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县第二中学 河北 任县 055150)
【摘 要】体育教学的真谛是在教学中要遵循体育学科教学的特点,如:场地、器材、练习时间、练习强度等,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给学生以足够的运动时间和思维空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从而真正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浅谈
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我们的体育教学呢。
1. 组建生活的体育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缺乏整体性、现实性和理想性,所体现的是单一的模式,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体育教师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课堂教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枯燥无味的机械练习学生早已厌倦,我们却发现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就算跑得满头大汗也会乐此不疲。一切都源于生活,我们的教学生涯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身处在课程改革潮流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接触生活、感触生活,利用生活化的体育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用心去看待、发现、解决问题,发掘新的教学方法、手段让学生得到身心的体验和锻炼,在体育课堂中不断地求知与探索,让体育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
由此来看,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须创新,从生活走向课堂,将生活中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融合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更有味,教师教得更带劲。
2. 现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弊端 中学体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十分抽象、深奥,并且系统性不强,比如针对初一学生讲人体的ATP、CP、葡萄糖、脂肪氧化供能,似乎为时太早,太深奥。实践课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跑、跳、投、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篮球及韵律体操和舞蹈等。体育课是身体活动课,而身体活动是以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作基础的。学生基础不同,要掌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这也成了体育教师的一大难点。另外限于条件,体育实践课受场地影响大,背越式跳高少不了海绵包,篮球教学要有很多的球与球场,遇大风、下雪、落雨、强日光,体育课变更的随意性则更大。教学内容完不成,学生身体得不到锻炼,结果体育课成了学校的“搭头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度,而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阶段。体育课必须改革,与之相适应。过去有的教师上课“放羊式”,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茫然学生亦然,场地器材条件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体育课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练什么,对于教材规定的十二项必修教材则抛在一边,吏无选修课与素质练习课,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得也不多。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点燃创新的火花 创新体育教学,指体育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探索和实践课堂新的教学。
生活世界是我们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的根基,它引导着我们探究学生的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和对可能生活的憧憬。而创造是生活的本质,人的创造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中才有意义,只有当学生进入真正的生命历程,真正的创造才会生成。我们应结合现代生活教育和创新理论指导,对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展开研究,再现生活的课堂,使我们的体育教学生活化,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
柳斌同志曾说:“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当今社会,我们的下一代所面临着缤纷世界的诱惑,不再单一的只是家与校的教育,而更多地接触社会,一则报道、一篇文章都可能引发他们新的思维,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动作时没有掌握,教师就会设计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孩子掌握技术,但结果可能是孩子虽掌握动作但对学习感到厌烦。假如我们以一个更大的有关孩子发展的系统来设计教学,也许我们不会对孩子没有掌握知识而太在意,反之对孩子学习兴趣、热情以及感受却相当关注。把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那么,我们则必须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吸纳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从中有所思,点燃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的火花。
4. 选择合理的方式 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每个教师都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这种教学方式是符合教育规律,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就应予以肯定,并通过对体育课堂教学实例的共同感受和分析,在理论、实践和生活的融合中更新教育理念。
总之,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成员都应来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怎样传承传统的教育理念,吸纳新课程教育精髓,让我们的体育事业与时俱进。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游戏法教学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体育中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 要】体育教学的真谛是在教学中要遵循体育学科教学的特点,如:场地、器材、练习时间、练习强度等,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给学生以足够的运动时间和思维空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从而真正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浅谈
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我们的体育教学呢。
1. 组建生活的体育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缺乏整体性、现实性和理想性,所体现的是单一的模式,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体育教师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课堂教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枯燥无味的机械练习学生早已厌倦,我们却发现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就算跑得满头大汗也会乐此不疲。一切都源于生活,我们的教学生涯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身处在课程改革潮流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接触生活、感触生活,利用生活化的体育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用心去看待、发现、解决问题,发掘新的教学方法、手段让学生得到身心的体验和锻炼,在体育课堂中不断地求知与探索,让体育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
由此来看,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须创新,从生活走向课堂,将生活中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融合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更有味,教师教得更带劲。
2. 现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弊端 中学体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十分抽象、深奥,并且系统性不强,比如针对初一学生讲人体的ATP、CP、葡萄糖、脂肪氧化供能,似乎为时太早,太深奥。实践课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跑、跳、投、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篮球及韵律体操和舞蹈等。体育课是身体活动课,而身体活动是以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作基础的。学生基础不同,要掌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这也成了体育教师的一大难点。另外限于条件,体育实践课受场地影响大,背越式跳高少不了海绵包,篮球教学要有很多的球与球场,遇大风、下雪、落雨、强日光,体育课变更的随意性则更大。教学内容完不成,学生身体得不到锻炼,结果体育课成了学校的“搭头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度,而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阶段。体育课必须改革,与之相适应。过去有的教师上课“放羊式”,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茫然学生亦然,场地器材条件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体育课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练什么,对于教材规定的十二项必修教材则抛在一边,吏无选修课与素质练习课,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得也不多。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点燃创新的火花 创新体育教学,指体育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探索和实践课堂新的教学。
生活世界是我们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的根基,它引导着我们探究学生的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和对可能生活的憧憬。而创造是生活的本质,人的创造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中才有意义,只有当学生进入真正的生命历程,真正的创造才会生成。我们应结合现代生活教育和创新理论指导,对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展开研究,再现生活的课堂,使我们的体育教学生活化,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
柳斌同志曾说:“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当今社会,我们的下一代所面临着缤纷世界的诱惑,不再单一的只是家与校的教育,而更多地接触社会,一则报道、一篇文章都可能引发他们新的思维,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动作时没有掌握,教师就会设计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孩子掌握技术,但结果可能是孩子虽掌握动作但对学习感到厌烦。假如我们以一个更大的有关孩子发展的系统来设计教学,也许我们不会对孩子没有掌握知识而太在意,反之对孩子学习兴趣、热情以及感受却相当关注。把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那么,我们则必须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吸纳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从中有所思,点燃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的火花。
4. 选择合理的方式 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每个教师都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这种教学方式是符合教育规律,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就应予以肯定,并通过对体育课堂教学实例的共同感受和分析,在理论、实践和生活的融合中更新教育理念。
总之,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成员都应来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怎样传承传统的教育理念,吸纳新课程教育精髓,让我们的体育事业与时俱进。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游戏法教学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体育中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