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在说微博不行了,人气低迷的时候,其实王菲写一条还是有几万的转发。所以,根源是我们自己人气低迷。只不过,过去人太兴奋了,谁有空注意自身问题啊,跟人报告自己在干啥,听到了啥,看到了啥都来不及。新鲜劲过去之后,一下就寂寥许多,于是就开始觉得是平台不行。
鉴于过去我没有太兴高采烈,现在也没有太失落,所以我还能淡定地讥讽世人。这样说是有数据支持的,我大致检索了一下自己从2009年来的微博,微博总数是1600条,数字不多,也没有少得可怜,基本符合我的签名:又羞涩又得瑟。—如果你的数字超过1万,你的签名就不能像我一样冠以“羞涩”了。你是妥妥的话唠。
另外,一条微博底下大概能得到四五条评论—没有得到这个数的基本被我删了。不过转发上百的,我想保留都保留不了,因为根本没有。我们单位管官微的人常常说你可不能得罪我,不然就不推你不帮你涨粉了。起初呢,我看他们还有几百万粉,觉得还有点利用价值,后来就完全想明白了,这几百万里8成僵尸粉吧。谁日子比谁好过啊。再说了,我们这种靠低调起家的人,哪能随随便便暴露野心。可是,这几天我的一条微博底下突破了40条评论,往日的宁静还是被打破了。大家(以及我)好像都有点不淡定了。原博只有一句话:坚强地跟一个公积金8K多的人聊了仨小时。
应该是刺激到了一些人。矜持的人们放下身段,纷纷留言表达感想。惊讶为主,好奇、羡慕为辅。还有一些人质疑“公积金不是有上限么?”唉,单纯的人总是这样,扎扎实实地相信世界确实由有关部门管理。
我也懒得回应了,眼下拿到这钱的是我的同班同学。以我对她的了解,她是一个不太撒谎的人,撒个一分钟的谎脸就红一上午的人。说得再具体一点,她应该是我们宿舍最符合好学生的那一个,虽深受普遍不求上进的宿舍气质的感染,打牌可以打到深夜,但仍然会记得早上去自习室的那种同学。
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这样的人,读高中时,名列前茅,当然也不是顶前的那种,最后考个五百七八十分也出不了大扶兰省,运气如果还差一点,考个五百四五十,就只要有个“一本”接纳就行。我的这个同学差不多就是这样,本来有机会去更好的地方,身边朋友也都很优秀,但高考结束,就只能在一般般的地方凑合读了。
这些人,有的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的也就在嘻嘻哈哈中接受了现实。但是即便是在消沉度日之中,还是会分得清形势,知道该干嘛的时候干嘛。
所以她积极备考,读了研究生。第一份工作是时政要闻记者。据她的研究生同学说,当年广州某地有个大桥开通,她凌晨一点都在那桥头数过往车辆。这事很像她的风格。我们那边的人拼起命来,就是这样磬竹难书。
但仅有拼命是不够的,所以她后来换了工作,找“贵人”写了推荐信,换到了薪水福利比从前好两三倍以上的地方,而“贵人”则是当记者时认识的。—顺便说一句,早在我们念书的时候,就有人打“贵人”的主意,做某些记者(娱记和社会新闻以及房地产记者除外)可以结识有影响力的人,也许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这样盘算。我同学的例子貌似也在说明还是“贵人”抵用,本着负责的精神,看来我还得多说一句:抱定这种想法的人往往会竹篮打水,完全不想这件事的人也会一无所获。你需要做得恰到好处,既努力,又不卑不亢,这样人们帮你一把,才不会觉得太费劲。
这结论我没有求证于她,也似乎不必多问了。因为就在我们聊天前的那个下午,她出差在京逗留的唯一整段空隙里,在我原本打算问她想去哪吃喝之际,她流露出的是对吃喝的无感,提出的是“我们去逛一下国家博物馆吧”的要求。so,好学生的影子,你看出来了吗?
鉴于过去我没有太兴高采烈,现在也没有太失落,所以我还能淡定地讥讽世人。这样说是有数据支持的,我大致检索了一下自己从2009年来的微博,微博总数是1600条,数字不多,也没有少得可怜,基本符合我的签名:又羞涩又得瑟。—如果你的数字超过1万,你的签名就不能像我一样冠以“羞涩”了。你是妥妥的话唠。
另外,一条微博底下大概能得到四五条评论—没有得到这个数的基本被我删了。不过转发上百的,我想保留都保留不了,因为根本没有。我们单位管官微的人常常说你可不能得罪我,不然就不推你不帮你涨粉了。起初呢,我看他们还有几百万粉,觉得还有点利用价值,后来就完全想明白了,这几百万里8成僵尸粉吧。谁日子比谁好过啊。再说了,我们这种靠低调起家的人,哪能随随便便暴露野心。可是,这几天我的一条微博底下突破了40条评论,往日的宁静还是被打破了。大家(以及我)好像都有点不淡定了。原博只有一句话:坚强地跟一个公积金8K多的人聊了仨小时。
应该是刺激到了一些人。矜持的人们放下身段,纷纷留言表达感想。惊讶为主,好奇、羡慕为辅。还有一些人质疑“公积金不是有上限么?”唉,单纯的人总是这样,扎扎实实地相信世界确实由有关部门管理。
我也懒得回应了,眼下拿到这钱的是我的同班同学。以我对她的了解,她是一个不太撒谎的人,撒个一分钟的谎脸就红一上午的人。说得再具体一点,她应该是我们宿舍最符合好学生的那一个,虽深受普遍不求上进的宿舍气质的感染,打牌可以打到深夜,但仍然会记得早上去自习室的那种同学。
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这样的人,读高中时,名列前茅,当然也不是顶前的那种,最后考个五百七八十分也出不了大扶兰省,运气如果还差一点,考个五百四五十,就只要有个“一本”接纳就行。我的这个同学差不多就是这样,本来有机会去更好的地方,身边朋友也都很优秀,但高考结束,就只能在一般般的地方凑合读了。
这些人,有的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的也就在嘻嘻哈哈中接受了现实。但是即便是在消沉度日之中,还是会分得清形势,知道该干嘛的时候干嘛。
所以她积极备考,读了研究生。第一份工作是时政要闻记者。据她的研究生同学说,当年广州某地有个大桥开通,她凌晨一点都在那桥头数过往车辆。这事很像她的风格。我们那边的人拼起命来,就是这样磬竹难书。
但仅有拼命是不够的,所以她后来换了工作,找“贵人”写了推荐信,换到了薪水福利比从前好两三倍以上的地方,而“贵人”则是当记者时认识的。—顺便说一句,早在我们念书的时候,就有人打“贵人”的主意,做某些记者(娱记和社会新闻以及房地产记者除外)可以结识有影响力的人,也许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这样盘算。我同学的例子貌似也在说明还是“贵人”抵用,本着负责的精神,看来我还得多说一句:抱定这种想法的人往往会竹篮打水,完全不想这件事的人也会一无所获。你需要做得恰到好处,既努力,又不卑不亢,这样人们帮你一把,才不会觉得太费劲。
这结论我没有求证于她,也似乎不必多问了。因为就在我们聊天前的那个下午,她出差在京逗留的唯一整段空隙里,在我原本打算问她想去哪吃喝之际,她流露出的是对吃喝的无感,提出的是“我们去逛一下国家博物馆吧”的要求。so,好学生的影子,你看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