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医养生中的循经点穴之法,疏学校关键“穴位”,保管理经络畅顺。
《黄帝内经》采用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疏通经络等方法来拯救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其生命科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对于从事组织管理的人员都有着巨大的适用性和融合性。中医用药因人而异,几乎没有一个通方可以大家一起使用,学校管理中,几乎没有一种管理模式可以在任何一个学校里完整的复制。学校如同我们的人体也有“五脏六腑”,那么对人体的研究、对人生健康的研究,是否也可以运用在对学校管理的研究和对学校运行健康的研究之中呢?我相信真理相通,大道至简,内中一定有共通的规律。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句流传千古的中医术语,就揭示了学校蓬勃发展的管理之道。有没有办法能够长久的保持身体血脉的畅通?中医认为最好的治理就是“循经点穴”,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经气运行至内脏,滋养各部位器官,使机体祛邪扶正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学校发展中,再好的办学理念,再好的教育愿景,也必须通过学校管理去疏通经脉、充盈气血,生发万物。几年来,我尝试把这些思想,引申到学校管理中来,为学校的管理做养生保健,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生命的活力。
点“教师例会”之穴 疏“积极情感”之经络
教师例会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在中小学广泛存在,是学校管理者传达上级精神、小结前段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的平台,是老师们政治、业务学习的课堂。也正是这一常规做法,使其逐渐演变得过程程序化、组织形式单调:各部门领导轮番登场宣讲,生怕自己部门的工作被忽略,事事重要、件件不可或缺。对每一个部门来说,只强调了一次,而对台下的老师来说,被强调了五、六次。台上讲的人辛苦,台下听的人又是忙碌了一天的教学工作之后坐下来开会。貌似认真,实则却“人在心不在”,执行起来往往走样。长此以往,不仅会议效率低下,与会者心不在焉,甚至还会产生厌烦情绪。
传统的教师例会形式就是造就教师职业倦怠的病因之一。教师对参与例会的不情愿就是职业倦怠的一种表现。改革例会方式——“刺激穴位”势在必行。例会形式、内容上创新,是学校管理深层上的一种思考探索,更是对学校管理文化的自我更新。我们将每周的教师例会改由一位行政班子成员主持,代表学校进行一周工作梳理与下周工作部署。由于需要高度概括,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各部门工作,更能促进行政间的理解与协调。例会由此节省的时间交还给教师。每次例会都会安排2~3名教师做主题发言,如读书沙龙、教育教学细节点滴谈、骨干教师小讲坛、外出培训学习汇报活动等,每次的发言都是一个传播个性、赢得尊重的过程,老师们特别在乎,也尤为珍惜。校长的“一周校园所见随手拍”“小故事,大道理”,给老师们送上改善心智模式的“心灵触动”。借助这些极具亲和力的细节,校长在表达自身教育思考的同时,也向老师们传递有关于爱的信念、热情与期待。
因为有了这样的“点穴”,教师例会成了心灵交流的磁场,风采展示的舞台,拥有了更高的文化品味和思想内涵,这样的会议让常规说教充满新鲜,让政治学习新颖创意,让智慧不断激发。我们也发现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总是给我们带来惊喜。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学校发展与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合作程度直接相关。一个彼此欣赏相互理解的团队,才能产生彼此的支持和配合,才能产生合力,实现最优发展。
点“中层思维”之穴 疏“执行力”之经络
一所学校的管理如果缺乏执行力,即便制定出再完善、再科学可行的决策方案,也只能成为沙盘上的蓝图、墙壁上的标语、总结里的口号。如何提升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是新时期每一位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学校的行政团队大多都是从基层工作出色晋升到中层管理者,相对较为完善的教师职前培养系统,中层干部的职前培养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往往是“教而优则仕”。虽然他们有前瞻的教育教学理念、工作积极、业务突出、群众基础好等优点,但因为“角色的转换”欠缺管理角色的认知和管理职能甚至基本管理方法的了解,而容易出现诸多的困惑:中层自己整天在忙碌,却不能很好地指导下属工作,而基层老师又不明白中层在忙什么,更无法给予理解;面临相关利益时,中层管理者难以平衡各种关系……久而久之,很多工作只能是常规性地完成,没有创新的动力与激情。
赢在中层,发展在中层。如何让中层从“中肩”变成“中坚”,从一名好老师变成好管理者?校长有责任推拿、按摩“中层团队”这个穴位,改善执行力运行受阻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学校的“五脏六腑”能够得到气血更多的滋养,更积极的为“身体”服务。老师思想的多元化和群众利益的多种诉求,为中层的决策、管理提出挑战,提升中层领导力,“点穴”就从激活他们的领导思维开始。如行政周会上,我们都会分享在阅读中感受深刻的管理小案例,通过历史故事、企业管理等开阔思路;每月组织一次管理案例研讨交流,引导中层管理者把原始的月工作材料逐渐转化成研究材料,通过“已完成的工作要点”梳理,让其找到岗位的成就感,通过“最满意、最遗憾的决策及管理”“我的思考”等版块梳理,让其意识到“管理的核心要素”与“调研、沟通、细节”三个关键词有关,并且聚焦了最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同时锻炼了整体综合式思维和关系式思维能力;校长鼓励中层找“发展的感觉”,鼓励开展“点穴式的部门工作”,从而帮助中层提高诊断与解读、策划与实施、反思与重建的能力,建立威信,提高管理执行力。
