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镇群众文化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十八大顺利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各地乡镇立足本土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进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乡镇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
引言:十八大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我国也由此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文化作为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国而言,乡镇文化建设相对较城镇落后,其文化发展尤为迫切。
一、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乡镇群众文化发展也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精神源泉和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文化的发展不仅能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是也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许多地方已得到成熟的发展。总之,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乡镇群众精神文化素养,丰富乡镇群众业余生活的重要手段。
二、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地缘辽阔,文化发展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各个地区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水平也因地域和经济、文化基础等原因不尽相同。整体而言,乡镇群众文化整体呈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节庆活动丰富且有自己的传统,汉民族地区文化活动较多并且形式多样。
从基础设施角度来看,随着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政策的推行,各地区均建有乡镇“文化大院”、“文化广场”、“老年活动室”等,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表现为个别地区走“形式主义”路线,例如:“文化大院”与规划图出入较大,且大门常常落锁,不能真正被群众使用。体育器材、健身设施作为乡镇群众文化的一部分,其建设和使用情况较为理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管理者疏于管理和维护导致器材年久失修不能继续使用等。
从文化形式角度而言,目前各地区的文化形式除了传统的戏曲,杂耍等,也有群众自建的秧歌舞、广场舞、健身活动、书法活动等。戏曲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深植于群众之中。从清代开始,戏曲得到空前发展,此后,民间各地在遇到节庆、婚丧、农闲、丰收时多会请戏。对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方,戏曲文化除了文化娱乐功能外还肩负着教育功能,群众从戏曲中辨别忠孝善恶、因果报应。在现在的许多乡镇中,戏曲依然是乡镇群众的文化盛宴。各地党和政府机关文化部门在展开“文化下乡”活动时,也会请戏剧团到乡镇演出。
从乡镇群众文化的参与主體来看,乡镇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多是中老年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飞速提升,城市人口激增,乡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并低于城镇人口比重。经济的发展刺激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乡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形成“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也造成农村常住人口多为中老年和儿童少年,这就构成了乡镇群众文化的参与主体。
三、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前景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力展开文化建设,从二十世纪末对扫除文盲到二十一世纪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乡镇群众的文化水平有了全面的提高。不仅如此,乡镇群众对文化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能以更为开放的态度欣赏和接受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一些地区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形式或活动,如元宵节舞龙舞狮活动;或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等。也有一些地区开展自建活动如扭秧歌舞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乡镇文化建设的发展还有广阔的前景。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来看,乡镇群众文化发展要本着要发展地域文化,形成本土特色的原则。
乡土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呈现,南方的婉约北方的粗犷;东部的开放西部的传统,这些都是地域文化的表征。因此,在进行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时,也要因地制宜,注重对本土资源的挖掘和使用,形成“一乡一品”。政府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文化下乡活动,包括文化宣传、图书捐赠、文艺演出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若是在河北地区文艺演出以评剧为主,若是河南省则是豫剧,总之,要结合当时实际情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发展工作。
从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乡镇文化宣传组织要积极鼓励群众组建文化业余团队。业余团队作为乡镇文化的中坚力量要担负起乡镇文化发展的具体统筹工作。乡镇文化宣传组织要与业余团队密切合作,依靠乡镇群众的力量,开展活动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衷,使乡镇群众文化工作能真正的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另一方面,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还可以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赢。在我国,大部分乡镇群众文化的建设资金都来源于政府投资或百姓的集资。在新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活动应运而生。一些乡镇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开发本土资源,发展其住宿、餐饮等相关服务,不仅开发和宣传了当地文化也为本地人民带来丰厚的收入。例如在陕西省西安市终南山一带的乡镇,或是乡镇招商引资或是村民自建服务站点开展“农家乐”等服务。
结语:十八大的顺利召开表明了我过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在这样一个新时期下,要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秀兵:谈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2]张宪光:谈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与发展[J].今日科苑.2008年08期
