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不只是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学习工具、交流工具、研究工具,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数学知识的可视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游戏教学的开展、科学因材施教。由此看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门学科,可以说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很重要,从小学到大学,数学都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在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就是学生认为数学难,对数学学科兴趣不大。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它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状况。
一、寓教于情,创设学习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育源自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使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一个活泼、愉悦的问题情境中,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巧妙设疑,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见其形、闻其声,有动有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数学在生活中有许多具体的应用,教材是前人总结生活中的经验以及数学家的定理编制而成,是升华的知识,而学习最终是要用到生活工作中的。学生有时候会质疑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在初中阶段,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增强知识的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意义的体会。
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每一节数学内容都有重点、难点知识,对于重、难点,教师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而且知识比较多,且调理性不是很强。如果就数学课堂中的某一个重点或难点做一个5至8分钟的小视频在学生思考探究后观看,可以更好的补充课堂讲解中学生没听懂的知识,解决学生的疑惑,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中的重难点。比如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時,部分学生在听完讲解后还是一头雾水,笔者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视频播放出来,视频中有详细的列出的解题步骤,还有一道典型例题,结合例题把步骤演示一遍,看完视频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学会了方程的解法。这样可以弥补自己在课堂上讲课遗漏的点和没有讲清楚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和提升
在上新课时,遗忘的规律告诉我们必须对上节的内容及时的复习,教师单纯的重复上节的内容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没有新鲜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开头,往往对整节课的学习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微课对上节所学的内容适时设疑,引发他们复习上节内容的兴趣,从而能引导他们很快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在临近期末考试时,往往要面临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要让每位学生通过短时的复习都有所提升,每位学生的基础又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采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成绩,缺乏针对性,结果收益甚微。这时候我们可以针对每节必考的题型,按容易题、中等题、难题制作成微课,发布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性地去复习。由于微课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课下零散的时间去学习,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其次,微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还能帮助优秀学生拓宽学知识面,教师可以根据优秀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作一些能够拓展他们思维的微课,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优秀学生课堂上吃不饱的问题。
四、实践性探究式教学
在以前的教学中,初中数学都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学活动的,很难有机会把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数学有些元素、公式比较抽象,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性不高,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产生学这些内容没用的想法。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加强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实践应用,比如学习成本、价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调查餐厅的菜单的价格,利用教学软件统计和分析后,加深学生对三者的理解,帮助学生制定出能产生最大利润的菜单价格。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学生可以调查身边利用该特性的事物,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践性的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寓教于法,真正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及时高效地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习题的正确率以及分值分布情况。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存档,分析,可以让教师更加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各个阶段的特点以便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现代的教育必须结合数据采集,科学分析开展的,而不是拍脑门地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增长,环境改变也发生微妙的变化,而一名教师面对一个或多个教学班,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是难以一一捕捉学生的种种变化。信息技术极大地帮助教学工作的展开,能够洞察到学生微妙的变化,而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准确追踪学生的动态,甚至可以利用数据制作折线图分析学生的发展变化,也能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如今,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大环境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将呈现出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的重要变化。教学改革,并不是指照搬照抄他人的经验成果,而是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完成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可视化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学生也能从枯燥的抽象知识里获得更多感性的认识,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建立良性循环。当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结合是把“双刃剑”,在具备上述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许多弊端。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努力使之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整合,做有灵魂的教育工作者。参考文献:
[1]王旭媚.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尝试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3(02)7-9.
[2]程玮.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科教文汇,2013
[3]张成培.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5(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中学415000)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门学科,可以说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很重要,从小学到大学,数学都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在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就是学生认为数学难,对数学学科兴趣不大。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它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状况。
一、寓教于情,创设学习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育源自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使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一个活泼、愉悦的问题情境中,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巧妙设疑,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见其形、闻其声,有动有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数学在生活中有许多具体的应用,教材是前人总结生活中的经验以及数学家的定理编制而成,是升华的知识,而学习最终是要用到生活工作中的。学生有时候会质疑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在初中阶段,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增强知识的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意义的体会。
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每一节数学内容都有重点、难点知识,对于重、难点,教师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而且知识比较多,且调理性不是很强。如果就数学课堂中的某一个重点或难点做一个5至8分钟的小视频在学生思考探究后观看,可以更好的补充课堂讲解中学生没听懂的知识,解决学生的疑惑,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中的重难点。比如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時,部分学生在听完讲解后还是一头雾水,笔者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视频播放出来,视频中有详细的列出的解题步骤,还有一道典型例题,结合例题把步骤演示一遍,看完视频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学会了方程的解法。这样可以弥补自己在课堂上讲课遗漏的点和没有讲清楚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和提升
在上新课时,遗忘的规律告诉我们必须对上节的内容及时的复习,教师单纯的重复上节的内容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没有新鲜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开头,往往对整节课的学习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微课对上节所学的内容适时设疑,引发他们复习上节内容的兴趣,从而能引导他们很快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在临近期末考试时,往往要面临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要让每位学生通过短时的复习都有所提升,每位学生的基础又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采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成绩,缺乏针对性,结果收益甚微。这时候我们可以针对每节必考的题型,按容易题、中等题、难题制作成微课,发布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性地去复习。由于微课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课下零散的时间去学习,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其次,微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还能帮助优秀学生拓宽学知识面,教师可以根据优秀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作一些能够拓展他们思维的微课,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优秀学生课堂上吃不饱的问题。
四、实践性探究式教学
在以前的教学中,初中数学都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学活动的,很难有机会把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数学有些元素、公式比较抽象,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性不高,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产生学这些内容没用的想法。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加强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实践应用,比如学习成本、价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调查餐厅的菜单的价格,利用教学软件统计和分析后,加深学生对三者的理解,帮助学生制定出能产生最大利润的菜单价格。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学生可以调查身边利用该特性的事物,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践性的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寓教于法,真正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及时高效地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习题的正确率以及分值分布情况。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存档,分析,可以让教师更加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各个阶段的特点以便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现代的教育必须结合数据采集,科学分析开展的,而不是拍脑门地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增长,环境改变也发生微妙的变化,而一名教师面对一个或多个教学班,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是难以一一捕捉学生的种种变化。信息技术极大地帮助教学工作的展开,能够洞察到学生微妙的变化,而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准确追踪学生的动态,甚至可以利用数据制作折线图分析学生的发展变化,也能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如今,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大环境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将呈现出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的重要变化。教学改革,并不是指照搬照抄他人的经验成果,而是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完成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可视化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学生也能从枯燥的抽象知识里获得更多感性的认识,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建立良性循环。当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结合是把“双刃剑”,在具备上述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许多弊端。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努力使之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整合,做有灵魂的教育工作者。参考文献:
[1]王旭媚.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尝试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3(02)7-9.
[2]程玮.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科教文汇,2013
[3]张成培.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5(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中学4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