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高校培养工程管理专业特色人才的要求,建立实习基地,与校外企业实施合作办学,使学生通过认识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教师、行业专家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真项目真做,开拓学生思维和创造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为例,总结高校在基地建设中应注意不断完善和优化组织结构、师资力量、制度保障等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实践案例;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獻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2
一、前言
大学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补课缺少的重要途径。但校内时间环节受到学校、专业特点、警方等的影响,不可能完全具备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为了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校外实习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重要补充,是学校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桥梁,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场所,更是学校与社会进行全面合作的一种平台和触发点。
搞好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将极大地丰富学校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手段,弥补学校教育资源不足、降低教学成本,对学校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大型企业把接收大学生进入企业作为社会责任和义务看待。改革开放之后,国有企业遵循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各种改制,形成了合资、并购、股份制等多样化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经营观念和思想也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接收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已经不能再以责任和义务对企业进行约束。学生即使向企业缴纳实习费,也不一定得到企业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的主要原因。
具体有实习基地的选址、实习经费的落实、实习内容的设定存在困难。效益好的企业,更注重内部质量管理,接受的各级检查较多,安排数量不少的学生在基地实习,容易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实习经费的合理支配有难度,学校因为经费紧张,更愿意就近安排实习,但是仍然面临交通、安全、管理和就餐等方面的问题;学习内容难以控制,在进入实习基地后,一些原本获准的项目被简化,学生无法实际操作,现场参观实习成为主要的实习方式,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融合校企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思路
以贺州学院与广西四建共建的的“新起点”实习基地建设为例,通过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建设案例,来探讨并提出普通高校构建实习基地的可行方法和模式。
双方自2014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利用双方合作项目为基础共建实习基地,基地的选址在校园附近,规模为占地8500平米,包含有教学楼、游泳馆、跳水台等在建项目。学生从宿舍步行到基地的时间为10分钟,有效解决了往返路途交通产生的费用及安全等问题。由于双方是合作关系,实习经费的落实不需要企业方面出资,由学校负责,因此,避免了经费困难的问题。基地建设的重点在于解决实习内容的设定、用制度来保障实习内容的设定和评价。
1.组织机构
建立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实践教学的主要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力资源储备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组建基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共建双方的企业专家、高校有参与项目管理经历的教师组成,负责审定培养方案,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基地办公室作为具体执行领导小组或委员会交办的各项工作,执行关于基地建设的决策,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妥善保管相关文件,协调解决基地的财务工作、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行。
2.校企双方制定共建基地的制度
在校企合作协议中明确了双方的职责、义务,也是双方合作的制度约束。制定《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工作职责》、《实践教育基地实践课程指导老师工作职责》、《实践教育基地实践课程指导老师工作职责》《学生安全工作实施细则》、《实践教学日志》、《实践课程教师教学工作评定细则》等制度。制定《实践教育基地申请使用程序》、《实践教育基地实验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办法》等制度,做到实践基地使用有序、做到实验器材与使用记录相一致。
3.教学质量的保障管理
主要有计划保障和过程保障两个方面。
教学计划保障重点的在于合理进行实践课程调度与管理,在每学期的第8周开始安排大一、大二的认识实习、大三的专业见习,与所学的专业课程相衔接,施工实习周的安排期末学生停课复习的期间,大四的毕业实习安排4个月(一个学期),保障教学秩序稳定。
教学过程保障坚持“专兼结合,长短相辅”的原则,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或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实践教学。在学生从专业认识直到毕业实习,都有复合型的指导教师进行引导。学校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形成具有实践背景的师资力量,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任务。
通过聘请企业界实践丰富的工程师、企业专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指导教师教学和研究工作。建立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在行业及企业聘请高水平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和学生指导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和本科生毕业设计。
三、基地的实习内容和评价方式
1.从大一到大四,安排多层次课程体系供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具有针对性。大一的学生对专业了解较少,通过抽样调查,一般只有5%左右的同学对工程管理有基本了解,在大一阶段安排认识实习,带领学生参观已经建成的工程项目,掌握建筑的三要素,了解建筑的构成;大二阶段,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进入工程施工技术和结构的学习当中,通过学习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和结构设计有了基本的积累,开展课程实践和施工实习,可通过在基地实践操作来印证书本上的理论;大三阶段,已经完成专业基础、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进入到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安排专业见习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建程序,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如何利用工程合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等依据来达到工程项目科学管理的目标;大四阶段,所有的专业理论和阶段实习都已完成,安排综合实习进行模拟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实践,为将来进入职场打下基础。
