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就我国多校区高校的概念界定、基本类型和形成背景进行了探索总结,对多校区高校的概念,创新性地提出了“或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或在建设时间上不相同”的区分概念。在分类上,在关注较多的扩展新建型和合并重组型基础上,将合作共建型和独立学院型列为单独分类。最后从政府主导、社会需求和高校自身发展三个角度入手,综合分析了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背景。
关键词: 多校区高校 概念界定 基本类型 形成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校区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目前,大规模的高校合并、新校区建设及独立学院设置等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告一段落,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格局已经形成,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在从体制调整、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转变。现在回顾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诸多关于多校区高校的争议日渐明晰。
一、多校区高校的概念界定
“多校区高校”(Multi-campus University)的概念在国内外有不同的理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科尔(Clark Kerr)和盖德(M.L.Gade)将多校区高校界定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高级(即四年制)校区组成、只受某个单极的管理委员会合法管理、管理委员会或多校区高校系统行政部门与各分校区之间的重要职责分工明确的一类高等教育系统。①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对多校区高校的概念也有相关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刘海波、谢仁业提出:“多校区高校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②陈运超提出:“高校多校区办学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高校在两个以上的校区同时办学,其不同校区之间可以互相毗邻,也可以分处异地。”③
国内关于多校区高校的概念界定主要分歧在于多个校区的地理位置关系上。本文认为,多校区高校的校区之间可以在地理位置上异地而建,也可以在地理位置上相邻而建,但相邻而建的校区必须是异时而建,也就是两个不同校区在建设时间上有先后。因此,多校区高校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拥有至少两个以上校园,且这两个以上校园或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或在建设时间上不相同的高校。在这里,这两个以上“或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或在建设时间上不相同”的校园即为“校区”。
二、多校区高校的分类
从国内高校多校区的产生方式和运行形式来看,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多校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扩展新建型
扩展新建是指高校因所处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到校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办学增长点的过程。高校由于主校区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在原主校区地理范围外建立新校区。这类校区从与主校区地理位置的关系上看,有异地新建的,如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也有在主校区基础上,与老校区相邻外扩的,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苑校区和西苑校区两个新建校区,与中苑老校区东西相接而建。扩展新建型校区在建设之前,都有相对较好的功能规划和总体设计,因此,在与主校区的协调上较为和谐。
(二)合并重组型
合并重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合并办学,规划后的“核心”校区也就是主校区只能有一个,而其他合并学校的校园作为多校区办学。1992年5月,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等6所院校合并重组后的新扬州大学开了我国合并办高校的先河。此外,比较典型的合并重组型高校还有吉林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合并重组型多校区从组成高校的从属地位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和弱弱联合三种类型。与其他类型相比,合并重组型多校区高校不管是哪种合并方式,合并后带来的管理矛盾和运行问题都是最为棘手的。
表3 合并重组型高校分类
(三)合作共建型
这里的合作共建是指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建。如前文所述,一些有科研实力的高校出于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和争取更多社会资本的原因,竞相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和转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实体的研究院和研究基地。高校实体研究院和研究基地有的是相对独立运行,有的是在高校整体管理框架内运行。
(四)独立学院型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创建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具有三大特征:一是采用民办机制;二是采用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其管理制度和办法由主办方或主办方与合作方共同商定。独立学院通常是主办校在校外开辟校区办学,其独立性使其区别于前三种类型。
三、多校区高校的形成背景
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分析其中三个最主要的背景和原因。
(一)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我国公办高校的管理权限属于各级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其主要办学经费也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历次重大改革和发展中,政府都是起绝对主导地位的,多校区高校的形成也是如此。
曾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总校校长的布鲁斯·约翰斯通(Bruce Johnstone)在《世界大学变革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一文中这样评价这一现象:“中国高等教育过去由于受前苏联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面比较窄,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模式,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对高校进行了合并。”④高校合并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中国高等教育能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适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等纲领性文件,我国高等教育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共建共管、高校合并、联合办学等形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初步打破了“条块分割”的不合理布局,为多校区高校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由高校合并而形成的多校区是多校区高校的重要组成。
(二)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在精英教育理念影响下,高等教育规模总量偏小,高校办学效益低下,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原有高等教育的规模存在较大矛盾。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自1999年开始,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进行了连续多年的大扩招,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由1998年的643万人提高到2500余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3%。⑥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多使各校人满为患,在此情形下,扩建新校区成为高等学校解决资源匮乏矛盾的第一选择,多校区高校因此迅速增多。
表1 1994年—200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校均学生规模增长情况⑦
单位:人
(三)高校内在的发展竞争
