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鸡肋:鸡的肋骨,吃着没味,扔了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多大意思的事情。
真正对鸡肋这个词语有所了解是从前看三国杨修故事开始的。这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四年三月,王(曹操)自长安出斜谷,至阳平,(刘)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曹操退兵了,杨修却因为“泄露天机”被杀了。多嘴的杨修死了,但他却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鸡肋从此名扬天下,甚至后来常被人用来比喻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东西,下个决心,可能就扔掉了。但是,对于这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往往只要换个角度,也许就可能会嚼出与众不同的鲜味,从而使它们重新焕发出吸引人的光彩。
一、不可忽视的“鸡肋”
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很多类似鸡肋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分布在课本上和习题中。
(一)课本上的“鸡肋”
我们平时吃鸡总喜欢鸡腿、鸡胸脯、鸡翅膀,要不就是鸡爪、鸡脖子等等,很少有人会钟情于无滋无味又无肉的鸡肋。语文教科书上的有些内容也可以相对应的被看成是“鸡肋”材料,典型的如:
1、课文正文前后介绍的相关补充性知识。
它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一般被安排在书本的“边角料”位置,处于默默无声的地位,但是却又广泛地客观存在着,并且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的进程。
2、课文后的某些较有难度的延伸性习题。
这些习题非常注重实践性和创造性,往往带有很大的灵活性,最能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能力。但在课堂上,它们往往难以操作和掌控,实践过程很容易就会蜕化为难以控制的“吵闹会”。
(二)同步练习题中的“鸡肋”
除了课本上的“鸡肋”外,平时习题中照样也有一些所谓的不重要内容。这些题目可能是难度比较大的,也可能是内容比较偏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所谓的“鸡肋题目”——可讲可不讲的。
这些题目一般都偏难或偏易。偏难的话,这些题目就会给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它们往往会被教师舍弃;偏易的话,它们又往往会被教师甚至学生以“价值过小”为由集体忽略。这样,不但会造成教学资源的白白浪费,还会惯坏师生的学习胃口,从而达不到增强解题应变能力的练习目的。
2、题目中不引人注意但却十分有效的“细节”信息。
其实,这些内容是最不应该成为“鸡肋”的部分。在习题的不显眼处,往往会有一些不容易发觉的内容。当我们在解题过程中,一旦真正注意并理解这些信息的内涵,那么,它们将为我们的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二、正确处理好“鸡肋”
第一,对这些内容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既然被选编入教材,那它们决不是真正的可有可无,因此,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仔细搜索此类内容并认真对待。
第二,我们要认识到,掌握这些看似“没多大用”的内容其实有可能对教与学都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最直接的如课文前后的一些补充性知识其实有可能就是对文章内容和精神内涵的说明,而且更生动有趣。掌握这些,就能更直接有效地掌握课文内容。
基于“鸡肋”潜在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正确处理好。
1、对于所谓的可讲可不讲的“鸡肋”题目。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必修一》的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它的正文部分分为三大板块——吟诵青春、体悟人生和设计未来。作为语文教材的老传统,在这之前,编者安排了一小段精彩的引言:
“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生命,编织人生梦想,实现精神成长。来吧,走在青春旅途上的青年朋友们一起来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
这段文字实在是对此单元从内容到内涵的精确而又简洁的概括。通过对这段文字的精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它用生动的语言涵概了本单元的三大模块内容。这样,它就决不再是本单元中可有可无的“鸡肋”了。所以,教师如果认真的讲解一下这段文字,能使学生提前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内容。这对本单元课文的教学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前导。
在语文课本上,每篇课文之后有一些巩固性习题。其中,有相应数量的题目或是因操作难度大,或是因对考试帮助不大而经常被我们当成“鸡肋”放弃掉。其实,这里面有内容值得我们好好咀嚼回味。
《向青春举杯》这一模块中第12页第5题是一个诗歌朗读习题:
“朗读诗歌要认真准备,在反复吟诵品味中寻找准确表达作品情感与自己朗读感受的声音形式。有兴趣的同学可揣摩《致青年公民》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朗读感受,参照下列示例,在这组诗歌中选择部分片段设计朗读提示,然后以适当的语气和节奏朗读。”
这个习题本身并不要求学生人人完成,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很能体现对诗歌理解程度的提高题。只要运用得当,它完全可以非常有效地为课堂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提供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
