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一要求和目标,充分表明了语文强烈的实践性和个别差异性,语文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及时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以求在未来的教学中不再发生失误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去贯彻校本教研的思想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把自我反思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这也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首要要求。教学主体(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能使教师更能调动自己去理解教材,了解学生,思考教学方式和策略,也要能反省教学效果的优劣,从而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包括:
(一)课前反思。
包括对讲授的内容的难度、材料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了解与激发、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反思。只有经过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课前思考,教师才能形成更加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增加未来教学的效能感,从而增强对语文教学的信心。比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一文时,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掌握该文的难度,要充分酝酿并考虑如何来呈现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发生的四件事以及其命运发生急转的高潮故事。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人物较多事件多样,学生可能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所以教师还应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来全部展示事件,分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以线性箭头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课前反思越全面,越透彻,教学效果就会越显著。
(二)课中反思。
教师在教学当中如果发现自己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或时机不恰当,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好,或是学生接受状况与自己预想的有很大出入,或是课堂管理或师生互动产生了失误等等,就应对当前的教学进行积极审视,增强课中反思的意识,迅速寻找矫正的方法,及时纠正教学中的偏差,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课中反思一如航行在大海中轮船,如你能密切注意课堂方向,及时排除授课障碍,就能避免教学的触礁甚至沉没。比如在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因该文属于文言文,教师如果顾去解释字词翻译句子,课堂就会显得散乱甚至支离破碎;如果不讲解词句单讲文章内容,学生就有可能不理解文章的意思。另外,学生有可能不理解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和叙述自身经历的意图,觉得他不免唠唠叨叨婆婆妈妈了些。教师这时就应观察学生的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及时调整讲解的重点,把握一个适宜的度,牢牢抓住文章的要旨,及时规正师生互动的航向和力度,顺利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课中反思教师既是遨游书海的水手,又是统领全军的船长,更是保证航向的舵手。三位一体的责任要求教师必须时时清醒,处处反思,既要活泼,又要严肃。
(三)课后反思。
传统教学中的一种现象是一堂课结束了,一个内容讲授结束后,教师会长长地吁一口气,终于结束了。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这并没有结束,这只是表示一个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告了一个段落,完整的教学活动还应有课后的积极反思,即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建立教学日志或成长记录袋,将教学经验化,以指导未来的教育教学。这也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如上述提到的对《孔乙已》、《出师表》的教学,课后的反思极为重要。作为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经典文章,学生是不是有了整体的深刻的认识,对作者写作的用意是不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哪些方面掌握得好,哪些地方深入不到,这都值得语文老师仔细反思。
二、同伴互助,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作为知识更新极快、新信息补充极为频繁的科目,语文学科更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更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相合作、彼此支持和经验共亨,必须打破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必须有效地开展老师之间的合作研究。最近几年,综合性学习走进了语文课堂,话题作文在写作中也方兴未艾,因而语文教师不仅应只在本语文学科内交流、讨论和备课,还应将胸怀向数理化史地等学科开放,与这些学科建立相互尊重自由研讨、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增添本学科的活力和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我本人在教学布封的科普说明文《马》时,深深为作者所描述的马的忠诚与剽悍折服。有一教历史的教师知道我在备这一课了以后,主动给我提供了美国一匹参战632次的“玛姬”马和俄罗斯一个义马救主的故事。有一位教生物但热爱文学的教师还给我推荐了作家王小波写的小说《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虽然两位教师提供的信息或许作用不大(特别是后者),但他们对我的友好和帮助使我感到了教师合作的温暖,也深刻体会了同伴互助在校本教研中的灵魂作用。
三、探究合作,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积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开展多样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校本骨架中,学校状况决定了教研的规模和速度,教师的教研意识和研究能力决定了校本教研的范围和深度,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校本教研的起点和目标。语文教师要在学生中开展校本教研,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态度和兴趣,语文基础的深浅及语文信息的占用量,甚至应掌握其因地域和文化环境而受到的影响。例如本人所任教的学校,因文化环境原因学生极热爱古诗词,但发音严重受到地域口音的影响,总是将“南”、“兰”混读,“牛”、“刘”也不分,撮口音是清一色的不存在,以至“小鱼”都是“小姨”。闹出笑话还不说,却极大地影响了对诗词的学习和阻碍了口语交际的正常交流。在教学中,本人始终坚持“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采取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既自愿自觉地去纠正自己不正确、不准确的发音,又能以合作的主式去纠正他人的不规范的读音。从而一方面自己能采用探究的方式去积极掌握,另一方面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向上的班风。
四、专业引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困惑
校本教研如能有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即专业引领,则校本教研向深入发展就有了重要保障。专业研究人员相对来说理论深厚,高屋建瓴,熟悉该专业的目前局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也懂得解决相对棘手的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经过了几轮的课程改革,语文学科在百家争鸣的大旗帜下也出现了各持一端的局面,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争论的目的是为了澄清事实统一思想,所谓“真理是越辩越明”。但对语文某些多义性和争议性极大的问题来讲,争论的结果却使人扑朔迷离,无所适从。当此时,专家指导和调研、教学指导和教师座谈、学术专题报告和讲座等等的专业引领就是很有助于语文教学的校本研究。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否带有“批判封建教育对孩子的束缚”的争论;《出师表》“实际上体现了诸葛亮穷兵黩武的愚忠观念”的争论,就很有必要进行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通过专业引领,更能够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对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效果的作用也最明显。总之,校本教研是一项极有实际意义又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每一个教研主体都可以从学校存在的问题或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认真调查和研究,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的理论,并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案例,促进本专业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一、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把自我反思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这也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首要要求。教学主体(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能使教师更能调动自己去理解教材,了解学生,思考教学方式和策略,也要能反省教学效果的优劣,从而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包括:
