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斤澜的小说,特别是他的晚期小说,许多人称之为“怪味小说”。所谓“怪味”,不外乎是指林斤澜小说与众不同、风格迥异。《矮凳桥风情》是这种典型,而这本集子中的《溪鳗》则是典型中的典型。《溪鳗》的“怪味”到底怪在哪里呢?
“怪味”之一:溪鳗这个人名怪
溪鳗是个女人,故事的主角,“有名有姓”,但是姓名已被忽略甚至遗忘,“街上却只叫她个外号:溪鳗”。鳗“看样子不是好玩的东西,……有些兴风作浪的传说”。镇上人把这个女人叫作溪鳗,“不免把人朝水妖那边靠拢了”。
所以“溪鳗”是个“古怪外号”。
“怪味”之二:故事的环境有点怪
板凳桥和桥下的溪水,好像蒙着神秘的烟雾。先说溪水,“到了桥下边,也变了颜色,又像是绿,又像是蓝。本地人看来,闪闪着鬼气”。再看当年镇长眼里的桥,“脚下绿茵茵的石头桥却晃起来,晃着晃着扭过长条石头来。这桥像条大鳗似的扭向下游头,扭到水中央,扭到网那里,忽然,一个光条条的像是人,又像是鳗,又好看,又好怕,晃晃地往网那里钻”。
就是在这样的奇异的故事环境中,发生了有关溪鳗的“种种神奇传说”。
“怪味”之三:“鱼非鱼小酒家”招牌太特别
鱼即鱼,怎么又非鱼呢?这个由袁相舟趁着酒兴写的招牌,是否就是个无厘头呢?
这个招牌并非无缘无故。溪鳗做的是鱼丸、鱼饼之类的加工品,“有鱼香又看不见鱼形”,“专门做鱼……做出来的鱼,不论哪一种,又都看不见鱼”,“鱼面也没有一点鱼样子”。
溪鳗做的鱼丸能治病。这是袁相舟眼里的场景:“汤锅的蒸汽仿佛香烟缭绕,烟雾中一张溪鳗的鸭蛋脸,眍眼窝里半合着眼皮,用一个大拇指把揉透的鱼肉刮到汤锅里,嘴皮嚅嚅的不知道是数数,还是念咒。有的女人家拿纸包了回家,煮一碗热汤,放上胡椒米醋,又酸又辣端给病人吃。”在那个贫穷封闭的年代,溪鳗的鱼丸居然可以治病,“鱼非鱼”也有此所指吧。
“鱼非鱼”也源自白居易的语句的启发。大诗人说的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鳗非鳗,鱼非鱼。来非来,去非去。今日春梦非春时,但愿朝云长相处”说的是袁相舟对溪鳗的赞美以及对溪鳗人生美好的期望。所以,这个奇特的招牌也包含袁相舟对溪鳗的种种审美。
“怪味”之四:小说中的人物、人物的关系及其故事总在明朗与模糊之间,好像说得清,却又道不明
溪鳗这个女人,年龄不详,“少说也应当五十”,但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婚姻不明,“不知道生过孩子没有,传说不一”,袁相舟“影影绰绰听说溪鳗生过一个孩子,和谁生的?究竟有没有做下这种传宗接代的事?也无凭据”。出身不清,“没爹没娘,是溪滩上抱来的,白生生,光条条,和条鳗鱼一样……什么好东西,来历不明”。与镇长的关系不清,他们留给镇上茶余饭后的绯闻。似有似无,似真似假;在倒霉镇长瘫痪之后,“溪鳗从卫生所把这个男人接到家里来”,救回他的一条命;不仅如此,溪鳗和这个残疾的男人还一直一起生活至今,溪鳗对这个男人,照料得无微不至。女儿来历不清,虽然溪鳗说是“溪滩上抱回来的,光条条抱回来”,但还是令人不明白。
也许这就是小说家对待性和道德与世俗眼光不一样的审美境界。
“怪味”之五:叙事方式不一般
《溪鳗》这个短篇用的是第三人称视角,全小说是通过袁相舟带着酒意的眼睛看人说事的。于是乎,“有些人事还扯不清,只好零零碎碎听凭读者自己处理也罢”。这是一种别致的叙事方式,既给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营造了朦胧的意境,又能虚虚实实,让读者与袁相舟一样,用自己的想象参与故事,完善溪鳗这个心目中美好的形象。
“怪味”之六:语言迷离奇特
汪曾祺说林斤澜“把小说语言的作用提到很多人所未意识的高度”。《溪鳗》的语言像散文,像诗歌,契合小说刻意描画的“一片的朦胧”。例如“广阔的溪滩,坦荡的溪水,正像壮健的夏天和温柔的春天刚刚拥抱,又马上要分离的时候,无处不蒸发着体温。像雾不是雾,像烟云,像光影,又都不是,只是一片的朦朧”,林斤澜用如此意乱情迷的语言为小说人物的故事布满一片朦胧,在似是又非的意境中欲说却休。
《溪鳗》的“怪味”其实就是林斤澜晚期小说非典型的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教育督导室)
“怪味”之一:溪鳗这个人名怪
溪鳗是个女人,故事的主角,“有名有姓”,但是姓名已被忽略甚至遗忘,“街上却只叫她个外号:溪鳗”。鳗“看样子不是好玩的东西,……有些兴风作浪的传说”。镇上人把这个女人叫作溪鳗,“不免把人朝水妖那边靠拢了”。
所以“溪鳗”是个“古怪外号”。
“怪味”之二:故事的环境有点怪
板凳桥和桥下的溪水,好像蒙着神秘的烟雾。先说溪水,“到了桥下边,也变了颜色,又像是绿,又像是蓝。本地人看来,闪闪着鬼气”。再看当年镇长眼里的桥,“脚下绿茵茵的石头桥却晃起来,晃着晃着扭过长条石头来。这桥像条大鳗似的扭向下游头,扭到水中央,扭到网那里,忽然,一个光条条的像是人,又像是鳗,又好看,又好怕,晃晃地往网那里钻”。
就是在这样的奇异的故事环境中,发生了有关溪鳗的“种种神奇传说”。
“怪味”之三:“鱼非鱼小酒家”招牌太特别
鱼即鱼,怎么又非鱼呢?这个由袁相舟趁着酒兴写的招牌,是否就是个无厘头呢?
