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全劳动教育体系,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是新时代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内涵把握不准、目标定位不明、价值认识不清、教育实施随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厘清劳动教育内涵定位,明确劳动教育的时代使命,探究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从而切实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内涵和目标把握不准,存在窄化、泛化的误区
1.将劳动教育混同于专业实践或社会实践
教师群体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高度认同,但在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上,有一些教师认为,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专业认识、实验实训、生产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开展了专业实习、参观考察、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必要再专门强调劳动教育。高校的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在于达成专业认同、技能培养、知行统一、育人育德的目标,实现德育、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统一。劳动教育离不开上述教育环节和载体,但绝不仅限于此。高校要通过劳动教育让青年学生认识到,劳动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崇尚诚实劳动和辛勤劳动;认识到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少劳多得、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创造未来美好生活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
2.囿于职业技能培训、体力训练或说教
在开展劳动教育中,教师倾向于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践劳动教育”(占80.4%)、“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占65.8%)、“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占60.1%),仅45.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校园劳动教育”。有一些教师认为,“大学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體力劳动教育之于大学生无意义”,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偏重职业技能掌握、轻思想和行为引导,所以通常我们都会发现,学生在结束课堂和实践教学后,教室、实验室等场地脏乱无序;日常生活劳动中过多关注外化和物化的效果,如干不干净、完成度如何,缺乏教师的引领示范和思想引导,劳动成为“有劳无育”的体力训练;在劳动思想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简单说教,难以让学生弄通理想信念与劳动价值观、人生观之间的统一关系[2]。
(二)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载体分散化,机制有待健全
1.劳动教育内容载体分散化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其资源优势,在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劳动教育元素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高校劳动教育在氛围营造、内容供给、政策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调查发现,高校劳动教育的载体过于分散化、碎片化,没有形成体系,劳动教育开展方式呈运动式、活动式、随意性特点,往往停留在活动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过于注重声势营造和“短、平、快、热”的“头条”效应,存在形式化的现象,没有实实在在地把精力放在教育内容的精心设计和教育过程的精细指导与管理上。
2.劳动教育管理机制虚化、职能软化
调查发现,高校推进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虽有一定的基础,但大部分高校尚未制定劳动教育管理机制和具体的实施方案,难以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开展。从少数已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高校来看,其牵头组织部门均落在学生工作部门,然而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全情投入,需要各级教学单位参与落实,需要强有力的教学、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予以保障。因此,亟待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统领劳动教育各个环节和载体,形成五育并举、横向贯通的教育体系;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系统化推进
(一)加强师生的劳动教育价值认同,彰显劳动教育魅力
解决大学生对于劳动眼高手低,“不想干、不愿干、干不了”的问题,首先要把好思想的“总开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实干兴邦体现了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家国情怀,“只有每个劳动者切实参与劳动实践,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全社会才能树立实干精神,才能真正实现兴邦的伟大梦想”。因此,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学校、家庭、企事业单位等场域积极培育劳动文化,营造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全方位的劳动文化环境,弘扬劳动精神,传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劳动文化成风化人,让劳动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文化认同,进而成为教育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建设开放性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实现劳动教育的与时俱进
劳动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注重发挥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针对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载体分散化、碎片化的现象,要整合重组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建立劳动文化育人基地,打造校园劳动文化空间,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劳动育人文化产品,传播劳动文化,弘扬劳动精神;建立服务型劳动教育基地,利用高校的创客咖吧、自助餐厅、会议中心、学生事务中心等服务型工作场所,开展职业礼仪、西餐礼仪、会议会展策划等劳动实践;建立劳动技能培养基地,在实验、实训环节开展劳动教育,创设丰富的劳动教育情境。精准设定目标、精心设计环节、精细组织实施,确保劳动教育目标与效果的达成。
(三)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
结束语:要加强师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同,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推进劳动教育与课堂教学融通,全程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建立开放性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实现劳动教育的与时俱进;构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保障劳动教育整体推进[3]。
参考文献:
[1]张应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定性和定位[J/OL].重庆高教研究:1-8.
[2]吉林财经大学尤俊琦马强强.以劳动教育锻造健全的时代新人[N].吉林日报,2020-05-13(007).