[3]林迪:乡镇群众文化工作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08(11)
关键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
引言:十八大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我国也由此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文化作为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国而言,乡镇文化建设相对较城镇落后,其文化发展尤为迫切。
一、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乡镇群众文化发展也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精神源泉和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文化的发展不仅能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是也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许多地方已得到成熟的发展。总之,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乡镇群众精神文化素养,丰富乡镇群众业余生活的重要手段。
二、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地缘辽阔,文化发展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各个地区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水平也因地域和经济、文化基础等原因不尽相同。整体而言,乡镇群众文化整体呈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节庆活动丰富且有自己的传统,汉民族地区文化活动较多并且形式多样。
从基础设施角度来看,随着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政策的推行,各地区均建有乡镇“文化大院”、“文化广场”、“老年活动室”等,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表现为个别地区走“形式主义”路线,例如:“文化大院”与规划图出入较大,且大门常常落锁,不能真正被群众使用。体育器材、健身设施作为乡镇群众文化的一部分,其建设和使用情况较为理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管理者疏于管理和维护导致器材年久失修不能继续使用等。
从文化形式角度而言,目前各地区的文化形式除了传统的戏曲,杂耍等,也有群众自建的秧歌舞、广场舞、健身活动、书法活动等。戏曲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深植于群众之中。从清代开始,戏曲得到空前发展,此后,民间各地在遇到节庆、婚丧、农闲、丰收时多会请戏。对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方,戏曲文化除了文化娱乐功能外还肩负着教育功能,群众从戏曲中辨别忠孝善恶、因果报应。在现在的许多乡镇中,戏曲依然是乡镇群众的文化盛宴。各地党和政府机关文化部门在展开“文化下乡”活动时,也会请戏剧团到乡镇演出。
从乡镇群众文化的参与主體来看,乡镇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多是中老年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飞速提升,城市人口激增,乡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并低于城镇人口比重。经济的发展刺激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乡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形成“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也造成农村常住人口多为中老年和儿童少年,这就构成了乡镇群众文化的参与主体。
三、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前景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力展开文化建设,从二十世纪末对扫除文盲到二十一世纪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乡镇群众的文化水平有了全面的提高。不仅如此,乡镇群众对文化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能以更为开放的态度欣赏和接受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一些地区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形式或活动,如元宵节舞龙舞狮活动;或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等。也有一些地区开展自建活动如扭秧歌舞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乡镇文化建设的发展还有广阔的前景。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来看,乡镇群众文化发展要本着要发展地域文化,形成本土特色的原则。
乡土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呈现,南方的婉约北方的粗犷;东部的开放西部的传统,这些都是地域文化的表征。因此,在进行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时,也要因地制宜,注重对本土资源的挖掘和使用,形成“一乡一品”。政府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文化下乡活动,包括文化宣传、图书捐赠、文艺演出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若是在河北地区文艺演出以评剧为主,若是河南省则是豫剧,总之,要结合当时实际情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发展工作。
从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乡镇文化宣传组织要积极鼓励群众组建文化业余团队。业余团队作为乡镇文化的中坚力量要担负起乡镇文化发展的具体统筹工作。乡镇文化宣传组织要与业余团队密切合作,依靠乡镇群众的力量,开展活动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衷,使乡镇群众文化工作能真正的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另一方面,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还可以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赢。在我国,大部分乡镇群众文化的建设资金都来源于政府投资或百姓的集资。在新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活动应运而生。一些乡镇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开发本土资源,发展其住宿、餐饮等相关服务,不仅开发和宣传了当地文化也为本地人民带来丰厚的收入。例如在陕西省西安市终南山一带的乡镇,或是乡镇招商引资或是村民自建服务站点开展“农家乐”等服务。
结语:十八大的顺利召开表明了我过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在这样一个新时期下,要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秀兵:谈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2]张宪光:谈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与发展[J].今日科苑.2008年08期
[3]林迪:乡镇群众文化工作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