的眼也颇为神似画家本人。
  拒绝接受经由男人定义的世界,毕生不断寻求爱和激情的费妮,既爱男人,也爱女人。1939 年夏天,费妮至圣马丁拜访她恋慕的另一位英国女画家卡灵顿( Leonora Carrington,1917~2011),两人自此成为闺中密友。时值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费妮先后在蒙地卡罗及罗马躲避战乱。而在此之前,费妮曾与丈夫Fedrico Veneziani有过一次短暂婚姻,但很快在她遇见意大利画家恋人雷普利(Stanislao Lepri,1905~1980)之后便告离婚。
  待二战结束,费妮旋即回到巴黎继续从事艺术创作,由于她本身很喜欢出席各类剧场演出和化妆舞会,故而承揽了不少相关设计业务,包括她替卡斯提兰尼(Renato Castellani)的电影《罗蜜欧与朱丽叶》设计服装,亦为巴黎皇家芭蕾舞蹈团成员量身定制了名曰“费妮之梦”的专属舞衣,甚至还替当时法国著名的“木桐酒庄”设计酒瓶标签。
  在那些年里,她的创作经历不断扩展,陆续也为某些熟识的作家友人,抑或当时重刊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波特莱尔的《恶之华》、萨德的《朱丽叶》等文学名著画插图。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无疑该属她替法国女作家波琳·瑞芝(Pauline Réage,1907~1998)那部著名的情色小说《O娘的故事》(Histoire d'O)所绘制全套二十六张的水彩插画了。
  《O娘的故事》(1994年此书由旅法汉学家陈庆浩教授编入《世界性文学大系-小说篇-法文卷》首度在台发行中文版(金枫出版社,易余译),封面副标名为“心灵忠诚肉体放荡的性传奇”)最早于1954年以法文出版,故事内容主要讲述一位名叫“O”的年轻女孩被男友Rene带到巴黎郊外一处城堡内遭捆绑、鞭笞和性虐待,如同那里其它所有被囚的女人一样沦为男人的奴隶,但由于“O”深爱着Rene,所以甘愿忍受对她的各种羞辱,后来Rene因欠下大笔债务而将“O”转送给同父异母的哥哥Stephen,并将其姓名烙印在“O”的身上,直到Stephen感到厌倦而抛弃了她。
  自从该书问世以来,《O娘的故事》所激起各界强烈的争议与辱骂从未停止过,有读者对它深恶痛绝;亦有论者却对它大加赞美,称其为宣扬解放女性情欲的虐恋文学经典。1968年,出自费妮的画笔下、由巴黎Tchou出版社重新发行的精装插图版本当中,一幅幅晕染墨色、男女肉身遂行巫山云雨的小说画面,不禁予人想象传统中国水墨的韵味,且更有一片散发着神秘气息的幽微死寂渲染了虐爱的黑暗氛围,其间隐隐蕴含着如梦境般的冷漠与静谧,衰败和死亡。
  无论蚀刻版画、素描、油画、水彩或书籍插图,莱欧娜·费妮画中的女人几乎个个美丽,但这种美就像被过度的激情和欲望所摧残过的,一种挥霍而尖锐的美。
其他文献
萧红原名张乃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且至今影响巨大的女作家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其命途多舛的短促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战争的驱遣下辗转流徙,从异乡奔向异乡;而在不到十年的创作中,她留下了《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等传世名著。  1 黄金时代  作者:李樯  出版社:北京联合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著名编剧李樯的最新作品。以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为主线,讲述了那群自由追求
期刊
在驾驶员的椅背上,我握住了你的手,你把手缩回了。然后那只手又回来了,放在我手上。不,那只手握住了我的手,在我手上痉挛。在那些我们不了解的控制机的声音中,在口吃的机器语言中,在破碎的字句中,你曾把大而绿的眼睛转向我。我以为我在其中读出了一个问号。我只读出了一种挑衅。我接受了。巴哈玛斯的克丽西,翡翠海的克丽西,白山上的飞机里的克丽西。那一天,我的灵魂已跳向你,我已深入你的世界,属于你的。  —马赫索,
期刊
曾经在一个剧本里看到一句话:每一样玩具,只要能获得别人的珍爱,它就是真的;凡是被爱过的就是真的。  这个颇有安徒生童话味道的句子,点出了人与物之间最深情的关系,更可用来形容人与书的关系。我们挑书,挑内容也挑书的外观,总希望将要属于自己的那一本是完美的;但有人会“认书”,读过的书,即使旧了破了,就算别人用内容一样、簇新的一本来交换,他也只要自己的那一本。看似矛盾,但都是出于相同的,爱。  在阅读的当
