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优秀的南北朝民歌,本文对该民歌的主题及其艺术结构进行一些浅显的鉴赏和分析。
[关键词]主题 刘兰芝 焦母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之一,与著名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以刘兰芝的婚姻遭遇为线索,描述了兰芝从焦母逼归到被迫再嫁而自尽的悲剧发展过程,冲突尖锐,情节动人,千百年来传唱不衰。汉代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自流传于世之日起,历来的文学评论家们对它所蕴含的主题都或详或略地作了不乏真知灼见的评价。
一、关于主题的争论
观点一:将刘兰芝是投水而死的原因归结为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迫害。《孔雀东南飞》的主题也就概括为揭露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罪恶。
观点二: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中说,《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观点三: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中说:“《孔雀东南飞》详尽地写出了一个封建家庭的悲剧的全部经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个故事告诉读者封建礼教制度如何摧残年青一代的幸福。”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的主要倾向:一是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专横的封建家长制和罪恶的封建礼教;二是歌颂了焦刘这对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爱情的忠贞和婚姻的幸福所表现出的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对于这样的一首在封建社会里长期流行的乐府民歌,我们认为该应带着辩证的、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它,而不应轻易地、含糊地把它说成是一篇纯粹抨击封建礼教的罪恶的诗篇。那么,究竟什么是《孔》诗中悲剧的成因呢?我们认为:刘兰芝和焦母迥异的性格特点,才是该诗的主题所在。
二、关于刘兰芝和焦母
刘兰芝这样一个美丽勤劳、孝顺公婆、尊重兄长、与小姑相处也亲善和顺的姑娘,“仍更被驱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她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引起了宗族意识非常强的焦母的极其不满。我们还应看到,刘兰芝的死是不以丈夫的死为前提的,因为她寻找的是自己的尊严,她过去的经历已经使她失望于人生了,她的被遣和被改嫁已经构成了她自杀的前提。因为她在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实现的愿望。她要那些蔑视她的人知道她的价值,让婆母和丈夫知道她不是因嫁不到一个更为富贵的人家而自殺的,不是为了他们没有重新召回她而自杀的。她要向那些视她为累赘的人表明,她完全可以不做他们的累赘而生活下去!她完全可以获得他们垂涎三尺的富贵生活。她不是为贫穷、为得不到富贵而自杀的。她要向这些人报复,报复这凉薄的人生!在精神上施行报复!让他们感到一点精神上的不安,让她的怨魂永远跟随着他们!那么,《孔》诗中所反映的刘兰芝的性格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刘兰芝——刚烈、专情、易绝望、易轻生。
正是由于刘兰芝性格中的刚烈和用情专一、对爱情忠贞不贰的因素,才使得她在爱情无法挽回时容易产生绝望情绪而轻生。从诗中来看,刘兰芝骨子里就性格刚烈,所以她不甘忍受公婆的白眼而自请遣归,“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样的自请遣归又正中焦母下怀。然而兰芝对焦仲卿却是情有独钟、用情专一,而且焦仲卿又当面对她发出了“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的爱情誓言。因此,她把破镜重圆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焦仲卿身上,期望他能改变现状。可是,“拘谨懦弱”的焦仲卿“一去不复返”,迟迟不见动静(有兰芝“又非君所详”的话为证),这让刘兰芝太失望了。刘兰芝又经不住家兄催自己再嫁,那就先答应吧,也让自己再嫁的消息也震动一下这个“拘谨懦弱”的“负心汉”,好让他赶快来见自己。这里之所以说“催”而不说“逼”,是因为从“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的话语中实在看不出其兄有强“逼”她的味道。可能有人会问,小序中不是明确地说道“其家逼之”吗?怎么能说是“催”呢?我认为,这个“逼”字,主要是“时间紧”的意思,没有给兰芝以充分的时间来考虑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催”。