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震(?—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郡(今陕西省潼关县)人,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从少年时代起,杨震就跟随太常卿桓郁学习《欧阳尚书》。在桓郁的指导下,杨震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杨震的父亲杨宝为东汉隐士,以教书为生。杨震二十岁后,子承父业,设馆授徒,培养了近三千名弟子。因此,《后汉书·杨震列传》引用众儒生的话,称赞其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人亦称其为“关西夫子”。杨震教了几十年的书,州郡多次礼聘他去做官,他都没有应允。人们都说他年纪老了,想出来做官也迟了,杨震则安心他的教书生活。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位贤人,举其为茂才,当时杨震已经五十多岁了。经过屡次升迁,杨震从地方刺史、太守逐步升到司徒,后官至太尉。杨震一生胸怀坦荡,清正为官,清白传家,其“四知先生”的美名更是为不同时代的人所推崇和敬仰。
清正为官
在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中,杨震留下了许多清正为官的历史典故,其中“暮夜却金”的故事,最为历代朝野所推崇。在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后,杨震经过四次升迁,很快就做到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暮夜却金”的故事就发生在杨震由荆州刺史赴任东莱太守的途中。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当时,杨震赴任途中需经过昌邑,而昌邑县令正是杨震在任荆州刺史时所举荐的王密。为了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王密趁着夜色,以十斤黄金相赠,并称深夜无人知晓,杨震坚辞不受。不但不接受,杨震还批评王密:“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卻不了解我的为人。”对于王密所说的“暮夜无知”,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杨震严格自律的君子之风,让王密惭愧而退。“暮夜却金”的故事千古流传,故后人也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在杨震的仕途生涯中,他既做过作为地方官员的县令、刺史、太守,也入朝当过太仆、太常、司徒以至太尉。无论担任什么官职,杨震都以“清白吏”为座右铭,坚持秉公办事、恪尽职守。在他任太尉时,汉安帝的舅父、官居大鸿胪的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杨震没有听从。耿宝就亲自前去拜访杨震说:“李常侍是陛下重用的人,想让你征召他的哥哥做官,我只是传达陛下的意思罢了。”杨震说:“如果朝廷想让三府征召,那么应该有尚书的文书。”当面拒绝了他,耿宝恨极而去。阎显是皇后的哥哥,官居执金吾,也向杨震推荐亲友入朝为官,杨震同样没有答应。而司空刘授听说后,马上举荐了这两个人,十天之内都被提拔。因此,杨震更加招怨。从举荐一事中不难看出,杨震不畏权贵,刚直不阿。廉洁公正,是杨震一生践行的为官准则。
清白传家
杨震治家严谨,以“清白吏子孙”作为家训严格要求后人,其治家与为官之道是一脉相承的。《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杨震在担任公职时,从来不肯私下接见任何人,就是家里的人,也不准他们询问他的公事。他后来官至太尉,除了应得的薪饷,所有的收入,一律归公。出门的时候,坚持步行或用自己的交通工具。他的子孙也是素食、布衣、徒步简行。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家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代成为“清白吏”子孙,把这个清名留给他们,不也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吗?
杨震的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使杨氏后裔子孙深受“清白吏”的家风影响,他的五个儿子都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特别是杨震的二儿子杨秉自律极严,尤以“三不惑”(即不饮酒、不贪财、不近色)闻名于世,人们赞其为“淳白”。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杨秉之子杨赐,官至司徒、司空、太尉,同样具有杨震清正廉洁、慷慨激昂、无私无畏的气概。《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赐入仕前,“退居隐约,教授门徒,不答州郡礼命”,入仕后“切谏忤旨”,继承了杨氏祖上“清白吏”的家风。杨赐之子杨彪,官至太尉。公元179年,杨彪时任京兆尹,毅然决然地处死了宦官黄门令王甫。公元189年,相国董卓想迁都关中,百官无敢反对者,司徒杨彪挺身而出,唇枪舌剑,董卓脸色大变,随后杨彪便被董卓上奏免官。杨震的风范和品行,他的清白家风,不仅影响着杨震的后人,也成为后世效仿和遵从的典范。
杨震一生经历了东汉政权由中兴到逐渐衰落的过程。面对国家日益陷入奸臣当道、政治腐败的深渊,他力主改革,切谏除弊。在他被蒙冤罢官后,他决定以死明志。《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祠。”即便是身死之时,他仍要求子女处理后事要以杂木为棺、用被单裹尸,不用祭祀,不要厚葬。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听起来仍然振聋发聩。
根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葬前十几天,有大鸟高一丈多,飞到杨震丧前,俯仰悲鸣,泪流湿地,直到下葬,鸟才飞去。郡里将这一情况上报。当时灾异连续出现,顺帝感悟到杨震的冤屈,于是下诏说:“已故太尉杨震,正直为怀,使他辅佐时政,而小人颠倒黑白,谄害忠良,上天降威,灾害屡作,求神问卜,都说是杨震枉死之故。我的昏庸,加重了这种罪过。山岳崩塌,栋梁折断,是多么危险啊!现在使太守丞用中牢祭祀,如果您的灵魂显灵的话,请来享受这些祭品吧。”人们立石鸟像于杨震墓前,来纪念他。
