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中实施中职教育探究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同时举办中职教育是我国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一个较为普遍的办学形式。针对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中实施中职教育的现状,分析优劣两面,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构建其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以提高管理效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两级管理;中职教育;运行策略
  《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指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可继续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优秀的中职学校升格而成,这些院校在以高职教育为主体的前提下,仍保留了中职教育,而且,大多采用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中实施中职教育的管理机制。所谓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中实施中职教育,是指将中职学生按专业划分到系部,实现中职、高职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一体化”。对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中实施中职教育进行探究,分析其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升办学水平,推进教育管理,保障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中实施中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1.优势分析
  在属性特征上,中、高职教育虽然层次不同但具有基本相同的属性,同属于职业教育;院系两级管理模式是依据专业分类而实行的系部分级管理,中职教育也具有专业分类特征,所以对这种管理模式具有本质上的适应性;职能体系目标都是培养技能型职业人才,具有基本一致的理论、能力体系。这些均为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中实施中职教育提供了基本依据。
  在组织结构上,各机关职能部门、系部和后勤服务中心的职责明确,没有因为实施中职教育而增加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了院系管理模式的机制优势,实现了组织结构上的精干高效。
  在专业建设上,中、高职同专业的教学设施、教学资料、对外关系等各类专业建设资源完全集中,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统筹规划,有利于积聚专业建设力量,有利于专业文化的积淀。
  在资源配置上,中、高职学生共享本专业的实验实习设施和教师资源,如中职学生可以享受高水准的教授、副教授上课,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高职教育的基础性实验仪器和实习设施等。这使学院的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高效率地利用,避免因重复购置教学设施而增加学院的经费投入。
  在学生管理上,中、高职学生同处系部,高职学生对中职学生会产生多方面的正面影响,形成“高带中”,积聚正能量,如在职业精神、职业价值追求方面的耳濡目染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帮教等。
  2.问题分析
  在办学观念上,有中职教育边缘化可能,即重视高职教育教学,忽视中职教育教学,将中职教育作为无足轻重的“副业”。
  在教学组织上,容易按高职教育的规律组织实施中职教育,而忽视中职教育的自身规律。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把中职学生跟高职学生同等对待,缺乏启发、诱导、耐心、关爱、严格等中职学生教育需要的方式。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缺乏教学改革行动,教学方法单一,语言单调乏味,手段落后,让学生亲身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动手实践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体验成功学习的教学设计不多甚至缺乏。
  在思想教育上,将中职教育纳入高职教育体系,缺乏对中职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相比,在年龄、学识、素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如果用高职教育的思想教育体系和工作方法对待中职学生,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在学生管理上,虽然为中职学生配置了班主任,但跟高职学生开放式管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中职学生管理基本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经验,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育功能没有有效发挥,针对中职学生基础差、不听课甚至逃课等现象疏于管理。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也没有坚持日常检查考核制度,中职教育管理尚未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未形成教育合力,以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理想的结果。
  在课余生活上,容易将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纳入同一平台,导致中职学生被“拒之门外”。如学院组织各类大型文体活动,虽然同时面向中、高职学生,但在选拔选手时,中职学生几乎无竞争力,实质上被排除在外;又如遴选学生会、社团干部时,中职学生没有竞争力,实质上等于抑制了中职学生的社团活动。
  诸多问题的存在容易导致中职学生沉迷网络、厌学逃课、叛逆违纪现象发生,最终使高职院校实施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不能很好地落实。
  二、目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构建
  1.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形成于美国,应用并发展于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和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并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精细管理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学校发展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学校的发展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中实施中职教育的关键在于系部教育教学管理。从系部教育教学管理特点来看,系部管理适应于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分工具体、责任确定的工作,系部教育教学管理的弱项在于面对任务、目标、分工、责任模糊不清的项目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协调、协作并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甚至欠缺。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实施的中职教育的管理正是系部工作的弱项,因而,构建目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在于克服不足,挖掘潜力,增强效果。
  2.目标量化
  目标管理主要考量三个要素:学业成绩、学风建设、素质养成。学业成绩项的课程目标是明确的,成绩考评也是学校管理体系中完整而成熟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学风建设目标量化以“到课率(Attendance rate,下简写为Ar)”为关键指标。素质养成目标量化以“寝室卫生达标”为关键指标;中职寄宿学生要求出早操,既为强身健体也为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同时,中职上课教室固定,保持、打扫教室卫生,既为良好卫生习惯也为劳动观念的养成,因此,中职学生素质养成目标增设“出操率(Drill rate,下简写为Dr)”、“教室卫生达标”两项指标。   学风建设量化目标:三年制高职到课率达标值为Ar0,中职到课率达标值为Ar1。考虑到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律性较差的因素,Ar1略低于Ar0。