这也是由诗中描写实际得出的结论。先是“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才刚县令家的“媒人去数日”,又“遣丞为媒人” “直说太守家”,没有给兰芝一点考虑和思想转弯的时间。所以,“其家逼之”,并不是如人们所想象的“暴如雷”的父兄用家长的淫威强行逼嫁。阐明这点很关键,它关系到矛盾的主次方面。正如兰芝所料,“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可是,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当自己向心爱的人诉说了自己不得已的情势时,不但得不到他的理解,反而遭到了他无情的挖苦:“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可以说,这时她才真正看清了仲卿一味屈服的懦弱无能的真面目,心爱的人不能挽回自己再嫁的局面,还不被理解竟说出这样伤人心的话,自己还有什么再留恋的呢?前述的那种失望情绪进而发展到绝望的地步:好,既然你说出了这样绝情的话来,那咱们就“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发出这样的毒誓后,刘兰芝其实还有一丝留恋,还是希望焦仲卿能做最后的努力,这也是她为什么把自杀的时间定在新婚这天的“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之时。因为直到这时,一切才已成定局,毫无挽回了。焦仲卿确实也做了最后的努力,在母亲面前说出“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这种以死抗争的话来。然而,焦母的确是个死性子(这也是性格因素),愣没给儿子松口,这焦仲卿再也无计可施,“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他连再去见刘兰芝说明情况的最后一点勇气都没有了,其听天由命的懦弱性格跃然纸上。退一万步讲,事情即使是这样了,如果不是刘兰芝性格里“易轻生”的因素作祟,她也绝不会选择“举身赴清池”的方式去自杀了。诗中,双方都发出了要赴黄泉的誓言,且焦仲卿先发出这种毒誓,结果却是刘兰芝义无反顾地先走一步。刘兰芝和焦母这婆媳俩,由于不沟通,刘兰芝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焦母也失去了儿子和媳妇,下半辈子只能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了,这是何其悲哀的事啊。其实,她们婆媳二人只要稍微沟通一下,这样的悲剧性的结局是可以避免的。首先,“三日断五匹”是快还是慢的问题还有待沟通,如果刘兰芝认为自己是相当努力了,已不能再快了,完全可以向焦母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进而抱怨“君家妇难为,大人故嫌迟”,甚至提出“及时相遣归”的要求来。其次,面对焦母的“吾意久怀忿,此妇无礼节”,刘兰芝作为媳妇更应理解。婆媳历来难以相处,关系不和,甚至发生冲突。婆婆怕儿媳妇夺去了自己辛辛苦苦喂养大的儿子,而媳妇又担心丈夫不听自己的,自己 在婆婆面前势单力薄,受人欺负。面对婆婆的偏见,刘兰芝更应去向她交流,与之沟通。通过交流,相互理解,一场悲剧就可能化为无形。然而,事与愿违,刘兰芝自作聪明,自以为“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便会得到婆婆的喜爱,殊不知,越是“优秀”的媳妇越会引起婆婆的不满,因为这样,婆婆越会认为自己的宝贝儿子要被媳妇给“俘虏”了。我想这也就是她“吾意久怀忿”的原因吧。所以,最合理的解释是:刘兰芝是那种性格刚烈的女子,在爱情方面又用情专一,她的第一次拒婚,面对的是县令的三少爷,年轻、帅气、窈窕绝伦,便言多才。刘兰芝没有被那公子的地位和相貌所打动,只是想到与焦仲卿的铮铮誓言,想到与焦仲卿的情投意合,从而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她说“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在“断”字前加一个“自”,“自”是立即、立刻的意思,表明她几乎不容思考、不需商量,可见她的坚守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怀。太守家迎亲的场面热闹、富贵、繁华,可刘兰芝不为所动,从侧面衬托出她对爱情的忠贞。最后的“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悲壮举动更说明这一点。在自己的爱情理想不能实现(更准确地说是“不能轻易实现”)之时,又很容易产生绝望、轻生的情绪,并把这种情绪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正因为其奇,所以“时人傷之”;正因为其奇,所以文末才有“戒之慎勿忘”的告诫。
(二)焦母——嫉妒、本我、专制