点“工会职能”之穴 疏“归属感”之经络
要让教职工爱岗,我们必须先爱教职工,要使教职工敬业,我们必须先让教职工有归属感。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体内之气”就会因为对“穴位”的刺激而发生良性改变,教职工良好的心理关注和感受就会反应到积极的工作投入中。
归属感之让教师感到个人的意见得到学校领导重视。开辟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鼓励教工随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设。多层面、多形式地开辟沟通渠道,让教职工话有处说、问题有处提。首先,设置“学校管理意见(建议)表”,教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随时向工会委员拿表填写,这些意见或建议会根据实际情况由工会转到部门或上交校长室。其次,学校定期组织行政人员对教职工进行家访,了解教职工生活及思想状况。第三,每学年末以书面形式向教职工征集学校管理建议,如《学校办学环境分析》《学校办学建议征询表》等,教师亦可通过QQ或邮件等方式直接与校长沟通。这些方式不仅能及时解决问题,还能听到很多智慧的建议。 归属感之让教师感到学校一直在为教师个人的成长创造条件。教代会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均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在教代会前,先根据教师提案确定教代会议题,拟定草案,交由教职工分组讨论修改,然后经过领导小组商议拟出初案,再交由教职工讨论,最后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所有的方案均自下而上,既以学校发展为基点,又充分考虑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我校《教职工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职称竞聘方案》《奖教奖学方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等均以高票同意率通过。坚持校务公开,建立了以党、政、工、教职工代表参加的校务公开监督组。对学校各方面工作进行监督。凡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及学校的重大决策都以多种形式、多个层面公开:党政工联席会上公开,以书面形式向全体教职工公开,QQ群上公开,难点问题校长还需用PPT在教师例会上解释说明,最后张贴在公开栏公示。目的就是一定要让全体教职工能看明白、能想清楚。透明的管理让教职工有了“我的学校”的体会,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便会更强。
归属感之让教师感到学校所安排的工作都是考虑到教师个人的优势和强项。这能使他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做好工作。学校还经常面向全体师生征集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口号等,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视觉环境设计与实施,把设计过程变成“教育过程”,上下群策群力,也是对学校自身文化的一次深层次的研讨与内化,体现了美好的自信追求。
点“家委会”之穴 疏“家校融合”之经络
我校24个教学班,1100多个学生,其中81%以上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源多元化带来的差异性,丰富了教育资源,家庭教育的差异性也挑战着学校教育的价值。学校秉承“和·美”教育的理念,在“爱与责任同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空间”的价值引领下,建立了“和·美”的新优质家校关系,深度体验家校融合的实践平台,激活“家委会”的穴位,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学校家委会各个项目部工作有声有色。
组织部定期开展亲子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一年级新生入学“百日庆”校园开放日活动。学习部挖掘家长职业资源,征集建立了乌石浦小学“家长教学人才库”,设立了“家长义教走班课程”,每周一小时,先后为学生开设了国学、孝亲、法律、纺织、建筑、乐器、旅游、摄影、青春密码等方面的教育活动。这些课程的开展,让孩子从父母身上了解了更多课本以外的专业技能,更感受了父母的专业精神与爱心。每个班级设立《家教漂流日记》,每天传递到一个家庭,既可以阅读其他家庭的教育故事,又可以撰写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或者家教心得文章。24本《家教漂流日记》,是给家长最好的成长礼物,也是最好的家教资源库,家教漂流日记普及了家庭教育观念,提升着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家校融合,共同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在学校的管理中,就是通过这样的“循经点穴”,我校形成了一个以人为本、乐于创新的管理团队,一种积极向上、宽容儒雅的校园作风,一个温馨和美、激情阳光的校园形象,一套相对完善、释放正能量的制度体系。借中医养生之道,做学校管理之养心。感谢中医,它的博大精深、它所孕育的辩证智慧带给我管理的启示。
