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学案导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利益为最大化。“导学式教学”实施的过程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因为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他们的知识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所以要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就必须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将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技能,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另外,教师的导学主要是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展现自我的舞台,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体现出学习的快乐。
2.坚持启发性原则。“启发”与“导学”大同小异,“启发”主要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实施,而“导学”则是整体的、全方位的,从始至终实施。然而,没有某一问题便没有整体的解决,因此,在“导学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启发的手段,引导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研究,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探索或互相讨论启发而获得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现出自身价值的存在。
二、导学案的设计
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前提下,学科组设计出学案。学案包括以下6个环节:
1.学习目标: 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2.快速阅读训练:掌握大意,初步获取信息。
3.仔细阅读训练:进一步获取信息,培养阅读技能。
4.重点、难点导学及突破训练:学习语言知识。
5.达成训练:巩固语言知识。
6.能力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学案设计的说明
1.关于快速阅读训练的设计。快速阅读是一种从文字中迅速全面获取有用信息的科学方法,也是一种高效率的思维方法、记忆方法和教学方法。能否快速地阅读,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可先设计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然后设计6-8个问题,可以设计成判断正误,或有关主要内容和主旨的问题,也可以用WB中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总之,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让学生尝试只要快速阅读一遍便可进行回答的成功感,营造良好的成功氛围,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2.关于仔细阅读训练的设计。在通读全文、掌握了文章主题思想的基础上, 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阐述和发展主题思想的主要事实, 或者按要求找出特定细节。这个环节中设置问题的难度应加大,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也要涉及文章的寓意(或称隐含含义),要求学生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设计这类问题,可用suggest (暗示) 或should (理应)这类词语进行发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找到文章中与答案有关的范围之后, 就在此范围中逐句阅读, 对关键词、句要仔细琢磨, 不仅要理解其表面意思, 还要通过推理和判断, 理解其潜在意思。对于生词要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对于难以看懂的长句, 对其作语法分析, 理解其意。
3.关于重点、难点导学及突破训练的设计。这是整个导学方案的重点。课文出现了重要语言点和新的语言点现象是通过本环节进行讲解和训练。但教师的讲解不宜过多,可根据语言习得理论,把正面讲解转化成句型示范或有足够思维量的问题情境,题型要多种多样,如完成句子、单项选择、句型转换、英汉对译、单句改错等,把一个个新的知识点化解成由浅入深的问题台阶,指导学生一一解决,从而最终达到熟练掌握。
4.关于达成训练的设计。达成训练是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的训练。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同时,选题要紧扣大纲要求,典型性强,辅以适量针对性的语法练习。也可直接把课本所附的练习置入本环节。
5.关于能力训练的设计。要注意巩固所学知识,要以本单元的知识为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把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旨在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要注意加大习题难度,题型要与NMET接轨,以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总之,在导学方案的各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具有一定思维量的问题,让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留有空白,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维、联想、归纳、讨论、总结,回答并进行填写,从而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
四、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将“导学方案”课前发给学生,发“导学方案”之前也可先介绍一下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如有必要,也可先教学几个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但不宜把全部生词教给学生,要留一部分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以达到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
学习目标作为第一环节,要在上课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向学生交待清楚。第二环节快速训练和第三环节仔细阅读训练,可采用提问、扮演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提问时以提问中、下等学生为主,兼顾上游学生。只要学生基本答对即给予充分肯定;即使答错也可不作深究,留下悬念,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四环节重点、难点导学和突破训练是课堂的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最终由学生进行突破。确实需要教师解释的,可适当用英语进行讲解。第五环节达成训练要让学生当堂完成,并及时进行反馈矫正。第六环节能力训练宜留为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总之,“导学式教学”模式是新课标下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学的要求,更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捷径。
一、“学案导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利益为最大化。“导学式教学”实施的过程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因为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他们的知识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所以要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就必须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将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技能,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另外,教师的导学主要是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展现自我的舞台,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体现出学习的快乐。
2.坚持启发性原则。“启发”与“导学”大同小异,“启发”主要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实施,而“导学”则是整体的、全方位的,从始至终实施。然而,没有某一问题便没有整体的解决,因此,在“导学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启发的手段,引导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研究,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探索或互相讨论启发而获得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现出自身价值的存在。
二、导学案的设计
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前提下,学科组设计出学案。学案包括以下6个环节:
1.学习目标: 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2.快速阅读训练:掌握大意,初步获取信息。
3.仔细阅读训练:进一步获取信息,培养阅读技能。
4.重点、难点导学及突破训练:学习语言知识。
5.达成训练:巩固语言知识。
6.能力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学案设计的说明
1.关于快速阅读训练的设计。快速阅读是一种从文字中迅速全面获取有用信息的科学方法,也是一种高效率的思维方法、记忆方法和教学方法。能否快速地阅读,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可先设计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然后设计6-8个问题,可以设计成判断正误,或有关主要内容和主旨的问题,也可以用WB中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总之,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让学生尝试只要快速阅读一遍便可进行回答的成功感,营造良好的成功氛围,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2.关于仔细阅读训练的设计。在通读全文、掌握了文章主题思想的基础上, 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阐述和发展主题思想的主要事实, 或者按要求找出特定细节。这个环节中设置问题的难度应加大,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也要涉及文章的寓意(或称隐含含义),要求学生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设计这类问题,可用suggest (暗示) 或should (理应)这类词语进行发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找到文章中与答案有关的范围之后, 就在此范围中逐句阅读, 对关键词、句要仔细琢磨, 不仅要理解其表面意思, 还要通过推理和判断, 理解其潜在意思。对于生词要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对于难以看懂的长句, 对其作语法分析, 理解其意。
3.关于重点、难点导学及突破训练的设计。这是整个导学方案的重点。课文出现了重要语言点和新的语言点现象是通过本环节进行讲解和训练。但教师的讲解不宜过多,可根据语言习得理论,把正面讲解转化成句型示范或有足够思维量的问题情境,题型要多种多样,如完成句子、单项选择、句型转换、英汉对译、单句改错等,把一个个新的知识点化解成由浅入深的问题台阶,指导学生一一解决,从而最终达到熟练掌握。
4.关于达成训练的设计。达成训练是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的训练。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同时,选题要紧扣大纲要求,典型性强,辅以适量针对性的语法练习。也可直接把课本所附的练习置入本环节。
5.关于能力训练的设计。要注意巩固所学知识,要以本单元的知识为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把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旨在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要注意加大习题难度,题型要与NMET接轨,以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总之,在导学方案的各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具有一定思维量的问题,让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留有空白,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维、联想、归纳、讨论、总结,回答并进行填写,从而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
四、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将“导学方案”课前发给学生,发“导学方案”之前也可先介绍一下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如有必要,也可先教学几个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但不宜把全部生词教给学生,要留一部分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以达到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
学习目标作为第一环节,要在上课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向学生交待清楚。第二环节快速训练和第三环节仔细阅读训练,可采用提问、扮演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提问时以提问中、下等学生为主,兼顾上游学生。只要学生基本答对即给予充分肯定;即使答错也可不作深究,留下悬念,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四环节重点、难点导学和突破训练是课堂的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最终由学生进行突破。确实需要教师解释的,可适当用英语进行讲解。第五环节达成训练要让学生当堂完成,并及时进行反馈矫正。第六环节能力训练宜留为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总之,“导学式教学”模式是新课标下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学的要求,更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