自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机制逐渐渗透至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围绕经费、生源、大学排名、社会声誉等诸多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大学核心竞争力成了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而质量和规模无疑是构成该法宝的重要部分。对于高校而言,质量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努力;相比之下,规模的扩大更易取得立竿见影的功效。理性地看,如果没有伴随着质量的提高,高校仅从规模的扩张入手并不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相反还会为其所累。尽管如此,在各种竞争中大学的规模仍然是考量的重要表征,如在许多大学排名中,高校规模或相应的硬件设施都成了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许多高校纷纷把扩大规模作为提升知名度的当务之急,高校新校区成为了多校区高校的另一重要组成。
除了规模扩张之外,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归位成为多校区高校形成的又一因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长期以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在高校发挥得较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其办学实力的重要标杆,也是高校争取更多社会资本用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来源。因此,有科研实力的高校竞相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和转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实体的研究院和研究基地。高校实体研究院和研究基地的产生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多校区的构成。
另外,2000年以来,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公办高校兴办的独立学院的建设也迅速展开。公办高校兴办的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创建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公办高校兴办的独立学院是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由公办学校创设、按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办学机构。按教育部先后出台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2003年4月)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008年2月),独立学院要求完全独立建制,但由于其与公办母校的资产和利益关系,真正独立是不可能实现的。独立学院通常是在公办母校外开辟新校区办学,也是高校多校区办学的组成部分。
注释:
①Clark Kerr,M.L.Gade,The Guardians: Boards of Trustees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ashington D.C.: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s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s,1989,(35).
②刘海波,谢仁业,多校区高校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分析框架,教育发展研究,2001,(8):50-52.
③陈运超,沈红,浅论多校区高校管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2-25.
④Bruce Johnston,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Worldwide University Change Agenda,University Change Agenda.Proceedings of Chinese-foreign University,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2002.7.
⑤周远清,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在合并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中国高教研究,2006,(8):5-7.
⑥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744/index.html,中国教育年鉴,2008.
⑦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633/201010/109874.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1996)文件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陈运超,沈红.浅论多校区高校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4]陈运超.多校区高校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5]胡建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2005.7.
[6]戴井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J].高等教育,2005.7.
(作者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多校区高校 概念界定 基本类型 形成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校区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目前,大规模的高校合并、新校区建设及独立学院设置等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告一段落,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格局已经形成,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在从体制调整、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转变。现在回顾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诸多关于多校区高校的争议日渐明晰。
一、多校区高校的概念界定
“多校区高校”(Multi-campus University)的概念在国内外有不同的理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科尔(Clark Kerr)和盖德(M.L.Gade)将多校区高校界定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高级(即四年制)校区组成、只受某个单极的管理委员会合法管理、管理委员会或多校区高校系统行政部门与各分校区之间的重要职责分工明确的一类高等教育系统。①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对多校区高校的概念也有相关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刘海波、谢仁业提出:“多校区高校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②陈运超提出:“高校多校区办学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高校在两个以上的校区同时办学,其不同校区之间可以互相毗邻,也可以分处异地。”③
国内关于多校区高校的概念界定主要分歧在于多个校区的地理位置关系上。本文认为,多校区高校的校区之间可以在地理位置上异地而建,也可以在地理位置上相邻而建,但相邻而建的校区必须是异时而建,也就是两个不同校区在建设时间上有先后。因此,多校区高校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拥有至少两个以上校园,且这两个以上校园或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或在建设时间上不相同的高校。在这里,这两个以上“或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或在建设时间上不相同”的校园即为“校区”。
二、多校区高校的分类
从国内高校多校区的产生方式和运行形式来看,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多校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扩展新建型
扩展新建是指高校因所处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到校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办学增长点的过程。高校由于主校区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在原主校区地理范围外建立新校区。这类校区从与主校区地理位置的关系上看,有异地新建的,如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也有在主校区基础上,与老校区相邻外扩的,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苑校区和西苑校区两个新建校区,与中苑老校区东西相接而建。扩展新建型校区在建设之前,都有相对较好的功能规划和总体设计,因此,在与主校区的协调上较为和谐。
(二)合并重组型
合并重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合并办学,规划后的“核心”校区也就是主校区只能有一个,而其他合并学校的校园作为多校区办学。1992年5月,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等6所院校合并重组后的新扬州大学开了我国合并办高校的先河。此外,比较典型的合并重组型高校还有吉林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合并重组型多校区从组成高校的从属地位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和弱弱联合三种类型。与其他类型相比,合并重组型多校区高校不管是哪种合并方式,合并后带来的管理矛盾和运行问题都是最为棘手的。
表3 合并重组型高校分类
(三)合作共建型
