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Y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6-0316-02
广播电视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处于核心位置,是文化产业领域中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之一。目前,中国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三网融合步伐加快,广播电视信息化水平、新服务和新形式都在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广播电视没有被视为产业来进行,所以,进展缓慢,总体收入也没有被重视,直到1999年才开始有系统的广播电视的总体收入记录。2000年到2005年,吉林省电视台的发射机功率和每天播出时间均有显著增加,电视覆盖率接近9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30%以上,电视栏目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增加;经营创收从2000年的1.19亿到2006年达到4.5亿,增长了3倍,吉林广电总局的居直总资产从2000年的4.4亿到2006年的21.5亿,增长了3.87倍,固定资产从2000年的3.32亿到2006年的7.86亿,增长了1.36倍;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1.5亿元建设了全省光缆干线网4000公里,联通了全省九个市州和41个县市。全省网络干、支线路总长69305公里,其中光缆29700公里,实现了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全省所有市州和县市的广播电视监测网。1
2010年,吉林省确立以影视传媒、博览会展、网络娱乐和新闻出版等为重点的文化发展行业,发展迅速、亮点纷呈,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截止2010年,吉林省共建有广播电台9座,广播节目突破70套;电视台9座,电视节目突破170套。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高达40万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接近50万小时。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相关媒体广告业的发展,2010年,吉林省内广告机构共实现广告收入超过10亿元,广播广告收益近2亿元,电视广告收入接近10亿元。广播电视节目基本实现全覆盖,综合人口覆盖率均突破98.4%。全省有线传输干线总长达到接近8万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突破40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和付费数字电视用户明显增加。2012年,吉视传媒成功上市。
一、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出版集团成立于2003年,2013年12月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以可持续经济效益增长为核心,以做强主业、产业开发、项目拉动、资源整合为产业发展战略,以专业化、大众化、集约化、规模化为产品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现代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十二五”期间,“出版集团将全力实施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投资拉动战略,积极筹划出版传媒产业园项目,项目中的7大部分已经确定,园区建设即将开工。”“2011年前10个月,吉林出版集团产品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的4.13%上升至4.55%,仅次于国字号的中国出版集团。”这是《东亚经贸新闻》2011年12月2日《出版集团明年全面启动上市方案“吉字号”航母驶向全国》中提到的。吉林出版集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证明了其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据北京开卷信息公司统计,2011年8月,“吉林出版集团的集团版图书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5.09%,位列全國出版集团第二位;少儿类、教辅类、生活类的动销品种全国集团排名中第一位;工具书类全国集团中排名第二位。”1在全国总体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中,集团有5个出版单位进入前100名,在全国同类地方社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中,集团有7个出版单位排名进入前10名,其中,吉林文史出版社排名第1位,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吉林美术出版社排名第2位,吉林摄影出版社排名第3位,吉林人民出版社排名第5位,吉林教育出版社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排名第6位,在全国各分类图书排名中,《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等4种图书入围全国生活类畅销图书前50名排行榜。
截止2010年,全省15家图书出版社,实现出版各类图书近万种,出版发行网店20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其中新出书目5000多种,出版各类期刊200多种,总印数突破1000万册,出版各类报纸50多种,总印数8亿份,出版各类音像制品接近100万张(盒)。同时加强了知识产权和出版发行版权的保护与管理,营造适合新闻出版发行业良性发展的健康环境。
二、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吉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网络集团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网络集团公司组建于2005年9月,组建后完成了全省共建共享数字电视平台的建设,向全省用户传输多种类型的节目,其中包括数字电视基本节目66套、数字付费电视节目43套、立体声数字广播节目12套,还有吉林视讯和股票信息等数据广播节目。全省基本完成网络整合任务,结束了长期以来广电网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历史,开始了产业化发展、资本化运作、企业化经营。2007年,网络集团公司实现收入50821万元,利润3466万元,资产收益率达到1.49%,人均利润4997元。2009年,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以后,“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总资产30亿元,50个分公司,现有员工6000人,服务全省350万有线电视用户。”2012年吉视传媒成功上市。吉视传媒由吉林电视台控股,吉林电视台如果能抓住吉视传媒上市融资的机会获得迅速发展的契机,以此提升吉林电视台的国内、国际影响力,这对于吉林省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都是有极大益处的。当然,吉视传媒在上市之后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风险,这需要吉视传媒既要做到保证用户总量的稳步增多,又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惟其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三、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
