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和谐,即是合作,融合、共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方法、措施、手段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细做小做实,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然而很多事业单位在处理和谐劳动关系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与问题,本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策略,做好人力资源工作,保障单位持续发展。
关键词:和谐的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衡量和检验管理的唯一标准是绩效和成果。一个工作效率高的单位,必然是由职工“想干-能干-干好”即“激励-执行-创新”三个环节组成的,要实现三个环节的良性循环,就要做到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现状
1.缺少人文关怀。目前劳动关系中单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较少,缺少对职工的人性化管理,忽视了职工的健康、心理、情感等问题。
2.职工被动执行任务。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的特性,组织领导者们习惯了高高在上,对所有职工管理、安排,职工习惯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埋头干活,被动完成指令工作任务,缺乏参与度,欠缺创造力。
3.人员与岗位没有实现最优匹配。人员与岗位比较稳定固化,有的职工从入职都退休都在一个岗上,没有实现人才充分流动起来,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4.激励机制不完善,人员工作积极性不足。事业单位好多人员存在求稳定思想、吃大锅饭思想、论资排辈思想,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职工工作积极性不足,组织领导安排时有时会遇到不听从安排现象,执行力、落实力打折扣。
5.诉求表达机制不健全。一般职工没有表达自己意愿和诉求的通道,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能真正为群众“鼓与呼”,单位、职工各自利益诉求通道不对等,无法为职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策略
1.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工会是维护工人合法权益,彰显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群众性组织、社会团体,是员工利益的代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注重发挥工会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职工为中心、让职工当主角,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工会去了解职工所想、所需,从而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职工对单位的满意度。单位领导更要重视工会建设,给予工会更多的支持,让工会成为职工与单位之间顺畅沟通的桥梁。
2.充分尊重职工。要尊重职工的信念与理想,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创新力,关注职工个人发展;要保障职工在文化、技术、培养等方面的需求,满足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要让每一位员工都有释放自己个性、才智、潜能的平台,凭自己的能力改变世界。
3.赋能职工,激发活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最重要的是创新、创造力。单位持续的创新活力,依赖于员工敢想敢做、大胆创新。不创新、不变革、不提升,再强的战车也会变成老爷车。充分授权,为职工提供更加丰富的工作机会,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开展创新,提出优化建议,对优秀的员工破格提拔激励;畅通建言献策渠道,让员工参与到单位整体给中体规划中来,进而拥有强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单位的归属感。
4.优化岗位设置与匹配。根据单位实际,设置科学、合理的岗位;在平等的基础上,根据每一位职工的学历、技能、专长、个性等不同,分门别类的安排在与之相近的岗位上,发挥其专长,将木桶理论的短板最大化;对于人员与岗位不相适应的情况,人力资源配置必须结合单位实际、人才特性,将合适的人调整到合适的岗位上,通过人员和岗位的匹配,最大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创造最大的价值。
5.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劳动关系的灵魂与核心是以人为本。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以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按照职工利益最大化的服务理念,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真正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结合不同职工的实际需求,通过进修、培训、表彰等方式提高职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将员工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紧密连接,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确保奖惩分明。
6.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与矛盾协调处理机制。畅通信息渠道,持职工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有意见及时表达出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深入一线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职工急难愁盼问题,防患于未然,对于重大劳动关系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解决,将问题与矛盾处理在萌芽中。建立健全矛盾协调处理机制,在单位组织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工会等机构,进一步发挥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同时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7.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增加单位凝聚力。通过工会、妇委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职工的情操,改善人文环境,提高精神文化的追求;努力探索对劳动者的情感关怀机制,树立职工与单位同命运、共呼吸、共成长的共同成长机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引导职工制定职业规划,畅通晋升渠道,使职工拥有努力的方向,获得强烈的集体归属感,真正融入单位大集体、大家庭,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结语: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涉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变管理为服务,要做到以人为本,在尊重职工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关心人、帮助人,引导人、培养人,将每一位职工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荣.试论“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经济师.2021.6
[2]姜淑玲.赋能员工,建立新和谐劳动关系.人力资源.2021.7