《黄帝内经》采用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疏通经络等方法来拯救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其生命科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对于从事组织管理的人员都有着巨大的适用性和融合性。中医用药因人而异,几乎没有一个通方可以大家一起使用,学校管理中,几乎没有一种管理模式可以在任何一个学校里完整的复制。学校如同我们的人体也有“五脏六腑”,那么对人体的研究、对人生健康的研究,是否也可以运用在对学校管理的研究和对学校运行健康的研究之中呢?我相信真理相通,大道至简,内中一定有共通的规律。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句流传千古的中医术语,就揭示了学校蓬勃发展的管理之道。有没有办法能够长久的保持身体血脉的畅通?中医认为最好的治理就是“循经点穴”,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经气运行至内脏,滋养各部位器官,使机体祛邪扶正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学校发展中,再好的办学理念,再好的教育愿景,也必须通过学校管理去疏通经脉、充盈气血,生发万物。几年来,我尝试把这些思想,引申到学校管理中来,为学校的管理做养生保健,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生命的活力。
点“教师例会”之穴 疏“积极情感”之经络
教师例会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在中小学广泛存在,是学校管理者传达上级精神、小结前段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的平台,是老师们政治、业务学习的课堂。也正是这一常规做法,使其逐渐演变得过程程序化、组织形式单调:各部门领导轮番登场宣讲,生怕自己部门的工作被忽略,事事重要、件件不可或缺。对每一个部门来说,只强调了一次,而对台下的老师来说,被强调了五、六次。台上讲的人辛苦,台下听的人又是忙碌了一天的教学工作之后坐下来开会。貌似认真,实则却“人在心不在”,执行起来往往走样。长此以往,不仅会议效率低下,与会者心不在焉,甚至还会产生厌烦情绪。
传统的教师例会形式就是造就教师职业倦怠的病因之一。教师对参与例会的不情愿就是职业倦怠的一种表现。改革例会方式——“刺激穴位”势在必行。例会形式、内容上创新,是学校管理深层上的一种思考探索,更是对学校管理文化的自我更新。我们将每周的教师例会改由一位行政班子成员主持,代表学校进行一周工作梳理与下周工作部署。由于需要高度概括,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各部门工作,更能促进行政间的理解与协调。例会由此节省的时间交还给教师。每次例会都会安排2~3名教师做主题发言,如读书沙龙、教育教学细节点滴谈、骨干教师小讲坛、外出培训学习汇报活动等,每次的发言都是一个传播个性、赢得尊重的过程,老师们特别在乎,也尤为珍惜。校长的“一周校园所见随手拍”“小故事,大道理”,给老师们送上改善心智模式的“心灵触动”。借助这些极具亲和力的细节,校长在表达自身教育思考的同时,也向老师们传递有关于爱的信念、热情与期待。
因为有了这样的“点穴”,教师例会成了心灵交流的磁场,风采展示的舞台,拥有了更高的文化品味和思想内涵,这样的会议让常规说教充满新鲜,让政治学习新颖创意,让智慧不断激发。我们也发现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总是给我们带来惊喜。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学校发展与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合作程度直接相关。一个彼此欣赏相互理解的团队,才能产生彼此的支持和配合,才能产生合力,实现最优发展。
点“中层思维”之穴 疏“执行力”之经络
一所学校的管理如果缺乏执行力,即便制定出再完善、再科学可行的决策方案,也只能成为沙盘上的蓝图、墙壁上的标语、总结里的口号。如何提升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是新时期每一位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学校的行政团队大多都是从基层工作出色晋升到中层管理者,相对较为完善的教师职前培养系统,中层干部的职前培养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往往是“教而优则仕”。虽然他们有前瞻的教育教学理念、工作积极、业务突出、群众基础好等优点,但因为“角色的转换”欠缺管理角色的认知和管理职能甚至基本管理方法的了解,而容易出现诸多的困惑:中层自己整天在忙碌,却不能很好地指导下属工作,而基层老师又不明白中层在忙什么,更无法给予理解;面临相关利益时,中层管理者难以平衡各种关系……久而久之,很多工作只能是常规性地完成,没有创新的动力与激情。
赢在中层,发展在中层。如何让中层从“中肩”变成“中坚”,从一名好老师变成好管理者?校长有责任推拿、按摩“中层团队”这个穴位,改善执行力运行受阻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学校的“五脏六腑”能够得到气血更多的滋养,更积极的为“身体”服务。老师思想的多元化和群众利益的多种诉求,为中层的决策、管理提出挑战,提升中层领导力,“点穴”就从激活他们的领导思维开始。如行政周会上,我们都会分享在阅读中感受深刻的管理小案例,通过历史故事、企业管理等开阔思路;每月组织一次管理案例研讨交流,引导中层管理者把原始的月工作材料逐渐转化成研究材料,通过“已完成的工作要点”梳理,让其找到岗位的成就感,通过“最满意、最遗憾的决策及管理”“我的思考”等版块梳理,让其意识到“管理的核心要素”与“调研、沟通、细节”三个关键词有关,并且聚焦了最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同时锻炼了整体综合式思维和关系式思维能力;校长鼓励中层找“发展的感觉”,鼓励开展“点穴式的部门工作”,从而帮助中层提高诊断与解读、策划与实施、反思与重建的能力,建立威信,提高管理执行力。
