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风沙源 探访“地球癌症”的防治样本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i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
  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的加剧的趋势,而世界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并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是全球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荒漠化防治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国家。在2016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来临之际,本刊聚焦我国防沙治沙事业,希望从治沙样本中找到一条可供借鉴的防治道路。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较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对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危害和影响。沙尘暴的成因主要来自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加重。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令人望而生畏。而风起时黄沙蔽日,也确实是以往很多沙区的写照。
  如今,很多媒体在沙区采访,感觉到不少沙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状况从整体恶化转变为整体好转。很多经历过风沙肆虐的老一辈人,都由衷地感叹,沙尘变少了,环境变好了。
  听到的讲述,看到的情景,让记者深深感到,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的荒漠化,是能够治理的。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摸索出日益成熟的治沙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宁夏盐池县刘记窑头村,65岁的村民刘占有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有70多户人,老百姓看不到治沙的希望,纷纷向外搬迁,一度只剩下10来户。如今,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兴林治沙惠民富民协同推进,刘记窑头村一些搬走的村民又陆续搬了回来。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4以上和1/6以上,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国家林业局监测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已经连续10年保持了“双缩减”。“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保护修复荒漠生态系统,加快风沙源区治理,遏制沙化扩展。
  治沙,我们应该有信念、有信心,但更重要的是尊重科学,不蛮干。在防沙治沙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治哪里,怎么治,用什么树种,都要科学论证认真研究。只有坚持不懈地绿色发展,尊重自然,科学施治,才能逐步改变沙区面貌,让更多的沙区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走进京津风沙源
  许多人还记得,2000年春季短短的两个月间,我国北方地区连续12次发生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严重影响北京城。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倍受全国人民关注。2000年6月,新中国治沙史上的大手笔——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一期工程”),建设范围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等五省(区、市)的75个县(旗、市、区)。治理区国土总面积为45.8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化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
  经过不懈的努力,到2012年,一期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基本实现了规划确定的目标。国家已累计安排资金479亿元。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京津地区沙尘天气减少,工程区土壤侵蚀强度下降,沙化程度减轻,林草植被迅速增加,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年一个轮回,从2000年启动到2012年,一期工程圆满完成后。如今,风沙源区的人们,正全力投入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的战役。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扬沙及以上级别)日数平均有2.4天,较常年(1981—2010年)同期偏少2.7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少;共发生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有1次强沙尘暴、2次沙尘暴和5次扬沙天气过程,沙尘天气过程次数比2000—2015年同期平均值(11.6次)明显偏少,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等级的总过程次数也比2000—2015年同期平均值(6.6次)偏少。
