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PS图片传播行为分析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o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片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生动直观的表达方式受到网民青睐。PS图片是利用Photoshop图片编辑软件加工后的图片的简称。PS图片原本属于平面广告或艺术作品加工的范畴,在Photoshop图片编辑技术为众多网民掌握后,网民的PS图片在网络图片传播中占有相当比重,有些受到好评,也有不少引发争议。与其他网络图片传播相比,网民在PS图片传播过程中更具主动性。
  
  一
  
  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从人与外部世界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角度提出信息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这种交换的内容就叫做“信息”。①我们从人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的角度来看网民PS图片传播行为的发生条件和行为方式。
  网民对图片进行PS加工的目的是向外部传递个人所需传递的信息,这些个人需要传递的信息与接收到的原图片(PS加工前的图片)信息之间存在以下五种关系,并分别引发不同的行为方式——
  第一种,原图片与个人所需传递的信息之间不构成任何关系。
  第二种,原图片能准确传递个人所需传递的信息。
  在这两种情况下,PS图片传播行为不会发生,个人对原图片持无所谓或完全肯定态度,个人的传播行为是对原图片不予理睬或直接转发。
  第三种,原图片不能完全传递个人所需传递的信息。此时,易发生PS图片传播行为。个人对原图片持基本肯定态度,PS的动机是使原图片的信息表达更契合个人意愿。PS行为主要表现为顺应性的修饰或调整。例如:附加常规性的说明(标记、图形或文字)、不改变主要内容的合成或特效处理、对图片人物皮肤或色调等进行加工、图片杂质剔除、图片修剪或缩放等。这种PS行为对原图片的加工程度较小,不会改变原图片的主要信息,他人也较容易接受。我们常见的一些纪实照片、艺术照片等就属于这一类型。
  第四种,原图片与个人需要传递的信息相悖。此时,易发生PS图片传播行为。个人对原图片持否定态度,PS的动机是对原图片信息或相关信息进行批判,并让其他网民知道这种批判态度,从而传递个人所需传递的信息。PS行为主要表现为颠覆性的解构或重组。例如:对图片进行曲解式说明,歪曲主要内容的合成或特效处理,恶意替换或挪用原图片的构成要素等。
  第五种,原图片激发个人表达新的信息。此时,易发生PS图片传播行为。因这种条件而发生的PS行为也较为普遍。个人对原图片持中立态度,PS的动机是借助原图片表达个人所需表达的信息。PS行为主要表现为借机性的改动或挪用。例如:对图片进行非常规式说明、改变主要内容的合成或特效处理,替换或挪用原图片的构成要素等。这种PS行为虽然没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也没有明确表达个人立场和态度,往往只是借题发挥,但对原图片的主要信息造成很大冲击。加工行为的结果有时是美观新颖的创作,如我们常见的一些平面广告设计、电子年历或电脑桌面设计等;有时是轻松的小幽默,如趣谈式的图片解说等;但有时也容易成为引发争议的“恶搞”,如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女主播伊丽莎白·维加斯的一张照片被PS成她一边报道新闻,一边给孩子哺乳;自由女神像被“穿上”马丽莲·梦露的舞裙;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被换成一只端坐的猫;“网络小胖”被制作成各种影视海报。
  
  二
  
  通过对网民PS行为的发生条件以及行为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网民PS行为的特征——
  主动性。传统媒介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网民除了能主动接受信息外,还能生动地传递信息,PS行为的主动性就是网民传播行为具有生动性的具体表现。
  随意性。网民可以任意选择图片进行加工,修改任何图片要素,传递任何图片信息。网民的PS行为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甚至除部分平面广告和艺术作品外,大量的PS图片都没有经过细致的考虑。另外,网民PS行为受到的约束也较少。
  创造性。PS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行为。创造是指能想出新东西,“新东西”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将原有的经验材料组合出新的意义,即把可以利用的材料,用无法预料的方式加以改变。②PS行为以个性化方式改变原图片要素,是对视觉常规和思维定式的冲击。
  娱乐性。娱乐是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网民的PS行为中,娱乐性的PS行为占据首要位置。大部分PS图片传递的是轻松的娱乐信息。即使部分PS图片可能引发法律或道德上的争议,其初衷也往往只是娱乐。
  反传统性。部分PS行为以反理性、反经典、反崇高为目的,颠覆传统价值和权威。这是网络媒介环境下,传播权回归于民后的一种大众批判行为。③
  技术依赖性。PS行为得益于技术,又受控于技术。在PS技术上占优势的网民也会在PS行为上占优势,网民PS行为的其他所有特征都以技术性特征为基础。
  