(一)课前反思。
包括对讲授的内容的难度、材料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了解与激发、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反思。只有经过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课前思考,教师才能形成更加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增加未来教学的效能感,从而增强对语文教学的信心。比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一文时,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掌握该文的难度,要充分酝酿并考虑如何来呈现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发生的四件事以及其命运发生急转的高潮故事。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人物较多事件多样,学生可能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所以教师还应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来全部展示事件,分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以线性箭头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课前反思越全面,越透彻,教学效果就会越显著。
(二)课中反思。
教师在教学当中如果发现自己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或时机不恰当,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好,或是学生接受状况与自己预想的有很大出入,或是课堂管理或师生互动产生了失误等等,就应对当前的教学进行积极审视,增强课中反思的意识,迅速寻找矫正的方法,及时纠正教学中的偏差,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课中反思一如航行在大海中轮船,如你能密切注意课堂方向,及时排除授课障碍,就能避免教学的触礁甚至沉没。比如在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因该文属于文言文,教师如果顾去解释字词翻译句子,课堂就会显得散乱甚至支离破碎;如果不讲解词句单讲文章内容,学生就有可能不理解文章的意思。另外,学生有可能不理解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和叙述自身经历的意图,觉得他不免唠唠叨叨婆婆妈妈了些。教师这时就应观察学生的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及时调整讲解的重点,把握一个适宜的度,牢牢抓住文章的要旨,及时规正师生互动的航向和力度,顺利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课中反思教师既是遨游书海的水手,又是统领全军的船长,更是保证航向的舵手。三位一体的责任要求教师必须时时清醒,处处反思,既要活泼,又要严肃。
(三)课后反思。
传统教学中的一种现象是一堂课结束了,一个内容讲授结束后,教师会长长地吁一口气,终于结束了。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这并没有结束,这只是表示一个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告了一个段落,完整的教学活动还应有课后的积极反思,即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建立教学日志或成长记录袋,将教学经验化,以指导未来的教育教学。这也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如上述提到的对《孔乙已》、《出师表》的教学,课后的反思极为重要。作为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经典文章,学生是不是有了整体的深刻的认识,对作者写作的用意是不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哪些方面掌握得好,哪些地方深入不到,这都值得语文老师仔细反思。
二、同伴互助,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作为知识更新极快、新信息补充极为频繁的科目,语文学科更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更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相合作、彼此支持和经验共亨,必须打破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必须有效地开展老师之间的合作研究。最近几年,综合性学习走进了语文课堂,话题作文在写作中也方兴未艾,因而语文教师不仅应只在本语文学科内交流、讨论和备课,还应将胸怀向数理化史地等学科开放,与这些学科建立相互尊重自由研讨、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增添本学科的活力和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我本人在教学布封的科普说明文《马》时,深深为作者所描述的马的忠诚与剽悍折服。有一教历史的教师知道我在备这一课了以后,主动给我提供了美国一匹参战632次的“玛姬”马和俄罗斯一个义马救主的故事。有一位教生物但热爱文学的教师还给我推荐了作家王小波写的小说《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虽然两位教师提供的信息或许作用不大(特别是后者),但他们对我的友好和帮助使我感到了教师合作的温暖,也深刻体会了同伴互助在校本教研中的灵魂作用。
三、探究合作,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积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开展多样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校本骨架中,学校状况决定了教研的规模和速度,教师的教研意识和研究能力决定了校本教研的范围和深度,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校本教研的起点和目标。语文教师要在学生中开展校本教研,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态度和兴趣,语文基础的深浅及语文信息的占用量,甚至应掌握其因地域和文化环境而受到的影响。例如本人所任教的学校,因文化环境原因学生极热爱古诗词,但发音严重受到地域口音的影响,总是将“南”、“兰”混读,“牛”、“刘”也不分,撮口音是清一色的不存在,以至“小鱼”都是“小姨”。闹出笑话还不说,却极大地影响了对诗词的学习和阻碍了口语交际的正常交流。在教学中,本人始终坚持“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采取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既自愿自觉地去纠正自己不正确、不准确的发音,又能以合作的主式去纠正他人的不规范的读音。从而一方面自己能采用探究的方式去积极掌握,另一方面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向上的班风。
四、专业引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困惑
校本教研如能有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即专业引领,则校本教研向深入发展就有了重要保障。专业研究人员相对来说理论深厚,高屋建瓴,熟悉该专业的目前局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也懂得解决相对棘手的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经过了几轮的课程改革,语文学科在百家争鸣的大旗帜下也出现了各持一端的局面,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争论的目的是为了澄清事实统一思想,所谓“真理是越辩越明”。但对语文某些多义性和争议性极大的问题来讲,争论的结果却使人扑朔迷离,无所适从。当此时,专家指导和调研、教学指导和教师座谈、学术专题报告和讲座等等的专业引领就是很有助于语文教学的校本研究。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否带有“批判封建教育对孩子的束缚”的争论;《出师表》“实际上体现了诸葛亮穷兵黩武的愚忠观念”的争论,就很有必要进行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通过专业引领,更能够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对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效果的作用也最明显。总之,校本教研是一项极有实际意义又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每一个教研主体都可以从学校存在的问题或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认真调查和研究,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的理论,并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案例,促进本专业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