焦母一个寡妇,忍受丧夫、丧子之痛,并把儿子、女儿养大,把儿子培养成才,可见历尽艰辛。在当时社会上,没有那个以“孝”为中心的封建礼教的严酷统治,没有那个神圣不可动摇、反映宗法等级关系并且与政体挂钩的封建家长制,以焦母之处境,她敢不敢肆其淫威,能不能逞其所欲?回答自然是否定的。惟其如此,被害一方的兰芝仲卿夫妇对焦母的不满和抗争,也就超越了家庭成员间的恩怨纠纷,反映出当时青年男女对礼教迫害的反抗和对婚姻自由的追求,闪耀着在封建体制下潜滋暗长的民主意识的光辉。儿子是焦母生活的支柱,焦母也一度曾是儿子心中的全部。突然插进了一个美若天仙、勤劳、温顺,又颇得儿子倾心的儿媳,焦母感到自己地位的失落。设想一下:结婚之前,仲卿每次回来都是先到自己房中请安;而结婚之后,是先与妻子缱绻一番再给焦母请安。焦母感到自己苦熬守活寡盼来儿子的今天太不值了。于是,她行动了——处处找兰芝的茬(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最终目的是把兰芝休回娘家。如果兰芝只是平庸女子,貌不惊人,才不及中人,又唯焦母之命是从,那她可能会摆脱被休的命运。兰芝刚走,焦母就给儿子物色了美女罗敷。设想一下,美貌的罗敷若真进了仲卿家,二人也爱得如胶似漆,焦母会作何反应?我想,罗敷也会得到像兰芝一样的待遇。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几近于是个合乎“最高标准”的儿媳妇。她美丽端庄:“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她知“事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她善良纯洁,即便在无故被婆母“怒遣”的情况下,她仍不敢口出罹言,只是自怒自艾,款款言别:“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甚而不忘交代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同时,她也是个勤勉能干、安守妇道的好儿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这样一个几乎称得上是十全十美的、合乎最高标准的儿媳妇,本应该满足一个即使是非常挑剔的母亲内心所需的,然而在焦母这里,事实恰恰相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欠怀念,汝岂得自由……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这岂能用常理推导得出一个子丑寅卯来?那么外部因素呢?刘兰芝恪守妇道,正如仲卿所说:“女行无偏斜”,也不合“七出”之条;更兼刘兰芝、焦仲卿夫妇情深意厚,“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也不是外有高门大户可以攀亲,这一休遣刘兰芝,即可以攀上一有大利可图的人家而转瞬间即可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最多不过是焦母的一个虚幻的“东家有贤女”罢了。透析全诗,无论从内部需要,还是从外部因素诸方面,用常情常理、普通心理学,我们都难以找到焦母行为之真正动机。焦母所谓“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等苍白的指斥,在事实面前,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大冤枉。
长期受到性压抑而情感又得不到纾放的焦母,当把她的情感倾注于仲卿身上而暂时减缓了其压抑的痛苦后,其心理似乎得到了某种畸形的满足。然而,随着兰芝的到来,这种心理平衡倾刻间坍塌,母子间特殊的亲情和关爱被猛然锲入一个第三者,这叫焦母脆弱而久受本能压抑的心何以能够承受。于是,久被压抑的本能和情感之火,在儿子的性对象的触发下,猛然爆发为日常心理的变态。当指摘、漫骂、刁难、奴役等许多叫人无法忍受的手段,因兰芝的委曲求全而失效,仍然不能夺回儿子的“爱”,准确地讲是不能满足自己之“爱”时,逼子遣妻便是必然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考察,可以这样说:兰芝愈是美丽善良、勤劳能干,焦仲卿、刘兰芝情感愈是深厚欢好、如胶似漆,他们的悲剧上演得愈为迅速,也愈为惨烈。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有那个时代的原因——封建家长制的罪孽。但兰芝表面服从实则反抗的性格,不为焦母欣赏。或者说,焦母、兰芝都很优秀,但却不是彼此欣赏的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不堪婆婆驱使,自请遣归;忠于爱情,自投清河;仲卿闻讯,自挂庭枝。二人情忠,为人敬重,传为千古佳话,为后人评叹。焦母、兰芝不和,后人探原颇多,有兰芝无后说,有焦母跋扈说等等,这也是文中事实。但从心理角度——嫉妒这方面来分析,似无前文,故为之说。《孔雀东南飞》自问世以来,就以其深刻巨大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和艺术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诗中刻画的刘兰芝形象更是成为女性美的象征。本文通过叙事结构和细节刻画这两个角度,再一次从宏观与微观上深切体会到了《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色和艺术魅力;由此可见,《孔雀东南飞》得以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绝”实乃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1]邢改萍,李守森,跨世纪教育论坛(第四卷),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818
[2]王雷,焦母为什么不能接受刘兰芝?http://yw.dgzx.net,2001-11-3
