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建设我国和谐主义社会,强化企业与职工之间更为融洽的关系,企业工会从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在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工会的内涵,对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职工的福利待遇、构建和谐成熟的企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针对把社会工作引用到企业工会的意义及主要应用展开讨论,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和谐稳定关系提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企业工会;社会工作;和谐企业
1 社会工作的概念
社会工作,简称社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社会工作的主要职责在于服务于他人,为社会各界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特征。社会工作的主要形式在于开展社区服务,对社会功能的完善,提高社会生活素质以及社会福利水平,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致,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
1.1 更好地体现工会职能,丰富工会工作内涵与西方的工会不同,我国的工会有自身特点。工会具有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个职能。这些职能体现了工会对于职工的关爱,也体现了工会的社会责任。社会工作的出现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对于服务对象它具有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的功能。“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宗旨,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力图摈弃操纵服务对象的行为和家长制作风,充分尊重服务对象,注重对他们潜能的挖掘,鼓励其参与和主动性的发挥。社会工作的深远目标是努力建立一个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社会。在社会层面上,社会工作具有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功能。所以,社会工作的功能与工会的职能是高度契合的。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汲取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结合自身实践,形成一系列的专业方法。微观层次上,有针对个人和家庭的个案工作;中观层次上,有以社区及其成员总体为对象的社区工作;宏观层次上,有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研究。在每种方法中,社会工作还有不同的工作模式。
1.2 有助于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如果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了,将有助于整个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在企业中,劳资双方是矛盾的两个利益主体,勿庸讳言,目前企业的基本状况是资强劳弱,两者有矛盾但也会有利益的平衡点。而在劳资关系的协调和实现双方利益平衡方面,社会工作将大有可为。劳动争议是企业劳动关系不协调的一种表现。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保护不到位、工资、工时、工伤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都有可能导致劳动争议的出现。这其中有些是宏观环境因素所致,有些却是企业管理方侵犯职工利益所致,也有些是因为企业沟通渠道不畅通、措施不得力所造成的。社会工作在劳资协调上具有自身优势。社会工作者很强调关系的建立,注重服务对象的想法和感受,为服务对象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社会工作者运用同理心与服务对象沟通,会有效地拉近双方距离,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社会工作者通过深入的交谈和科学的调查,能够及时了解问题的关键,帮助劳资双方进行理性的沟通,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日常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将深入基层,以诚恳的态度与职工沟通,聆听职工的心声,掌握职工的想法和心态,准确判断职工的需求,协助企业管理方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避免因不合理的规定可能引起的纠纷和怨气。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向职工宣传、解释国家的劳动政策,帮助职工了解本企业的制度,及时解决职工的疑惑,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1.3 促进工会工作方法的专业化传统的企业工会工作本身包括了女职工权益的保护、帮助困难职工、组织职工互济会等福利服务。工作方法上有工会小组工作、个别谈话、座谈会、职工代表大会等。上述方法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不能否认的是,工会工作中的服务部分具有行政性和半专业性的特点。因工会工作者主要依靠行政架构开展工作,偏重管理,许多工会工作者没有经过通行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主要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自己摸索出来的工作经验来做事情。然而随着劳动关系市场化、非工经济组织大量涌现,职工构成成分复杂,企业职工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固有的工会工作模式需要有所改变,工作需要向专业化方向提升。以小组工作为例,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工会就有了小组工作,我们称之为工会小组工作。工会小组主要是一个生产(工作)单位,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是个任务为本的小组。小组的着眼点是集体,对于个人比较忽视,并且政治色彩较浓。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是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小组工作注意组员的需求,尊重每一个人。社会工作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大家共同参与,促进组内形成真诚、开放、支持、互助的氛围。这既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利于小组凝聚力的实现。具有相似问题和困难、有同一目标的职工都可以组成小组。比如技能提高小组、新员工入职培训小组、减压小组、维护职工权益小组、职业生涯规划小组等。
1.4 有利于扩大工会的覆盖面,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不仅在维护劳动权利上有需求,在生活方面也有诸多需求。一方面是职工有多种多样的要求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企业工会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等表现出的滞后。2006年一项针对国有企业工会的调查表明,国有企业的工会工作依然有着浓厚的行政化倾向,难以充分体现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研究者在與工会干部的访谈中,访谈者普遍反映能够明显感受到工会干部在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有官僚体制方面的烙印。工会工作模式行政化的倾向使得工会与职工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距离。除了国企工会,还有非公企业的工会,职工的需求更有不同特点,所以企业工会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来开展工作,可能导致工会对于职工没有吸引力以及会员的流失。社会工作是一个特别注重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做工作之前,尤其强调要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社会工作者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评估、界定个人和群体的需要、从需要出发去策划相应的行动、动员和联结相关的社会资源,有科学的评估体系。社会工作者与职工平等交往,让员工感受到关爱,感受到尊重。把社会工作引入企业工会,强化了工会的服务理念而不是管理。企业职工在此过程中将增加对工会的认同度,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更强。 2 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的主要应用