关键词: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实践案例;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獻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2
一、前言
大学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补课缺少的重要途径。但校内时间环节受到学校、专业特点、警方等的影响,不可能完全具备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为了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校外实习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重要补充,是学校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桥梁,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场所,更是学校与社会进行全面合作的一种平台和触发点。
搞好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将极大地丰富学校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手段,弥补学校教育资源不足、降低教学成本,对学校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大型企业把接收大学生进入企业作为社会责任和义务看待。改革开放之后,国有企业遵循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各种改制,形成了合资、并购、股份制等多样化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经营观念和思想也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接收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已经不能再以责任和义务对企业进行约束。学生即使向企业缴纳实习费,也不一定得到企业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的主要原因。
具体有实习基地的选址、实习经费的落实、实习内容的设定存在困难。效益好的企业,更注重内部质量管理,接受的各级检查较多,安排数量不少的学生在基地实习,容易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实习经费的合理支配有难度,学校因为经费紧张,更愿意就近安排实习,但是仍然面临交通、安全、管理和就餐等方面的问题;学习内容难以控制,在进入实习基地后,一些原本获准的项目被简化,学生无法实际操作,现场参观实习成为主要的实习方式,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融合校企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思路
以贺州学院与广西四建共建的的“新起点”实习基地建设为例,通过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建设案例,来探讨并提出普通高校构建实习基地的可行方法和模式。
双方自2014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利用双方合作项目为基础共建实习基地,基地的选址在校园附近,规模为占地8500平米,包含有教学楼、游泳馆、跳水台等在建项目。学生从宿舍步行到基地的时间为10分钟,有效解决了往返路途交通产生的费用及安全等问题。由于双方是合作关系,实习经费的落实不需要企业方面出资,由学校负责,因此,避免了经费困难的问题。基地建设的重点在于解决实习内容的设定、用制度来保障实习内容的设定和评价。
1.组织机构
建立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实践教学的主要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力资源储备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组建基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共建双方的企业专家、高校有参与项目管理经历的教师组成,负责审定培养方案,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基地办公室作为具体执行领导小组或委员会交办的各项工作,执行关于基地建设的决策,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妥善保管相关文件,协调解决基地的财务工作、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行。
2.校企双方制定共建基地的制度
在校企合作协议中明确了双方的职责、义务,也是双方合作的制度约束。制定《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工作职责》、《实践教育基地实践课程指导老师工作职责》、《实践教育基地实践课程指导老师工作职责》《学生安全工作实施细则》、《实践教学日志》、《实践课程教师教学工作评定细则》等制度。制定《实践教育基地申请使用程序》、《实践教育基地实验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办法》等制度,做到实践基地使用有序、做到实验器材与使用记录相一致。
3.教学质量的保障管理
主要有计划保障和过程保障两个方面。
教学计划保障重点的在于合理进行实践课程调度与管理,在每学期的第8周开始安排大一、大二的认识实习、大三的专业见习,与所学的专业课程相衔接,施工实习周的安排期末学生停课复习的期间,大四的毕业实习安排4个月(一个学期),保障教学秩序稳定。
教学过程保障坚持“专兼结合,长短相辅”的原则,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或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实践教学。在学生从专业认识直到毕业实习,都有复合型的指导教师进行引导。学校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形成具有实践背景的师资力量,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任务。
通过聘请企业界实践丰富的工程师、企业专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指导教师教学和研究工作。建立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在行业及企业聘请高水平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和学生指导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和本科生毕业设计。
三、基地的实习内容和评价方式
1.从大一到大四,安排多层次课程体系供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具有针对性。大一的学生对专业了解较少,通过抽样调查,一般只有5%左右的同学对工程管理有基本了解,在大一阶段安排认识实习,带领学生参观已经建成的工程项目,掌握建筑的三要素,了解建筑的构成;大二阶段,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进入工程施工技术和结构的学习当中,通过学习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和结构设计有了基本的积累,开展课程实践和施工实习,可通过在基地实践操作来印证书本上的理论;大三阶段,已经完成专业基础、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进入到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安排专业见习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建程序,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如何利用工程合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等依据来达到工程项目科学管理的目标;大四阶段,所有的专业理论和阶段实习都已完成,安排综合实习进行模拟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实践,为将来进入职场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