[关键词]主题 刘兰芝 焦母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之一,与著名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以刘兰芝的婚姻遭遇为线索,描述了兰芝从焦母逼归到被迫再嫁而自尽的悲剧发展过程,冲突尖锐,情节动人,千百年来传唱不衰。汉代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自流传于世之日起,历来的文学评论家们对它所蕴含的主题都或详或略地作了不乏真知灼见的评价。
一、关于主题的争论
观点一:将刘兰芝是投水而死的原因归结为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迫害。《孔雀东南飞》的主题也就概括为揭露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罪恶。
观点二: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中说,《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观点三: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中说:“《孔雀东南飞》详尽地写出了一个封建家庭的悲剧的全部经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个故事告诉读者封建礼教制度如何摧残年青一代的幸福。”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的主要倾向:一是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专横的封建家长制和罪恶的封建礼教;二是歌颂了焦刘这对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爱情的忠贞和婚姻的幸福所表现出的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对于这样的一首在封建社会里长期流行的乐府民歌,我们认为该应带着辩证的、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它,而不应轻易地、含糊地把它说成是一篇纯粹抨击封建礼教的罪恶的诗篇。那么,究竟什么是《孔》诗中悲剧的成因呢?我们认为:刘兰芝和焦母迥异的性格特点,才是该诗的主题所在。
二、关于刘兰芝和焦母
刘兰芝这样一个美丽勤劳、孝顺公婆、尊重兄长、与小姑相处也亲善和顺的姑娘,“仍更被驱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她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引起了宗族意识非常强的焦母的极其不满。我们还应看到,刘兰芝的死是不以丈夫的死为前提的,因为她寻找的是自己的尊严,她过去的经历已经使她失望于人生了,她的被遣和被改嫁已经构成了她自杀的前提。因为她在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实现的愿望。她要那些蔑视她的人知道她的价值,让婆母和丈夫知道她不是因嫁不到一个更为富贵的人家而自殺的,不是为了他们没有重新召回她而自杀的。她要向那些视她为累赘的人表明,她完全可以不做他们的累赘而生活下去!她完全可以获得他们垂涎三尺的富贵生活。她不是为贫穷、为得不到富贵而自杀的。她要向这些人报复,报复这凉薄的人生!在精神上施行报复!让他们感到一点精神上的不安,让她的怨魂永远跟随着他们!那么,《孔》诗中所反映的刘兰芝的性格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刘兰芝——刚烈、专情、易绝望、易轻生。
正是由于刘兰芝性格中的刚烈和用情专一、对爱情忠贞不贰的因素,才使得她在爱情无法挽回时容易产生绝望情绪而轻生。从诗中来看,刘兰芝骨子里就性格刚烈,所以她不甘忍受公婆的白眼而自请遣归,“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样的自请遣归又正中焦母下怀。然而兰芝对焦仲卿却是情有独钟、用情专一,而且焦仲卿又当面对她发出了“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的爱情誓言。因此,她把破镜重圆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焦仲卿身上,期望他能改变现状。可是,“拘谨懦弱”的焦仲卿“一去不复返”,迟迟不见动静(有兰芝“又非君所详”的话为证),这让刘兰芝太失望了。刘兰芝又经不住家兄催自己再嫁,那就先答应吧,也让自己再嫁的消息也震动一下这个“拘谨懦弱”的“负心汉”,好让他赶快来见自己。这里之所以说“催”而不说“逼”,是因为从“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的话语中实在看不出其兄有强“逼”她的味道。可能有人会问,小序中不是明确地说道“其家逼之”吗?怎么能说是“催”呢?我认为,这个“逼”字,主要是“时间紧”的意思,没有给兰芝以充分的时间来考虑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催”。这也是由诗中描写实际得出的结论。