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学生求知欲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求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探究学生的学习规律,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做过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点滴感受。
一、利用生动语言, 增强探索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4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4=9,5-3=2。教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数学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现象,这正是数学的魅力。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设计出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教学程序,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会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探求新知的活动中去。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给学生讲猴妈妈分甘蔗的故事。猴妈妈有三个猴宝宝:贝贝、佳佳和宁宁,一天猴妈妈买回3根一模一样的甘蔗,3只小猴一拥而上,闹着要吃。猴妈妈说:“好吧,贝贝吃第一根的1/2,佳佳吃第二根的2/4,宁宁吃第三根的3/6。”贝贝和佳佳听了不干了,说:“这太不公平了,为什么给宁宁分得多?”学生听完后,引导学生思考:猴妈妈分的到底公不公平?通过这样的设计,就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掌握理解分数的性质也就容易多了。
四、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求知兴趣
原有的大部分小学数学问题一味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以及答案的唯一性,数学问题中“条件”“问题”设置呆板,没有弹性,结构公式化,典型化,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数学教学就很难发挥它本身应有的价值。传统的数学问题基本上采用纯文字或符号的表述方式。纯文字或符号表述的数学问题不仅显得枯燥,而且小学生也不容易理解题意,这也是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同一物体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在活动中,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2000年3月《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数学问题的内容要生活化,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要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提炼数学问题。如:在教三年级教材中“一个数加上(减去)一个略小于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法时,学生对法则“一个数加上(减去)一个略小于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加上(减去)整百、整千,再减去多加了(加上多减了)的数”中的什么时候应当减去多加了的数,什么时候应当加上多减了的数,存在困惑,难以掌握和加以熟练运用。上海市的陆友生老师针对这部分教材的难点,为该知识点找到了一个学生熟知的“原型”——生活实际中收付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出了这样一题:小熊原有124元钱,这个月奖金199元,现在他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表演发奖金,先给小熊2张100元(200元)小熊找还1元。小狗买一双运动鞋要付198元,他给营业员2张100元,营业员找他2元。这个数学原型中,揭示的是学生已知的常识,学生头脑中有这样的一个意识:根据实际情况和方便起见,人们总是会先付整百的钱数,再调整多给了的钱数,这点很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的关键。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把“常识的”提炼成“数学的”,按活动顺序,把“原有、收入、付出”的顺序,排除无关因素,把数学因素提取出来,变成一道数学问题“小熊原有124元,收入200元,付出1元,实际收入多少元?再列式,概括出速算的法则:一个数加上(减去)一个略小于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加上(减去)整百、整千,再减去多加了(加上多减了)的数。陆老师这堂课利用生活常识,提取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我将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材的特点出发,进一步寻找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利用生动语言, 增强探索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4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4=9,5-3=2。教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数学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现象,这正是数学的魅力。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设计出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教学程序,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会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探求新知的活动中去。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给学生讲猴妈妈分甘蔗的故事。猴妈妈有三个猴宝宝:贝贝、佳佳和宁宁,一天猴妈妈买回3根一模一样的甘蔗,3只小猴一拥而上,闹着要吃。猴妈妈说:“好吧,贝贝吃第一根的1/2,佳佳吃第二根的2/4,宁宁吃第三根的3/6。”贝贝和佳佳听了不干了,说:“这太不公平了,为什么给宁宁分得多?”学生听完后,引导学生思考:猴妈妈分的到底公不公平?通过这样的设计,就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掌握理解分数的性质也就容易多了。
四、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求知兴趣
原有的大部分小学数学问题一味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以及答案的唯一性,数学问题中“条件”“问题”设置呆板,没有弹性,结构公式化,典型化,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数学教学就很难发挥它本身应有的价值。传统的数学问题基本上采用纯文字或符号的表述方式。纯文字或符号表述的数学问题不仅显得枯燥,而且小学生也不容易理解题意,这也是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同一物体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在活动中,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2000年3月《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数学问题的内容要生活化,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要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提炼数学问题。如:在教三年级教材中“一个数加上(减去)一个略小于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法时,学生对法则“一个数加上(减去)一个略小于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加上(减去)整百、整千,再减去多加了(加上多减了)的数”中的什么时候应当减去多加了的数,什么时候应当加上多减了的数,存在困惑,难以掌握和加以熟练运用。上海市的陆友生老师针对这部分教材的难点,为该知识点找到了一个学生熟知的“原型”——生活实际中收付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出了这样一题:小熊原有124元钱,这个月奖金199元,现在他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表演发奖金,先给小熊2张100元(200元)小熊找还1元。小狗买一双运动鞋要付198元,他给营业员2张100元,营业员找他2元。这个数学原型中,揭示的是学生已知的常识,学生头脑中有这样的一个意识:根据实际情况和方便起见,人们总是会先付整百的钱数,再调整多给了的钱数,这点很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的关键。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把“常识的”提炼成“数学的”,按活动顺序,把“原有、收入、付出”的顺序,排除无关因素,把数学因素提取出来,变成一道数学问题“小熊原有124元,收入200元,付出1元,实际收入多少元?再列式,概括出速算的法则:一个数加上(减去)一个略小于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加上(减去)整百、整千,再减去多加了(加上多减了)的数。陆老师这堂课利用生活常识,提取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我将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材的特点出发,进一步寻找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