首先,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学习《致青年公民》这首诗的预习提纲来做。因为诗歌的学习,本来就十分注重对内涵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这道题就十分明确地提示学生,学习诗歌的要领全在于读和理解,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诗歌本身不同于散文的慢条斯理,它是诗人情感蓬勃的迸发。那么,诗歌的朗读就绝对不应该一路坦途,波澜不惊。它应该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有时如滚滚黄河水般的一泻千里,有时如绵绵和风细雨般的不愠不火。它应该是一路坎坷,一路跌宕。所以,引领学生到位的进行诗歌情感朗读就应该先设法使学生细致地掌握诗歌的内涵,而本题就能促使学生做这一工作。
其次,我们可以把学生预先准备好的朗读提示作为课堂正式教学的组成部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学生通过自身对诗歌的理解,可能對本诗的朗读节奏产生不同的见解,只要有一定道理,那么就应该大胆的鼓励他们。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教学这首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组自由讨论并推选代表发言的方法,由学生自主完成对诗歌的多角度解读。教师只要从旁适当引导和调节就可以了。
2、对于题目中不引人注意但却十分有用的“鸡肋”信息。
2003年全国语文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沉湎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中。所以,解答这个题目的关键在于了解作者的思想动向,可考生在答题时对王维的生平未必熟悉。但是,通过阅读题目,我们发现,在诗歌引文下面,有一条这样的信息: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因为不是正式引文,所以它很容易被考生忽略。但是,恰恰是这条看似无关紧要的“鸡肋”信息将帮助考生对作者的思想进行总体认识并成为帮助考生顺利解答的关键。
这首诗描写了古木、云峰、山径等深山古寺的环境景色,萧瑟黯淡、幽冷清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原题注文中的安禅(闭目静坐)和制毒龙(克服世俗欲念)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作者想法的真实反映,而这两项行为对环境的要求是很苛刻的。所以,由此可较容易得知,本题答题重点有三:一是描绘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此即所谓意境;二是此二字可以说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使内容更生动;三是此二字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这道利用原题中极有用的“鸡肋”信息来有效解题的诗歌鉴赏题正是说明语文“鸡肋”信息的重要性的好例子。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学资源中所谓的“边角料”,并且想办法有选择有重点地精心吃好这些“鸡肋”材料,吃出滋味并有效消化,真正做到“小材大用”。这样,它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有效练习真正落到实处,并对提高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效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真正对鸡肋这个词语有所了解是从前看三国杨修故事开始的。这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四年三月,王(曹操)自长安出斜谷,至阳平,(刘)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曹操退兵了,杨修却因为“泄露天机”被杀了。多嘴的杨修死了,但他却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鸡肋从此名扬天下,甚至后来常被人用来比喻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东西,下个决心,可能就扔掉了。但是,对于这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往往只要换个角度,也许就可能会嚼出与众不同的鲜味,从而使它们重新焕发出吸引人的光彩。
一、不可忽视的“鸡肋”
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很多类似鸡肋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分布在课本上和习题中。
(一)课本上的“鸡肋”
我们平时吃鸡总喜欢鸡腿、鸡胸脯、鸡翅膀,要不就是鸡爪、鸡脖子等等,很少有人会钟情于无滋无味又无肉的鸡肋。语文教科书上的有些内容也可以相对应的被看成是“鸡肋”材料,典型的如:
1、课文正文前后介绍的相关补充性知识。
它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一般被安排在书本的“边角料”位置,处于默默无声的地位,但是却又广泛地客观存在着,并且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的进程。
2、课文后的某些较有难度的延伸性习题。
这些习题非常注重实践性和创造性,往往带有很大的灵活性,最能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能力。但在课堂上,它们往往难以操作和掌控,实践过程很容易就会蜕化为难以控制的“吵闹会”。
(二)同步练习题中的“鸡肋”
除了课本上的“鸡肋”外,平时习题中照样也有一些所谓的不重要内容。这些题目可能是难度比较大的,也可能是内容比较偏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所谓的“鸡肋题目”——可讲可不讲的。
这些题目一般都偏难或偏易。偏难的话,这些题目就会给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它们往往会被教师舍弃;偏易的话,它们又往往会被教师甚至学生以“价值过小”为由集体忽略。这样,不但会造成教学资源的白白浪费,还会惯坏师生的学习胃口,从而达不到增强解题应变能力的练习目的。
2、题目中不引人注意但却十分有效的“细节”信息。
其实,这些内容是最不应该成为“鸡肋”的部分。在习题的不显眼处,往往会有一些不容易发觉的内容。当我们在解题过程中,一旦真正注意并理解这些信息的内涵,那么,它们将为我们的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二、正确处理好“鸡肋”
第一,对这些内容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既然被选编入教材,那它们决不是真正的可有可无,因此,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仔细搜索此类内容并认真对待。