杨震一生践行着清正为官、清白传家的道德理想,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他的为官品行、清白家风对医治贪腐,仍是一味超越时空的济世良方,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江苏银行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张李蕾
清正为官
在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中,杨震留下了许多清正为官的历史典故,其中“暮夜却金”的故事,最为历代朝野所推崇。在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后,杨震经过四次升迁,很快就做到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暮夜却金”的故事就发生在杨震由荆州刺史赴任东莱太守的途中。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当时,杨震赴任途中需经过昌邑,而昌邑县令正是杨震在任荆州刺史时所举荐的王密。为了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王密趁着夜色,以十斤黄金相赠,并称深夜无人知晓,杨震坚辞不受。不但不接受,杨震还批评王密:“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卻不了解我的为人。”对于王密所说的“暮夜无知”,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杨震严格自律的君子之风,让王密惭愧而退。“暮夜却金”的故事千古流传,故后人也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在杨震的仕途生涯中,他既做过作为地方官员的县令、刺史、太守,也入朝当过太仆、太常、司徒以至太尉。无论担任什么官职,杨震都以“清白吏”为座右铭,坚持秉公办事、恪尽职守。在他任太尉时,汉安帝的舅父、官居大鸿胪的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杨震没有听从。耿宝就亲自前去拜访杨震说:“李常侍是陛下重用的人,想让你征召他的哥哥做官,我只是传达陛下的意思罢了。”杨震说:“如果朝廷想让三府征召,那么应该有尚书的文书。”当面拒绝了他,耿宝恨极而去。阎显是皇后的哥哥,官居执金吾,也向杨震推荐亲友入朝为官,杨震同样没有答应。而司空刘授听说后,马上举荐了这两个人,十天之内都被提拔。因此,杨震更加招怨。从举荐一事中不难看出,杨震不畏权贵,刚直不阿。廉洁公正,是杨震一生践行的为官准则。
清白传家
杨震治家严谨,以“清白吏子孙”作为家训严格要求后人,其治家与为官之道是一脉相承的。《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杨震在担任公职时,从来不肯私下接见任何人,就是家里的人,也不准他们询问他的公事。他后来官至太尉,除了应得的薪饷,所有的收入,一律归公。出门的时候,坚持步行或用自己的交通工具。他的子孙也是素食、布衣、徒步简行。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家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代成为“清白吏”子孙,把这个清名留给他们,不也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吗?
杨震的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使杨氏后裔子孙深受“清白吏”的家风影响,他的五个儿子都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特别是杨震的二儿子杨秉自律极严,尤以“三不惑”(即不饮酒、不贪财、不近色)闻名于世,人们赞其为“淳白”。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杨秉之子杨赐,官至司徒、司空、太尉,同样具有杨震清正廉洁、慷慨激昂、无私无畏的气概。《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赐入仕前,“退居隐约,教授门徒,不答州郡礼命”,入仕后“切谏忤旨”,继承了杨氏祖上“清白吏”的家风。杨赐之子杨彪,官至太尉。公元179年,杨彪时任京兆尹,毅然决然地处死了宦官黄门令王甫。公元189年,相国董卓想迁都关中,百官无敢反对者,司徒杨彪挺身而出,唇枪舌剑,董卓脸色大变,随后杨彪便被董卓上奏免官。杨震的风范和品行,他的清白家风,不仅影响着杨震的后人,也成为后世效仿和遵从的典范。
杨震一生经历了东汉政权由中兴到逐渐衰落的过程。面对国家日益陷入奸臣当道、政治腐败的深渊,他力主改革,切谏除弊。在他被蒙冤罢官后,他决定以死明志。《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祠。”即便是身死之时,他仍要求子女处理后事要以杂木为棺、用被单裹尸,不用祭祀,不要厚葬。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听起来仍然振聋发聩。
根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葬前十几天,有大鸟高一丈多,飞到杨震丧前,俯仰悲鸣,泪流湿地,直到下葬,鸟才飞去。郡里将这一情况上报。当时灾异连续出现,顺帝感悟到杨震的冤屈,于是下诏说:“已故太尉杨震,正直为怀,使他辅佐时政,而小人颠倒黑白,谄害忠良,上天降威,灾害屡作,求神问卜,都说是杨震枉死之故。我的昏庸,加重了这种罪过。山岳崩塌,栋梁折断,是多么危险啊!现在使太守丞用中牢祭祀,如果您的灵魂显灵的话,请来享受这些祭品吧。”人们立石鸟像于杨震墓前,来纪念他。
杨震一生践行着清正为官、清白传家的道德理想,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他的为官品行、清白家风对医治贪腐,仍是一味超越时空的济世良方,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江苏银行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张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