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公司于2006年组建完成,吉林省的广电格局呈现出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吉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集团公司、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公司为框架四位一体,四轮驱动。1 集团公司坚持面向市场,整合省内资源,创新运作机制,全面实施“开拓式整合、开放式经营和全方位推进”的工作战略,创作出一系列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的本土题材影视剧精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集团成立后,相继拍摄制作和联合制作电视连续剧10部262集,其中《刘老根1》、《插树岭》、《交通警察》、《没完没了的爱》等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静静的白桦林》、《希望的田野》等也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
集团公司在生产创作中坚持立足于吉林地域文化特色。“地域的就是全国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东北黑土地上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早在九十年代初就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篱笆、女人和狗》、《女人不是月亮》等都在浓郁的东北乡村风情中展示了农村女性成长的心理历程,细腻而且层次感丰富,获得业内外的一致好评。这股强劲的“东北风”不但丰富了我国当代电视剧的表现内容,而且为后来形成的“吉林电视剧现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反映关东风俗文化、反映吉林地域特点这一认知成为集团公司生产创作的重要关注点。(吉林电视剧方面的发展与成就不在此做具体分析,笔者另行辟专章进行阐述。)
在电影方面,电影院的发展,促进了吉林省的文化产业显现出更大的潜力。随着万达电影院线的飞速发展,长春万达电影城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2006年长春第一座万达国际电影城开业,截至2016年,万达电影进驻长春十年,目前已在吉林省开业及签约影城20个,在长春市开业及签约影城11个。在电影院崛起的同时,吉林省的电影票房和观众人数持续增加。同时,电影行业从城市到乡村都体现出了文化产业的振兴。长春周边的榆树、农安、九台、德惠等县级城市都在积极筹划引进先进的现代电影院线。据《吉林统计年鉴2011》显示,2010年吉林省农村电影放映队523个,电影放映从业人员1333人,观众39900000人次。另据长影集团官方网站显示“2010年,长影实现净利润5979万元;创作故事影片50部,是改革前1997年的8倍多;总资产20亿元,是1997年末1.7亿元的10倍多。2010年有8部影片走进院线,实现票房收入5400万元。”
四、吉林省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吉林省的文化产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吉林省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以致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强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还非常小,距离成为经济社会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还差的很远,另外在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仍然极为欠缺。要促进吉林省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发展,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资金扶持与宏观指导
目前,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从最初的每年1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同时,吉林省还设立2000万元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探索建立规模为2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帮助文化企业融资贷款,投資项目;此外,吉林省委宣传部还与中信银行长春分行签署30亿元授信额度的战略合作协议,完善投融资平台,解决文化产业的资金“瓶颈”。1
吉林省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外,还应该在资金方面对文化产业予以扶持。要全面提高吉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政府应该做的还有拓宽渠道,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扶持与指导。比如说,对于那些具有发展潜力,而且与高新科技、电子信息产业相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实行低税率的税收政策,安排政策性贷款;比如说积极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组建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投资公司;比如说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采取多种投融资手段和渠道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再比如积极推进吸收外商的投资资金和技术支持等等。
2、加快文化产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吉林省的文化产业市场虽然有了初步的规模,却远远不够繁盛。以电影市场为例,后电影产业的开发严重不足,电影的主要收益仍然来自于院线收入,这与美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差距是巨大的,美国每年的电影票房收入仅占美国电影产业的27%,“电影后收入”占73%;再看电视产业方面,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电视产业的财源结构过分倚重广告,而国外电视产业的财源结构则非常多元化,涉及范畴远不止广告业,通常还有影视娱乐业、付费电视业、影像租赁业、主题公园和书刊出版业等一系列节目市场。单一的广告收入面临互联网的强力冲击,势必会受到影响,电视产业的利润率也会因此而不稳定。
3、大力吸收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吉林省的经济不发达,导致人才外流严重。专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已经成为省属文化企业发展不快、竞争力不强的一个主因。中国的影视专业的教育机构总题数量偏少,师资、教材还有教学体系上都不够完备,中国的影视专业人才缺乏将课本与实践联系的中间环节,这些导致中国的影视市场缺乏创意策划人才。为更好地促进吉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一方面要完善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任用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吸引外来优秀人才的力度。