  素质养成量化目标:早操出操率为Dr0,卫生达标标准定性评价,寝室卫生达标定性标准为“整洁”,教室卫生达标定性标准为“清洁”。
  3.精微测评
  描述学风建设、素质养成达标的关键指标测评依赖于精细管理,到课率、出操率的结果必须真实、精准,寝室、教室卫生定性评价必须公正、准确。
  到课率抽样以当日当次有课的班级为样本,由学工处、教务处联合测评,测评数据由学工处和教务处及任课教师三方签名,数据统计由学工处负责。每学期到课率测评以5至7次合适,并要顾及期初、期中、期末各个时段。学生到课人数用P表示,P实、P应分别表示实到、应到学生人数,学期到课率(表示)取学期n次测评学生到课率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中职寄宿学生出早操,每周不定期抽查一次,由学工处负责检查,并分班计算学期出操率。
  寝室、教室卫生达标测评每周不定期抽查一次,由学工处、教务处分别负责落实,寝室、教室卫生达标测评均以“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评价结论。
  4.激励措施
  ①学风建设达标水平成为核算系运行经费重要影响因子。以一个学期为时限计算的学期到课率测评各系学风建设达标水平,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系运行经费。三年制高职学期到课率,按学生缴费人数(P缴)100%计系高职学生人数(用于核算系二级管理运行经费,下同略),三年制高职学期到课率,按计系高职学生人数。中职学期到课率,按学生缴费人数100%计系中职学生人数,中职学期到课率,按计系中职学生人数。
  ②卫生和出操达标水平成为增减系运行经费的重要影响因子。以一个学期为时限针对“寝室卫生”、“教室卫生”、“出操率”指标综合测评素质养成达标水平,并分别以“寝室卫生达标”、“教室卫生达标”、“早操出操水平”实施奖惩激励,奖惩以增减核算系二级管理运行经费的学生人数办法进行。学生寝室卫生达标测评结果为“全优秀评价”的寝室,按“寝室缴费人数×10%”增加学生人数给奖;学生寝室卫生达标测评结果为“3次不合格”的寝室,按“寝室缴费人数×10%”减少学生人数给惩,其余不予奖惩。中职教室卫生达标测评为“全优秀评价”的班级,按“班级缴费人数×10%”增加学生人数给奖;学生教室卫生达标测评结果为“3次不合格”的班级,按“班级缴费人数×10%”减少学生人数给惩,其余不予奖惩。中职班级学期平均出操率,按“班级缴费人数×10%”学生人数给奖;中职班级学期出操率,按“班级缴费人数×(1-Dr0)”学生人数给惩。
  三、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中实施中职教育的运行策略
  1.施行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应将中职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领导分工中要落实专人,明确做好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职责。学院在研究、计划、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工作中,要把中职教育放在与高职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并进行。
  2.由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中职班班主任,三年制高职大二学生担任班主任助理
  班主任助理跟班晚自习、跟班早操,协助班主任搞好学生晚自习和早操管理,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情况、提出建议。班主任助理由学校统一选聘,统一培训,并享受相应待遇。中职班主任力量不够时,由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根据高职院校管理人才流向特点,有不少优秀且教育能力强的教师被调用到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岗位,这些力量不启用,是学校教育的损失。
  3.损益由全体教师共担共享
  领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应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形成教育合力,这种教育力量应深入教室、寝室及学生活动的每一个场所,应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坎。领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要有角色转换意识,既是管理者、教育者,也是参与者、学习者。系总支书记、系主任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学风水平作教育专题讲座或报告,辅导员或班主任针对学生学习表现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或开展其它类似的教育活动。
  4.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书育人功能应高效发挥
  要注重课堂管理,精心组织教学,不断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升课堂教学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障学生积极到课的热情。
  5.形成目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并严格执行
  学院层面的各种检查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各项数据应客观、真实、准确,数据说话,保障激励,科学管理,高效运行。
  总之,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中实施中职教育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怎样更富成效?实施目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目标明确、管理精细、方法科学、形成合力是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梁建平.关于高职院校中中职管理机制的探析[J].中国
  电力教育,2009,(4):13-16.
  [2] 关云波,荀利波.中职教育升温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发展
  策略研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1,(6):55-57.
  收稿日期:2015-03-28
  作者简介:贺新元(1963-),男,硕士,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热压缩实验条件下不同工艺参数的实验研究,采用将热变形和固溶-时效处理的参数相耦合的方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后的TC4钛合金微观组织进行表
网络探究模式可以整合网络资源进课堂,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适应了信息时代对教学的新要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文中探讨其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意义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易于重度残疾患者使用的,基于脑机接口的人车交互系统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为了保证该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交互性,通过对系统进行认知工作分析以及研究用户
牙本质过敏症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成年人的发病率约为20%[1].目前临床常采用不同的制剂和方法封闭牙本质小管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但多数方法的疗效不佳或持续时间不长.有
1病例资料女,29岁.孕2产1c.因停经45天,急性下腹痛6小时入院.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经验,初步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收集包括手术年龄、术前新辅助化疗、术中切除肿瘤情况、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病理报告、肾功能变化和患者生存状况等资料。结果:总共有18名患者(10名男性,8名女性),36侧肿瘤纳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