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与抽象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石器时代陶器纹样发展的长廊中,有很多抽象纹样,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抽象鸟纹、蛙纹、漩涡文、三角形、锯齿纹等非常吸引人们的目光,这种抽象的几何纹使得历史上每个研究者都赞叹不已,很多研究者认为原始人对于器物,除了要求实用之外还要求美观,于是印纹逐渐规整化为图案,装饰的需要便成为第一位。笔者认为此说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美的需要,思维中的神秘性大于审美性,这时候器物、墙壁上图画,身上佩戴的装饰品,我想并不是重要来增加美感的,而在它上面赋予了更重要的功能,往往比他们的物质劳动更重要。
  一、图腾对象的视觉化
  远古先民在图腾时期,表现在人与自然于一体,无形中给这一自然物像赋予了神圣意味,比如马家窑文化中的漩涡纹,就是对水的一种崇拜。在马家窑的考古当中发现好多痕迹明显的流沙,可以看出远古的人们经历过洪水的灾害,但是水在很多时候是平静的,又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东西,人在水的面前显的弱不禁风,为了寻找安慰他们的精神皈依对某种自然物或者生物的一种崇拜。当然这种崇拜并不是完全屈服于大自然,而是让他们充满力量,团结在一起,去支配大自然,从而提高了人的地位。
  在原始社会时期,洞穴壁画上人的形象相对比较少,并不是藐视人类,恰好“原始人的这种自我消失在某种意义上正好就是人把自身提高到人的一种重要标记”。族类成员在膜拜图腾对象的时候,巫术礼仪是这个族类最重要的事情,带有巫术意味的舞蹈在今天一些非洲部落里仍然可以看到,祭祀是这些部落里最重要的社会活动。整个氏族的活动很自然也就围绕着这一图腾展开,图腾对象的视觉化是这个族类很重要的事情,大家会集思广益,用最佳图像来表达自己的虔诚。往往一个人在自己本质的内心深处呼喊一对象的时候,表达出来的东西一般情况都是最真实,也能够触动别人的感知。
  二、控制能力的雏形
  我们知道在大自然界中要找到完全几何化的形状是很难的,“大家一般公认,有规律性的表现形式是具有控制能力的人脑产物。”远古时期这种具有相对控制能力思维只能是氏族头领,通常情况下氏族头领往往具有一般氏族成员没有的特殊本领,大多数也是扮演礼仪活动中“巫”形象的人,因为仪式中“巫”的形象是这个族类最重要的人物。“原始仪式中文身的人‘巫’发展的理性终端是朝廷冕服‘帝王’”。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说道:“原始社会的人的力量十分弱小,但是人通过图腾观念让自己归属于一个强有力的图腾,从而在需要强大自己的时候就通过互渗(即自己成为图腾的一部分,图腾的神力附着到人身上)而获得超常的信心和力量”。在原始的礼仪活动中,人确实能感受到人神同在,而对处在引领地位的“巫”就是图腾对象扮演者,对“巫”的虔诚的膜拜也就是族类成员对图腾忠诚的最好表现。这时候“巫”的文身、衣服上的图腾符号以及“巫”面孔所画的图形随着巫术活动的进行,长年累月储存在人们的头脑中。与其说远古先民发现了审美的精神层面,还不如说他们发现了一种能更好表达图腾意味的表现形式。远古先民开始只能模拟图腾对象,随着人类自然本身的优化,通过不断的实践,尝试着去把一些繁琐的细节省略掉,结果得出一种似像非像的形象。我们在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抽象形更富有含义和神秘感。同时这种形象能够加大氏族头领族类成员中神圣地位。
  三、图腾对象的特殊能力
  远古先民之所以对大自然中某物产生了崇拜,主要因为大自然中某物(动物、生物……)所具有的特殊能力,他们是远远无法达到的,从而产生了一种崇拜,往往这种虔诚的追寻能够给他们的精神带来片刻的欣慰,比如大鸟能自由地翱翔在蓝天;鱼和青蛙能在水里随意的畅游,同时都有很强的生殖能力,而且蛙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它们所具备的这种能力远古人类很难达到,它们很羡慕,有时候他们感觉很神秘,所以出现了不同图腾期。
  在陶器上所描绘的图形,在先民的眼里,并不是单纯的形象,而在它上面赋予了精神寄托。这里的精神寄托主要是指远古先民内心深处对这一自然物瞬间展现出的特殊能力的崇拜。他们把这一瞬间的“表情”记录下来,当然瞬间的速度很快,就远古先民当时的绘画能力是很难完整记录下来,而把最能触动心灵的局部形象记录下来是比较现实的,在这一形象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出现了相对夸张的图腾图形。远古先民对图腾形象很熟悉,他们不需要非常细致描绘,所需要的是对它特有的超凡能力的描绘,而且这样做并不影响他们对这一形象的识别,反而增大他们和图腾对象的共鸣力量。比如后期的鸟纹我们已经看不清楚鸟的眼睛、鸟嘴、尾巴,但是它那种将要飞跃的姿态描绘的惟妙惟肖。有一些蛙纹,完全是对蛙肢的夸张描绘,在他们看来蛙的腿很神奇,既能在水里畅游,又能在陆地上散步。水纹大多数是对水波浪的写照,可以推测在远古先民的眼里,水的波浪有时候是平静的,有时候就可以化作成巨浪吞噬他们一切。因而,图腾对象所具有的特殊能力才是他们追求的最高点。
  四、抽象形更易于布满器身
  从上面几个观点我们知道,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对原始人的感受远远不至于是形式美的快感,而是对图腾对象超凡特殊能力最直观的描绘,进一步增加和图腾对象的共鸣。研究表明几何纹往往比具象纹更多地布满器物的全身,增加了重复的图形数量,因而图腾形象的不断简化和抽象并没有让原始的图腾含义消失,反而增强了。所以说在新石器时代所看到的“抽象的几何纹饰并非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的观念”。
  五、结语