4、深入挖掘吉林特色文化
吉林省的独特地域文化给影视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长影又培养和吸收了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创作人员,再加上长影优秀的创作传统,吉林的影视创作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和非常成熟的经验。工农兵题材的一贯传承,融合当今现实的深度和思考,吉林在影视创作上的主旋律和农村题材的优势和特色已经逐步形成。接下来吉林影视工作者要做的就是,继续挖掘吉林特色文化,致力于影视精品的打造,争取以更多的优秀剧目、更好的红色精品电影打动观众、影响观众。
5、加大影视产业发展中的数字技术研发与使用
我国的文化产业从整体上看来,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创新不足、研发力量薄弱、文化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水平落后。要想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与经济大局紧密相连的强势产业,必然要在注重市场运作的基础上以文化创新和高新科技投入为主。吉林省的影视文化产业要获得快速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依托省内众多科研机构,在对相关产业发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对影视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提升。数字技术在我国已进入了广泛使用阶段,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不仅革新了传统的电影制作工艺,更使得电影的发行放映过程焕然一新。数字影院的模块化运营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单一影院模式,为电影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所以,数字技术化应该持续推进。
6、体制创新要继续深化
中国影视产业的体制创新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取得了颇为可喜可贺的成绩,接下来要做的仍然是在明确文化产业价值的基础上,明确发展思路、确定战略目标。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步伐,不断完善各类影视集团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管理章程、岗位职能;要积极搭建电影事业的新平台,将电影、电视剧、音像出版、影视集团等资源不断整合,充实提高;要将吉林省的文化资源优化重组,扩大规模,逐步完善电影公司、影业院线、影视制作、影视发行、电视剧制作、传媒公司等链条。
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认真思考吉林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产业与地域品牌的集中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任凤霞,关于吉林广电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思考,人民网-北方传媒研究,2007年5月23日。
[2]刘力源,出版集团明年启动上市方案“吉字号”航母驶向全国,东亚经贸新闻,2011年12月2日。
[3]任凤霞,关于吉林广电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思考,人民网-北方传媒研究,2007年5月23日。
[4]李淼,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杨阳(1981-)女,文学硕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吉林省影视文学、文化.
广播电视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处于核心位置,是文化产业领域中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之一。目前,中国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三网融合步伐加快,广播电视信息化水平、新服务和新形式都在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广播电视没有被视为产业来进行,所以,进展缓慢,总体收入也没有被重视,直到1999年才开始有系统的广播电视的总体收入记录。2000年到2005年,吉林省电视台的发射机功率和每天播出时间均有显著增加,电视覆盖率接近9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30%以上,电视栏目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增加;经营创收从2000年的1.19亿到2006年达到4.5亿,增长了3倍,吉林广电总局的居直总资产从2000年的4.4亿到2006年的21.5亿,增长了3.87倍,固定资产从2000年的3.32亿到2006年的7.86亿,增长了1.36倍;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1.5亿元建设了全省光缆干线网4000公里,联通了全省九个市州和41个县市。全省网络干、支线路总长69305公里,其中光缆29700公里,实现了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全省所有市州和县市的广播电视监测网。1
2010年,吉林省确立以影视传媒、博览会展、网络娱乐和新闻出版等为重点的文化发展行业,发展迅速、亮点纷呈,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截止2010年,吉林省共建有广播电台9座,广播节目突破70套;电视台9座,电视节目突破170套。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高达40万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接近50万小时。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相关媒体广告业的发展,2010年,吉林省内广告机构共实现广告收入超过10亿元,广播广告收益近2亿元,电视广告收入接近10亿元。广播电视节目基本实现全覆盖,综合人口覆盖率均突破98.4%。全省有线传输干线总长达到接近8万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突破40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和付费数字电视用户明显增加。2012年,吉视传媒成功上市。