期刊
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艾柯现代文学演讲集  作者:安贝托·艾柯  出版社:广西师大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2010年,艾柯在美国素有“南哈佛”美誉的埃默里大学作了一系列现代文学讲座,结集为《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  作为过去三十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艾柯依然感觉自己像个业余爱好者——这为本书所有页面注入满溢的活力和渴望。这个“年轻”的小说家全面坦白自己的创意世界:关于艺术虚构的启
期刊
高甲戏又叫九角戏、九甲戏,大约兴起于二百年前的清中叶。闽南民间历来流行化妆游行踩街,尤其在泉州最为盛行。每逢喜庆吉日或迎神赛会,人们敲锣打鼓,或拍胸舞,或车鼓弄,一队队上街游行。其中有装扮梁山好汉,配以南锣、南鼓和民间“红甲吹”、“十音”等曲调的宋江阵。他们或穿行于社里村镇,或在广场上排成蝴蝶阵、长蛇阵进行表演,深受村民喜爱。由于妆扮的是梁山好汉,很自然地便把梁山水泊宋江聚义的故事演译其中,所以被
期刊
春节期间终于把《后宫·甄嬛传》电视剧看完,这是继《红楼梦》、《三国演义》后,我近几年又一从头到尾追随完毕的大陆剧目。  尽管对中间四十到五十多集的编剧手法有意见(感觉中气不足或是换了手),但整体说来,《后宫·甄嬛传》确是砸了重本、质量精良,足以抢夺眼球的商业佳作。  剧目在台湾上映时间比大陆地区晚很多,但媒体与民众也一样“疯”甄嬛,相信大陆已有报导,但似乎没有评论特别讨论。剧中几位演员陆续来台上电
期刊
2009年3月,冯丽丽带着女儿天天,坐在天天爸爸的三轮摩托车上,离开了喧闹繁华的北京,举家搬到了位于郊区的吴各庄,开始了“下乡养儿”的生活。  2014年5月,冯丽丽的教养记录《下乡养儿》出版。这篇巨细靡遗的日记体教养书,最初是分两期连载于《读库》。能得老六垂青的作品,自有其过人之处。即使对于这部作品,读者们褒贬不一,但或许正是这种争议性,赋予了其更多的关注度。老六说,《下乡养儿》“呈现了文字的另
期刊
上海书展的前身,是创办于1987年5月,由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主办的上海图书交易会,第一届的名称仅仅是“沪版图书订货会”,卖方局限于上海出版社,当年还同时举办了上海首届联合书市。次年起,上海图书交易会开始邀请全国各地出版社共同参加。上海图书交易会一共举办了十七届(1987-2003),其中2003年举办的交易会是“非典”后全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书业盛会。  自2004年起,上海图书交易会正式更名为“
期刊
有出版人这样理解“通路”:  通路,书可以走通人心的路。  从发行的角度,通路是卖书的“渠道”;但如果从读者的角度来看,通路的意义,无疑是如何让书到达他们的身边。基于开篇所提及的对通路的理解更接近这个专题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在行文中,大多选择以“通路”称呼之。  除了书店(无论实体还是网络)以外,在生活的周遭,读者还可以在哪里遇见书?对于不上书店的消费者来说,多一分的提示,或许将产生新的需求。  在
期刊
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庄子  作者:杨照  出版社:联经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杨照读庄子,引入传统中国哲学裡被忽视的逻辑分析,将前人难以理解的细密哲思一一梳理清晰,为我们展示出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抛开冷硬的课文题解,穿过层层的过度解读,杨照经典讲堂以最贴近历史真实的读法,带你一次读懂两千年前的汉语经典!  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见风水林  作者:刘克襄  出版社:远流  出版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