2.1 从沟通和制度入手,进一步加强职工民主管理,使职工在工会组织中找到主人感民主是企業建设的方向和趋势,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本质要求。
2.2 从感情和机制入手,使职工在工会组织中找到信任感职工对党和工会组织的信任感是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保证。
2.3 从解决职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使职工在工会组织中找到依靠感工会组织是职工的主心骨,党和工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即是职工的信任,要提高党和工会组织的影响力,使工作有着力点,更需要培养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对组织的依靠感,以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利益,做到主动了解,力争将问题解决在群众开口之前。
2.4 从认同和融合入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职工在工会组织中找到归属感只有当职工对组织的信任和依靠转化为对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时,才能使他们热爱并精心呵护自己工作的家园。
3 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的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秉持正义、平等的价值观,在实践中,有适用于不同层面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社会转型期,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着挑战,社会工作在理念、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可为其提供借鉴。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具有多重意义。
(一)更好地体现工会职能,丰富工会工作内涵
与西方的工会不同,我国的工会有自身特点。工会具有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个职能。这些职能体现了工会对于职工的关爱,也体现了工会的社会责任。
社会工作的出现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对于服务对象它具有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的功能。“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宗旨,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力图摈弃操纵服务对象的行为和家长制作风.充分尊重服务对象,注重对他们潜能的挖掘.鼓励其参与和主动性的发挥。社会工作的深远目标是努力。
4 结语
我国工会具有自身优势,社会工作者要善加利用。社会工作者在工作时,不能脱离开我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不能忽视我国工会优良的工作传统,要把专业化与本土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工会社会工作者除受到通行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之外,还要加强劳动关系、劳动问题、工会工作、劳资谈判、工业社会工作等专题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晓慧.论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应用[J].甘肃理论学刊,2017,(04)04:100-104.
[2]朱勋克.工会社会工作的核心要务及发展策略[J].理论与改革,2017,(09)01:110-113.
[3]田军.民营企业工会引入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性[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8,(08)03:30-32-45.
关键词:企业工会;社会工作;和谐企业
1 社会工作的概念
社会工作,简称社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社会工作的主要职责在于服务于他人,为社会各界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特征。社会工作的主要形式在于开展社区服务,对社会功能的完善,提高社会生活素质以及社会福利水平,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致,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
1.1 更好地体现工会职能,丰富工会工作内涵与西方的工会不同,我国的工会有自身特点。工会具有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个职能。这些职能体现了工会对于职工的关爱,也体现了工会的社会责任。社会工作的出现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对于服务对象它具有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的功能。“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宗旨,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力图摈弃操纵服务对象的行为和家长制作风,充分尊重服务对象,注重对他们潜能的挖掘,鼓励其参与和主动性的发挥。社会工作的深远目标是努力建立一个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社会。在社会层面上,社会工作具有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功能。所以,社会工作的功能与工会的职能是高度契合的。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汲取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结合自身实践,形成一系列的专业方法。微观层次上,有针对个人和家庭的个案工作;中观层次上,有以社区及其成员总体为对象的社区工作;宏观层次上,有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研究。在每种方法中,社会工作还有不同的工作模式。
1.2 有助于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如果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了,将有助于整个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在企业中,劳资双方是矛盾的两个利益主体,勿庸讳言,目前企业的基本状况是资强劳弱,两者有矛盾但也会有利益的平衡点。而在劳资关系的协调和实现双方利益平衡方面,社会工作将大有可为。劳动争议是企业劳动关系不协调的一种表现。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保护不到位、工资、工时、工伤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都有可能导致劳动争议的出现。这其中有些是宏观环境因素所致,有些却是企业管理方侵犯职工利益所致,也有些是因为企业沟通渠道不畅通、措施不得力所造成的。社会工作在劳资协调上具有自身优势。社会工作者很强调关系的建立,注重服务对象的想法和感受,为服务对象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社会工作者运用同理心与服务对象沟通,会有效地拉近双方距离,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社会工作者通过深入的交谈和科学的调查,能够及时了解问题的关键,帮助劳资双方进行理性的沟通,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日常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将深入基层,以诚恳的态度与职工沟通,聆听职工的心声,掌握职工的想法和心态,准确判断职工的需求,协助企业管理方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避免因不合理的规定可能引起的纠纷和怨气。