一、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出版集团成立于2003年,2013年12月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以可持续经济效益增长为核心,以做强主业、产业开发、项目拉动、资源整合为产业发展战略,以专业化、大众化、集约化、规模化为产品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现代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十二五”期间,“出版集团将全力实施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投资拉动战略,积极筹划出版传媒产业园项目,项目中的7大部分已经确定,园区建设即将开工。”“2011年前10个月,吉林出版集团产品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的4.13%上升至4.55%,仅次于国字号的中国出版集团。”这是《东亚经贸新闻》2011年12月2日《出版集团明年全面启动上市方案“吉字号”航母驶向全国》中提到的。吉林出版集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证明了其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据北京开卷信息公司统计,2011年8月,“吉林出版集团的集团版图书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5.09%,位列全國出版集团第二位;少儿类、教辅类、生活类的动销品种全国集团排名中第一位;工具书类全国集团中排名第二位。”1在全国总体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中,集团有5个出版单位进入前100名,在全国同类地方社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中,集团有7个出版单位排名进入前10名,其中,吉林文史出版社排名第1位,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吉林美术出版社排名第2位,吉林摄影出版社排名第3位,吉林人民出版社排名第5位,吉林教育出版社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排名第6位,在全国各分类图书排名中,《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等4种图书入围全国生活类畅销图书前50名排行榜。
截止2010年,全省15家图书出版社,实现出版各类图书近万种,出版发行网店20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其中新出书目5000多种,出版各类期刊200多种,总印数突破1000万册,出版各类报纸50多种,总印数8亿份,出版各类音像制品接近100万张(盒)。同时加强了知识产权和出版发行版权的保护与管理,营造适合新闻出版发行业良性发展的健康环境。
二、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吉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网络集团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网络集团公司组建于2005年9月,组建后完成了全省共建共享数字电视平台的建设,向全省用户传输多种类型的节目,其中包括数字电视基本节目66套、数字付费电视节目43套、立体声数字广播节目12套,还有吉林视讯和股票信息等数据广播节目。全省基本完成网络整合任务,结束了长期以来广电网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历史,开始了产业化发展、资本化运作、企业化经营。2007年,网络集团公司实现收入50821万元,利润3466万元,资产收益率达到1.49%,人均利润4997元。2009年,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以后,“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总资产30亿元,50个分公司,现有员工6000人,服务全省350万有线电视用户。”2012年吉视传媒成功上市。吉视传媒由吉林电视台控股,吉林电视台如果能抓住吉视传媒上市融资的机会获得迅速发展的契机,以此提升吉林电视台的国内、国际影响力,这对于吉林省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都是有极大益处的。当然,吉视传媒在上市之后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风险,这需要吉视传媒既要做到保证用户总量的稳步增多,又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惟其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三、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
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公司于2006年组建完成,吉林省的广电格局呈现出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吉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集团公司、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公司为框架四位一体,四轮驱动。1 集团公司坚持面向市场,整合省内资源,创新运作机制,全面实施“开拓式整合、开放式经营和全方位推进”的工作战略,创作出一系列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的本土题材影视剧精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集团成立后,相继拍摄制作和联合制作电视连续剧10部262集,其中《刘老根1》、《插树岭》、《交通警察》、《没完没了的爱》等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静静的白桦林》、《希望的田野》等也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
集团公司在生产创作中坚持立足于吉林地域文化特色。“地域的就是全国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东北黑土地上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早在九十年代初就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篱笆、女人和狗》、《女人不是月亮》等都在浓郁的东北乡村风情中展示了农村女性成长的心理历程,细腻而且层次感丰富,获得业内外的一致好评。这股强劲的“东北风”不但丰富了我国当代电视剧的表现内容,而且为后来形成的“吉林电视剧现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反映关东风俗文化、反映吉林地域特点这一认知成为集团公司生产创作的重要关注点。(吉林电视剧方面的发展与成就不在此做具体分析,笔者另行辟专章进行阐述。)
在电影方面,电影院的发展,促进了吉林省的文化产业显现出更大的潜力。随着万达电影院线的飞速发展,长春万达电影城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2006年长春第一座万达国际电影城开业,截至2016年,万达电影进驻长春十年,目前已在吉林省开业及签约影城20个,在长春市开业及签约影城11个。在电影院崛起的同时,吉林省的电影票房和观众人数持续增加。同时,电影行业从城市到乡村都体现出了文化产业的振兴。长春周边的榆树、农安、九台、德惠等县级城市都在积极筹划引进先进的现代电影院线。据《吉林统计年鉴2011》显示,2010年吉林省农村电影放映队523个,电影放映从业人员1333人,观众39900000人次。另据长影集团官方网站显示“2010年,长影实现净利润5979万元;创作故事影片50部,是改革前1997年的8倍多;总资产20亿元,是1997年末1.7亿元的10倍多。2010年有8部影片走进院线,实现票房收入5400万元。”
四、吉林省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吉林省的文化产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吉林省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以致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强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还非常小,距离成为经济社会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还差的很远,另外在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仍然极为欠缺。要促进吉林省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发展,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资金扶持与宏观指导