  原始先民追求的抽象几何纹,并不是为了满足高升的审美需求,也不是原始人对于器物要求,除实用之外还要求美观。实际上是用一种最真诚的图像方式去表达对自然膜拜,在他们思维中这种图像具有和生产劳动同等重要的地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团结在一起,更好的生活。
其他文献
周国泉  1980年生于广西宜州。  2008年研究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主攻中国人物画专业工笔方向。  2011年8月,结业于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重彩与现代工笔画创作班。  现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贺州学院教师。
期刊
赵跃鹏  1966年生于福建福州,号药朋,斋号甘棠馆,祖籍河南洛阳。199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浙江画院专职画家、浙江画院花鸟画工作室主任。
期刊
画家各自不同的个性、文化习染和美学追求决定了画家各自不同的风格。一套独特的视觉语言,展现了创作者的整体存在。画法、技巧、时代背景、个性、主题、内容、形式等,全部揽入创作的过程,经过复杂的酝酿经营,最后呈现在作品上独特而完整的景象,谓之风格。历经九十余年的精心笔耕和锐意创新,阳太阳已自成风格,有“太阳式山水”的称誉。本文对阳太阳山水画的艺术风格试作探析。  一、地域文化点燃艺术激情  从古至今,地域
期刊
中国画是世界绘画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东方神韵,经过历代画家的创造和改进,已经成为世界绘画领域中颇具特色的东方绘画的代表画种。  一、中国画诞生就是生命精神载体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极其重视生命精神表现,艺术家在对自然的审美表现中有极强的主体意识,把人性的理念情感作为艺术的主要目的,它切中了当代艺术观念。如最早的山水画《游春图》仅仅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到了隋唐以后开始独立,到五代、北宋时期,山水
期刊
一、“新学”背景与“标准化”的艺术  20世纪初西画的科学写实的引入,源于留学思潮所谓“新学”背景的影响。这里既有文化的原因,更有历史的原因。  就20世纪早期中国美术教育史来说,就有李铁夫、林风眠等一大批人在救亡图存的政治背景下,创建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写实艺术被引入到中国画坛。西方科学写实与传统水墨在视觉传达、绘画理念、美学追求之间的矛盾,使近百年的中国画坛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首先,在画坛革新
期刊
自1995年东渡日本留学之后,打工读书、完成学业、于2000年获东京多摩美术大学硕士学位,以艺术家身份居留永住。2005年又移民加拿大,开始漫长的北美之旅,——这就是画家桂森林走过的路。  从祖国大陆起步,和众多迷恋美术的同行一样,桂森林所关注的对象由静物、人物、直至风景,进行大量的写生训练,在教与学的同时逐步形成个人的风格,摸索自己的审美取向。尤其在异国他乡、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之下,接受另
期刊
1971年,美国《艺术新闻》刊发了琳达·洛克林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标志着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的真正开端,随后大量被艺术史遗忘的女性艺术家被陆续发掘并填补到艺术史的名单中,艺术史上的中国女性艺术家却踪迹罕见。潘玉良是中国绘画史上鲜有的历经磨难终成大器的女画家,她一生四千余幅作品显示了其艺术生命的顽强、人生境遇的坎坷、绘画成就的粲然,被称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第一流人物”的女画家。“五四新生
期刊
戴民师傅  23岁那年,我依依惜别军营,未曾想到,不久便转而换上一身蓝色戎装,步入警营。踌躇满志的我心里没有一丝杂质,放眼望去,面前铺就的已然是幻想中熟悉的景象。然而,分配工作的头一天,内心平静的湖面就被一阵风吹得支离破碎。  那天,新警培训班宣布结束,一群生龙活虎的伙伴都等着师傅们领人。在我之前,陆续有人被师傅们带走,剩下的人彼此小声地指指点点,说某个人真幸运,师傅是警界闻名的先进模范,某个师傅
期刊
现实世界就是存在于人脑之外的客观世界,我们的意识很难直接对它产生直接的作用。除了客观的现实世界,我们所拥有的意识、梦境、记忆、情感的精神领域则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梦和绘画对我们来说都是充满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在梦和绘画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受束缚的各种可能,它们既不同又有很多奇妙的关系。它们都是人作为主体进行的创作行为,是主体的经验和行为,只不过梦是被动的,不可掌控的,而绘画则具有主动性。这里不是要
期刊
严歌苓刘艳  按语:  跟“旁证与反证华人老移民的历史”的《扶桑》相比,《少女小渔》简直就是在旁证与反证华人新移民的历史。这还不足以彰显《少女小渔》的别致之处,它成为“可以拍成一部电影的短篇小说”,或许是最最让人称奇的。最终,笔者把两个题目一并呈置出来。不如此,不足以凸显《少女小渔》的全部意义。  刘艳:张艾嘉谈起电影《少女小渔》的创作动机,她直言这本来是李安的项目。在接受采访时,采访者说电影《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