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向职工宣传、解释国家的劳动政策,帮助职工了解本企业的制度,及时解决职工的疑惑,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1.3 促进工会工作方法的专业化传统的企业工会工作本身包括了女职工权益的保护、帮助困难职工、组织职工互济会等福利服务。工作方法上有工会小组工作、个别谈话、座谈会、职工代表大会等。上述方法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不能否认的是,工会工作中的服务部分具有行政性和半专业性的特点。因工会工作者主要依靠行政架构开展工作,偏重管理,许多工会工作者没有经过通行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主要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自己摸索出来的工作经验来做事情。然而随着劳动关系市场化、非工经济组织大量涌现,职工构成成分复杂,企业职工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固有的工会工作模式需要有所改变,工作需要向专业化方向提升。以小组工作为例,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工会就有了小组工作,我们称之为工会小组工作。工会小组主要是一个生产(工作)单位,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是个任务为本的小组。小组的着眼点是集体,对于个人比较忽视,并且政治色彩较浓。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是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小组工作注意组员的需求,尊重每一个人。社会工作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大家共同参与,促进组内形成真诚、开放、支持、互助的氛围。这既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利于小组凝聚力的实现。具有相似问题和困难、有同一目标的职工都可以组成小组。比如技能提高小组、新员工入职培训小组、减压小组、维护职工权益小组、职业生涯规划小组等。
1.4 有利于扩大工会的覆盖面,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不仅在维护劳动权利上有需求,在生活方面也有诸多需求。一方面是职工有多种多样的要求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企业工会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等表现出的滞后。2006年一项针对国有企业工会的调查表明,国有企业的工会工作依然有着浓厚的行政化倾向,难以充分体现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研究者在與工会干部的访谈中,访谈者普遍反映能够明显感受到工会干部在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有官僚体制方面的烙印。工会工作模式行政化的倾向使得工会与职工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距离。除了国企工会,还有非公企业的工会,职工的需求更有不同特点,所以企业工会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来开展工作,可能导致工会对于职工没有吸引力以及会员的流失。社会工作是一个特别注重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做工作之前,尤其强调要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社会工作者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评估、界定个人和群体的需要、从需要出发去策划相应的行动、动员和联结相关的社会资源,有科学的评估体系。社会工作者与职工平等交往,让员工感受到关爱,感受到尊重。把社会工作引入企业工会,强化了工会的服务理念而不是管理。企业职工在此过程中将增加对工会的认同度,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更强。 2 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的主要应用
2.1 从沟通和制度入手,进一步加强职工民主管理,使职工在工会组织中找到主人感民主是企業建设的方向和趋势,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本质要求。
2.2 从感情和机制入手,使职工在工会组织中找到信任感职工对党和工会组织的信任感是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保证。
2.3 从解决职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使职工在工会组织中找到依靠感工会组织是职工的主心骨,党和工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即是职工的信任,要提高党和工会组织的影响力,使工作有着力点,更需要培养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对组织的依靠感,以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利益,做到主动了解,力争将问题解决在群众开口之前。
2.4 从认同和融合入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职工在工会组织中找到归属感只有当职工对组织的信任和依靠转化为对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时,才能使他们热爱并精心呵护自己工作的家园。
3 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的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秉持正义、平等的价值观,在实践中,有适用于不同层面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社会转型期,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着挑战,社会工作在理念、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可为其提供借鉴。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具有多重意义。
(一)更好地体现工会职能,丰富工会工作内涵
与西方的工会不同,我国的工会有自身特点。工会具有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个职能。这些职能体现了工会对于职工的关爱,也体现了工会的社会责任。
社会工作的出现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对于服务对象它具有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的功能。“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宗旨,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力图摈弃操纵服务对象的行为和家长制作风.充分尊重服务对象,注重对他们潜能的挖掘.鼓励其参与和主动性的发挥。社会工作的深远目标是努力。
4 结语
我国工会具有自身优势,社会工作者要善加利用。社会工作者在工作时,不能脱离开我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不能忽视我国工会优良的工作传统,要把专业化与本土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工会社会工作者除受到通行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之外,还要加强劳动关系、劳动问题、工会工作、劳资谈判、工业社会工作等专题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晓慧.论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应用[J].甘肃理论学刊,2017,(04)04:100-104.
[2]朱勋克.工会社会工作的核心要务及发展策略[J].理论与改革,2017,(09)01:110-113.
[3]田军.民营企业工会引入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性[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8,(08)03:30-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