  国家林业局治沙办总工程师屠志方表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近20年春季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以纬向型(东西向)为主,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北方地区春季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和日数进入明显偏少期。二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防沙治沙工作力度,通过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年均治理约200万公顷沙化土地,北方地区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主要沙尘源区和路径区地表植被覆盖增加,释尘量减少,有利于减轻沙尘天气危害。
  去年12月发布的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2014年的5年间,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净减少198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增加0.7个百分点,沙化程度减轻,植物多样性增加,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16年前,这里全是沙,整个黄羊滩流沙遍地,只要风一吹,黄沙满天,用‘伸手不见五指’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每年得有半年的风沙天。”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河南坊村58岁的村民王德忠告诉记者,“你看这一大片沙地,现在都种上植被了,有风也起不了沙,再也见不到黄沙满天飞的情景了。”
  我国自1954年至2000年以来,一直没停止治沙,但为何效果不好呢?宣化林场负责人李澍贵介绍,是因低成本造林和科技含量不高,导致治沙效果一直不好,这才有王德忠描述的16年前风沙满天的情景,这样的场景一直到2007年才有所改变。2007年,基本没有流动沙丘了。
  张家口市宣化县黄羊滩沙地综合治理工程,按照“谁治理、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同时,还成功引入中信集团投资绿化,治理规模达到6.5万亩,使该地区的林草植被盖度提高了45个百分点,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   “中信集团公司投资了1300多万元治沙2万亩。治沙成本由原来的一亩地10元到50元再到现在的300元。治沙技术提高,通过人工植树种草、死沙障、活沙障结合等生物治沙技术,提高治沙成功率。”李澍贵说,截止到2015年底,黄羊滩沙化治理基本解决,仅剩下1万亩的半固定沙地。
  张家口作为京津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河北全省防沙治沙的主战场。近年来,张家口市始终把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作为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绿色办奥”的重大任务,坚持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了“国家要绿、农民要利”的双赢。
  张家口市创新造林管护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模式,探索总结出租地造林、合作造林、社会造林、承包造林等21种造林模式。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护林员管护、专业队管护、公司管护、造林业主管护、受益主体管护等多种形式,健全管护机制,实现建管同步。大力推行造林新科技的应用,将集水林业和汇水造林作为重要的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保水剂、生根粉等抗旱保水材料,采用容器苗进行荒山荒地造林,全面推广“保水”和“节水”新技术。同时突出目标考核。张家口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生态环境改善考核领导小组,在开展森林覆盖率净增量目标考核的基础上,把林业各项任务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自2000年开始推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至今,张家口市已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建设任务2051.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907.5万亩(退耕地造林431.6万亩,匹配荒山造林475.9万亩)、人工造林400.93万亩、飞播造林286.6万亩、封山育林434万亩、农田林网22.27万亩。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高沙窝的一片沙丘上,四五级的大风呼呼地刮着,却没有沙尘扬起来,天空依然如明镜一般。
  “这天气要是放在十几年前,早就是黄沙滚滚了。”盐池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增吉说,老一辈人有一句顺口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子满地跑,沙丘比房高。盐池中北部有三条流沙带,刮西北风时,这里的风沙甚至能刮到北京!
  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毛乌素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为258毫米,蒸发量为2012毫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境内80%为沙化土地,全县沙化面积达539万亩。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距盐池不到300公里,被腾格里、乌兰布和及亚玛雷克三大沙漠包围,生态环境比盐池更为脆弱,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5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是降雨量的20倍。沙化及荒漠化面积为6.4万平方公里,占全旗国土总面积的79.3%。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盐池县和阿左旗近年来植被覆盖度都明显上升,沙尘天气数量和强度都明显减少。10年前,盐池县一年里有近两个月是沙尘天气,如今植被覆盖率达到68%,一年的沙尘天气只有不到10天。阿左旗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4.8%提高到现在的12.5%,再也没有出现过以往那样“遮天蔽日”的黑沙暴。
  位于腾格里沙漠东缘的阿左旗头道沙子飞播区一片绿意,沙蒿、花棒等植被挺立在沙丘之上。“这片飞播区以前都是肆虐的流沙,如今都被降服了。”阿左旗林业局副局长杨晓军告诉记者。