[3]汲晓冬.如何有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人力资源。
作者介绍:孙建琨(1985- ),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滨州市,研究生,单位:滨州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关键词:和谐的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衡量和检验管理的唯一标准是绩效和成果。一个工作效率高的单位,必然是由职工“想干-能干-干好”即“激励-执行-创新”三个环节组成的,要实现三个环节的良性循环,就要做到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现状
1.缺少人文关怀。目前劳动关系中单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较少,缺少对职工的人性化管理,忽视了职工的健康、心理、情感等问题。
2.职工被动执行任务。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的特性,组织领导者们习惯了高高在上,对所有职工管理、安排,职工习惯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埋头干活,被动完成指令工作任务,缺乏参与度,欠缺创造力。
3.人员与岗位没有实现最优匹配。人员与岗位比较稳定固化,有的职工从入职都退休都在一个岗上,没有实现人才充分流动起来,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4.激励机制不完善,人员工作积极性不足。事业单位好多人员存在求稳定思想、吃大锅饭思想、论资排辈思想,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职工工作积极性不足,组织领导安排时有时会遇到不听从安排现象,执行力、落实力打折扣。
5.诉求表达机制不健全。一般职工没有表达自己意愿和诉求的通道,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能真正为群众“鼓与呼”,单位、职工各自利益诉求通道不对等,无法为职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策略
1.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工会是维护工人合法权益,彰显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群众性组织、社会团体,是员工利益的代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注重发挥工会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职工为中心、让职工当主角,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工会去了解职工所想、所需,从而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职工对单位的满意度。单位领导更要重视工会建设,给予工会更多的支持,让工会成为职工与单位之间顺畅沟通的桥梁。
2.充分尊重职工。要尊重职工的信念与理想,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创新力,关注职工个人发展;要保障职工在文化、技术、培养等方面的需求,满足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要让每一位员工都有释放自己个性、才智、潜能的平台,凭自己的能力改变世界。
3.赋能职工,激发活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最重要的是创新、创造力。单位持续的创新活力,依赖于员工敢想敢做、大胆创新。不创新、不变革、不提升,再强的战车也会变成老爷车。充分授权,为职工提供更加丰富的工作机会,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开展创新,提出优化建议,对优秀的员工破格提拔激励;畅通建言献策渠道,让员工参与到单位整体给中体规划中来,进而拥有强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单位的归属感。
4.优化岗位设置与匹配。根据单位实际,设置科学、合理的岗位;在平等的基础上,根据每一位职工的学历、技能、专长、个性等不同,分门别类的安排在与之相近的岗位上,发挥其专长,将木桶理论的短板最大化;对于人员与岗位不相适应的情况,人力资源配置必须结合单位实际、人才特性,将合适的人调整到合适的岗位上,通过人员和岗位的匹配,最大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创造最大的价值。
5.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劳动关系的灵魂与核心是以人为本。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以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按照职工利益最大化的服务理念,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真正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结合不同职工的实际需求,通过进修、培训、表彰等方式提高职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将员工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紧密连接,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确保奖惩分明。
6.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与矛盾协调处理机制。畅通信息渠道,持职工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有意见及时表达出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深入一线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职工急难愁盼问题,防患于未然,对于重大劳动关系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解决,将问题与矛盾处理在萌芽中。建立健全矛盾协调处理机制,在单位组织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工会等机构,进一步发挥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同时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7.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增加单位凝聚力。通过工会、妇委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职工的情操,改善人文环境,提高精神文化的追求;努力探索对劳动者的情感关怀机制,树立职工与单位同命运、共呼吸、共成长的共同成长机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引导职工制定职业规划,畅通晋升渠道,使职工拥有努力的方向,获得强烈的集体归属感,真正融入单位大集体、大家庭,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结语: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涉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变管理为服务,要做到以人为本,在尊重职工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关心人、帮助人,引导人、培养人,将每一位职工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荣.试论“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经济师.2021.6
[2]姜淑玲.赋能员工,建立新和谐劳动关系.人力资源.2021.7
[3]汲晓冬.如何有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人力资源。
作者介绍:孙建琨(1985- ),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滨州市,研究生,单位:滨州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