这里的合作共建是指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建。如前文所述,一些有科研实力的高校出于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和争取更多社会资本的原因,竞相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和转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实体的研究院和研究基地。高校实体研究院和研究基地有的是相对独立运行,有的是在高校整体管理框架内运行。
(四)独立学院型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创建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具有三大特征:一是采用民办机制;二是采用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其管理制度和办法由主办方或主办方与合作方共同商定。独立学院通常是主办校在校外开辟校区办学,其独立性使其区别于前三种类型。
三、多校区高校的形成背景
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分析其中三个最主要的背景和原因。
(一)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我国公办高校的管理权限属于各级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其主要办学经费也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历次重大改革和发展中,政府都是起绝对主导地位的,多校区高校的形成也是如此。
曾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总校校长的布鲁斯·约翰斯通(Bruce Johnstone)在《世界大学变革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一文中这样评价这一现象:“中国高等教育过去由于受前苏联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面比较窄,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模式,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对高校进行了合并。”④高校合并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中国高等教育能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适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等纲领性文件,我国高等教育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共建共管、高校合并、联合办学等形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初步打破了“条块分割”的不合理布局,为多校区高校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由高校合并而形成的多校区是多校区高校的重要组成。
(二)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在精英教育理念影响下,高等教育规模总量偏小,高校办学效益低下,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原有高等教育的规模存在较大矛盾。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自1999年开始,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进行了连续多年的大扩招,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由1998年的643万人提高到2500余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3%。⑥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多使各校人满为患,在此情形下,扩建新校区成为高等学校解决资源匮乏矛盾的第一选择,多校区高校因此迅速增多。
表1 1994年—200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校均学生规模增长情况⑦
单位:人
(三)高校内在的发展竞争
自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机制逐渐渗透至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围绕经费、生源、大学排名、社会声誉等诸多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大学核心竞争力成了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而质量和规模无疑是构成该法宝的重要部分。对于高校而言,质量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努力;相比之下,规模的扩大更易取得立竿见影的功效。理性地看,如果没有伴随着质量的提高,高校仅从规模的扩张入手并不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相反还会为其所累。尽管如此,在各种竞争中大学的规模仍然是考量的重要表征,如在许多大学排名中,高校规模或相应的硬件设施都成了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许多高校纷纷把扩大规模作为提升知名度的当务之急,高校新校区成为了多校区高校的另一重要组成。
除了规模扩张之外,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归位成为多校区高校形成的又一因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长期以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在高校发挥得较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其办学实力的重要标杆,也是高校争取更多社会资本用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来源。因此,有科研实力的高校竞相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和转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实体的研究院和研究基地。高校实体研究院和研究基地的产生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多校区的构成。
另外,2000年以来,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公办高校兴办的独立学院的建设也迅速展开。公办高校兴办的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创建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公办高校兴办的独立学院是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由公办学校创设、按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办学机构。按教育部先后出台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2003年4月)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008年2月),独立学院要求完全独立建制,但由于其与公办母校的资产和利益关系,真正独立是不可能实现的。独立学院通常是在公办母校外开辟新校区办学,也是高校多校区办学的组成部分。
注释:
①Clark Kerr,M.L.Gade,The Guardians: Boards of Trustees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ashington D.C.: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s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s,1989,(35).
②刘海波,谢仁业,多校区高校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分析框架,教育发展研究,2001,(8):50-52.
③陈运超,沈红,浅论多校区高校管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2-25.
④Bruce Johnston,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Worldwide University Change Agenda,University Change Agenda.Proceedings of Chinese-foreign University,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2002.7.
⑤周远清,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在合并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中国高教研究,2006,(8):5-7.
⑥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744/index.html,中国教育年鉴,2008.
⑦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633/201010/109874.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1996)文件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陈运超,沈红.浅论多校区高校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4]陈运超.多校区高校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5]胡建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2005.7.
[6]戴井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J].高等教育,2005.7.
(作者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