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有效教学措施,本文提出的分层次教学的策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英语阅读 分层教学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形式中,由于受到教学班额、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授课,使层次高的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的发展受到了牵制,不能充分发展,层次低的学生迫于进度、内容疲于奔命,完不成学习任务,出现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最终导致两极分化。分层教学可以有效改善这种局面。
  一、全面了解学生,科学合理分层教学的关键
  全面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爱好,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学生的自身个性是教师分层教学的重视依据。教师必须发扬民主,不能凭个人印象或平时水平,主观,硬性地对学生们进行分层,然后采用相应方法,这样必然会使一些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分层不科学,必然会导致学生目标性不强,学生动力性不足,从而分层教学的试验失败。我在把学生分层时给出三个层次的既定目标,第一层:有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能略读懂高于教材难度的文章能根据文章进行有关内容的自由对话;第二层:有效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能在教师指导下,读懂相当于教材难度的文章,阅读理解的准确率在85%以上。第三层:对英语有一定畏难情绪,是英语的学困生,但愿意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来提高英语的水平。然后通过不同的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同时把从学习英语到现在的英语水平和平时表现进行不同类别的分层,在每个类别的目标分别附有samplepassages,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量力而行,自愿申请不同类别学习。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每位同学所处的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可能通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根据学习效果重新选择自己所处的类别。这样做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和竞争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自主学习,自己是主体,更会信心十足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之中。
  二、选择合适教材是阅读教学成功的阶梯
  在划分层次时,教师已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定。因此培养目标不同,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必须慎重,要选择适应不同层次,要求好的阅读材料。对第一类别的学生的要求应以扩大知识面,深挖英语深层次的内容为主,所以我推荐《新概念英语》、《中学生英语阅读》、《英语沙龙》等材料。第二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一般,学习能力较好,心理素质较差,为其选择的阅读材料不易太难,也不能太易,太难易失去信心,易转化为第三类别。太易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提高英语水平。我选择紧跟教材的《仁爱阅读训练》和《基础训练册》。第三类别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竞争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所以我从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选择的教材既简单易懂,又有益趣,这样在上阅读课时学生们就有人人有书读,个个乐读书。
  三、加强方法指导是分层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为之教,而在相机进行方法诱导。”足以看出方法的重要性。初中生所阅读英语文章较少,没有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大有必要。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未学过的生词和旧词新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训练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或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性、词义;或寻找文章内在的“脉络”,如记叙文常以人物为中心,按时间或空间的线索,以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说明文则通常对事物进行由浅入深的层层说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文体的特点和规律对理解文章大有益处。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如对第一类学生应介绍快速泛读,即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的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即可。注意要明确阅读定额,定额要结合一类学生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对第二类的学生采用计时阅读、第三类采用略读法,可跳过某些细节,读自己感兴趣的资料,不需要高度理解。
  四、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各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受到观念、条件资源和内容的限制,学生的英语语感、阅读速度、兴趣能力都受到限制。利用网络,它的高速、时效、娱乐等特点为我们英语教学解决阅读资源短缺的难题材,提供了可能。如何辅导分类的学生的网络阅读呢?首先班级要建立以英语教师为主三类阅读小组,要对各组进行思想教育,英语教师要替学生充当“过滤器”,选择适度、适宜的材料。教师要随时随堂监控,指导各类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如何下载精美的片段语句;如何做好阅读笔记;如何上网交流阅读心得;如何检查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测试他们的阅读速度,组织阅读比赛,公布比赛结果、成绩,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注意提供学生阅读材料要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
  五、阅读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和情感的交流活动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广泛合作,积极沟通,使他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共享学习经验,达到双赢的受益者。以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爱心去打动每个类别的学生心灵,关注他们的兴趣,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给他们信心和希望,让他们在探究中,在阅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更要让他们在爱的氛围里,愉快地体验对教师产生信任、亲近、尊重及感激之情,进而产生共鸣,使阅读的分层教学达到和谐的统一,使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获得思维、能力、情感、价值观、行为习惯的发展。
  总之,英语分层阅读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学为教,由扶到放,以教为学的阅读教学的新格局。”
其他文献
Myrothecine A是从黄花蒿内生真菌Myrothecium roridum IFB-E012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细胞毒性的10,13环单端孢霉烯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已有文献报道了该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并初步探讨了其在内共生和生物催化方面的潜在意义。本论文旨在探讨myrothecine A体外抗肿瘤的初步机制以及它在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miR-221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
摘 要:转化后进生工作是一项恼人的工作,如何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待后进生要多了解,多关心,要多鼓励,少打击,要多表扬,少批评。要扬长避短,要有的放矢。要和家长多联系,,使后进生有自尊,有地位,能接受教育。正真体现学校教育的公平,公正,使学校教育无后进生和优等生之分,这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转化 亮点 关爱 鼓励    世上的事是复杂的,但再复杂的事总能摸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无论教育如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教育永恒不变的追求,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广大教师积极投入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之中,各种设想、建议、措施,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花怒放之势,那么,语文课堂究竟如何提高有效性呢?   关键词:提高 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兴趣是教好英语的关键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向课堂要效 对学生赏识性教学 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
摘 要: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探索,其核心是探索认知规律、教学规律,其根本目的是由此揭示有效教学思想,并将此教学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随着英语教学的新课改,显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它的核心任务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否发生了新的变化,课堂
摘 要:我们知道,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反映的是人类的意志、推理以至于处事的逻辑性,数学知识的运用时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概念性的知识是他们无法理解的,同样的道理求解数学题对学生来说难的不是解题的运算能力,而是解题的思维,影响这种思维的正是学生对文字性语言的理解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善于揣摩题意达到理解题意是颇具意义的,也是学生学会思维的一种具体路径。 
摘 要:本文从时代发展、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和学校发展三个层面论述了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必要性。本文认为,教育的变革应该双管齐下,教育行政部门由上而下的改革是大方向,而学校内部自下而上的变革才是关键。  关键词:学习型学校趋势必要性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急剧增长,知识不断更新,创新频率加快,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世界,无论个人、组织还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必然是学习能力,即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
摘 要:化学概念的教与学一向是教师和学生认为枯燥的内容。本文是有关化学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研究在新课程核心化学概念的教学中,应当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概念的理解和形成。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 化学概念教学 科学探究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氛围越来越及其丰富,在教学目标方面,不仅要求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双基”教育,对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