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重描”,即有针对性地着重描写,它可以是锦上添花的渲染,也可以是平地起惊雷的奇峰突起,还可以是举轻若重的工笔细描。不管何种重描,其根本的描写目的都是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都是为了传达某种隐含的信息,或是埋下后文的伏笔,或是揭露文字后面的情感,或是透露作者的价值观。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如何运用重描呢?
一、渲染:淡妆浓抹总相宜
渲染,在文学创作中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比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渲染了出征前紧张而周密的气氛。比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不直接写客人久候不至的情景,而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其实,渲染的方式很多,表达方式上有生动的比喻,精妙的拟人,恰当的排比,或夸张,或借代,或对偶,或对照。
《端午日》一文,作者注意渲染气氛,突出民乐。端午是我国由来已久、家喻户晓的民众的节日,为了突出节日的喜庆气氛,课文一开始就用三个“莫不”句展现人人参与的场景,为下文龙舟竞渡的场面,分别从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等角度,抓住了他们有特征的动作,表现赛场的热烈气氛,“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进一步渲染了龙舟赛的激烈程度,催人遐想,鼓声冲天,士气高昂的种种景象。
还可以多角度、多层次渲染,如朱自清的《绿》一文,从视觉、感觉、触觉等方面展示同事物的不同方面:颜色、涟漪、静态、动态、光泽、亮度、色彩等方面,再现梅雨潭绿的清亮、鲜嫩、柔软、纯净的特征,使其绿的形象更加完整、饱满,也更真实深刻,写景注意远近高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进行描写,全面显示梅雨潭绿得醉人,绿得令人惊诧,绿得无可比拟。
二、细描:于细微处着笔墨
所谓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我们应当学会在细节处落笔,进行凸显主题的描写。这样的描写还需建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作到真实、典型、细致。
比如,《买苦力的母亲》中,“她手拿者一个笨重的铁锨,潮气一大锨砖屑。这时,她旁边又冒出一个小孩,想必是她的孩子吧!他双手提着一只蛇皮袋送到那妇女的面前,然后赶紧把脸背过去,生怕灰钻进他的嘴里、眼里,她则身体困难的向后挺者,双臂伸直,咬牙好不容易把一铁锨砖屑倒入袋中。”
由于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外貌描写,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读者不知不觉中被打动,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不幸。
三、渲染、细描、铺垫、对比相结合
要抓住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细节精心描绘,这样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漫漫地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写背影,在工笔细描中,辅之以渲染、铺垫。对比的手法,使感情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例如,“我想起课前所下的决心,下意识地抬了抬胳膊,可心跳突然加速,我的勇气消失了。第一个举手的人是英雄!我暗暗为自己打气,同时把右胳膊放在课桌上,然后慢慢地把手往上举,好象举一个上千斤的重物一般,好不容易举到一半,老师期待的目光向我这边移来,我像被雷击了一下,手迅速地放下来,以后再也举不起来”将人物的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辅之以渲染、对比的手法,是点睛之笔,因此可以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可以增强感情。
综上所述,重描的范围很广,作用很多,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它,人就失去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态。
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负着同样的作用。”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以一言以蔽之。”看一部作品是否成功,最好是数一数这部作品中有多少有意义的细节,细节决定成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十灶中学(224400 )
一、渲染:淡妆浓抹总相宜
渲染,在文学创作中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比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渲染了出征前紧张而周密的气氛。比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不直接写客人久候不至的情景,而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其实,渲染的方式很多,表达方式上有生动的比喻,精妙的拟人,恰当的排比,或夸张,或借代,或对偶,或对照。
《端午日》一文,作者注意渲染气氛,突出民乐。端午是我国由来已久、家喻户晓的民众的节日,为了突出节日的喜庆气氛,课文一开始就用三个“莫不”句展现人人参与的场景,为下文龙舟竞渡的场面,分别从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等角度,抓住了他们有特征的动作,表现赛场的热烈气氛,“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进一步渲染了龙舟赛的激烈程度,催人遐想,鼓声冲天,士气高昂的种种景象。
还可以多角度、多层次渲染,如朱自清的《绿》一文,从视觉、感觉、触觉等方面展示同事物的不同方面:颜色、涟漪、静态、动态、光泽、亮度、色彩等方面,再现梅雨潭绿的清亮、鲜嫩、柔软、纯净的特征,使其绿的形象更加完整、饱满,也更真实深刻,写景注意远近高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进行描写,全面显示梅雨潭绿得醉人,绿得令人惊诧,绿得无可比拟。
二、细描:于细微处着笔墨
所谓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我们应当学会在细节处落笔,进行凸显主题的描写。这样的描写还需建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作到真实、典型、细致。
比如,《买苦力的母亲》中,“她手拿者一个笨重的铁锨,潮气一大锨砖屑。这时,她旁边又冒出一个小孩,想必是她的孩子吧!他双手提着一只蛇皮袋送到那妇女的面前,然后赶紧把脸背过去,生怕灰钻进他的嘴里、眼里,她则身体困难的向后挺者,双臂伸直,咬牙好不容易把一铁锨砖屑倒入袋中。”
由于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外貌描写,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读者不知不觉中被打动,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不幸。
三、渲染、细描、铺垫、对比相结合
要抓住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细节精心描绘,这样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漫漫地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写背影,在工笔细描中,辅之以渲染、铺垫。对比的手法,使感情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例如,“我想起课前所下的决心,下意识地抬了抬胳膊,可心跳突然加速,我的勇气消失了。第一个举手的人是英雄!我暗暗为自己打气,同时把右胳膊放在课桌上,然后慢慢地把手往上举,好象举一个上千斤的重物一般,好不容易举到一半,老师期待的目光向我这边移来,我像被雷击了一下,手迅速地放下来,以后再也举不起来”将人物的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辅之以渲染、对比的手法,是点睛之笔,因此可以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可以增强感情。
综上所述,重描的范围很广,作用很多,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它,人就失去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态。
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负着同样的作用。”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以一言以蔽之。”看一部作品是否成功,最好是数一数这部作品中有多少有意义的细节,细节决定成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十灶中学(224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