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鳗》的“怪味”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yyive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斤澜的小说,特别是他的晚期小说,许多人称之为“怪味小说”。所谓“怪味”,不外乎是指林斤澜小说与众不同、风格迥异。《矮凳桥风情》是这种典型,而这本集子中的《溪鳗》则是典型中的典型。《溪鳗》的“怪味”到底怪在哪里呢?
  “怪味”之一:溪鳗这个人名怪
  溪鳗是个女人,故事的主角,“有名有姓”,但是姓名已被忽略甚至遗忘,“街上却只叫她个外号:溪鳗”。鳗“看样子不是好玩的东西,……有些兴风作浪的传说”。镇上人把这个女人叫作溪鳗,“不免把人朝水妖那边靠拢了”。
  所以“溪鳗”是个“古怪外号”。
  “怪味”之二:故事的环境有点怪
  板凳桥和桥下的溪水,好像蒙着神秘的烟雾。先说溪水,“到了桥下边,也变了颜色,又像是绿,又像是蓝。本地人看来,闪闪着鬼气”。再看当年镇长眼里的桥,“脚下绿茵茵的石头桥却晃起来,晃着晃着扭过长条石头来。这桥像条大鳗似的扭向下游头,扭到水中央,扭到网那里,忽然,一个光条条的像是人,又像是鳗,又好看,又好怕,晃晃地往网那里钻”。
  就是在这样的奇异的故事环境中,发生了有关溪鳗的“种种神奇传说”。
  “怪味”之三:“鱼非鱼小酒家”招牌太特别
  鱼即鱼,怎么又非鱼呢?这个由袁相舟趁着酒兴写的招牌,是否就是个无厘头呢?
  这个招牌并非无缘无故。溪鳗做的是鱼丸、鱼饼之类的加工品,“有鱼香又看不见鱼形”,“专门做鱼……做出来的鱼,不论哪一种,又都看不见鱼”,“鱼面也没有一点鱼样子”。
  溪鳗做的鱼丸能治病。这是袁相舟眼里的场景:“汤锅的蒸汽仿佛香烟缭绕,烟雾中一张溪鳗的鸭蛋脸,眍眼窝里半合着眼皮,用一个大拇指把揉透的鱼肉刮到汤锅里,嘴皮嚅嚅的不知道是数数,还是念咒。有的女人家拿纸包了回家,煮一碗热汤,放上胡椒米醋,又酸又辣端给病人吃。”在那个贫穷封闭的年代,溪鳗的鱼丸居然可以治病,“鱼非鱼”也有此所指吧。
  “鱼非鱼”也源自白居易的语句的启发。大诗人说的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鳗非鳗,鱼非鱼。来非来,去非去。今日春梦非春时,但愿朝云长相处”说的是袁相舟对溪鳗的赞美以及对溪鳗人生美好的期望。所以,这个奇特的招牌也包含袁相舟对溪鳗的种种审美。
  “怪味”之四:小说中的人物、人物的关系及其故事总在明朗与模糊之间,好像说得清,却又道不明
  溪鳗这个女人,年龄不详,“少说也应当五十”,但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婚姻不明,“不知道生过孩子没有,传说不一”,袁相舟“影影绰绰听说溪鳗生过一个孩子,和谁生的?究竟有没有做下这种传宗接代的事?也无凭据”。出身不清,“没爹没娘,是溪滩上抱来的,白生生,光条条,和条鳗鱼一样……什么好东西,来历不明”。与镇长的关系不清,他们留给镇上茶余饭后的绯闻。似有似无,似真似假;在倒霉镇长瘫痪之后,“溪鳗从卫生所把这个男人接到家里来”,救回他的一条命;不仅如此,溪鳗和这个残疾的男人还一直一起生活至今,溪鳗对这个男人,照料得无微不至。女儿来历不清,虽然溪鳗说是“溪滩上抱回来的,光条条抱回来”,但还是令人不明白。
  也许这就是小说家对待性和道德与世俗眼光不一样的审美境界。
  “怪味”之五:叙事方式不一般
  《溪鳗》这个短篇用的是第三人称视角,全小说是通过袁相舟带着酒意的眼睛看人说事的。于是乎,“有些人事还扯不清,只好零零碎碎听凭读者自己处理也罢”。这是一种别致的叙事方式,既给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营造了朦胧的意境,又能虚虚实实,让读者与袁相舟一样,用自己的想象参与故事,完善溪鳗这个心目中美好的形象。
  “怪味”之六:语言迷离奇特
  汪曾祺说林斤澜“把小说语言的作用提到很多人所未意识的高度”。《溪鳗》的语言像散文,像诗歌,契合小说刻意描画的“一片的朦胧”。例如“广阔的溪滩,坦荡的溪水,正像壮健的夏天和温柔的春天刚刚拥抱,又马上要分离的时候,无处不蒸发着体温。像雾不是雾,像烟云,像光影,又都不是,只是一片的朦朧”,林斤澜用如此意乱情迷的语言为小说人物的故事布满一片朦胧,在似是又非的意境中欲说却休。
  《溪鳗》的“怪味”其实就是林斤澜晚期小说非典型的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教育督导室)
其他文献
为便于学生明确选材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将自己作为写作对象,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进行作文训练。下面以此题为例,谈谈选材上的问题并小议对策。  一、挖掘素材价值  很多作文这样开头:“初二开学的第一天,大家都在教室里期待着新语文老师的到来。这时,一个小巧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她便是我们的汪老师。”作文后面便是泛泛而谈老师的特点或是与老师的交往。问及都写初次见面情景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这个情
期刊