  盐池的变化,始于封山禁牧。“没有人、牲畜的干扰,自然修复的能力是很强的。”王增吉说,2003年,宁夏实施全境禁牧封育,全区近300万只羊全部实施圈养,而盐池在2002年就已经开始封山禁牧。
  盐池县猫头梁村的一片沙丘上,一束束的麦草呈方格状铺在沙上。方格中,沙蒿、沙柳等植物茁壮成长。草方格是缚住流沙的好办法,用麦草在沙上筑成一个个一米见方的围篱,固定沙子,然后利用逐渐腐朽的麦草,种植耐旱的植物,并使得草方格内出现表土,遏制沙漠扩张。指着沙蒿、沙柳,王增吉告诉记者,“这些植被都是固沙先锋,它们能在自然条件严酷的沙漠上生长繁殖、蔓延成片。有了它们,流沙就再也肆虐不起来了。树种的选择以乡土树种、本地树种为主,这些地方就适合长这些灌木,外来的树种难以存活。”
  经过多年的治理,盐池县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了人进沙退。阿左旗生态环境由过去的“整体恶化、局部治理”转变为“恶化趋势减缓、治理区域好转”。
  据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负责人介绍,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中,按照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封、造、退、治、移相结合的多种治沙措施:全面封禁保护现有林草植被,杜绝一切人为破坏行为;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建立稳固的防风阻沙体系,在现有荒山荒地上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型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对区域内陡坡耕地和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沙化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减少入库泥沙;对生态极其恶劣,不具备人居生存条件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资料显示,到2012年,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752.61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09.47万公顷),草地治理1.4亿亩,暖棚1100万平方米,饲料机械12.7万套,小流域综合治理1.54万平方公里,节水灌溉和水源工程21.3万处,生态移民18万人。工程区森林面积年均净增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工程区内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总体上遏制沙化土地扩展的趋势,基本建成京津及华北北部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京津地区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风沙危害进一步减轻。
  沙产业造福百姓
  资料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多分布在荒漠化、石漠化地区。土地荒漠化、沙化直接影响近4亿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沙区经济发展滞后、农牧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贫困导致过度开垦、放牧、滥挖采,也会加剧荒漠化程度。
  我国已经打响扶贫攻坚战,要求各地确保到2020年现有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防沙治沙怎样更好地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是一个重要课题。   “防沙治沙,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无论是树种选择,还是技术选择,都已经很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治沙工作可以高枕无忧了。”杨晓军说,灌木林固沙效果好,但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仅仅依靠政府,没有农户、企业的支持,治沙工作难以为继。
  绿色银行要变出钱,农民的收入要增加,怎么办?盐池县、阿左旗在沙产业上下功夫,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大产业开发力度。
  盐池有“中国滩羊之乡”的称号,封山禁牧后,通过实践,探索出一条“种草养羊”的道路。改为舍饲后,滩羊饲养量不减反增,从2002年的84万只增长到现在的270万只。“借着滩羊养殖,盐池发展灌木林,如今有260万亩可利用柠条,100万亩灌木种植基地,柠条饲草料加工利用产业也逐渐兴起。”王增吉说,现在盐池农民可支配收入中,有一半来自滩羊产业。
  阿左旗沙生植物示范园内,一人多高的梭梭迎风挺立,一棵这样的梭梭能固定10平方米的沙地。阿拉善宏魁苁蓉集团党委书记任存福介绍,梭梭根部可以接种高价值的中草药肉苁蓉,给当地人带来更多的收入,用经济手段保护了梭梭林。
  阿左旗吉兰泰镇召素陶勒盖嘎查,刘英杰家的草场上,成片的梭梭林生机盎然。刘英杰告诉记者,家里有5000多亩梭梭林,卖苁蓉每年收入三四万元,“这比放牧收入高多了。”
  在刘英杰的眼中,这片充满生机的梭梭林是个“绿色银行”,不仅能帮助他们增收致富,还能改善家乡的生态环境。
  阿左旗在巴彦浩特、吉兰泰等9个镇启动了百万亩梭梭苁蓉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并与中科院合作开展沙生植物产品研发工作,启动建设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目前阿左旗已有400多户农牧民、18个专业合作社从事梭梭苁蓉种植,累计营造梭梭林116万亩,接种肉苁蓉20万亩。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同时,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县,干旱缺水,年均降雨量只有113毫米,年均蒸发量达2644毫米,沙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89.8%。
  2007年12月,国家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拉开了大规模治理的序幕,2011年6月,国家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和生态恢复工程》,民勤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取得显著进展。
