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77-01
导入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导入不仅是一盏明灯,照亮整个课堂,还是一个标签,标志着一个教师独有的风采和品性。本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法,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 实物导入法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思维也是形象思维,所以上课时用直观的事物导入新课,更能吸引学生。这些实物可以是挂图、卡片、自制教具等。在学骆宾王的《鹅》这首诗时,我准备了一只玩具橡皮鹅,外观与诗中的描写极像,还准备了一盆水,放在地面上。学生很是好奇,都伸着脖子看着。这样一来,诗中所描写的鹅的形象摆在学生面前,不用再费口舌便印象深刻了。
以实物來导入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恰当的实物就是一把打开课堂奥秘的钥匙,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如果没有这些事物单凭学生的想象力,有时候比较困难,因为毕竟他们的生活阅历不够,头脑中积累的各种形象还不够,所以联想力和想象力都要差些。这是实物导入最大的意义所在。
2 音乐导入法
在课前放音乐,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激起轻松和美的情意,以良好的精神和心态进入语文课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种更强大的情感力量,激发学生深层的审美体验,加深他们对文章情感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如在学习《明天,我们毕业》时,播放《友谊地久天长》,以表现浓浓的师生情、同学情。在学习《二泉映月》一文时,播放阿炳的《二泉映月》。流畅婉转、意境深邃的乐曲表现了阿炳坎坷的一生,流露出作者伤感苍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音乐的导入起到了诱发学生深层审美体验、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
3 直观演示法导入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这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然后出示用水彩画画成的动画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惊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交流说到它吃苍蝇、蚊子后,教师趁机说:"壁虎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学生惊奇地说:"哎呀,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又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的《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并且很快地找到了答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这种导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 新旧知识联系法
新旧知识联系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新的知识的产生作好铺垫。通过新与旧知识的联系,使旧的知识自然地过度到新知识中去,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学的知识,教授新课的效果也就更好了。
《论语》中说过"温故而知新"。我可以在充分利用学过知识的基础上,新旧联系,以旧引新,自然地导入新课。
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因为此课是一篇诗歌,诗歌本身的语体就很难让学生理解,学生看到这样的文章可能会望而却步,不会产生很大的兴趣。运用新旧知识联系法来导入课文,使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大大地改观,让他们由浅入深地知道诗歌是古人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枯燥乏味,它是那么的生动,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写瀑布的文章?"
生:"诗歌《瀑布》。"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瀑布是怎样的?"
生:"很有气势,远看就像一块银白色的布……"
在教授新课之前,我设法让学生联系《瀑布》,巧妙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铺垫。在学生感受"瀑布挂前川"是,让他们想象真是"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在学生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时,让他们想象发出的巨大声响"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冲到潭下,溅起一团团水雾,随风扬起,"如烟,如雾,如尘"。这样,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感受得深,理解得透。由于已经有了知识的积累,学生学习新课时就比较轻松、愉快,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5 创设情境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桂林山水》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
导入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导入不仅是一盏明灯,照亮整个课堂,还是一个标签,标志着一个教师独有的风采和品性。本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法,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 实物导入法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思维也是形象思维,所以上课时用直观的事物导入新课,更能吸引学生。这些实物可以是挂图、卡片、自制教具等。在学骆宾王的《鹅》这首诗时,我准备了一只玩具橡皮鹅,外观与诗中的描写极像,还准备了一盆水,放在地面上。学生很是好奇,都伸着脖子看着。这样一来,诗中所描写的鹅的形象摆在学生面前,不用再费口舌便印象深刻了。
以实物來导入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恰当的实物就是一把打开课堂奥秘的钥匙,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如果没有这些事物单凭学生的想象力,有时候比较困难,因为毕竟他们的生活阅历不够,头脑中积累的各种形象还不够,所以联想力和想象力都要差些。这是实物导入最大的意义所在。
2 音乐导入法
在课前放音乐,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激起轻松和美的情意,以良好的精神和心态进入语文课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种更强大的情感力量,激发学生深层的审美体验,加深他们对文章情感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如在学习《明天,我们毕业》时,播放《友谊地久天长》,以表现浓浓的师生情、同学情。在学习《二泉映月》一文时,播放阿炳的《二泉映月》。流畅婉转、意境深邃的乐曲表现了阿炳坎坷的一生,流露出作者伤感苍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音乐的导入起到了诱发学生深层审美体验、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
3 直观演示法导入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这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然后出示用水彩画画成的动画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惊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交流说到它吃苍蝇、蚊子后,教师趁机说:"壁虎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学生惊奇地说:"哎呀,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又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的《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并且很快地找到了答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这种导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 新旧知识联系法
新旧知识联系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新的知识的产生作好铺垫。通过新与旧知识的联系,使旧的知识自然地过度到新知识中去,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学的知识,教授新课的效果也就更好了。
《论语》中说过"温故而知新"。我可以在充分利用学过知识的基础上,新旧联系,以旧引新,自然地导入新课。
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因为此课是一篇诗歌,诗歌本身的语体就很难让学生理解,学生看到这样的文章可能会望而却步,不会产生很大的兴趣。运用新旧知识联系法来导入课文,使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大大地改观,让他们由浅入深地知道诗歌是古人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枯燥乏味,它是那么的生动,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写瀑布的文章?"
生:"诗歌《瀑布》。"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瀑布是怎样的?"
生:"很有气势,远看就像一块银白色的布……"
在教授新课之前,我设法让学生联系《瀑布》,巧妙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铺垫。在学生感受"瀑布挂前川"是,让他们想象真是"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在学生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时,让他们想象发出的巨大声响"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冲到潭下,溅起一团团水雾,随风扬起,"如烟,如雾,如尘"。这样,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感受得深,理解得透。由于已经有了知识的积累,学生学习新课时就比较轻松、愉快,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5 创设情境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桂林山水》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