先是“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才刚县令家的“媒人去数日”,又“遣丞为媒人” “直说太守家”,没有给兰芝一点考虑和思想转弯的时间。所以,“其家逼之”,并不是如人们所想象的“暴如雷”的父兄用家长的淫威强行逼嫁。阐明这点很关键,它关系到矛盾的主次方面。正如兰芝所料,“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可是,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当自己向心爱的人诉说了自己不得已的情势时,不但得不到他的理解,反而遭到了他无情的挖苦:“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可以说,这时她才真正看清了仲卿一味屈服的懦弱无能的真面目,心爱的人不能挽回自己再嫁的局面,还不被理解竟说出这样伤人心的话,自己还有什么再留恋的呢?前述的那种失望情绪进而发展到绝望的地步:好,既然你说出了这样绝情的话来,那咱们就“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发出这样的毒誓后,刘兰芝其实还有一丝留恋,还是希望焦仲卿能做最后的努力,这也是她为什么把自杀的时间定在新婚这天的“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之时。因为直到这时,一切才已成定局,毫无挽回了。焦仲卿确实也做了最后的努力,在母亲面前说出“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这种以死抗争的话来。然而,焦母的确是个死性子(这也是性格因素),愣没给儿子松口,这焦仲卿再也无计可施,“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他连再去见刘兰芝说明情况的最后一点勇气都没有了,其听天由命的懦弱性格跃然纸上。退一万步讲,事情即使是这样了,如果不是刘兰芝性格里“易轻生”的因素作祟,她也绝不会选择“举身赴清池”的方式去自杀了。诗中,双方都发出了要赴黄泉的誓言,且焦仲卿先发出这种毒誓,结果却是刘兰芝义无反顾地先走一步。刘兰芝和焦母这婆媳俩,由于不沟通,刘兰芝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焦母也失去了儿子和媳妇,下半辈子只能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了,这是何其悲哀的事啊。其实,她们婆媳二人只要稍微沟通一下,这样的悲剧性的结局是可以避免的。首先,“三日断五匹”是快还是慢的问题还有待沟通,如果刘兰芝认为自己是相当努力了,已不能再快了,完全可以向焦母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进而抱怨“君家妇难为,大人故嫌迟”,甚至提出“及时相遣归”的要求来。其次,面对焦母的“吾意久怀忿,此妇无礼节”,刘兰芝作为媳妇更应理解。婆媳历来难以相处,关系不和,甚至发生冲突。婆婆怕儿媳妇夺去了自己辛辛苦苦喂养大的儿子,而媳妇又担心丈夫不听自己的,自己 在婆婆面前势单力薄,受人欺负。面对婆婆的偏见,刘兰芝更应去向她交流,与之沟通。通过交流,相互理解,一场悲剧就可能化为无形。然而,事与愿违,刘兰芝自作聪明,自以为“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便会得到婆婆的喜爱,殊不知,越是“优秀”的媳妇越会引起婆婆的不满,因为这样,婆婆越会认为自己的宝贝儿子要被媳妇给“俘虏”了。我想这也就是她“吾意久怀忿”的原因吧。所以,最合理的解释是:刘兰芝是那种性格刚烈的女子,在爱情方面又用情专一,她的第一次拒婚,面对的是县令的三少爷,年轻、帅气、窈窕绝伦,便言多才。刘兰芝没有被那公子的地位和相貌所打动,只是想到与焦仲卿的铮铮誓言,想到与焦仲卿的情投意合,从而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她说“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在“断”字前加一个“自”,“自”是立即、立刻的意思,表明她几乎不容思考、不需商量,可见她的坚守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怀。太守家迎亲的场面热闹、富贵、繁华,可刘兰芝不为所动,从侧面衬托出她对爱情的忠贞。最后的“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悲壮举动更说明这一点。在自己的爱情理想不能实现(更准确地说是“不能轻易实现”)之时,又很容易产生绝望、轻生的情绪,并把这种情绪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正因为其奇,所以“时人傷之”;正因为其奇,所以文末才有“戒之慎勿忘”的告诫。
(二)焦母——嫉妒、本我、专制