  大滩镇上泉村,这里离沙漠只有1公里左右。47岁的杨玉明,对2010年4月24日的那场沙尘暴记忆犹新,“把地膜吹到树上,把种子都吹跑了。”他说,“那时,刮沙尘时往往眼睛都睁不开,风沙过后,到院子里扫沙,常常能扫出一架子车的沙尘。现在沙子少多了,扫不出一簸箕沙尘。”
  杨玉明和妻子李凤兰种了10亩葵花、4亩特色林果、2亩大棚韭菜,养了几十只羊,日子过得很红火。
  “绿”与“富”齐头并进,民勤的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去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今年第一季度,预计生产总值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2%。
  近年来,青海省林业部门依托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柴达木盆地与共和盆地积极发展枸杞生态经济林,将治沙与治穷有机结合,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农牧民合力治沙的局面,沙区生态修复的瓶颈正在逐步破除。
  记者深一脚浅一脚,走进德令哈市周边的沙地里。连绵起伏的流动沙丘基本被固定住了。但盆地内的旋转气流,还不时裹挟少许粗沙,打在脸上。接近一人高、枝条上带刺的枸杞树,稳稳地扎在沙地上;引入以色列技术、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设施,像一张大网铺设在沙地上,保证了枸杞树的成活率和挂果率,也保证了治沙质量,一举两得。
  “这里的年降雨量只有几十毫米,极端高温达零上30多摄氏度,极端低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青海省林业厅林业产业处处长才让旦周介绍说,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只有枸杞、梭梭、沙蒿等少量沙生植物能生存。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主要风沙源之一。根据林业部门监测,2009年至2014年5年间,柴达木盆地沙化土地共减少2.82万公顷,年均减少0.56万公顷,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呈减少趋势,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不容忽视的是,虽然经过多年治理,柴达木盆地目前仍有沙漠化土地947万公顷,占青海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6%,生态环境仍然极为脆弱。
  “在实施退耕还林前,这里的植被盖度在6%左右,如今已经提高到60%左右。可以说能治理的地方已经基本治理了,飞沙走石的沙尘暴也基本没了。”德会哈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李永军表示,要说起治沙贡献,数枸杞最大。
  才让旦周表示,由过去主要种植杨树、红柳等纯生态林,到今天发展为以枸杞为龙头的高效生态经济林,青海经历了多年探索。“种植枸杞经济林等,是真正的生态产业、治沙产业、脱贫产业,能全面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柴达木盆地的一些地区能种植牧草,也有一定经济性,但其收益只有枸杞的1/10。”青海省草地生态监理中心监理工程师张玉表示,只有高效益的沙产业品种,才具备强大生命力,才能成为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摇钱树”。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红枸杞销量年年递增,黑枸杞则成为后起之秀,去年1斤售价高达1000元至5000元。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黑枸杞在自然界植物中花青素含量最高,被称为抗衰老珍品。“黑枸杞花青素含量是蓝莓的十几倍,苹果、甘蓝等更是没得比。”青海诺蓝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艺霖介绍。
  红枸杞和黑枸杞,如今成了青海沙产业的“哼哈二将”。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燕山山地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总土地面积1245万亩,是京津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生态屏障。解放初期,大自然留给敖汉人的是“遍地黄沙随风滚,满目荒凉草木稀”的不毛之地。从南往北,依次呈现三种地貌。南部山区山体破碎,“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洪水泛滥”;中部丘陵流水切割,“天降二指雨,沟起一丈洪”;北部沙地风沙肆虐,“人迷眼,马失蹄,白天点灯不稀奇”。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敖汉人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植树种草为中心的旨在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生产、生活条件的生态建设大决战。
  2009年全旗林业产值达3.4亿元;全旗活立木蓄积达到616万立方米,人均10.3立方米;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总价值达122.3亿元。全旗经济初步走上了“林多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敖汉旗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注重开发林沙产业,明确提出了生态建设由生态效益主导型向经济效益主导型转变。现已建成杨树防护兼用材林基地190万亩,活立木蓄积达470万立方米;仁用杏经济林基地113万亩;沙棘经济林基地60万亩;桑蚕基地8万亩;灌木林基地74万亩;种苗基地0.78万亩,林业产业基地基本形成。目前,全旗共有各类林产品加工厂65家,果品加工厂7家,产值可达1亿元,利税可达1000万元。
  “十二五”以来,张家口市累计完成防沙治沙林业工程任务286.03万亩,森林覆率提高到37.05%。防沙治沙工程不仅增加了森林面积,扩大了林果规模,而且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致富步伐的加快,通过实施“88100”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八大产业、八大基地、百家龙头企业),全市林果基地总规模430万亩,全市有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林果业生产,600多个村、54万人主要依靠林果业脱贫致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率达20%。