点“工会职能”之穴 疏“归属感”之经络
要让教职工爱岗,我们必须先爱教职工,要使教职工敬业,我们必须先让教职工有归属感。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体内之气”就会因为对“穴位”的刺激而发生良性改变,教职工良好的心理关注和感受就会反应到积极的工作投入中。
归属感之让教师感到个人的意见得到学校领导重视。开辟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鼓励教工随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设。多层面、多形式地开辟沟通渠道,让教职工话有处说、问题有处提。首先,设置“学校管理意见(建议)表”,教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随时向工会委员拿表填写,这些意见或建议会根据实际情况由工会转到部门或上交校长室。其次,学校定期组织行政人员对教职工进行家访,了解教职工生活及思想状况。第三,每学年末以书面形式向教职工征集学校管理建议,如《学校办学环境分析》《学校办学建议征询表》等,教师亦可通过QQ或邮件等方式直接与校长沟通。这些方式不仅能及时解决问题,还能听到很多智慧的建议。 归属感之让教师感到学校一直在为教师个人的成长创造条件。教代会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均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在教代会前,先根据教师提案确定教代会议题,拟定草案,交由教职工分组讨论修改,然后经过领导小组商议拟出初案,再交由教职工讨论,最后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所有的方案均自下而上,既以学校发展为基点,又充分考虑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我校《教职工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职称竞聘方案》《奖教奖学方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等均以高票同意率通过。坚持校务公开,建立了以党、政、工、教职工代表参加的校务公开监督组。对学校各方面工作进行监督。凡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及学校的重大决策都以多种形式、多个层面公开:党政工联席会上公开,以书面形式向全体教职工公开,QQ群上公开,难点问题校长还需用PPT在教师例会上解释说明,最后张贴在公开栏公示。目的就是一定要让全体教职工能看明白、能想清楚。透明的管理让教职工有了“我的学校”的体会,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便会更强。
归属感之让教师感到学校所安排的工作都是考虑到教师个人的优势和强项。这能使他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做好工作。学校还经常面向全体师生征集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口号等,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视觉环境设计与实施,把设计过程变成“教育过程”,上下群策群力,也是对学校自身文化的一次深层次的研讨与内化,体现了美好的自信追求。
点“家委会”之穴 疏“家校融合”之经络
我校24个教学班,1100多个学生,其中81%以上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源多元化带来的差异性,丰富了教育资源,家庭教育的差异性也挑战着学校教育的价值。学校秉承“和·美”教育的理念,在“爱与责任同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空间”的价值引领下,建立了“和·美”的新优质家校关系,深度体验家校融合的实践平台,激活“家委会”的穴位,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学校家委会各个项目部工作有声有色。
组织部定期开展亲子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一年级新生入学“百日庆”校园开放日活动。学习部挖掘家长职业资源,征集建立了乌石浦小学“家长教学人才库”,设立了“家长义教走班课程”,每周一小时,先后为学生开设了国学、孝亲、法律、纺织、建筑、乐器、旅游、摄影、青春密码等方面的教育活动。这些课程的开展,让孩子从父母身上了解了更多课本以外的专业技能,更感受了父母的专业精神与爱心。每个班级设立《家教漂流日记》,每天传递到一个家庭,既可以阅读其他家庭的教育故事,又可以撰写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或者家教心得文章。24本《家教漂流日记》,是给家长最好的成长礼物,也是最好的家教资源库,家教漂流日记普及了家庭教育观念,提升着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家校融合,共同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在学校的管理中,就是通过这样的“循经点穴”,我校形成了一个以人为本、乐于创新的管理团队,一种积极向上、宽容儒雅的校园作风,一个温馨和美、激情阳光的校园形象,一套相对完善、释放正能量的制度体系。借中医养生之道,做学校管理之养心。感谢中医,它的博大精深、它所孕育的辩证智慧带给我管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