焦母一个寡妇,忍受丧夫、丧子之痛,并把儿子、女儿养大,把儿子培养成才,可见历尽艰辛。在当时社会上,没有那个以“孝”为中心的封建礼教的严酷统治,没有那个神圣不可动摇、反映宗法等级关系并且与政体挂钩的封建家长制,以焦母之处境,她敢不敢肆其淫威,能不能逞其所欲?回答自然是否定的。惟其如此,被害一方的兰芝仲卿夫妇对焦母的不满和抗争,也就超越了家庭成员间的恩怨纠纷,反映出当时青年男女对礼教迫害的反抗和对婚姻自由的追求,闪耀着在封建体制下潜滋暗长的民主意识的光辉。儿子是焦母生活的支柱,焦母也一度曾是儿子心中的全部。突然插进了一个美若天仙、勤劳、温顺,又颇得儿子倾心的儿媳,焦母感到自己地位的失落。设想一下:结婚之前,仲卿每次回来都是先到自己房中请安;而结婚之后,是先与妻子缱绻一番再给焦母请安。焦母感到自己苦熬守活寡盼来儿子的今天太不值了。于是,她行动了——处处找兰芝的茬(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最终目的是把兰芝休回娘家。如果兰芝只是平庸女子,貌不惊人,才不及中人,又唯焦母之命是从,那她可能会摆脱被休的命运。兰芝刚走,焦母就给儿子物色了美女罗敷。设想一下,美貌的罗敷若真进了仲卿家,二人也爱得如胶似漆,焦母会作何反应?我想,罗敷也会得到像兰芝一样的待遇。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几近于是个合乎“最高标准”的儿媳妇。她美丽端庄:“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她知“事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她善良纯洁,即便在无故被婆母“怒遣”的情况下,她仍不敢口出罹言,只是自怒自艾,款款言别:“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甚而不忘交代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同时,她也是个勤勉能干、安守妇道的好儿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这样一个几乎称得上是十全十美的、合乎最高标准的儿媳妇,本应该满足一个即使是非常挑剔的母亲内心所需的,然而在焦母这里,事实恰恰相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欠怀念,汝岂得自由……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这岂能用常理推导得出一个子丑寅卯来?那么外部因素呢?刘兰芝恪守妇道,正如仲卿所说:“女行无偏斜”,也不合“七出”之条;更兼刘兰芝、焦仲卿夫妇情深意厚,“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也不是外有高门大户可以攀亲,这一休遣刘兰芝,即可以攀上一有大利可图的人家而转瞬间即可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最多不过是焦母的一个虚幻的“东家有贤女”罢了。透析全诗,无论从内部需要,还是从外部因素诸方面,用常情常理、普通心理学,我们都难以找到焦母行为之真正动机。焦母所谓“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等苍白的指斥,在事实面前,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大冤枉。
长期受到性压抑而情感又得不到纾放的焦母,当把她的情感倾注于仲卿身上而暂时减缓了其压抑的痛苦后,其心理似乎得到了某种畸形的满足。然而,随着兰芝的到来,这种心理平衡倾刻间坍塌,母子间特殊的亲情和关爱被猛然锲入一个第三者,这叫焦母脆弱而久受本能压抑的心何以能够承受。于是,久被压抑的本能和情感之火,在儿子的性对象的触发下,猛然爆发为日常心理的变态。当指摘、漫骂、刁难、奴役等许多叫人无法忍受的手段,因兰芝的委曲求全而失效,仍然不能夺回儿子的“爱”,准确地讲是不能满足自己之“爱”时,逼子遣妻便是必然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考察,可以这样说:兰芝愈是美丽善良、勤劳能干,焦仲卿、刘兰芝情感愈是深厚欢好、如胶似漆,他们的悲剧上演得愈为迅速,也愈为惨烈。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有那个时代的原因——封建家长制的罪孽。但兰芝表面服从实则反抗的性格,不为焦母欣赏。或者说,焦母、兰芝都很优秀,但却不是彼此欣赏的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不堪婆婆驱使,自请遣归;忠于爱情,自投清河;仲卿闻讯,自挂庭枝。二人情忠,为人敬重,传为千古佳话,为后人评叹。焦母、兰芝不和,后人探原颇多,有兰芝无后说,有焦母跋扈说等等,这也是文中事实。但从心理角度——嫉妒这方面来分析,似无前文,故为之说。《孔雀东南飞》自问世以来,就以其深刻巨大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和艺术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诗中刻画的刘兰芝形象更是成为女性美的象征。本文通过叙事结构和细节刻画这两个角度,再一次从宏观与微观上深切体会到了《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色和艺术魅力;由此可见,《孔雀东南飞》得以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绝”实乃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1]邢改萍,李守森,跨世纪教育论坛(第四卷),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818
[2]王雷,焦母为什么不能接受刘兰芝?http://yw.dgzx.net,20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