[3]甘肃政法大学教授董志峰.夯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N].甘肃日报,2020-05-12(005).
★ 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六批试点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6+5+4”模式试点》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内涵和目标把握不准,存在窄化、泛化的误区
1.将劳动教育混同于专业实践或社会实践
教师群体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高度认同,但在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上,有一些教师认为,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专业认识、实验实训、生产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开展了专业实习、参观考察、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必要再专门强调劳动教育。高校的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在于达成专业认同、技能培养、知行统一、育人育德的目标,实现德育、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统一。劳动教育离不开上述教育环节和载体,但绝不仅限于此。高校要通过劳动教育让青年学生认识到,劳动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崇尚诚实劳动和辛勤劳动;认识到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少劳多得、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创造未来美好生活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
2.囿于职业技能培训、体力训练或说教
在开展劳动教育中,教师倾向于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践劳动教育”(占80.4%)、“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占65.8%)、“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占60.1%),仅45.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校园劳动教育”。有一些教师认为,“大学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體力劳动教育之于大学生无意义”,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偏重职业技能掌握、轻思想和行为引导,所以通常我们都会发现,学生在结束课堂和实践教学后,教室、实验室等场地脏乱无序;日常生活劳动中过多关注外化和物化的效果,如干不干净、完成度如何,缺乏教师的引领示范和思想引导,劳动成为“有劳无育”的体力训练;在劳动思想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简单说教,难以让学生弄通理想信念与劳动价值观、人生观之间的统一关系[2]。
(二)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载体分散化,机制有待健全
1.劳动教育内容载体分散化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其资源优势,在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劳动教育元素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高校劳动教育在氛围营造、内容供给、政策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调查发现,高校劳动教育的载体过于分散化、碎片化,没有形成体系,劳动教育开展方式呈运动式、活动式、随意性特点,往往停留在活动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过于注重声势营造和“短、平、快、热”的“头条”效应,存在形式化的现象,没有实实在在地把精力放在教育内容的精心设计和教育过程的精细指导与管理上。
2.劳动教育管理机制虚化、职能软化
调查发现,高校推进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虽有一定的基础,但大部分高校尚未制定劳动教育管理机制和具体的实施方案,难以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开展。从少数已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高校来看,其牵头组织部门均落在学生工作部门,然而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全情投入,需要各级教学单位参与落实,需要强有力的教学、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予以保障。因此,亟待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统领劳动教育各个环节和载体,形成五育并举、横向贯通的教育体系;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系统化推进
(一)加强师生的劳动教育价值认同,彰显劳动教育魅力
解决大学生对于劳动眼高手低,“不想干、不愿干、干不了”的问题,首先要把好思想的“总开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实干兴邦体现了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家国情怀,“只有每个劳动者切实参与劳动实践,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全社会才能树立实干精神,才能真正实现兴邦的伟大梦想”。因此,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学校、家庭、企事业单位等场域积极培育劳动文化,营造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全方位的劳动文化环境,弘扬劳动精神,传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劳动文化成风化人,让劳动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文化认同,进而成为教育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建设开放性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实现劳动教育的与时俱进
劳动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注重发挥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针对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载体分散化、碎片化的现象,要整合重组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建立劳动文化育人基地,打造校园劳动文化空间,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劳动育人文化产品,传播劳动文化,弘扬劳动精神;建立服务型劳动教育基地,利用高校的创客咖吧、自助餐厅、会议中心、学生事务中心等服务型工作场所,开展职业礼仪、西餐礼仪、会议会展策划等劳动实践;建立劳动技能培养基地,在实验、实训环节开展劳动教育,创设丰富的劳动教育情境。精准设定目标、精心设计环节、精细组织实施,确保劳动教育目标与效果的达成。
(三)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
结束语:要加强师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同,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推进劳动教育与课堂教学融通,全程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建立开放性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实现劳动教育的与时俱进;构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保障劳动教育整体推进[3]。
参考文献:
[1]张应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定性和定位[J/OL].重庆高教研究:1-8.
[2]吉林财经大学尤俊琦马强强.以劳动教育锻造健全的时代新人[N].吉林日报,2020-05-13(007).
[3]甘肃政法大学教授董志峰.夯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N].甘肃日报,2020-05-12(005).
★ 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六批试点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6+5+4”模式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