世界经典名著《百年孤独》开篇有一段非常迷人的描写,神秘的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在表演了磁铁的神奇魔力后,对老布恩地亚说:“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语文阅读教学,贵在唤醒,唤醒的不只是文本中文字的“视觉色彩”,还有潜伏在文本中的“情感姿态”。  《蔚蓝的王国》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两三笔一勾勒,大自然就散发出芬
期刊
这里的“写作评价”专指应试作文一类所谓不自由写作,并不包括学生的文学习作等自由写作的评价。“评价”一方面指对文章的描述性评语,也包括分数或等级评价。  说到写作评价,师生皆憷。老师发憷大多因劳动量“不堪负荷”;学生发憷是因为每次的评价(分数、评语)都“生死难卜”,而结果往往又“出人意料”。在实际操作中,评价存在种种误区,如,有的有分数无评价语,学生不知优劣何在;有的评价语语焉不详;有的评价忽视写作
期刊
授课:陆锋磊 点评:储建明  教学流程  师: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电影,大家想必看过其中一两部。前阶段对于电影《小时代》的批判可谓白热化,而《小时代》目前的票房已经超过10亿,你怎么看這个现象?  生:我很不喜欢《小时代》系列电影,我觉得很烂。  师:“烂”是缺少理性的判断,请你谈谈怎么个“烂”法。  生:电影没有什么思想,演员除了颜值高没什么演技,郭敬明只是把粉丝拉进了电影院……  师:这
期刊
李商隐的《锦瑟》无疑是唐诗中的名篇,然而,《锦瑟》写的究竟是什么?似乎所有读过它的人都会为这个问题所扰。它是政治讽喻诗还是情书,或者是抒发仕途失意之叹?无数研究者从各种角度提出的无数猜想与推测,仿佛都能说得通,但又都没有绝对的证据。关于《锦瑟》的猜想似乎无法到达结论,永远只能停留在猜想。  然而结论是不是非常重要呢?或许并不。绝大部分读过《锦瑟》的人,首先会觉得它很美,并被它打动,即使并不明了它的
期刊
掌握文学美学知识,除了能开阔审美视野、丰富审美素养外,还能够学以致用,有助于语文教材讲析、鉴赏。现以人教版、苏教版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典诗文为例,说一些想法。  依照文学的审美特性对待中学古典诗文。先从一个例子入手,加以说明。细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发现时间和空间都有问题。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摊上事了。因其诗歌诋毁新法,他于元丰二年(1079年)被捕入狱,差点掉脑袋,这就是有名的“乌台
期刊
最近几年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和学校层面,“教育公平”都是热词,但毋庸讳言,政策践行的“最后一米”,不依赖于政策不依附于行政,最终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堂中,能不能提升家长和学生享受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的幸福指数,还需要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自我校正,消弭授课班级内的“不公平”现象。一言以蔽之,评价践行教育公平的水准如何,观察老师课堂教学就很能说明问题。  1.师生互动机会的不公平  自
期刊
陶渊明《饮酒》(其五)与刘禹锡《陋室铭》,一为诗歌,一为骈文,看似无关,倘若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两者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都善于用典。《饮酒》(其五)运用“心远”“采菊”“南山”等典故,而《陋室铭》则运用“素琴”“子云亭”“诸葛庐”“何陋之有”等典故。  “心远”源于“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期刊
苏教版必修三中有一篇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咬文嚼字》。朱光潜先生在文中列举了炼字的好例,也谈到改得不妥之例。  摘录如下: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
期刊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家汪曾祺采取了一种轻松活泼的笔法,活画出现代哲学史上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全篇以“有趣”二字为文眼,许多鲜活的细节都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开来的,譬如:上课不脱呢帽,以奇怪的问题回答奇怪的提问,讲课时捏跳蚤玩,和斗鸡同桌进食,跟小朋友比水果大小等等。这些生动的细节,由形及神,突出表现了金岳霖先生的有趣。  但是文章的创作主旨远不止于此,我们还要进一步把握领会作家的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