目前,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从最初的每年1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同时,吉林省还设立2000万元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探索建立规模为2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帮助文化企业融资贷款,投資项目;此外,吉林省委宣传部还与中信银行长春分行签署30亿元授信额度的战略合作协议,完善投融资平台,解决文化产业的资金“瓶颈”。1
吉林省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外,还应该在资金方面对文化产业予以扶持。要全面提高吉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政府应该做的还有拓宽渠道,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扶持与指导。比如说,对于那些具有发展潜力,而且与高新科技、电子信息产业相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实行低税率的税收政策,安排政策性贷款;比如说积极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组建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投资公司;比如说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采取多种投融资手段和渠道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再比如积极推进吸收外商的投资资金和技术支持等等。
2、加快文化产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吉林省的文化产业市场虽然有了初步的规模,却远远不够繁盛。以电影市场为例,后电影产业的开发严重不足,电影的主要收益仍然来自于院线收入,这与美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差距是巨大的,美国每年的电影票房收入仅占美国电影产业的27%,“电影后收入”占73%;再看电视产业方面,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电视产业的财源结构过分倚重广告,而国外电视产业的财源结构则非常多元化,涉及范畴远不止广告业,通常还有影视娱乐业、付费电视业、影像租赁业、主题公园和书刊出版业等一系列节目市场。单一的广告收入面临互联网的强力冲击,势必会受到影响,电视产业的利润率也会因此而不稳定。
3、大力吸收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吉林省的经济不发达,导致人才外流严重。专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已经成为省属文化企业发展不快、竞争力不强的一个主因。中国的影视专业的教育机构总题数量偏少,师资、教材还有教学体系上都不够完备,中国的影视专业人才缺乏将课本与实践联系的中间环节,这些导致中国的影视市场缺乏创意策划人才。为更好地促进吉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一方面要完善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任用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吸引外来优秀人才的力度。
4、深入挖掘吉林特色文化
吉林省的独特地域文化给影视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长影又培养和吸收了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创作人员,再加上长影优秀的创作传统,吉林的影视创作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和非常成熟的经验。工农兵题材的一贯传承,融合当今现实的深度和思考,吉林在影视创作上的主旋律和农村题材的优势和特色已经逐步形成。接下来吉林影视工作者要做的就是,继续挖掘吉林特色文化,致力于影视精品的打造,争取以更多的优秀剧目、更好的红色精品电影打动观众、影响观众。
5、加大影视产业发展中的数字技术研发与使用
我国的文化产业从整体上看来,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创新不足、研发力量薄弱、文化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水平落后。要想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与经济大局紧密相连的强势产业,必然要在注重市场运作的基础上以文化创新和高新科技投入为主。吉林省的影视文化产业要获得快速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依托省内众多科研机构,在对相关产业发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对影视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提升。数字技术在我国已进入了广泛使用阶段,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不仅革新了传统的电影制作工艺,更使得电影的发行放映过程焕然一新。数字影院的模块化运营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单一影院模式,为电影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所以,数字技术化应该持续推进。
6、体制创新要继续深化
中国影视产业的体制创新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取得了颇为可喜可贺的成绩,接下来要做的仍然是在明确文化产业价值的基础上,明确发展思路、确定战略目标。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步伐,不断完善各类影视集团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管理章程、岗位职能;要积极搭建电影事业的新平台,将电影、电视剧、音像出版、影视集团等资源不断整合,充实提高;要将吉林省的文化资源优化重组,扩大规模,逐步完善电影公司、影业院线、影视制作、影视发行、电视剧制作、传媒公司等链条。
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认真思考吉林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产业与地域品牌的集中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任凤霞,关于吉林广电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思考,人民网-北方传媒研究,2007年5月23日。
[2]刘力源,出版集团明年启动上市方案“吉字号”航母驶向全国,东亚经贸新闻,2011年12月2日。
[3]任凤霞,关于吉林广电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思考,人民网-北方传媒研究,2007年5月23日。
[4]李淼,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杨阳(1981-)女,文学硕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吉林省影视文学、文化.