  三
  
  网民PS行为的特征,与网民在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特征有密切联系。这些影响PS行为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自我展示心理。个人在与其他社会成员交流的过程中,试图引导别人按照特定方式看待自己的心理就是自我展示心理。④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媒介的自由性使网民的自我展示获得最多的体验。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展示是连贯性和整体性的,个人愿意较为全面地看待他人,同时希望得到他人全面的认识,这种相互间的认识也是持续发展的,因而个人的自我展示会有整体而长远的设计。网民PS行为的主动性与自我展示心理密切相关。网络环境下,网民的自我展示心理得以自由发挥,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于是网民通过作品传递信息,实现自我展示的行为更具主动性,PS图片传播就属于这种自我展示行为。
  冷漠心理。网民的冷漠心理主要源自网络人际关系层面和PS技术层面。
  社会发展虽然使人们的相互依赖性提高,但特定依赖性减少,人际关系的可替代性增强。网民虽然共同构成网络传播的主体,但相互制约性减弱,人际关系更为松散,由此带来一种较之现实社会更为冷漠的心理,个人对他人很少关心,也很难为他人着想,甚至一味追求个人满足,不顾他人感受。
  图像处理技术也导致了网民的冷漠心理。各类Photoshop教材只强调技术操作,片面追求技术完美。从技术角度出发,任何图片都可以成为加工原料,任何元素都可以变动。技术的无情导致使用技术者的冷漠。
  网民的冷漠心理使其PS行为具有随意性,想加工什么图片就加工什么图片,想怎么加工就怎么加工,很少顾及PS图片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网络小胖”的PS图片虽然给图片中的主人公带来很大困扰,但是PS图片的作者却浑然不觉;一些PS图片引发的侵犯著作权问题,也被网民们视而不见。
  求异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求异心理是创造性行为的心理机制,是网民PS行为具有创造性的主要原因。虽然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求异心理,但现实生活更强调“求同存异”,对“同”和“异”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求同可能形成定式,但利于减少最坏可能性的发生几率;求异可能产生创造,但有一定的风险性,只有符合社会价值规范的求异行为才可能被社会接纳。所以求异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常处于被压制的状态。网络媒体自身就具有异于寻常生活和传统媒体的新鲜性,与个人的求异心理一拍即合,PS技术又提供了对原图片要素进行各种重新组合的手段,使个人的求异心理得以及时而直观地发挥作用,即便是“牛头对上马嘴”的想象也能当下呈现。网民通过PS行为传递与众不同的信息,创造千奇百怪的画面,接受全新的视觉刺激,体验不同寻常的心理感受。求异心理激发了网民PS行为的创新性,同时创新的PS行为也将网民的求异心理推向新的高度。
  游戏心理。游戏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娱乐,游戏心理决定了网民PS行为的娱乐性特征。游戏是个人从幼儿走向成人的生活方式,成人不再做游戏,但是仍具有游戏心理。图片因其形象性而引人注意,通过PS技术对图片进行改造或重组,并使多样化的结果直观呈现的过程本身就包含游戏因素。另外,网络媒体构建了虚拟的娱乐环境,网民通过PS行为可以消解原图片所呈现的现实生活的严肃状态,使之轻松化和娱乐化,从而满足游戏心理。
  反叛心理。PS行为的反传统性体现了网民的反叛心理。反叛心理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对抗态度,个人通过逆向情绪的宣泄来体现自我的存在。在现实社会和传统媒介中,精英分子的传播心理优于大众,传播机会多于大众,传播行为也具有指导大众的作用,而大众的话语权不受重视。网络媒介中,由大众构成的网民成了传播活动的主体,随着信息数量和传递速度的剧增,大众话语权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网民厌倦了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追求社会大众的地位,网络使他们有机会用个性化和通俗化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压抑和不满,向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宣布自己的价值,网络PS图片为这种反叛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达方式。
  网民的PS行为和心理对于网络传播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它体现了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原则,利于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传播活动,一定程度上利于网民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图片作品问世;另一方面,它也引发了诸如侵权、“恶搞”等违法或不良现象。目前,解决弊端的办法除了加強网络法规建设和加大网络管理力度外,还可以通过有关技术手段,例如,Photoshop的开发商Adobe公司正在开发多项新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张图片是否已经被人PS加工,网络上的“恶搞”图片也可以现出原形,这将有利于规范网民的网络图片传播行为。
  
