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汗水滴滴答答,姑娘貌美如花,而汉子则开始夜夜酒吧——四年一届,雷打不动的世界杯足球赛终于又来了。注意,题目中的“我们”不是“四海一家、世界大同”的泛指,而是特指中国球迷。大家应该不难猜到这句话的潜台词:东风吹,战鼓擂,世界杯32支队伍兵强马壮、战旗飘扬。2014年的巴西,是属于踢满90分钟大背头依然纹丝不乱的C罗们的舞台,是属于比李敏镐、金秀贤们的腿都要长的足球场长腿欧巴们的战场,在别人为自己的国家队激情呐喊、唏嘘感慨的时候,干我们中国球迷甚事?
笔者不久前因公出差英国,大不列颠的大街小巷、酒吧餐馆,无不为迎接世界杯的到来做好了一切准备:32强的对阵表、一日紧似一日的赛程、英格兰队的小国旗、加油助威的小喇叭,以及大杯大杯冰凉可口的啤酒……然而,当笔者和酒吧侍应生友好地攀谈,表示在中国我们为看球所做的准备一点也不逊色的时候,对方却报以讶异的目光和神色。虽然嘴上没说什么特别过分的话,但如果你充分理解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那么就不难解读出他的潜台词:中国队根本就没有入围,如此狂热追逐为哪般?
出于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笔者本想撕破面皮与对方好好掰扯一番,但为了防止被酒吧的英国胖子们群殴,最后不得不强行压下怒火与羞恼,和同行的小伙伴们灰溜溜回到了酒店。而后闭门沉思:是的,世界杯是属于世界人民的,观看世界强队火星撞地球无可厚非,可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球迷会像我们一样对非祖国的球队如此狂热。
“我们”之中,有数不清的荷兰球迷、巴西球迷、法国球迷、意大利球迷、阿根廷球迷、西班牙球迷……可令人汗颜的是,在这一普天同庆、万众欢呼的体育时刻,我们却不能做一次“中国球迷”,而只能用“意大利紫衣军团”、“荷兰橙衣军团”、“阿根廷追风少年”等貌似浪漫实则贫乏的词汇来掩饰内心的失落、失望甚至嫉妒。
心理学上的一个常识是:一旦当事人无法将自身感情代入第一倾慕、崇拜对象,那么他最有可能去做的事情就是“移花接木”,也就是俗语所说的“退而求其次”。屈指一算,笔者从1994年世界杯开始看球,除了2002年日韩世界杯肇俊哲那次击中巴西队门柱的“准进球”,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为别国的足球巨星而握紧拳头、心脏激动,如此一想不禁悲从中来。
什么时候,我们的足球少年们能够一茬接一茬地涌现,在世界杯绿油油的草坪上肆意奔跑、长传冲吊;什么时候,我们的老少球迷们也能光着膀子、喊着号子在异国他乡的足球场边肆意发泄、为胜利而狂喜,为输球而沮丧?什么时候,我们的足球宝贝们也能够走出摄影棚和时尚杂志封面,转战到世界杯的场地上去搔首弄姿、风月无边?
这一切的设想和脑补,都有赖于中国足球的雄起。换句话说,必须依靠足球制度的完善以及足球文化的积淀。现阶段,我们的确只有足协,没有国家队;只有球员,没有球星;只有足球流氓和足球宝贝,而没有足球。不过不妨乐观地想一想:就在一百年前、五十年前、甚至改革开放三十年前,中华民族还是羸弱不堪的弱势群体,现在起码在强国面前赢得了一点点尊严。只要中国球迷和中国足球“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那么中国足球迟早会像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电影票房一样“跨越式发展”,甚至“赶英超美”、跻身世界一流。
最后再追问一句:世界杯32强中,是没有中国国家队,可我们为什么依然喜欢足球?为什么依然在世界杯到来时彻夜难眠?为什么明知支持别人的国家队是不得已为之却还要自虐?为什么面对冲不出亚洲的中国男足却依然恨不起来?仅仅因为那些过人、射门、点球、场边的美女和场下的八卦吗?
因为那些比赛里还有坚持、热爱和信仰,虽然有时狂野、有时软弱,但不妨碍我们为它痛并快乐。
笔者不久前因公出差英国,大不列颠的大街小巷、酒吧餐馆,无不为迎接世界杯的到来做好了一切准备:32强的对阵表、一日紧似一日的赛程、英格兰队的小国旗、加油助威的小喇叭,以及大杯大杯冰凉可口的啤酒……然而,当笔者和酒吧侍应生友好地攀谈,表示在中国我们为看球所做的准备一点也不逊色的时候,对方却报以讶异的目光和神色。虽然嘴上没说什么特别过分的话,但如果你充分理解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那么就不难解读出他的潜台词:中国队根本就没有入围,如此狂热追逐为哪般?
出于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笔者本想撕破面皮与对方好好掰扯一番,但为了防止被酒吧的英国胖子们群殴,最后不得不强行压下怒火与羞恼,和同行的小伙伴们灰溜溜回到了酒店。而后闭门沉思:是的,世界杯是属于世界人民的,观看世界强队火星撞地球无可厚非,可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球迷会像我们一样对非祖国的球队如此狂热。
“我们”之中,有数不清的荷兰球迷、巴西球迷、法国球迷、意大利球迷、阿根廷球迷、西班牙球迷……可令人汗颜的是,在这一普天同庆、万众欢呼的体育时刻,我们却不能做一次“中国球迷”,而只能用“意大利紫衣军团”、“荷兰橙衣军团”、“阿根廷追风少年”等貌似浪漫实则贫乏的词汇来掩饰内心的失落、失望甚至嫉妒。
心理学上的一个常识是:一旦当事人无法将自身感情代入第一倾慕、崇拜对象,那么他最有可能去做的事情就是“移花接木”,也就是俗语所说的“退而求其次”。屈指一算,笔者从1994年世界杯开始看球,除了2002年日韩世界杯肇俊哲那次击中巴西队门柱的“准进球”,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为别国的足球巨星而握紧拳头、心脏激动,如此一想不禁悲从中来。
什么时候,我们的足球少年们能够一茬接一茬地涌现,在世界杯绿油油的草坪上肆意奔跑、长传冲吊;什么时候,我们的老少球迷们也能光着膀子、喊着号子在异国他乡的足球场边肆意发泄、为胜利而狂喜,为输球而沮丧?什么时候,我们的足球宝贝们也能够走出摄影棚和时尚杂志封面,转战到世界杯的场地上去搔首弄姿、风月无边?
这一切的设想和脑补,都有赖于中国足球的雄起。换句话说,必须依靠足球制度的完善以及足球文化的积淀。现阶段,我们的确只有足协,没有国家队;只有球员,没有球星;只有足球流氓和足球宝贝,而没有足球。不过不妨乐观地想一想:就在一百年前、五十年前、甚至改革开放三十年前,中华民族还是羸弱不堪的弱势群体,现在起码在强国面前赢得了一点点尊严。只要中国球迷和中国足球“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那么中国足球迟早会像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电影票房一样“跨越式发展”,甚至“赶英超美”、跻身世界一流。
最后再追问一句:世界杯32强中,是没有中国国家队,可我们为什么依然喜欢足球?为什么依然在世界杯到来时彻夜难眠?为什么明知支持别人的国家队是不得已为之却还要自虐?为什么面对冲不出亚洲的中国男足却依然恨不起来?仅仅因为那些过人、射门、点球、场边的美女和场下的八卦吗?
因为那些比赛里还有坚持、热爱和信仰,虽然有时狂野、有时软弱,但不妨碍我们为它痛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