  张家口市有很多通过生态治沙带动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典型。比如怀来县,通过治沙有效改善了生态和投资环境。初步估算,全县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5.2%,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了有效遏制,减缓了沙漠化进程。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特色种植业的发展。怀来县结合项目建设,在沙化土地上,侧重葡萄、枣树、海棠等当地特色果品种植,在进行生态治理的同时,也给项目区人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蔚县代王镇张南堡村在退耕还林的沙石地大力发展林下产业,采取林药间作模式,林下种植300多亩知母、黄芪、射干等中草药,为农民脱贫致富找到新的突破口。该村的负责人说:“这些沙石地以前耕种玉米、谷子、黍子等,每亩地农民仅收入150元,现在退耕还林后,种上杏树,树下种中草药,采用‘集中托管+分散管理’模式经营,农民1亩地收入1000多元,碰上中药材行情好时,1亩地能收入4000多元。”
  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素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境内的沙漠面积达46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8.3%。在治理沙漠改善环境过程中,磴口县把发展肉苁蓉作为重要支撑产业,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农牧民发展人工种植梭梭、肉苁蓉等特色沙产业,全力建设林、沙产业资源基地。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根部的名贵中药,具有独特的补肾、抗衰老等多种药用功能,在中国已有1800多年的应用历史,被誉为“沙漠人参”。目前,磴口县累计栽植梭梭、沙棘、黄柳、沙柳等灌木林面积50多万亩,人工梭梭林地面积30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面积3万亩,接种成功率稳定在80%左右。肉苁蓉年产量在20-30吨(干重)左右,亩收入达到9000元。
  记者了解到,磴口县如今已经把肉苁蓉产业当作促进沙漠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来培植,决心利用十年的时间,治理200万亩沙漠,在现有30万亩人工梭梭林的基础上,每年再新植3万亩,到2020年营造人工梭梭林60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30万亩,实现产值30亿元,使肉苁蓉产业成为磴口县的特色主导产业。
  “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很多林业部门干部的看法。
  防沙治沙 任重道远
  去年12月29日,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情况。第五次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2%。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20.37万平方公里,占沙化土地面积的11.8%。第五次监测结果与第四次监测(2009年)相比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说,监测结果表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战略及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依然严重,保护与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1/4以上和1/6以上,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据测算,我国有53万平方公里的可治理沙化土地。根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截至2014年,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为20.37万平方公里,还有61.6%的沙化土地未治理。
  为了实现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全国需要完成10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也就是每年需要治理2万平方公里,3000万亩,任务十分艰巨,并且都是一些剩下来的难啃的“硬骨头”,好治理的这么多年已经治理,剩余的10万平方公里的治理难度更大。
  内蒙古防沙治沙专家汪久文说,许多地方的防沙治沙工作正向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的地方推进,治理难度不断加大,加上人工费用和物价上涨,治理成本大幅增加,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一些地方的实际造林投入超过国家补助标准的好几倍”。如期实现2020年防治目标,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张建龙指出,加强荒漠化沙化综合治理,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改善沙区生态和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治理、适度利用的原则,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依法防治,依靠人民群众和科学创新,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抓好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工作,为沙区群众建设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
其他文献
昆虫资源是上帝留给人类的最后一块蛋糕。规模产业化养殖蝗虫(俗称蚂蚱)是一项效益很高的产业。利用院落、房前屋后、闲散地都可以养,尤其适合在田间规模化集中养殖。养殖技术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