  注释:
  ①王益民:《系统理论新闻学》,1996年。
  ②王健:《广告创意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梁艳:《恶搞:解构、娱乐与搞笑》,《中国社会导刊》,2006 (28)。
  ④乔纳森·布朗[美]著、陈浩莺等译:《自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视觉传播研究所)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大城市积极营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经在各方面获得了初步成效。不过,美好环境不仅仅是天蓝地绿、水清气新,和谐的语文生活环境也是一个城市健康美好的重要一面。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作和信息载体,在维持和协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基础性作用。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引导语言文字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的语文素质,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要
期刊
一个成熟的媒体品牌,最起码应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社会的公信度、广泛的影响力、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支敬业高效的职业团队。这几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媒体品牌的标志在于它的独特性,是不同于任何一家媒体的“这一个”。  作为省委的机关报,《河南日报》在客观定位以及特殊性质上决定了它的独特性。  2004年改扩版时,报社就明确提出了“时代高度,中原向导”的办报宗旨,坚定“权威、大报、民生、有用”的新闻理念
期刊
西汉枚乘之子枚皋,才思敏捷,善为辞赋,从皇帝游,“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则“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西京杂记》云,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慢工质优,后人因此称为“枚速马工”或“马工枚速”。  枚皋之速,有史可证。《汉书·枚皋传》说,枚皋为汉武帝文学侍臣,武帝在射猎嬉游之际每有所感,就命枚皋作赋。枚皋为文疾速,常一挥而就,所以扬雄说:“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
期刊
如今,在报纸经营中,每家媒体都把广告经营提升到战略高度的位置,广告经营份额的多少既反映了一个媒体的实力,也关系到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党和政府重要宣传喉舌的党报也不例外。力保党报广告收入的稳步增长,是保证党报健康发展、更好地履行党报使命的重要方略。    准确把握党报优势的内涵是做好党报广告营销的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牢牢把握好党报的优势,并在经营管理中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变
期刊
随着现代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媒体对深度报道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在深度报道的众多形式中,调查性报道又是其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一种报道方式。    调查性报道的特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公众对知情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了解表层的新闻事实,他们还需要了解为什么事实是这样的,通过对事实的深入了解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同环境更加协调。这就对大众传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媒不
期刊
2007年盛夏,《变形金刚》席卷全球,在影片带给我们强烈视听震撼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了雪弗莱、eBay和诺基亚等品牌。这三个品牌“赤裸裸”地在影片中分别亮相30余次、7次和5次。《变形金刚》在此基础上仅植入电影的广告收入就达4000多万美元。一时间,在人们怀念擎天柱、大黄蜂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到雪弗莱和eBay……《变形金刚》不仅票房火了,它所带来的“植入式广告”也不禁令人感叹其神奇功
期刊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其和谐稳定程度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企业是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企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和谐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企业党支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精神保障。    以胡锦涛同志
期刊
何为门户    门户,本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原意指正门、入口,但它很快真正意义上地在世界范围内耳熟能详,因为它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后缀——网站。  门户网站,因其能通向几乎任何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而成为了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网络超市”。在游离性质突出的网民中聚集了相当规模的忠诚受众,并控制其收受习惯,从而在各色网站林立、信息爆炸的激烈竞争中保持着高调的市场占有率。  在另一个拥挤
期刊
人杰地灵的舞钢市尚店镇近年来在迅速地发展着、变化着。在这发展变化的巨幅画卷里,记载着镇党政班子的业绩,闪烁着开拓进取者的辉煌,描绘着团结奋进的英雄群体形象。其中,就有镇党委书记杨书山。  杨书山,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尚店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02年5月,组织安排他到尚店镇任党委书记。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杨书山把
期刊
“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知与行的关系,就是眼睛和腿脚的关系。知是行的“眼睛”,行是知的“腿脚”。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引领。  人们走路,腿脚未用,先用眼睛,辨明了路径,然后才好行动。不然的话,轻则摔跤,重则坠崖,免不了要吞咽苦果。因此,知是行的基础和先导,唯有先知而后能行。从另一方面讲,腿脚行进时,眼睛也随之前移,从而使视野更为开阔,认识到更多的东西。因此,行是知的深化和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