这个招牌并非无缘无故。溪鳗做的是鱼丸、鱼饼之类的加工品,“有鱼香又看不见鱼形”,“专门做鱼……做出来的鱼,不论哪一种,又都看不见鱼”,“鱼面也没有一点鱼样子”。
溪鳗做的鱼丸能治病。这是袁相舟眼里的场景:“汤锅的蒸汽仿佛香烟缭绕,烟雾中一张溪鳗的鸭蛋脸,眍眼窝里半合着眼皮,用一个大拇指把揉透的鱼肉刮到汤锅里,嘴皮嚅嚅的不知道是数数,还是念咒。有的女人家拿纸包了回家,煮一碗热汤,放上胡椒米醋,又酸又辣端给病人吃。”在那个贫穷封闭的年代,溪鳗的鱼丸居然可以治病,“鱼非鱼”也有此所指吧。
“鱼非鱼”也源自白居易的语句的启发。大诗人说的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鳗非鳗,鱼非鱼。来非来,去非去。今日春梦非春时,但愿朝云长相处”说的是袁相舟对溪鳗的赞美以及对溪鳗人生美好的期望。所以,这个奇特的招牌也包含袁相舟对溪鳗的种种审美。
“怪味”之四:小说中的人物、人物的关系及其故事总在明朗与模糊之间,好像说得清,却又道不明
溪鳗这个女人,年龄不详,“少说也应当五十”,但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婚姻不明,“不知道生过孩子没有,传说不一”,袁相舟“影影绰绰听说溪鳗生过一个孩子,和谁生的?究竟有没有做下这种传宗接代的事?也无凭据”。出身不清,“没爹没娘,是溪滩上抱来的,白生生,光条条,和条鳗鱼一样……什么好东西,来历不明”。与镇长的关系不清,他们留给镇上茶余饭后的绯闻。似有似无,似真似假;在倒霉镇长瘫痪之后,“溪鳗从卫生所把这个男人接到家里来”,救回他的一条命;不仅如此,溪鳗和这个残疾的男人还一直一起生活至今,溪鳗对这个男人,照料得无微不至。女儿来历不清,虽然溪鳗说是“溪滩上抱回来的,光条条抱回来”,但还是令人不明白。
也许这就是小说家对待性和道德与世俗眼光不一样的审美境界。
“怪味”之五:叙事方式不一般
《溪鳗》这个短篇用的是第三人称视角,全小说是通过袁相舟带着酒意的眼睛看人说事的。于是乎,“有些人事还扯不清,只好零零碎碎听凭读者自己处理也罢”。这是一种别致的叙事方式,既给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营造了朦胧的意境,又能虚虚实实,让读者与袁相舟一样,用自己的想象参与故事,完善溪鳗这个心目中美好的形象。
“怪味”之六:语言迷离奇特
汪曾祺说林斤澜“把小说语言的作用提到很多人所未意识的高度”。《溪鳗》的语言像散文,像诗歌,契合小说刻意描画的“一片的朦胧”。例如“广阔的溪滩,坦荡的溪水,正像壮健的夏天和温柔的春天刚刚拥抱,又马上要分离的时候,无处不蒸发着体温。像雾不是雾,像烟云,像光影,又都不是,只是一片的朦朧”,林斤澜用如此意乱情迷的语言为小说人物的故事布满一片朦胧,在似是又非的意境中欲说却休。
《溪鳗》的“怪味”其实就是林斤澜晚期小说非典型的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教育督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