第二,我们要认识到,掌握这些看似“没多大用”的内容其实有可能对教与学都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最直接的如课文前后的一些补充性知识其实有可能就是对文章内容和精神内涵的说明,而且更生动有趣。掌握这些,就能更直接有效地掌握课文内容。
基于“鸡肋”潜在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正确处理好。
1、对于所谓的可讲可不讲的“鸡肋”题目。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必修一》的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它的正文部分分为三大板块——吟诵青春、体悟人生和设计未来。作为语文教材的老传统,在这之前,编者安排了一小段精彩的引言:
“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生命,编织人生梦想,实现精神成长。来吧,走在青春旅途上的青年朋友们一起来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
这段文字实在是对此单元从内容到内涵的精确而又简洁的概括。通过对这段文字的精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它用生动的语言涵概了本单元的三大模块内容。这样,它就决不再是本单元中可有可无的“鸡肋”了。所以,教师如果认真的讲解一下这段文字,能使学生提前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内容。这对本单元课文的教学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前导。
在语文课本上,每篇课文之后有一些巩固性习题。其中,有相应数量的题目或是因操作难度大,或是因对考试帮助不大而经常被我们当成“鸡肋”放弃掉。其实,这里面有内容值得我们好好咀嚼回味。
《向青春举杯》这一模块中第12页第5题是一个诗歌朗读习题:
“朗读诗歌要认真准备,在反复吟诵品味中寻找准确表达作品情感与自己朗读感受的声音形式。有兴趣的同学可揣摩《致青年公民》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朗读感受,参照下列示例,在这组诗歌中选择部分片段设计朗读提示,然后以适当的语气和节奏朗读。”
这个习题本身并不要求学生人人完成,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很能体现对诗歌理解程度的提高题。只要运用得当,它完全可以非常有效地为课堂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提供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
首先,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学习《致青年公民》这首诗的预习提纲来做。因为诗歌的学习,本来就十分注重对内涵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这道题就十分明确地提示学生,学习诗歌的要领全在于读和理解,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诗歌本身不同于散文的慢条斯理,它是诗人情感蓬勃的迸发。那么,诗歌的朗读就绝对不应该一路坦途,波澜不惊。它应该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有时如滚滚黄河水般的一泻千里,有时如绵绵和风细雨般的不愠不火。它应该是一路坎坷,一路跌宕。所以,引领学生到位的进行诗歌情感朗读就应该先设法使学生细致地掌握诗歌的内涵,而本题就能促使学生做这一工作。
其次,我们可以把学生预先准备好的朗读提示作为课堂正式教学的组成部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学生通过自身对诗歌的理解,可能對本诗的朗读节奏产生不同的见解,只要有一定道理,那么就应该大胆的鼓励他们。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教学这首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组自由讨论并推选代表发言的方法,由学生自主完成对诗歌的多角度解读。教师只要从旁适当引导和调节就可以了。
2、对于题目中不引人注意但却十分有用的“鸡肋”信息。
2003年全国语文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沉湎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中。所以,解答这个题目的关键在于了解作者的思想动向,可考生在答题时对王维的生平未必熟悉。但是,通过阅读题目,我们发现,在诗歌引文下面,有一条这样的信息: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因为不是正式引文,所以它很容易被考生忽略。但是,恰恰是这条看似无关紧要的“鸡肋”信息将帮助考生对作者的思想进行总体认识并成为帮助考生顺利解答的关键。
这首诗描写了古木、云峰、山径等深山古寺的环境景色,萧瑟黯淡、幽冷清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原题注文中的安禅(闭目静坐)和制毒龙(克服世俗欲念)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作者想法的真实反映,而这两项行为对环境的要求是很苛刻的。所以,由此可较容易得知,本题答题重点有三:一是描绘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此即所谓意境;二是此二字可以说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使内容更生动;三是此二字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这道利用原题中极有用的“鸡肋”信息来有效解题的诗歌鉴赏题正是说明语文“鸡肋”信息的重要性的好例子。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学资源中所谓的“边角料”,并且想办法有选择有重点地精心吃好这些“鸡肋”材料,吃出滋味并有效消化,真正做到“小材大用”。这样,它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有效练习真正落到实处,并对提高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效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