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新主流电影的创新与百年革命精神的视点表达

来源 :视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f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片,不仅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更是一次对新主流电影的创新与超越.它采用独特的平民化视点、国际视点和女性视点,突破“时间”和“事件”的禁锢,以“空间”和“人”为核心,展现了多重时空中的革命先驱者的形象.类型片元素的杂糅,在严肃的政治电影基础上增添了一缕诗意与吸引力.在影片内核上,导演运用数个充满隐喻的写意画面,将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相碰撞,深度诠释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
其他文献
《觉醒年代》聚焦中国新思想的先锋者与践行者的工作与生活,以细腻的影音之笔再现了自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伟大历程,描刻着彼时文化界的启蒙与觉醒征途.该剧写实与写意相生,意识功能与现实意义兼顾,商业诉求与艺术价值并取,人物群像的塑造又让叙事角度更为全面且立体,最终以对历史真实的描述完成对当今民众思想的再启蒙,在崇高和英雄主义的美学追求中突显史诗格调.
河南卫视凭借《端午奇妙游》节目中的《洛神水赋》一舞杀出重围,成为各大卫视中的流量黑马.从河南卫视春晚的《唐宫夜宴》到端午的《洛神水赋》,一次又一次的饕餮盛宴证明将中华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文化节目可以惊艳大众.本文以传播学“5W”模式为视角,分析《洛神水赋》文化节目火热的原因,探寻其在传播者、渠道、内容、受众、效果和反馈等方面的创新,最终得出结论:国内文化类节目要想突出重围、引领风尚,就要树立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渠道意识.
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本文从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艺术特征、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三个层面阐释主旋律电影在讲述时代故事和展现民族精神方面的时代价值.
本文分析研究了羽绒服装新标准GB/T 14272-2021[1]技术指标变化情况,给出了企业应对措施.同时,对羽绒服装常见的质量案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预防和改进措施,有助于羽绒服装生产企业提前把控产品质量,避免消费纠纷和客户投诉问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